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名傢走世界:周遊織夢 》
第12節:威尼斯寧靜的水韻(1)
葉渭渠 She Weiqu
威尼斯寧靜的水韻
打開意大利的地圖來看,半島的東北角,面臨亞得裏亞灣,有一座寧靜的古老水上城市,它的地理形象,像一條大魚活生生地浮在海面上。其間有一條呈 S 字形的名為 Canal Grande 的大水道,橫貫在全城的中央, 將水城分割為內外兩大部分。這條全長 4 公裏的大水道作為主動脈,又 分出 400 多條小水道,縱橫交錯地流貫於各個街區小巷。這就是世界獨 特的水上城市,素有“亞得裏亞海的明珠”或“西方的蘇州”美稱的威 尼斯。
這水上城市擁有 800 年的歷史,遠離陸地,我們乘坐一艘白色的大 遊艇,當地稱為“水上巴士”(Taxi Boat),乘風破浪,行駛在著名的 Canale Della Giudecca 大運河上。這條大運河十分寬闊,遠遠可以望 見屹立在大運河兩岸的建築群,在陽光的映照下,這些建築群顯得奇偉 壯觀。我懷着焦灼的心情,想早點登岸,去看清它們的“廬山真面目”。 大遊艇行駛了約 30 分鐘,但我仍覺得時間很長很長。到達 Schiavoni 碼頭, 我們登岸後,擺在眼前的,是一條臨水的長長的旅遊商業街,街上都是 些小商店和小旅館,路上無任何車輛,不用說汽車,連自行車也沒有一 輛。遊人雖多,但並不喧囂,大概人們都是靜靜地步行,欣賞小城的美景,陶醉在這些美景之中的緣故吧。
我們走過兩座不知名的石橋,來到了一座建於 17 世紀初期的帶頂石橋前。這是威尼斯水城的橋中最著名的巴洛剋式的嘆息橋。石橋的右 側是一座烏黑破舊的監獄,左側是一座明亮的總督府法院,與總督府法 院相鄰的是總督宮。這座小橋以較高的高度橫跨狹窄的府第水道的上空, 連接左右兩側的建築物。橋是封閉式的,以巴洛剋風格加以裝飾,橋拱 上雕刻了一個人頭像,上邊刻有一條飾帶,在扁拱形頂的中間淺浮雕着 一個端坐在兩頭獅子中間的正義女神。這是威尼斯著名的古跡之一。為 什麽稱嘆息橋?這個看似富有詩意的名字,當然不是愛情的感嘆。據說 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法院提堂,宣判重罪犯人後,押送犯人走過這座橋, 然後關進監獄,大多數犯人今生今世都是無望出獄的。所以,當被押送 的死刑囚犯走過這座橋,從橋上的小窗口嚮威尼斯最後一瞥時,無不發出深深的悲哀嘆息,故曰“嘆息橋”。
我們走過了與“嘆息橋”並列的次一座石橋後,走不多遠,就是街 的盡頭——威尼斯中心地的總督宮前的聖馬可廣場。廣場始建於 9 世紀, 經過幾個世紀的變遷,現在仍保持着古典的風格。我們踏着 17 世紀重 新鋪設的灰色粗面石板路,恍如又回到了那個世紀的年代。如今的廣場,除了總督宮之外,還聳立着聖馬可教堂、圖書館等古建築群。面對碼頭,竪立着兩根巨大的石柱,一根柱頂鑄刻着象徵聖馬可的銅獅子,另一根柱頂雕塑了一座威尼斯人崇敬的聖人德奧多羅石像。有一說,製造這兩 根石柱的紅花崗石是從東方運到威尼斯的,一根石柱上的銅獅則是從中 國運來的。這已無史料可考證,姑妄聽之。可教堂相當古老,始建於 9 世紀上半葉,經過近百年之後被一 ,現在的聖馬可教堂,是修建於 11 世紀下半葉,花了 20 年 夫纔完成重建的工程,是拜占廷式的建築風格,以直綫為主。14 世紀又加 特式的裝修,建築了拱門,疏闊有緻。到了 17 世紀文藝 復興時期,又 流行的文藝復興式的建築樣式,修建了欄桿。