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領袖香港:維多利亞海灣閃爍着的星光   》 第12節:王一鳴―持守信念激情一生      李大宏 Li Dahong

  王一(草頭下加易,下同)鳴: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青年協會總幹事
  18、王一鳴――持守信念 激情一生
  "在領袖的字典裏,不能沒有'信念'二字!"王一鳴從香港大學社會學係畢業後,單單選擇了香港青年協會,而且一做就是30年。這些年裏,多少人要她去做高薪的工作,她從未動搖過。"如果我沒有信念,不可能做到今天。"她說。
  王一鳴出身於香港一個中産之傢,中三時她第一次當義工,到當年還未拆遷的九竜城寨為居民服務。想不到此次偶然的經歷,激發起她畢生服務社會的信念。 "我不是革命傢,但我有抱負。雖然我出身中産家庭,但我從小已看到社會的不公平。"這種信念影響到她對專業的選擇,從學士念到博士,清一色的社會學。"服務別人的心要從小養成,自己做出行動。沒有人可以教導你,衹可以感染你,要自己踏出第一步,並且要堅持。"
  在王一鳴看來,"你是否認為應該將自己的所學所得貢獻給社會?若沒有這個信念,那永遠不會有回饋社會的心。"有了這份心,還需要有無私奉獻和對社會做出承擔的精神。有的人雖然口頭上認為"回饋社會"是重要的,但往往沒有實際的行動,以為衹要別人做就可以了,用不着自己來做。"其實,行動纔是最重要的。衹有口頭沒有行動,便妄談回饋之心。"而行動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有時無形的回饋比有形的回饋更重要。"
  身在高位,成為衆所矚目的人物,應如何自處呢?很年輕就擔任諸多公職和擁有衆多榮譽的王一鳴認為,無論身在何處,心中都要有一把尺子,去衡量自己所做的每一個行為、决定是否正確。她以飛機航行為例,說明謙卑的重要性。"飛機要嚮上飛並不難,但要平安着陸卻不是一件易事。在社會上做事,總要不停地嚮上爬,但如果身在高處而沒有謙卑的心,便很容易小看他人,拒絶別人的意見,那一定很危險。懂得降落,纔是一個傑出領袖應有的功夫。"
  王一鳴覺得,當今社會給予青年人的壓力很大,未來的領袖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的逆境,並要以樂觀的心去感染身邊的人,以自己的生命影響他人,讓生活多姿多彩,這樣纔算活出青年人的生命。
  王一鳴自稱並非"革命傢",但她的偶像卻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他是我一生的偶像。我對他可說是情有獨鐘。他的信念從來由人民開始。而為了信念,他寧可不做醫生,搞十次革命,雖然至死一天也未成功,但他一生持守信念的激情令人感動。"
  信念是王一鳴的動力、目標和方向。對於"信念"二字的理解,她笑言:"信念,很多人譯作belief,又有人會用conviction,我比較喜歡後者,因為它更強烈,指的是有既定的目標和行動。信念要通過參與和體驗才能鞏固。有信念的人,能成就大事的機會較高;相反,很有可能一事無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第1節:曾蔭權―初任特首任重道遠(1)第2節:曾蔭權―初任特首任重道遠(2)第3節:曾蔭權―初任特首任重道遠(3)
第4節:唐英年―臨危受命腳踏實地(1)第5節:唐英年―臨危受命腳踏實地(2)第6節:李國章―外科醫生趣談醜聞
第7節:何志平―承受落差無怨無悔第8節:馬時亨―不經風雨怎見彩虹(1)第9節:馬時亨―不經風雨怎見彩虹(2)
第10節:梁振英―做大事而非做大官第11節:陳智思―"稀有動物"剛柔兼具第12節:王一鳴―持守信念激情一生
第13節:馮國經―利豐老闆哈佛教授第14節:黃英豪―眼嚮前看快人一步第15節:許智明――"心業有成"無愧社會
第16節:蔣麗莉―君子重財用之有道第17節:林天福―面對挑戰"三心二意"第18節:葉劍波―海域胸懷源於責任
第19節:曾智雄―智慧勇敢親力親為第20節:李君豪―輝煌求學奮鬥人生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