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元史演義   》 第十一回 西夏主獻女乞和 蒙古軍入關耀武      蔡東藩 Cai Dongfan

  卻說成吉思汗即位後,大封功臣,除兄弟封王外,以木華黎為首功,博爾術次之,封他為左右萬戶;其餘諸將,按功給賞,共九十五人,各封千戶。又因術撤帶臨敵敢先,得平汪罕、乃蠻兩大部,特命他世統兀魯兀四千人,又賞他一個特別的禁臠。看官!你道這禁臠是什麽東西?就是前回說起的汪罕女子亦巴合。亦巴合自被擄後,曾為成吉思汗的側室,至是不知什麽緣故,賜與術撤帶。相傳亦巴合出帳時,成吉思汗曾語她道:“我不是嫌你無性行,無顔色,亦不曾說你身體不潔,不過因術撤帶從徵有功,所以將你賜他。”亦巴合嘿然趨出,成吉思汗命將奩資傢産,一律帶去,衹留下一隻金杯,做為紀念。自是亦巴合與術撤帶遂做長久夫妻了。或說成吉思汗得一惡夢,以亦巴合為不祥,所以撥給,小子終不敢妄斷,衹就事敘事罷了。想是亦巴合不善房術之故。
  封賞既畢,再宰牛殺馬,大饗群臣。飲至半酣,成吉思汗問木華黎等道:“人生世上,何事算為最樂?”木華黎道:“蕩平世界,統一乾坤,這是人生第一樂事。”成吉思汗道:“是的,但尚知其一,不知其二。”博爾術道:“臂名鷹,控駿騎,禦華服,乘着暮春天氣,出獵曠野,這也是人生樂事呢。”成吉思汗不答。博爾忽道:“鷹鸇在天空搏擊飛禽,憑騎仰觀,倒也是人生一樂。”成吉思汗仍是不答,忽必來道:“圍獵的時候,衆獸驚突,瞧着很是一樂。”成吉思汗搖頭道:“你等所說,統不及木華黎的志願,但我與木華黎有同處,亦有異處。”群臣道:“願聞主子的樂事!”成吉思汗道:“人生至樂,莫如殺滅仇敵,似摧枯木,奪他的駿馬,得他的財物,並把他妻女掠了回來,教他伴着寢室,這是最快樂的事情!”實是一個強盜思想,不知老天何故佑他?言畢,掀髯大笑。
  嗣復語木華黎、博爾術道:“平定朔漠,實是汝等功勞。我與汝等,譬如車有轅,身有臂,汝等宜善體我心,始終勿替方好!”木華黎遂進規取中原的計議。成吉思汗點首道:“規畫中原,須仗着你呢!”木華黎道:“先圖西夏,次圖金,再次圖宋,逐漸進行,總有成功的日子哩!”名論不刊。成吉思汗道:“就從西夏開手罷!”政策既定,舉酒盡歡。看官記着,是年歲次丙寅,即為成吉思汗即位之元年,歷史上就稱為元太祖元年。蒙古人以寅年肖虎,稱為虎兒年,點醒眉目。這且按下。
  且說西夏建國,源流甚遠,始祖拓跋思恭,乃朔方党項部後裔。唐末黃巢作亂,拓跋思恭入援,以功封夏國公,賜姓李,世稱夏州,就在蒙古南境。傳至元昊,拓地漸廣,僭號稱帝,定都興慶,有雄兵五十萬,屢寇宋邊。金興以後,西夏漸衰,且屢有內亂,當李仁孝嗣位時,姦臣擅權,國勢岌岌,幸虧金世宗發兵扶助,削平亂事,國乃不亡,衹以後專為金屬。仁孝歿後,子純祐嗣,仁孝從弟李安全篡位自主,國中又復不靖。適成吉思汗混一蒙古,有志南下,於是氣息奄奄的西夏國,遂首當其衝了。敘明西夏始末,為緻亡之因。成吉思汗本擬即日發兵,因初登大位,不免有一番經營,如築宮室,設堡寨,定官製,正陛儀,統是創始舉行,不是一月兩月,可辦就的。光陰易過,又是一年,擬整頓軍馬,南攻西夏,俄聞吐麻部作亂,乃命博爾忽率兵往討。吐麻部在額爾齊斯河附近,係屬蒙古東北境。從前成吉思汗族人豁兒赤,自小作伴,嘗語成吉思汗道:“你若得做大汗,我要在你的部屬內,揀美女三十人,作為妻妾,你休忘懷!”此次成吉思汗果然登位,便命他在降服百姓中,挑選婦女三十個,以踐前言。前言原是要踐,但以三十人為妻,未免不端。
