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典藏柏楊·雜文:柏楊妙語   》 談社會(5)      柏楊 Bai Yang

  好與壞 壞的藝術作品,包括小說、詩、畫、戲劇、電視、電影,看一次都能叫人氣絶身死;好的藝術作品百看不厭,多看一遍,多發現一次內涵。
  想象力 一個強大的民族,一定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一個生命堅強,靈性充沛,有高度藝術造詣的人,同樣也一定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創造新世界,開闢新境界的能源。沒有想象力,就跟一塊木頭毫無分別。想象力缺乏,就會索然無味,像一塘死水一樣的索然無味,而且久啦還會發臭。
  從左嚮右 中文橫寫,天經地義地應從左嚮右,不但橫寫應從左嚮右,就是直寫,天經地義地也應從左嚮右。
  再談從左嚮右 中國文字在構造上,全都從左嚮右,所以再僵硬的朋友,寫字時都得從左嚮右。
  三談從左嚮右 甲骨文時代那種直寫從左嚮右的寫法,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可貴的一部分,卻被後人當破鞋一樣地拋棄,實在泄氣。蓋直寫從右嚮左的最大壞處,一是寫過的東西全被右肘遮蓋,不能隨時回顧,要回顧就得停下來,使思路中斷。一是寫好一行之後,必須耐心地等它晾幹,如果沒有耐心,硬要寫下去,就災情慘重,胳膊上全被沾得墨跡斑斑,而已寫好了的字也會被摩擦得一塌糊塗。用毛筆固然屢試不爽,用鋼筆或用圓珠筆,如果揮汗如雨,也同樣狼狽不堪。信件字數不多,還可以將就,慢慢地等。如果寫稿,那纔叫急死人也。如果寫的是十萬火急的軍情文書,恐怕還沒寫完哩,前綫已吃了敗仗。
  四談從左嚮右 奉告反對從左嚮右的學問龐大之士,談學術最好單談學術,如果一定亂罩,那麽,貴閣下走路時,千萬別先邁左腳。
  古法 甲骨文時代,即公元前十四世紀,甚至更早,夠“古”了吧,直寫的中文就明明有的是從左嚮右的焉。以“崇古”為生命的朋友,似乎應該把脖子往屁股後多扭一扭,當可發現現在流行的直寫從右嚮左,並不一定完全合乎古法。
  大反動 直寫原本應該從左嚮右,現在反而從右嚮左的成了正統,是中國文化一大反動,叫人嘆息。
  歷史定律 談到文字改革與簡化,事體重大,柏楊先生曾為提倡簡體字坐牢,現在封嘴大吉,但中文橫寫應從左嚮右,卻是歷史的定律,再頑強的阻力,衹能延緩它的實現,不能取消它的實現。
  頑固分子 俗語曰:“人過一百,形形色色。”任何時代都有反對進步的頑固分子,生在清王朝末年,他們就反對革命,反對共和,反對剪辮子,反對放足。生在中華民國初年,他們就反對白話文,反對標點符號。生在現代,他們就反對文字簡化,反對從左嚮右。而且每一次都使用發高燒的泛政治手段,磨刀霍霍,使人又怕又嘔。
  衝擊 中國面對着西洋文化的衝擊,已不絶如縷,再不能不加珍惜,醬住它衹有使它沒落死亡。
  文人無行 “文人無行”這句話是誰發明的,真是鬼來之筆,成為剋星。一旦惹誰冒了火,準飛來這四個字,雷霆萬鈞地套到頭上,套得兩眼昏花,招架不住,於是,“無行”遂成為“文人”的專利品,自己推也推不掉,別人搶也搶不去。
  知識分子 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當官的知識分子,一類是當不上官,或還沒有當上官的知識分子。前者謂之“士大夫”,被稱贊為國傢棟梁,後者就成了所謂“文人”。發明“文人無行”的朋友,我們可以確定他準是幸而當上了官的知識分子,對於同時往上爬,而屁股還沒有坐上權力寶座的朋友,一千零一個瞧不起。
  文人 沒有當官的知識分子,憑空被插上“文人”的標簽,成了沒有甲殼的裸體動物,全身暴露,縱然是流氓地痞下三爛,以及假冒偽善的爛貨,都可隨時隨地踩上一腳,詈曰“文人無行”而不愁後患。蓋筆桿固然可以治理國傢,短兵相接時,卻不能使對方頭破血流。
  權勢 發生在有權勢的知識分子身上,醜聞會自動地化為佳話。發生在沒權勢的知識分子身上,佳話會自動地變成醜聞。
  文人相輕 沒權勢的知識分子沒有保護自己的甲殼,衹好被捏。被捏的結果是,“相輕”也就成了沒權勢知識分子的註册商標,動不動都會有聰明才子,掀起蓋來讓大傢瞧瞧。中國的藝術批評,包括文學批評,以及嚴格的批評態度,始終無法建立,原因全出在這個註册商標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談政治(1)庶子的原罪政治市場(1)政治市場(2)政治市場(3)政治市場(4)
政治市場(5)談社會(1)談社會(2)談社會(3)談社會(4)談社會(5)
談社會(6)談社會(7)談社會(8)談社會(9)談人生(1)談人生(2)
談人生(3)談人生(4)談人生(5)談人生(6)談男女(1)談男女(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