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中国厨子   》 基辛格随员宴盗九龙杯      萨苏 Sa Su

  经理微微一笑:鲤鱼须啊。
  经理还带着他到后边看,只见大池子里无数大鲤鱼翻滚,捞上来一条给他看:你看,没有须子了,须子在你盘子里呢!
  真的是鲤鱼须子啊,这一盘才不得用几千条大鲤鱼?要说五两黄金,也不算过分吧。
  他的狐朋狗友还问呢:那么,这些鲤鱼也是我们的么?
  经理微笑:不是啊,这是下脚料,下脚料怎么能给客人呢?
  小伙子傻了,这么玩票不是要让老爹出丑么?
  事后,陆师傅说那哪能都是鲤鱼须子啊,一时半会儿谁能弄来这样多的鲤鱼?那时候是计划经济,不是东西卖不出去而是买不着啊。那有真有假(或许是鲶鱼须?泥鳅须?),就是给他一个教训:别看不起咱们,贵宾楼不是没见过阔的!后来那五两黄金还是通过领导还给了老爷子,恐怕为这事那小伙子要吃些家法苦头,不过,“玉不琢不成器”,他现在可是港商中的扛鼎人物了。
  这件事曾经被附会到了尼克松头上。七十年代好不容易来一帮老美,那谣言多了去了。其实呢,现在看老美的回忆,尼克松一行可谓“谨言慎行”,对这个红色国度充满了神秘感,多半是没有那样多戏剧性的故事出来。
  再加一个当时同样满天飞的谣言吧—— “基辛格随员宴盗九龙杯”。
  基辛格博士看了这个题目要摇头苦笑了。他再怎么也是堂堂的国务卿,身边的随员不是将军就是议员,不至于混到做贼吧?可当时北京的老百姓就是这么传的。
  说的是基辛格访华,咱们国家领导人给他接风,设宴于人民大会堂,据说是猪肉炖粉条子——可劲儿地造。这国宴上用的酒具可不一般,据说是中国国宝九龙杯。
  这九龙杯一共九个,通体玉白,惟注酒之后里面会有一条龙在飞舞的影相,因此称为国宝。
  宴请基辛格,拿出国宝来也不算过分吧。谁知等到散席的时候一清点,嘿,就剩下八个了。
  中国方面不动声色,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其实呢?服务员有特工装扮的,看得清楚,这玩意儿就被基辛格先生的一位随员塞起来了,甚至连藏在哪儿都清楚——就在他随身的小皮包里。
  怎么办呢?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揭穿他,给美帝国主义一个耳光;一种是派员暗暗偷回来了事。
  上边说了,都不行。第一,国宝要拿回来;第二,要堂堂正正拿回来;第三,要给美国人留面子。
  于是……
  美国人临走那天,就请来了一位魔术大师给表演。
  这位先生手舞足蹈,手中的扇子忽然就不见了,一转眼从警卫员的脖子后头找出来……
  忽然双手一翻,变出来一个九龙杯。
  大家正在鼓掌,大师把九龙杯往天上一扔,没了!
  然后,笑着对大家说:我把九龙杯变到那位先生的皮箱里了。
  于是……
  其实,这个传说属于张冠李戴,是一种当时民族自尊心的体现,并非真实的历史。
  然而,在中外交流中,的确存在斗智斗勇的传奇,贵宾楼也帮助过公安机关来解决国际性的案件。
  七十年代就有一次:领导把最好的服务员叫去,让他一天之内教出一个徒弟来。
  那徒弟,是从监狱里出来的一个老贼。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同心出版社
《中国厨子》自序涉外的大师傅们碰上了叫板的几百只猴子一道菜?
原来如此情急之下出名菜咱是真心对外国朋友热情碰上了印度和尚
全改吃素了书记差点儿急中风人家嫌花钱太少了基辛格随员宴盗九龙杯
贵宾楼来了神秘客王老虎进宅,无事不来可疑的老白毛调包计
老贼传奇特工救命药八珍锅巴关于畜用催情素的几个版本
厨子的较量马肉烧饼输了瓶儿茅台专家宿舍午夜惊魂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