  豁兒赤奉命而行,訪得美貌女子,以吐麻部為最多,遂令吐麻部人忽都合別乞,到部中去選美女。誰知部民不肯服從,竟將他拿住,送與部酋。適值部酋都剌莎合兒病重去世,由其妻孛脫灰塔兒渾代為管轄,當下將忽都合別乞拘住。豁兒赤聞報,自然去報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即遣博爾忽率兵西徵。博爾忽藐視吐麻部,行軍時不曾戒備,將到吐麻部,日色已晚,便在林深徑雜處,紮住營寨。夜間忽起伏兵,竟將博爾忽軍衝散,博爾忽措手不及,被吐麻部人殺死。四傑中死了一個。
  警報傳達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怒氣勃勃,便欲自行往討。木華黎、博爾術齊聲諫阻,別薦都魯伯為大將,引兵再發。都魯伯懲着前轍,自然格外小心,他在博爾忽殉難地方,設着空營,虛張旗幟,自己卻領了健卒,由間道繞入吐麻部。那吐麻部內的女酋,聞知博爾忽殺死,喜得什麽相似,在帳中擺着筵席,與衆飲酒。想是再嫁的預兆。正在興高采烈的時候,突被那都魯伯軍一擁而入,大傢嚇得魂飛天外,連躲避都來不及,個個束手就縛。女酋孛脫灰塔兒渾逃入帳後潛藏,正遇那忽都合別乞,由都魯伯軍放出,導入搜尋,四面一瞧,已被窺着,當由忽都合別乞把女酋牽出,攔腰一抱,大踏步去了。得趣。此外如帳外的百姓,統由都魯伯軍一並拿住,驅至斡難河。成吉思汗遂命豁兒赤就擄來的婦女中,挑了三十人,輪流伴宿。夜夜換新人,豁兒赤不怕死麽?衹女酋孛脫灰塔兒渾賞給了忽都合別乞,忽都合自然稱心,女酋亦不得已相從,總算是怨女曠夫,各得其所了。總算成吉思惠澤。
  於是往攻西夏,連拔數城。會聞西北吉裏吉思荒原,有二部遣使通好,一部名伊德爾訥呼,一部名阿勒達爾,皆與乃蠻部接壤,因乃蠻被滅,是以通誠。成吉思汗領兵歸國,接見來使。二使獻上名鷹,並白騸馬、黑貂鼠等,成吉思汗大悅,殷勤款待,遣令去訖。是時成吉思汗已有數女,長女火真別姬,曾議配鮮昆子禿撒哈,見第八回。嗣因婚議未諧,別適亦乞剌思人孛徒。次女名扯扯幹,年已長成,因忽都阿別乞先來歸附,有子名脫亦列赤,令他與次女作配,算作報酬。三女名阿勒海別姬,許字汪古部酋的侄兒鎮國。這三女中,要算阿勒海別姬最稱明慧,至遣嫁後,鎮國多得其助,毋庸細表。
  兔兒年過去,竜兒蛇兒年順次相繼,成吉思汗威名,震耀西域,回疆的畏兀兒部,亦通使輸誠。《元史》稱畏兀兒為輝和爾。成吉思汗遣使答好,並徵他貢獻方物。畏兀兒部酋亦都護,遂收集金珠緞匹,差使臣阿惕乞剌黑等隨來謁見,且嚮成吉思汗道:“咱們聽得皇帝的聲名,如雲淨見日,冰消見水一般,好生喜歡了。若蒙皇帝恩賜,許做藩屬,我部主情願拜為義兒,始終效力!”成吉思汗道:“你主既肯歸我,我願收他做第五個義兒罷。我還有一個好女兒,給他為妻,叫他快來謁我!”阿惕乞剌黑等奉命去後,亦都護果然親來,成吉思汗便命將庶出女子阿勒敦,許給亦都護。亦都護也不推辭,衹說於回國後,差人來迎,至亦都護歸去,杳無音信。看官道是何故?乃因亦都護正室,懷着妒忌,不令迎娶,所以蹉跎過去,至窩闊臺嗣位,亦都護的正妻已死,方完結嫁娶的事情。人傢的婦女硬奪來做妻妾。自己的女兒偏要給人傢作妻妾,我正不解其意?
