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容易对这种矛盾习以为常;矛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只会让人轻微不快,比如在去往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的路上,我们会看到诸如“无家可归、无饭可吃”之类的乞讨标语。那些心肠稍软的人也许会自我安慰地想:穷人之所以饿,是因为他们懒,而有钱人之所以那么肥胖,是因为他们吃得太好了。普通人的这种过于简单的看法由来已久。在每种文化中,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情形,即人们把自己的身体理解为一种公开的账簿,上面记录的是个人的坏习惯。但是,这种责难性的语言对于我们理解为何饥饿、富足、肥胖如此前所未有的共同存在毫无帮助。
道德谴责只有当被谴责的人们选择分头行动起来的时候才算是有点儿效果。然而,饥饿和肥胖影响的人口有着不同的背景,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很难说这是个人的失败造成的结果。因为这是人类失败的结果。我们之所以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对人体的认识没有与时俱进。是的,体重超重是由于富人无法控制美食诱惑,这也许曾经是事实。但如今,肥胖已经不再是上帝对个人财富的诅咒。肥胖人口有着一系列共同特征。这里举个例子:在墨西哥这个人均收入6 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许多青少年都是肥胖人口,青少年肥胖人口比例前所未有的高,而同时,墨西哥的贫困人口数量也在以同样的速度增加。个人财富本身已不是儿童肥胖的原因:肥胖的关键原因不是高收入,而是由于他们所在地区接近美国国界。研究发现,越是那些接近美国,接近多糖、多脂肪饮食习惯的墨西哥家庭,他们的孩子就越容易超重——在肥胖问题上,地理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一研究成果推翻了那种认为个人行为能够预防肥胖和预防饥饿的观点。我不禁想起了19世纪晚期墨西哥总统波菲里奥?迪亚斯(Porfirio Diaz)的哀叹:可怜的墨西哥啊!你离上帝如此之远,而离美国又如此之近。
关于我们的食物来源,有一个比较反常的现象是,那些以前根本填不饱肚皮的人现在都吃成胖子了。比如,在巴西圣保罗的贫民区,那些在儿童时期患过营养不良的人成年后更容易肥胖。由于身体在童年时期受到饥饿的损伤,成年后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变得很差,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变弱。所以,当摄入质量较差的食物时,身体更容易储存食物中的脂肪。在全球范围内,穷人连吃一顿饱饭的钱都没有。即使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美国,这种情况也依然存在,而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却是儿童。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建议,如果当前的消费模式仍然不进行任何改变的话,美国儿童的寿命将会缩短5年,因为终其一生,他们都要与饮食相关的疾病相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