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老俗事 》
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現在很難見到這種御賜"福、壽"字幅,年輕人自然不知所以然了。前兩年有一人突然來找我,拿着一幅給我看,問我這玩意兒值錢不值錢。細詢其傢世,是江蘇淮陰,清代"清江浦",是清代河道總督駐紮的地方,但他自己說不清,衹問"值錢不值錢",令人感到可嘆、可笑而且可慶了;而我又深憾自己沒有皇上賞"福、壽"字的祖宗。這難道真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嗎?
以哲學解釋禍福,或以宗教解釋禍福,這對於常人來說,都沒有必要。新年新月,說個吉慶活,"多福多壽,加官進祿",討個口彩,聽的人高興,生活中也增加一些歡樂的氣氛。舊時農歷年在院中擺"天地桌",後面供"天地馬兒(即神像)",或一座畫着"福、祿、壽"三星的插屏:中間一位朱袍紗帽的"官",兩手展一小軸,上書"天官賜福"四字,一旁是南極壽星老兒,另一旁則是散財童子。這個"三神小組"總是在一起不分離。現在誰要感興趣,還可以在瓷器店買到,那裏有景德鎮燒的細瓷"福、祿、壽"三星;買了和維納斯石膏像擺在一起,可以來個東西方神像大聚會。
新春吉福,"福"字最普遍,我最懷念有些人傢影壁墻上貼的大紅"福"字,小時候給人傢去拜年,一進大門,迎面影壁墻上,鮮豔的雙紅紙大鬥方,烏黑油亮的大"福"字,首先像火一樣映入你的眼簾。有的講究人傢,是木製朱紅漆金字鬥方,"福"寫成"聖教序"帖意的行書,整個字嚮右上方挺起,顯現了右軍法書的勁俏之處,更使人感到古色古香。
用大紅絲絨製成小"福"字,小"壽"字,那是簪在鬢邊的花勝;由閩粵遠道而來堆在果盤裏的朱紅果實,那是引誘兒童的"福"桔;還有印有"福"字、"壽"字的福壽餑餑……這些都是祝你多福多壽,加官進祿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1) | 第2節:序(2) | 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 第4節:新春話年畫 | 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 | 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 | 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 | 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 | 第11節:迎春福、祿、壽(1) | 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 | 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 | 第15節:北京"雜拌兒" |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 | 第17節:新春逛廠甸(2) | 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 | 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 | 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 | 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 | 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