  這且擱下不提。且說成吉思汗既收服畏兀兒部,遂一心一力的去攻西夏。夏主李安全,不得不發兵抵敵,令長子做了元帥,部將高令公做了副手,率兵拒守烏梁海城。蒙古兵一到城下,高令公出城迎戰,不到數合,已被蒙古兵活捉了去,餘衆敗入城中。怎禁得敵軍猛攻,晝夜不絶,嚇得李安全的兒子,屁滾尿流,乘夜開了後門,抱頭竄去。還有一個西壁氏,係西夏太傅,走遲了一步,又被蒙古軍生擒去了。蒙古軍奪了烏梁海城,進攻剋夷門,如入無人之境。夏將明威令公不管死活,居然帶了兵馬,前來攔阻,一仗鏖戰,復被拿去。虎頭上抓癢。嗣是無人敢當,竟由蒙古軍長驅直入,圍攻夏都。李安全惶急得很,一面遣使至金邦乞援,一面召集全國人馬,守着城池。蒙古軍攻了數次,因城頗堅固,急切不能下,成吉思汗想了一策,命掘壞河防,將城外的河水,灌入城中。不意堤防一潰,大水奔流,城中未曾漂沒,城外先已泛濫,成吉思汗衹得撤圍,別遣文臣額特入都招諭。李安全待援未至,不得已與他議款,並把親生愛女察合,獻與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得了美女,便命她侍寢,枕席之間,歡愛非常,乃暫準西夏和議,撤兵而還。美人計大有用處。
  李安全遷怒金人,出師攻金邦的葭州,被金將慶山奴所敗,遂北訴蒙古,慫恿伐金。名謂安全,好構兵釁,是謂名不副實。成吉思汗正擬南略,得了此信,遂練兵豢馬,造箭製盾,指日興師南下。可巧金使到來,說是新君嗣位,特來頒敕,成吉思汗道:“新君是何人?”金使道:“就是衛王永濟。”成吉思汗道:“我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的,似這般庸碌人物,也想做着皇帝,真正怪極!”金使道:“你曾受大金封爵,今日頒敕到此,理應竭誠拜受,怎麽說出這般話來?”成吉思為招討官,見前第六回。成吉思汗怒道:“我宗親俺巴該汗,被你金人活活處死,我正思發兵報仇,你反要我拜受詔敕,忘八混帳,快與我滾出去罷!”俺巴該事見前第二回。金使怏怏去訖。原來金主永濟,是熙宗亶的侄兒,金主亶亦見第二回。其間經過三傳,廢帝亮,世宗雍,章宗璟。始由永濟嗣立。他本沒有甚麽威望,從前成吉思獻金歲幣,曾至靜州,與永濟相見,因永濟孱弱得很,嚮存輕視,至是聞他嗣位,料他無能為力,不由得笑駡起來。
  至金使去訖,遂乘着秋高馬肥的時候,率着長子術赤、《元史》作卓齊特。次子察合臺、《元史》作察罕臺。三子窩闊臺,《元史》作諤格德依。統兵數萬,祭旗出發。前隊由哲別領着,將到烏沙堡,聞報金將通吉遷、嘉努、完顔和碩亦率兵到來。哲別兼程前進,掩入金營,金將不及設備,紛然潰散,哲別遂拔了烏沙堡,遣人至後隊報捷。成吉思汗聞前鋒得勝,也急趨而至,會同前隊軍馬,徑攻金國西京。守將鬍沙虎,硬支持了七日,率麾下突圍東走,被蒙古兵大殺一陣,傷亡無數。成吉思汗遂取了西京及撫州,復遣他三子分兵略地,把金邦所有的西北諸州,陸續攻下。
