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煮酒說水滸   》 第12節:百傢爭鳴(2)      瀋傢仁 Shen Guren

  16吳用焉能不認識宋江
  吳用為劫取生辰綱設計的計策應該說是費了一番心血的。分"硬取"及"智取"兩個方面,視情而動,靈活得很。事前的準備也是機密的。晁蓋傢的莊客一個不用,用的大都是外鄉人,計謀的進展也順利得很,除他們八人外,真是神不知鬼不覺。但是,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一失"又失在哪裏呢?失就失在晁蓋身上。晁蓋在鄆城縣大小也是個名人,很多人認識他。他在王傢客店登記住宿時,就被何濤之弟何清認出。明明姓晁,卻說自己姓李,從濠洲來,販棗子去東京賣。"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生辰綱被劫後,社會上已傳得沸沸揚揚,都知是賣棗人所劫,而他們還以為掩蓋得天衣無縫。何濤正是從何清嘴裏得到綫索,抓捕了白勝。白勝又是個軟骨頭,一上刑就供出了晁蓋等人。宋江正是從何濤口中獲悉:官府正待捉晁蓋等人歸案。為救晁蓋,宋江飛馬到晁蓋傢報信,建議晁蓋逃走。晁蓋順便嚮宋江介紹吳用、公孫勝、劉唐等人。宋江走後,晁蓋告訴衆人,生辰綱事發,"虧殺這個兄弟,我們不是他來時,性命衹在咫尺休了!"吳用也道:"若非此人來報,都打在網!這大恩人姓甚名誰?"晁蓋答道:"他便是本縣押司,呼保義宋江的便是。"從吳用的這一句話,我們可知在此之前吳用是不認識宋江的。
  按說生辰綱事發之前,吳用認不認識宋江本來沒有任何特殊意義,但是從小說的記敘分析,這似乎非常不合情理。從《水滸》第十四回、第十八回看,吳用完全應該認識宋江,為什麽這麽推測呢?理由很簡單:
  首先,宋江、晁蓋、吳用都是土生土長的鄆城縣人氏。宋江雖在縣衙門工作,但縣城離晁蓋所在的東溪村,騎馬也衹有不到半個時辰的路程,兩傢僅五六裏地。據晁蓋傢莊客在官府供認,吳用是本鄉中的教書先生,可見吳用也是東溪村附近之人。而且三個人都是聞名之士,連在薊州的公孫勝、江州的李逵都知其名,不少好漢做夢都想與之相認,為何同在一縣的鄉裏,吳用反而不認識宋江呢?吳用不認識宋江連晁蓋都感到驚訝。晁蓋說:宋江"四海之內,名不虛傳!""吳先生不曾得會?"真是咄咄怪事,令人不解。
  其次,《水滸》第十四回載:當吳用聽雷橫說劉唐是晁蓋的外甥時,吳用尋思道:"晁蓋我都是自幼結交,但是有些事,便和我商議計較。他的親眷相識,我都知道,不曾見有這個外甥。亦且年甲也不相登。必有些蹊蹺。"第十八回,當宋江來報信之後,晁蓋道:"他和我心腹相交,結義兄弟。"從上述三人關係看,晁蓋與宋江、與吳用都是知己,一對是"自幼結交",一對是"心腹相交,結義弟兄"。三人都是好結交天下好漢之人,宋江又聞名山東、河北,晁蓋早應介紹吳用認識宋江,更何況又有一縣之便,所以說吳用豈能不認識宋江呢?再說吳用對晁蓋的親朋好友都認識,又為什麽不知道晁蓋有宋江這個拜把弟兄呢?
  《水滸》的作者其實也意識到吳用不認識宋江有不合理處,所以,當吳用從晁蓋嘴中得知報信人是宋江時,說了句"衹聞宋押司大名,小生卻不曾得會。雖是住居咫尺,無緣難得見面。"這一補充解釋還是難自圓其說。說宋江與吳用過去不相識,並沒有什麽特殊作用和意義,它既不影響故事情節的發展及人物性格的塑造,又不會製造出什麽驚天大事來。這衹能說是作者的疏忽,是《水滸》中的一個漏洞。
  19西門慶也有好拳腳
  《水滸》裏寫到腿功的地方不少,但最精彩的莫過於魯達、西門慶和武鬆的幾腳。
  魯達的腿功出現在"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回書裏。因回目上冠名"拳打"二字,論者多對魯達這三拳津津樂道,而忽略了魯達那關鍵的一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實際上是一腳定乾坤的。魯達是赤手空拳去"消遣"鄭屠的,當鄭屠得知魯達是特意來找麻煩,並把剁好的兩包細肉末像肉雨一樣灑在自己臉上時,"兩條憤氣從腳底下直衝到頂門;心頭那一把無明業火,焰騰騰的按捺不住"。鄭屠畢竟是條漢子,在狀元橋一帶大小也算是個人物,遭魯達如此羞辱,怎能不火?於是"從肉案上搶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將下來","左手便來要揪魯達"。空拳對利刃,稍不留神,便性命難保。面對這亡命之徒,魯達先就勢按住鄭屠的左手,防止被鄭屠揪住難下手腳。然後是"趕將入去,往(鄭屠)小腹上衹一腳",踢中要害,使鄭屠疼痛難忍。俗話說"十腿九兇",魯達這一腳又準又狠,結果鄭屠"騰地倒在當街上",毫無還手之力,魯達這纔"提着醋鉢兒大小拳頭",將鄭屠打死。可見這一腳之重要,沒有這一腳,就難打出"鹹酸辣的味道,紅黑紫的顔色,磐兒鈸兒鐃兒的響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梁山好漢
第1節:專傢推薦第2節:開捲解謎(1)第3節:開捲解謎(2)第4節:開捲解謎(3)
第5節:開捲解謎(4)第6節:開捲解謎(5)第7節:開捲解謎(6)第8節:開捲解謎(7)
第9節:開捲解謎(8)第10節:開捲解謎(9)第11節:百傢爭鳴(1)第12節:百傢爭鳴(2)
第13節:百傢爭鳴(3)第14節:百傢爭鳴(4)第15節:煮酒說人(1)第16節:煮酒說人(2)
第17節:煮酒說人(3)第18節:煮酒說人(4)第19節:煮酒說人(5)第20節:煮酒說人(6)
第21節:煮酒說人(7)第22節:煮酒說人(8)第23節:品酒賞藝(1)第24節:品酒賞藝(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