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万里长城纵横谈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2)
董耀会 Dong Yaohui
但要以分散的23个哨所营汛控制方圆数百里的苗疆,事实上并不可能。因此,1615年,湖广参政蔡复一“亲历边疆,度其险坦,力陈营哨罗布、苗路崎岖、难以遏其窥觑,请金四万有奇,筑沿边土墙,上自铜仁,下至保靖,迤山亘水,凡三百余里”。据有关史料载,这“三百余里”边墙,实际上只完成了从黄合营到镇溪所(今吉首)这一段。明天启年间,“兵备胡一鸿、游击邓祖禹复筑六十里在乾州境内”。刘应中《边墙议》也说:“后天启中又在起自镇溪所至喜鹊营止,添墙六十里。”这段“土墙”将腊耳山区半环起来。在这弧形防线圈内,明朝统治者布置官兵7800多人分防守御,作为“御苗之藩篱”。现在所说的南自黄合营、北至喜鹊营的湘西长城,即是指万历天启年间修筑的这堵“土墙”。
明王朝虽然耗巨资修筑了这段“土墙”,但毕竟经不起苗族人民的反抗。1628—1644年苗民一举将边墙推倒,“寇敌苗叛,土墙踏为平地”。湘西明长城,也就随着明朝统治的死亡而消失了。湘西长城的再次大规模修筑,要等到一百多年后的乾嘉年间。起因自然还是“生苗滋事”,为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苗疆的控制,1797年,清政府任命凤凰厅同知傅鼐为总理边防同知。1797—1800年,傅鼐大规模重修边墙。据傅鼐《修边论》载:“自三厅由乾州交界之木林坪,至中营所辖之四路口,筑围墙百数十里。”傅鼐在重修边墙的同时,在所辖的三厅(乾州厅、凤凰厅、永绥厅)境内,还大规模修筑营哨碉卡等军事工程,“计凤凰厅境内设堡卡碉台848座,乾州厅境内设汛堡碉卡188座,永绥厅境内汛堡碉127座,古丈坪连保靖县境内汛堡碉楼69座”,总计设立碉堡哨卡汛营1232座,从而对腊耳山为中心的苗疆进行严密的军事封锁。
在清嘉庆以后的一百多年间,湘西长城并没有如北方长城一样巍然屹立,究其原因,一因苗疆人民持久不息的反抗,一因长城自身构制的不足。
柳条边是怎么回事?
柳条边是清朝统治者为保护祖宗发祥之地,防止人民自由进入采人参、打猎、放牧所修筑的一条标示禁区界线的柳条墙。它不是一条类似长城的坚固工程,也不具备凭险而设的军事防御功能,而是在土堤上“插柳结绳”为墙。具体建筑方法就是用土堆成高宽各3尺的土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中间用绳子连结起来,形成一道柳条墙,墙外挖深、宽各8尺的边濠,以防逾越。在沿边交通要道和险隘之处,用砖石建立边门,门内设守门官署、巡差营房和囚室,凡来往行人,必须持路票出入,如果偷越则以犯禁论处。清柳条边分旧边和新边。旧边建于顺治年间,大体沿袭明代辽东长城走向,以开原东北的威远堡为中心分东西两段。东段从威远堡,东南行止于今辽宁凤城南大东沟西南濒海处;西段从威远堡西南行,至山海关北接长城。这道旧边在康熙初年曾三次拓展,自旧边外拓展15公里至30公里不等,全长近1000公里,又称“盛京边墙”。新边建于康熙初年,从威远堡向东北展筑至松花江东今吉林省舒兰县西北法特乡,全长345公里。
黄河壶口的长城建于何时?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之间,黄河河床从宽250米突然缩成仅30米,并有20米落差,因两岸狭窄如壶口,故名。清同治年间为阻止西捻军东进,在壶口东岸上自大宁县渡关,下至乡宁县麻子滩,沿山就势,修筑了一道长75公里的栈道、长墙并用的军事设施,这就是壶口清代长城。此道长城前有护沟,中有扼门,后有炮台,直控码头。兵营与城墙之间有石级曲道相通,河弯的制高点筑有报警烽火台。目前,遗留的城墙、炮台,布局奇特,依然雄伟壮观,独具魅力。
长城出现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何在?
长城与中国地理环境中的文化区系有直接关系。中国自石器时代至商周,形成了南北两大有显著差异的文化区系,即北部蒙古高原大漠的牧业文化区与黄河、长江流域的农业文化区,一个是飘忽不定,一个是农业定居,不但形成了文化上的差异,而且造成了文化发展时序上的不平衡状态。两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矛盾,既有相互的需要,又有相互之间的排斥。正是这种文化和经济上的深层条件,才导致了两大文化区之间必然出现一个在斗争中取得融合和发展的文化带。这个文化带中出现了长达2000多年的历代长城。所以,长城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军事的,但深层原因却是文化和经济的。可以说,长城是中华文化数千年中发展、变化的时空坐标系。对长城的研究绝不能以单纯的军事观点着眼,而必须从中华文化整体时空上把握,不能把历代长城割裂开来研究,而必须对历代长城作总体上的把握。
为什么说长城是特定时空的产物?
城堡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但中国古代把高峻的墙壁扩展至边陲确为世界历史所罕见。这种广筑边墙的作法肇始于春秋战国之际。春秋战国长城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划分割据的诸侯之间的势力范围,同时兼备军事防御及召集部队进行军事反攻的作用。自秦汉起直到明朝,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掠扰。
从实际情况看,古长城沿线大体上与农牧区自然分界线相吻合。北方广阔草原适宜大规模游牧,农牧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这种地理环境既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容易产生摩擦。自从因发明辔具而有可能组建富于高度机动性的骑兵队伍之后,游牧民族便如猛虎添翼,在相当长的历史年代对农耕民族保持巨大军事压力。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原王朝无力也无需耗费巨大国力去控制北部辽阔的荒漠与草原,而又不得不随时提防时刻觊觎邻人财富的游牧部落南下劫掠。事实上几乎历代中原王朝都面临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学术界的研究表明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又都与历史上四个寒冷时期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关,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在寒冷期被推到了黄河以南。可以说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战关系始终是中国古代影响、制约双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城便是这种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民族冲突的产物,是中原王朝为填补天然障碍不足而建立起的防御体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 | 第一编 历史沿革(2) | 第一编 历史沿革(3) | 第一编 历史沿革(4) | 第一编 历史沿革(5) | 第一编 历史沿革(6) | 第一编 历史沿革(7) | 第一编 历史沿革(8) | 第一编 历史沿革(9)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0)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1)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2)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3) | 第二编 建筑遗存(1) | 第二编 建筑遗存(2) | 第二编 建筑遗存(3) | 第二编 建筑遗存(4) | 第二编 建筑遗存(5) | 第二编 建筑遗存(6) | 第二编 建筑遗存(7) | 第二编 建筑遗存(8) | 第二编 建筑遗存(9) | 第二编 建筑遗存(10) | 第二编 建筑遗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