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思考 》 人與永恆 》
第12節:自然的姿態
周國平 Zhou Guoping
那個在無盡的道路上追求着的人迷惘了。那個在無路的荒原上尋覓着的人失落了。怪誰呢?誰叫他追求,誰叫他尋覓!
無所追求和尋覓的人們,决不會有迷惘感和失落感,他們活得明智而充實。
10
我不想知道你有什麽,衹想知道你在尋找什麽,你就是你所尋找的東西。
11
我們的內心經歷往往是沉默的。講自己不是一件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容易的事,它需要某種境遇和情緒的觸發,一生難得有幾回。那些喜歡講自己的人多半是在講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呢,我們無論講什麽,也總是在麯折地講自己。
12
人不易擺脫角色。有時候,着意擺脫所習慣的角色,本身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一種角色。反角色也是一種角色。
13
一種人不自覺地要顯得真誠,以他的真誠去打動人並且打動自己。他自己果然被自己感動了。一種人故意地要顯得狡猾,以他的狡猾去魅惑人並且魅惑自己。他自己果然懷疑起自己來了。
14
瀟灑就是自然而不做作,不拘束。然而,在實際上,衹要做作得自然,不露拘束的痕跡,往往也就被當成了瀟灑。如今,瀟灑成了一種時髦,活得瀟灑成了一句口號。人們競相做作出一種自然的姿態,恰好證明這是一個多麽不自然的時代。
15
什麽是虛假?虛假就是不真實,或者,故意真實。"我一定要真實!"--可是你已經在虛假了。什麽是做作?做作就是不真誠,或者,故意真誠。"我一定要真誠!"--可是你已經在做作了。
16
對於有的人來說,真誠始終衹是他所喜歡扮演的一種角色。他極其真誠地進入角色,以至於和角色打成一片,相信角色就是他的真我,不由自主地被自己如此真誠的表演所感動了。
如果真誠為一個人所固有,是出自他本性的行為方式,他就决不會動輒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猶如血型和呼吸,自己甚至不可覺察,誰會對自己的血型和呼吸顧影自憐呢?(寫到這裏,發現此喻不妥,因為自從《血型與性格》、《血型與愛情》一類小册子流行以來,果然有人對自己的血型顧影自憐了。姑妄喻之吧。)
由此我獲得了-個鑒定真誠的可靠標準,就是看一個人是否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一感動,就難免包含演戲和做作的成分了。
17
真正有獨特個性的人並不竭力顯示自己的獨特,他不怕自己顯得與旁人一樣。那些時時處處想顯示自己與衆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
18
質樸最不容易受騙,連成功也騙不了它。
19
"以真誠換取真誠!"--可是,這麽一換,雙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誠了嗎?
20
真誠如果不講對象和分寸,就會淪為可笑。真誠受到玩弄,其狼狽不亞於虛偽受到揭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生命的意義 | 第2節:溫柔的同情 | 第3節:自然和生命 | 第4節:情欲 | 第5節:愛 | 第6節:心疼一個人 | 第7節:人生之愛 | 第8節:孤獨 | 第9節:悲劇性所在 | 第10節:心心相印 | 第11節:真實 | 第12節:自然的姿態 | 第13節:真實面目 | 第14節:哲學 | 第15節:把握永恆 | 第16節:自食其力 | 第17節:個人思維 | 第18節:藝術 | 第19節:藝術氣質 | 第20節:一種退化 | 第21節:詩應當單純 | 第22節:朦朧是美的 | 第23節:美之三昧 | 第24節:純淨的美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