作家评传 一代才子錢鍾書   》 父親錢基博(1887-1957)(1)      湯晏 Tang Yan

  1
  鄭朝宗先生在《但開風氣不為師》一文中說:“錢先生有與衆不同的特點,除本身條件之外,家庭和學校教學對他無疑也有很大的影響。他的尊人子泉(基博)老先生是著名的學者和文豪。錢鍾書幼承傢學,在錢老直接指導下,博讀群書,精於寫作,古文根底非常雄厚。進入學校後,他念的中學、大學及國外的高等學府全是第一流的。”[1]錢基博對錢鍾書影響之大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在《圍城》裏方鴻漸與他父親來往幾封信都是用文言文寫的,錢鍾書露了一手,因為這幾封信詞藻富麗,這樣古奧典雅的文言文,在現代小說中實屬罕見,恐怕也衹有像錢鍾書這樣國學根底深厚的作傢才能寫得出來。方鴻漸國文根底很好,是他老子“私傳指授”,這是錢鍾書的夫子自道,在這裏毫無疑問方鴻漸就是錢鍾書自己了。[2]
  ……
  中國舊式教育是很嚴格的,開蒙很早。……據錢基博自傳載:“5歲從長兄子蘭先生受書,9歲畢《四書》、《易經》、《尚書》、《毛詩》、《周禮》、《禮記》、《春秋》、《左氏傳》、《古文翼》,皆能背誦,10歲伯父仲眉公教為策論,課以熟讀《史記》、《儲氏唐宋八大傢文選》,自13歲讀司馬光《資治通鑒》,圈點七過。”錢鍾書幼年讀些什麽書,我們可以間接從錢基博的教育推測出來。
  錢基博是一個極其保守的儒傢學者,不顧時代潮流,對於20世紀排山倒海的西學東漸新思潮視若無睹。可是時代變了,在錢鍾書出生前五年,清廷已停考鄉試、會試。科舉廢掉,一切士子都要從新式學堂出身。錢基博仍希望他的子弟也像他一樣能接受傳統的儒傢教育,但要怎麽辦呢?
  因此錢基博要錢鍾書在學堂放學後跟他念古文。所以錢鍾書從識字開始未脫離過正統儒傢教育。他開蒙亦早,幼時讀過《毛詩》。據錢鍾書在《槐聚詩存》序文裏回憶說:“餘童時從先伯父與先君讀書,經、史、‘古文’而外,有《唐詩三百首》,心焉好之。”錢鍾書伯父去世後,由父親錢基博直接管教,而他父親,正如錢穆所說:“子泉提倡古文辭”,是“負盛名”的大師(《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本,第114頁)。……錢穆在晚年亦回憶說:“時子泉已在上海聖約翰及光華大學任教,因任三師四年班課,欲待其班畢業,故仍留在學校兼課。每周返,課畢,餘常至其室長談。時其子鍾書方在小學肄業,下學,亦常來室,隨父歸傢。子泉時出其課捲相示,其時鍾書已聰慧異於常人矣。”(見《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本,第115頁)據錢基博的弟子王紹曾教授說,錢鍾書在中學讀書時,其父在無錫國學專門學校教書,每星期五晚上兩節課,即跟他父親到國專隨堂聽課[6]。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1)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2)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3)楊絳先生函
引言(1)引言(2)傢世(1849-1910)(1)傢世(1849-1910)(2)
幼年(1910-1929)(1)幼年(1910-1929)(2)幼年(1910-1929)(3)父親錢基博(1887-1957)(1)
父親錢基博(1887-1957)(2)父親錢基博(1887-1957)(3)清華才子(1929-1933)(1)清華才子(1929-1933)(2)
清華才子(1929-1933)(3)清華才子(1929-1933)(4)清華才子(1929-1933)(5)青年講師(1933-1935)(1)
青年講師(1933-1935)(2)青年講師(1933-1935)(3)青年講師(1933-1935)(4)牛津(1935—1937)(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