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聽南懷瑾講《論語》   》 第1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2)      張保文 Zhang Baowen    許慶元 Xu Qingyuan

  有一則寓言,五根手指閑來無事,話論誰最優秀,激烈爭執。大拇指洋洋得意地說:“在咱們當中我是最棒的,我最粗最壯,人們贊美誰、誇奬誰時都會把我竪起來……”食指不服氣,說:“咱們五個當中,我纔是最厲害的,別人哪裏出現錯誤,人都會用我把錯誤指出來……”中指不可一世地說:“看你們一個個矮的矮,小的小,哪有一個像樣的!我纔是真正頂天立地的英雄……”到無名指了,它更是心有不甘:“你們算什麽,人們最信任的是我。當一對情侶喜結良緣的時候,那顆代表着真愛的結婚戒指帶在誰身上了啊?”
  輪到小指發言,它最不起眼,可氣勢卻一點不低:“誰最重要,不能衹看這些小事。當每個人虔心拜佛、祈禱的時候,我是站在最前面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我!” 其實,做人處世,要將朋友的長處銘記於心,將自己的姿態放低,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明確他人的長處和短處。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他人的過人之處以彌補自己的缺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事。
  管寧割席與擇友之嚴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論語?子罕》 孔子說,有些人可以一起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一起經歷人生,一起長大,做十分要好的朋友;但卻沒有辦法和他同走一條道路,不能共同成就一番事業。兩人思想目的不同,便沒有辦法共同相謀。雖然並不一定反目成仇,但卻沒有辦法互相討論計劃一件事,衹好各走各的路,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
  南先生進一步解釋:有些朋友可以與之共赴事業,卻無法共同建立一個東西,無法共同創業,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事在他們身上無法實現。另一些朋友可以共同創業,卻無法共同守業,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讓他的手中握有權力,反而會讓他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世說新語》中記載“管寧割席”的故事,便是對“道不同不相為謀”極為清晰的闡釋。管寧與華歆本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恰同學少年結伴讀書。一次,兩人一同在園中鋤菜,發現地上有塊金子。管寧視而不見,繼續揮鋤,視非己之財與瓦礫無異。華歆卻將金子拾起察看,仔細想過之後纔將金子丟棄了。華歆此舉被管寧視之為見利而動心,非君子所為。還有一次,兩人同席讀書,附近有官員華麗的轎輿車馬經過,前呼後擁十分熱鬧,管寧依舊同往常一樣安心讀書,而華歆卻忍不住將書本丟到一邊,跑出去看了一下熱鬧。此舉被管寧視之為心慕官紳,亦非君子。於是,管寧毅然將二人同坐的席子割開,與之分坐,斷了交情,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第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第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3)
第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4)第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5)第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6)
第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7)第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8)第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9)
第1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0)第1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1)第1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2)
第1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3)第1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4)第1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5)
第1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6)第1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7)第1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8)
第1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9)第2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0)第2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1)
第2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2)第2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3)第2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