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金庸與《明報》 》
第12節:第三章 野 馬(3)
張圭陽 Zhang Guiyang
瀋寶新,浙江湖州人,與金庸是大同鄉。1938年上聯合高中,結識金庸。後在浙江大學攻讀農業經濟,戰後曾在中國郵政、儲匯局銀行工作,纍積了銀行、財務的經驗。1946年到香港,在嘉華印刷廠當經理,又纍積了一定的出版印刷經驗。《明報》能夠剋服創辦初期的連串睏難,與瀋寶新的勤勞分不開。
《明報》創辦初期,危機重重,銷量一直衹有八千份上下,當時報紙能銷一萬份以上,就可以說是站穩了。在德輔道中時期,《明報》付稿費感到睏難,大部分稿件都是《明報》員工自己撰寫,象徵性嚮報社收取極低稿費,當時其他報社一千字付八元到十元。為了節省稿費,當時許多小報,包括《明報》在內,副刊多剪取自臺灣報紙,或用坊間舊小說編成。
創辦時的艱苦情景,第一任總編輯潘粵生有所憶述:"我記得,在德輔道中時,《明報》前景還很不明朗。有一天黃昏五六點鐘的時候,大傢工作得很纍,金庸說去遊電車河吧,於是我們由上環坐到銅鑼灣總站,再坐回來。當時金庸說辦報紙很辛苦,希望大傢辦好《明報》,把《明報》作為自己的事業,永不分手。"
金庸與瀋寶新當年要開辦的,是《野馬》雜志。由於雜志成本不高,因此兩人開始時衹是計劃投資一二萬元,金庸出八成,瀋寶新出兩成。但是在籌備過程中,由於聽取了報販的意見,改出報紙,當時瀋寶新的全部財産衹有二萬元,悉數投資在《明報》上。變成是金庸出資三萬元,瀋寶新出資二萬元,這五萬元的資金,在三四個月之後已經用光了。金庸把五萬元儲蓄,也投放下去,即金庸共出資八萬元。
第三位股東
結果第一年十萬元就差不多虧光了,到了當年聖誕節纔開始賺一點錢。金庸在開辦《明報》的第一年,亦曾嚮他在《大公報》的舊同事郭煒文招新股。郭煒文當時任《大公報》廣告部主任,手頭現金比較寬鬆,因此出資一千五百元,成為《明報》第三位股東。當時也有報業中人,質疑郭煒文的資金,實質上是新華社香港分社藉郭煒文之手藉出參股,表示對《明報》的友好支持。更有前新華社香港分社人員憑記憶所及,指新華社曾想委派當時《大公報》名記者王兆均入《明報》當總編輯。新股東的股份雖然是從金庸的八成股權中讓出,但是也引來小股東瀋寶新的不滿。結果在1961年,《大公報》社長費彝民逼迫郭煒文退股,金庸連本帶利還給郭煒文二萬元,約為郭煒文投資額的十三倍。從此《明報》一直維持兩位股東的局面,大股東金庸占八成股權,瀋寶新占兩成,直至1991年《明報》上市為止。
非政治化的立場
《明報》創辦時在發刊詞表明的一個立場,是"公正、善良、活潑、美麗"。《明報》出版的第十八天,報紙大小由四開改為對開版,社論題為《我們的立場》,再一次闡述《明報》的辦報立場,這一次衹提"公正、善良",沒有了"活潑、美麗"。1959年6月6日《明報》社評說:
"擁護'公正與善良'這五個字,就可以說是我們的立場。我們重視人的尊嚴。主張每一個人應該享有他應得的權利,主張每一個人都應該過一種無所恐懼,不受欺壓與虐待的生活。我們希望世界和平,希望國傢與國傢之間、人與人之間,大傢親愛而和睦。我們希望全世界經濟繁榮、貿易發展,自然也希望香港市面興旺、工商業發展、就業的人多,希望香港居民的生活條件能不斷地改善。
我們辦這張報紙的目的,是要為上述這些目標盡一點微薄的力量。如果我們報道戰爭與混亂、報道兇殺與自殺,我們是很感遺憾的,如果我們報道和平與安全、報道喜興與繁榮,我們是十分高興的。我們要盡力幫助這社會公正與善良,那就是我們的立場。"
表面上看,《明報》所強調者,為世界和平,大傢親愛和睦。從這篇短小、宣示立場的社評中,衹知道《明報》是要立足香港(幫助這社會),推動"公正與善良"(最基本的社會要求)。這篇社評所標榜的,是非政治化的立場。但是社評也有所指,"公正"是針對當時報業環境而發的。當年許多香港報章立場並不公正,而且都有黨派之見,議事不公正、立場不公正。《明報》創辦時就強調了"公正"二字,就可以看出它的企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1) | 第2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 第3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3) | 第4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 第5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5) | 第6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1) | 第7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2) | 第8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3) | 第9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4) | 第10節:第三章 野 馬(1) | 第11節:第三章 野 馬(2) | 第12節:第三章 野 馬(3) | 第13節:第三章 野 馬(4) | 第14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1) | 第15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2) | 第16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3) | 第17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4) | 第18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5) | 第19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6) | 第20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7) | 第21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1) | 第22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2) | 第23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3) | 第24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