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草头下加易,下同)鸣: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青年协会总干事
18、王一鸣――持守信念 激情一生
"在领袖的字典里,不能没有'信念'二字!"王一鸣从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单单选择了香港青年协会,而且一做就是30年。这些年里,多少人要她去做高薪的工作,她从未动摇过。"如果我没有信念,不可能做到今天。"她说。
王一鸣出身于香港一个中产之家,中三时她第一次当义工,到当年还未拆迁的九龙城寨为居民服务。想不到此次偶然的经历,激发起她毕生服务社会的信念。 "我不是革命家,但我有抱负。虽然我出身中产家庭,但我从小已看到社会的不公平。"这种信念影响到她对专业的选择,从学士念到博士,清一色的社会学。"服务别人的心要从小养成,自己做出行动。没有人可以教导你,只可以感染你,要自己踏出第一步,并且要坚持。"
在王一鸣看来,"你是否认为应该将自己的所学所得贡献给社会?若没有这个信念,那永远不会有回馈社会的心。"有了这份心,还需要有无私奉献和对社会做出承担的精神。有的人虽然口头上认为"回馈社会"是重要的,但往往没有实际的行动,以为只要别人做就可以了,用不着自己来做。"其实,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口头没有行动,便妄谈回馈之心。"而行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时无形的回馈比有形的回馈更重要。"
身在高位,成为众所瞩目的人物,应如何自处呢?很年轻就担任诸多公职和拥有众多荣誉的王一鸣认为,无论身在何处,心中都要有一把尺子,去衡量自己所做的每一个行为、决定是否正确。她以飞机航行为例,说明谦卑的重要性。"飞机要向上飞并不难,但要平安着陆却不是一件易事。在社会上做事,总要不停地向上爬,但如果身在高处而没有谦卑的心,便很容易小看他人,拒绝别人的意见,那一定很危险。懂得降落,才是一个杰出领袖应有的功夫。"
王一鸣觉得,当今社会给予青年人的压力很大,未来的领袖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逆境,并要以乐观的心去感染身边的人,以自己的生命影响他人,让生活多姿多彩,这样才算活出青年人的生命。
王一鸣自称并非"革命家",但她的偶像却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他是我一生的偶像。我对他可说是情有独钟。他的信念从来由人民开始。而为了信念,他宁可不做医生,搞十次革命,虽然至死一天也未成功,但他一生持守信念的激情令人感动。"
信念是王一鸣的动力、目标和方向。对于"信念"二字的理解,她笑言:"信念,很多人译作belief,又有人会用conviction,我比较喜欢后者,因为它更强烈,指的是有既定的目标和行动。信念要通过参与和体验才能巩固。有信念的人,能成就大事的机会较高;相反,很有可能一事无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