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弘道悟语 》
第12节:江南的雪(2)
钱弘道 Qian Hongdao
人的幸福快乐完全靠自己,完全靠自己的心,靠一颗彻底清理、不再藏圬纳垢的心。明代有个袁黄,写过一篇《了凡四训》,曰:"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北京西北角郊区有座千年古寺--大觉寺。大觉寺里有块匾,匾上有两个字:思过。只有不断"思过",才能"大觉大悟"。
二
二○○三年春节,几天客来客往,几天植树,我感到累。正月十一,我很清闲,只在上午种了两棵橘子树。中饭过后,静坐片刻,微困。与单位的同志通了电话,方知是星期二返所日。我查了查日历,原来我一直看的是已经过去的一月份。我竟至于如此糊涂。
人生难得糊涂,我却常常糊涂。
我躺在床上看了几页瞿秋白的《赤都心史》,不知不觉进入梦乡。一小时左右醒来,睁开眼朝窗外一看,我惊住了:窗外飘着无穷无尽的雪花,山峰已不是深绿,而是一片银白。
我盼望已久的雪!江南的雪!
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凝视一窗雪景,这意境几近极致。画家怎能画出这雪与心境合一的妙处?
我如何描述这似画非画的魅力呢?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里自谦说,他那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不如古人的几句雪诗,而我这枝写法学经济学论文的笔此时此刻则更为愚劣了。但,那几句古雪诗又怎能不让读者满足,如同身临其境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乡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些咏雪诗都是零碎敲打的素描。而且,最重要的,任何最美丽的风景都要靠自己去体会。
世界上的人千奇百怪,所好不一。我喜欢的可能就是别人不以为然、嗤之以鼻的;我厌恶的,恰恰可能就是别人每天迷醉的。有人宁愿在桑拿那个滚烫的蒸笼里煎熬,也不愿在白茫茫一片的世界里喝一杯清淡的茶。
我挡不住雪的诱惑,跳下床,举起双拳在空中飞舞,穿上滑雪衣,直奔门外。于是,我置身于雪的拥抱中。
我又沿着院子的石径小路慢慢地走。那覆盖在大鹅卵石上的雪使鹅卵石更显得臃肿丰满,桂花、杨梅、枇杷等果树将绿叶隐藏起来,泉潭里的水更清了。梅花开得更闹,已分不清梅花和雪花。那株"情人梅"更见其相依相恋、难解难分之情了。竹子原是很坚硬的,但却压弯了腰,重重地低着头。人常说稻穗越饱满,头垂得越低,人越有知识,越是谦虚。那是因为人读书读到一定境界,炫耀已成多余,因而谦虚便成自然;而竹子上的雪却是外力强加给它们的,无可奈何。竹子平日清高有节气,但有的竹子脆弱,经不住雪的重压,被压倒了,就永远站不起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第1节:序 | 第2节:人生大事(1) | 第3节:人生大事(2) | 第4节:山中一日(1) | 第5节:山中一日(2) | 第6节:山中一日(3) | 第7节:宠辱不惊(1) | 第8节:宠辱不惊(2) | 第9节:人非机器(1) | 第10节:人非机器(2) | 第11节:江南的雪(1) | 第12节:江南的雪(2) | 第13节:江南的雪(3) | 第14节:故乡的雨 | 第15节:风雨春秋(1) | 第16节:风雨春秋(2) | 第17节:风雨春秋(3) | 第18节:风雨春秋(4) | 第19节:重新读书(1) | 第20节:重新读书(2) | 第21节:弘道书院(1) | 第22节:弘道书院(2) | 第23节:弘道书院(3) | 第24节:弘道书院(4)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