  金主永濟,聞鬍沙虎敗還,別遣招討使完顔糾堅,監軍完顔鄂諾勒等,帶着四十萬大軍,出屯野狐嶺,防禦成吉思汗。這野狐嶺係西北要隘,勢甚高峻,雁飛過此,遇風輒墮,俗稱此嶺隔天,衹十八裏。金兵就此駐紮,本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形勢,衹完顔糾堅,恰仗着一點氣力,硬要與蒙古軍對壘。麾下有將名明安,進諫道:“蒙古勢盛,銳不可當,不如屯兵固守,休與他開戰!”完顔糾堅道:“我奉命退敵,如何不戰!”明安道:“既欲開仗,宜速進兵至撫州,攻他不備。”完顔糾堅道:“我有馬兵二十萬,步兵二十萬,堂堂正正,與他廝殺一場,免他再來滋擾!”仿佛春秋時的宋襄公。言畢,叱退明安。俄報蒙古兵已到嶺西,復叫明安進見,令他詰責蒙古,何故興兵犯界?迂腐極了。明安趨出,即馳至蒙古營中,入見成吉思汗,自稱願降,把金軍虛實,詳細上陳。成吉思汗便率領精銳,乘夜進擊。那時完顔糾堅,尚眼巴巴待着明安回信,不防蒙古兵已經殺到,迅雷不及掩耳,憑你帶着四十萬大兵,簡直是沒人中用;況且日落天昏,連自己的軍馬都分辨不清,接仗的人,自相屠戮,逃走的人,自相踐踏,蒙古兵趁勢亂殺,鬧到天明,已是積屍滿野,金兵一個兒都不見了。完顔糾堅固自取其咎,明安為虎作倀,罪更難辭。
  成吉思汗乘勝馳追,到了宣德州,一鼓而下,復遣前鋒哲別,去奪居庸關。這關憑山建築,是一座天險。哲別到了關下,相度形勢,望見山路崎嶇,整守完固,倒也不敢輕意,先猛攻了一陣,不損分毫,他卻拔寨退去。守將還道他力怯,出兵追襲,誰知半途遇伏,殺得大敗回來。及到關前,見關上已插着蒙古旗幟,頓時逃的逃,降的降,看官不必細問,便可曉得是哲別的詭計了。一語表明,省卻無數筆墨。
  哲別既得了居庸關,遂迎成吉思汗入關駐紮。成吉思汗又進兵中都,沿途殺戮甚慘。既到都下,金主永濟大恐,欲南徙汴都,虧得衛兵誓死决戰,出城鏖鬥,戰了一日一夜,竟把蒙古兵殺退。成吉思汗乃回駐居庸關,是年已是羊兒年了。元太祖六年。居關數旬,因天已隆鼕,免不得人馬疲乏,遂留兵守關,自率三子等旋國,再圖後舉。
  越年為猴兒年,金降將耶律留哥,故遼人。糾集故遼遺衆占踞遼東州郡,自稱都元帥,遣使歸附蒙古。成吉思汗命居廣寧,坐伺金釁。到了夏季,得着軍報,金主永濟被弒,改立升王珣,成吉思汗大喜道:“這是天假機緣,不可坐失哩。”原來金主被弒的逆臣,就是西京失守的鬍沙虎。自鬍沙虎敗還,金主把他革職,放歸田裏,尋復召為右副元帥,整日馳獵,金主遣使詰責。他便挾嫌倡亂,逼金主永濟出宮,把他酖死,另立升王珣。於是成吉思汗復分兵三道,浩浩蕩蕩,殺奔金都。
  金左副元帥高琪,拒戰失利,蒙古兵進薄中都。鬍沙虎方染足疾,乘車督戰。金衛卒本有些能耐,更兼鬍沙虎嚴厲異常,自然格外奮勇,爭先殺敵。蒙古兵雖是厲害,卻被他殺死多人,退至十裏下寨。翌日,鬍沙虎又擬出戰,召高琪兵不至,遂矯詔去殺高琪,不料高琪反率兵進來,圍住鬍沙虎居宅。鬍沙虎逾垣欲走,衣襟被墻角牽住,墜地傷股,由高琪兵突入,亂刀斫死。為弒主者鑒。高琪取鬍沙虎首,詣闕待罪。金主珣下詔特赦,並宣佈鬍沙虎罪狀,追奪官階,所有兵士,都歸高琪統帶,固守都城。成吉思汗也不去力攻,衹遣兵分略東南,所至郡邑皆下,凡破金九十餘郡,兩河山東數千裏,屍骸纍纍,雞犬為墟。慘不忍聞。