現今以 中 世 紀 以 來 的 歐 洲 各 古 建 集 大 成 的 貌, 展 現 在 人 們 的 前: 正 是 由 一 組 組 石 柱 支 撐 的 五扇半圓形拱門, 正 中 的 半 圓 形 拱 門 較 寬, 拱 門 冠 以 東 方 藝 風 格 的 圓 頂, 每 個 圓 拱 的 半 月 形 的 墻 上, 都 有 很 美 的一幅是 19 世紀製作的巨畫《最後審判日》。拱門與拱門之間雕有 12 世 紀拜占廷式的浮雕,其中有聖母、天使、野豬和母鹿等形象,描繪的是 收回聖馬可遺體的故事。正中最大的半圓拱門上方放置着一隻象徵威尼 斯的插有雙翅的獅子,它的平臺前則放置着四匹青銅馬,一般認為是公 元前 4 到 3 世紀的希臘藝術傢利西普創作的,於 13 世紀初作為戰利品,從君士坦丁堡運來威尼斯的。公元 1798 年被拿破侖也作為戰利品而掠 到了巴黎,後來在奧地利人的調解下,終於 1815 年纔又回到了威尼斯。 據載,如今我們看到的是復製品,原作品珍藏在藝術博物館裏。這座集 歐洲古典藝術大成的宏偉建築物,廣場上還有引人註目的是,屹立在廣場偏東南處的、威最古老的聖馬可鐘樓,威尼斯人將它稱作“el paron de casa”( 大老闆 )。它 始建於 9 世紀,初時是作為瞭望塔,以監視瀉湖的動靜。12 世紀和 16 世紀兩度重修,現已成為放置鐘的地方。鐘樓腳下還有一道設計精美的 圍有欄桿的三拱門式小走廊,廊上裝飾着四座青銅雕像。它與新行政官 邸和圖書館等建築物相對應,形成街區的拐角。而這座近百米高的鐘樓 金字塔形的尖頂,高聳雲端,與周圍的建築群相比,猶如鶴立雞群,蔚 為奇觀。傳說伽利略曾經登上這座鐘樓,試驗過他發明的天文望遠鏡,遠眺過風光宜人的威尼斯全城和瀉湖全貌,以及阿爾卑斯山。
廣場上,東一堆西一簇的鴿子自由自在地在覓食,遊人經過,它們 也無所畏懼。據說,這裏的鴿子數達 20 萬衹,比這裏的人口總數 10 萬 人整整多出一倍,鴿與人融洽共存。這也是聖馬可廣場上的一景,象徵 和平景象的一景。可是,曾幾何時,這廣場曾是執行死刑的地方。據記載在兩根石柱之間被處死的人中,就有兩個當時著名的人物。一個是名叫 弗爾納雷托的面包店小工,他由於被人誣陷殺害了一個紳士而在這裏被 處以死刑,現今廣場大殿正面仍有兩盞點燃的燈,悼念他的受冤枉而死另一個是名叫卡爾瑪尼奧的伯爵,他因被懷疑有背叛行為在這裏被處以極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三聯書店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倫敦之行(1) | 第3節:倫敦之行(2) | 第4節:來到了浪漫的巴黎 | 第5節:藝術寶庫盧浮宮(1) | 第6節:藝術寶庫盧浮宮(2) | 第7節:夜遊塞納河(1) | 第8節:夜遊塞納河(2) | 第9節:夜遊塞納河(3) | 第10節:走進凡爾賽宮(1) | 第11節:走進凡爾賽宮(2) | 第12節:威尼斯寧靜的水韻(1) | 第13節:威尼斯寧靜的水韻(2) | 第14節:訪佛羅倫薩(1) | 第15節:訪佛羅倫薩(2) | 第16節:訪佛羅倫薩(3) | 第17節:永恆之城羅馬(1) | 第18節:永恆之城羅馬(2) | 第19節:夕照小城盧賽恩 | 第20節:登阿爾卑斯山 | 第21節:藍藍的天與水地中海風光 | 第22節:紐約之行(1) | 第23節:紐約之行(2) | 第24節:紐約之行(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