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翁这样写文章,写这样的文章,实在是很不负责任的,而且在未曾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单凭道听途说,就把梅兰芳发妻王明华说成一个死之前还要设计害人的狠毒女人,如此随意败坏他人名誉,实在过分。其在文章中,不止一处说"听说……",挑明消息来源不实,连题目都写的是"关于梅孟两伶婚事之谣言",似乎并未以假充真,蒙骗读者,实则玩的是"春秋笔法",一面说明是谣言,一面却将谣言传播出去了,自己却又不用负责,逃掉了干系,委实危害不浅--不仅对于梅兰芳及其家人,对于读者也会产生误导。因为他把"梅大奶奶"为梅孟做媒一节,写得绘声绘色,不怕人不信。
1926年8 月28日的《北洋画报》上,"傲翁"又撰文说"小冬听从记者意见,决定嫁,新郎不是阔老,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而是梅兰芳。"当天的《北洋画报》上还刊发了梅、孟各一张照片,照片下的文字分别是"将娶孟小冬之梅兰芳(戏装)"、"将嫁梅兰芳之孟小冬(旗装)"。这可能是媒体最早一次对梅孟恋情作肯定报道。
那么,傲翁在这篇文章中,为什么特别提到"新郎不是阔老,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呢?孟小冬曾经得罪过一个权势之人,这人为了报复,在小冬于某戏院演出时,放出话来,要包下这家戏院,然后清空戏院,让小冬面对空无一人的戏院,唱独角戏。当然,他最终没有那么做,但对孟小冬来说,还是有被羞辱了一番的感觉,自尊心大受伤害。于是,她也放出话来,以后要么不嫁人,要嫁就嫁更有权势之人。她嫁梅兰芳,实则没有实践她当初的豪言--梅兰芳是艺术家,有名望,但和"督军省长之类"相比,应该不算有权势之人。在那个年代,唱戏的没有社会地位,何来权,何来势?因此,孟小冬最终选择嫁梅,而没有左挑右选"督军省长之类",还是感情上了上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