  蒙古兵將擬再攻中都,成吉思汗不從。衹遣使告金主道:“汝山東、河北郡縣,盡為我有,汝衹有一個燕京,難道我不能踏平麽!但天既弱汝,我復迫汝,未免助天為虐,汝能感我仁慈,速發金泉犒軍,我亦當歸去了!”金主珣猶豫未决,右丞完顔承暉道:“天佑蒙兒,不若與他議和,待他回軍,再圖補救。”金主珣乃遣承暉乞和,成吉思汗道:“金珠財帛,我軍已夠用了,衹你主應有子女,何不遣來侍我。”故態復萌。承暉唯唯聽命,返報金主珣。沒奈何將故主永濟的女兒,飾為公主,送與成吉思汗;又將金帛童男女各五百,馬三千匹,作為犒勞費;再命完顔承暉送蒙古軍出居庸關。小子有詩詠道:
  一成一敗本無常,弱國求和總可傷!
  帝女作奴男作僕,空勞稗史記興亡。
  欲知成吉思汗後事,請至下回再閱。
  ----------
  成吉思汗之野心,無非欲多得金帛,多得子女而已!而迫之規取中原者,實出是木華黎。是木華黎之大志,實出成吉思上。乃天偏令成吉思為主,木華黎為臣,無怪老子謂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也!西夏方衰,金邦又弱,成吉思汗乘機而起,本即可滅夏亡金,乃以獻女之故,俱允和議,是其所耽耽逐逐者,尤在美婦人,天亦何苦令強暴之徒,蹧蹋若幹婦女耶!讀此回,令人疑憤交集,幾欲嚮天閽而一問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歷朝通俗演義 In the past dynasties earthliness fictionalized history
自序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紅顔異兒得妻
第二回 擁衆稱尊創始立國 班師奏凱復慶生男第三回 女丈夫執旗招叛衆 小英雄逃難遇救星
第四回 追失馬幸遇良朋 喜乘竜送歸佳耦第五回 合浦還珠三軍奏凱 穹廬返幕各族投誠
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第七回 報舊恨重遇麗姝 復前仇疊逢美婦
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第九回 責汪罕潛師劫寨 殺脫裏恃力興兵
第十回 納忽山孱主亡身 斡難河雄酋稱帝第十一回 西夏主獻女乞和 蒙古軍入關耀武
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繼嗣定議西徵第十三回 回酋投荒竄死孤島 雄師追寇窮極遐方
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第十五回 滅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喪新君嗣統
第十六回 將帥迭亡乞盟城下 後妃被劫失守都中第十七回 南北夾攻完顔赤族 東西遣將蒙古張威
第十八回 阿魯思全境被兵 歐羅巴東方受敵第十九回 姑婦臨朝生暗釁 弟兄佐命立奇功
第二十回 勤南略賫志告終 據大位改元頒敕第二十一回 守襄陽力屈五年 覆厓山功成一統
第二十二回 漁色徇財計臣緻亂 表忠流血信國成仁第二十三回 徵日本全軍盡沒 討安南兩次無功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