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千夫所指 》
第12节:哪儿的大米好吃?(1)
孔庆东 Kong Qingdong
哪儿的大米好吃?
今天去市场买大米,哈尔滨的1块8,黑龙江的1块7。我问卖米的胖大姐:这哈尔滨的跟黑龙江的有啥区别呀?胖大姐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说:哈尔滨的米好吃呀,哈尔滨不是离日本近么?都是从日本引进的遗传新品种,黑龙江不是在四川吗?所以那米就稍微差点啦,大哥你记住,除了日本和韩国之外,最好的米是五常的,其次是哈尔滨的,黑龙江的也凑合,牡丹江的就不怎么好吃了——不但牡丹江的,所有南方的大米都不好吃,1块4都没人买,我都处理给小饭店做米粉了。
听了大姐的一番宏论,我非常佩服。人家这篇《大米与产地互动关系之考察》虽然硬伤累累,但起码在结论上不至于害人,比北大清华社科院某些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强多了。现在很多学者,其实也是满口胡说八道,基本知识都一塌糊涂,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都是连蒙带抄混过来的,写论文只好装神弄鬼,以为别人越看不懂就越能唬人。实际上跟这位胖大姐一样,连三纲五常都搞不懂,就敢一袋子一袋子地往外卖。你还不能提意见,否则就说你是话语霸权,侵犯了他的学术自由。某著名教授把《老子》里的“民享太牢”讲成“老百姓坐大牢”,北大的陈鼓应先生严肃给予指出,人家居然说“学术问题,各有各的理解”。民主还没真正到来,市场就这样热闹啦,用四川话说:好耍好耍!还有一部规模宏大的词典里解释“犀牛”为“一种牛”,解释“鲸鱼”为“鲨鱼的一种”,解释“色狼”为“在爱情方面比较主动的人”,乡亲们说说,这编者该不该判死刑?
我在给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出文化素质题时,曾出了一道“国子监”是什么意思,歌手没答对不奇怪,因为多数歌手本来就是文化白痴训练出来的,问题是电视台的几个编导也来问我:是太子的监狱吧?不对?是国家的中央监狱吧?要不,就是太子上学的地方,对啦,我想起来啦,是专门培养太监的中央部门!结果,遭受批评的却是俺本人,凡是答不上这类题目的媒体老总都下令他们的媒体对我展开人格侮辱式的围攻,企图让我犯齐达内那样的错误。最后导致我们领导找我谈话,说我出的题太难,伤害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自尊心。俺于是再次降低难度,问了问长安街、华尔街、唐宁街、香榭丽舍大街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没想到歌手全部答错不说,竟然把长安街说成是美国的,举国哗然。于是,俺再次受到批评:设计陷害人民群众喜爱的歌手,诱使人家犯政治错误。俺真是冤死无处告状啊。
其实,俺心里知道自己引起众怒的真正罪名:泄露了中国文化界知识储备真相这一国家重要机密。正像齐达内的真实罪名:映照出了足球流氓的品德真相。
唉,不说别人了,该淘自家的米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才是重要的正事。抄录点俺近日的《日知录》吧。
2006年第3期《粤海风》上曹文轩老师的《混乱时代的文学选择》写得尖锐、激情而透辟。他所批判的当今流行的“憎恨学派”和“怨毒文学”正在腐蚀着一代青少年的心灵。没有同情,没有理解,没有爱,只有无知的傲慢和浅薄的嘲弄,把在大街上撒野当作真诚。学界弥漫着相对主义的犬儒哲学,没有立场,解构一切,自以为聪慧,实际上是卑怯。曹文轩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当所有人都拼命向前狂奔时,他坚守在原来的高地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独者。
2006年第6期《百年潮》上有篇电影《李双双》诞生记,讲《李双双》诞生于大跃进的真实生活中,李准的小说发表于1960年第3期《人民文学》,反响强烈。电影1962年放映后,观众极为欢迎。全国掀起“李双双热”,一时流传着“做人要做李双双,看戏要看孙喜旺”。1963年获第二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张瑞芳人气达到顶峰,周恩来经常请她跳舞。但到了文革中,该电影被批判为工分挂帅、阶级斗争熄灭论。1973年,周恩来为此还向文化部长于会泳发了通脾气,说“要历史地看这个影片”。
2006年第3期《涪陵师范学院学报》专门发表了对文革长篇小说的研究。长期以来,盛行着“文革文学空白论”,胡说什么文革期间只有八个样板戏加上一个鲁迅和一个浩然。青少年都被欺骗得以为文革中过来的人都是文盲,以为中国人曾经有十年的时间在地狱里过着禽兽牛马般的生活。被颠倒的历史总会被平反过来的。文革期间文学艺术之繁荣,人民精神生活之丰富,不是一夜的坦克机枪就能掩盖永久的。只要还有一亿中国人没被完全洗脑,中华文明的复兴就是挡不住的。该期湖北师院杨迎平写的《相知而不相随——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情感悲欢》也很好,比她以前的文章更有思考深度了。人在爱情中,到底是追求相知还是追求相随呢?
米淘得差不多了,到底哪儿的大米好吃呢?想起那个郭达的小品:换大米、换大米、换大米!本来俺爱吃一切东北大米,不论是俺家乡哈尔滨的,俺外祖父他们家五常的,还是地肥水美的牡丹江的,吉林延边朝鲜族的,辽宁盘锦营口的,只要是东北大米,晶莹细长,焖熟了一揭锅,哇,知道用什么成语最合适吗?——软玉温香!什么菜也不用就,汪汪的口水肚里流,或者稍微用筷子蘸点哈尔滨道里的老酱油,管保你吃得满口芬芳浑身上下滚绣球!
不过,当老鼠也爱上大米的时候,恐怕哪儿的大米都变味啦。叭勾——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评论一:孔庆东的“醉写术” | 第2节:“千夫所指”孔庆东 | 第3节:东博书院取经记 | 第4节:目录 | 第5节:自序:千夫所指 | 第6节:30年前的月亮 | 第7节:多情最数王怜花 | 第8节:记得那人同坐 | 第9节:帝国主义的乏走狗 | 第10节:孔子论庙灾 | 第11节:国剧运动 | 第12节:哪儿的大米好吃?(1) | 第13节:哪儿的大米好吃?(2) | 第14节:传闻的偏差(1) | 第15节:传闻的偏差(2) | 第16节:2005年总结 | 第17节:让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 第18节:人大日记(1) | 第19节:人大日记(2) | 第20节:生命在于静止吗?(1) | 第21节:生命在于静止吗?(2) | 第22节:庆东旧体诗四首 | 第23节:不敢说吴清源 | 第24节:愚人节远行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