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紅樓無限情-周汝昌自傳 》
嚮學慕學
周汝昌 Zhou Ruchang
對學問有特別的愛好,必然也屬於天性的範圍——少年時當然還沒有這麽一個清晰的理念, 此乃日後所悟。少年“治學”,從何開始?說來可笑,也可痛。
可痛者,那是日寇侵華淪陷時的事,燕京大學被封,自己不受敵偽的招編,自隱於暗室;其 文化活動衹限於與顧隨先生通訊,倡和詩詞,隱寓我們極為深刻的愛國抗日心懷。這種可痛 也包含着可愧:不能積極地去做抗日的工作。可笑者,如此條件,一無目標,二無根柢,三 無師承,四無學友,五無書籍……一個弱冠之人,硬要摸索學問,這豈非世上最為可笑之事 ?
怎麽開頭的呢?是從語言文字為始入之途,全似盲人行路,衹憑“感覺”在那裏“摸”,在 那裏“碰”。緣由也許是從識字問義而萌生了對日常俗語方言的興趣。
說來也有“奇跡”:在如彼可憐的條件下,我頗有收穫。例如那時婦女人人要做針綫活兒, 常聽的“女紅” (ōn)術語就有(紀音)“逢”、“連”、“砌(qī)”、“敲 ”、“聊”…… 種講述針法的話,可是十之八九不會寫,不知是哪個字。心裏“過不去”,覺得如此重要的 字都不識不知,如何還自稱“讀書人”?於是下功夫,自去尋索。
誰知老天不負苦心人,我將那最覺發音奇特的“敲”、“聊”,都找着了本字(今皆忘得一 幹二淨)!
於是悟到:所謂“俗話”,實皆古語,本字本義,分明不爽;衹是歷久人已不明,或竟以他 字代替,或音轉字訛,迷失與混亂者甚多,卻並非不可“收拾”,下點功夫就能有所創獲。
不但單字,詞語亦然。例如,天津人愛說的表述時間的話,就有不少是古語今訛(或今迷)。 如大傢都把昨日叫做“夜拉格”;把上年叫做“年四格”。心中納悶,不知何字何義。及多 讀詩詞,不時可見“夜來”與“年時”,乃悟此即鄉語的古源。此悟是否?直到後來果然在 唐宋詞中發現了“夜來個”、“年時個”,自信完全證實了我自己的假設不誤。於是大為欣 喜,也明白了那省掉的“個”字是因為詩詞字數有定限。此種例子尚多。
這就是我“治學”的萌芽或雛形。
這看似稚幼簡單,很多人卻不能理解到此。而且這對我日後也有很大作用,比如我研究詩詞 是“本行”中重要一環,凡讀古人之作,在欣賞其藝術韻味境界時,還會註意詩人的選字 鑄詞,體會古人對漢字的功夫,絶非今人所能及。
“讀書先識字”——治學更要識字。漢字一大寶庫,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每個字都帶着 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因此,我總勸青年學子,如欲走學術之路,務必先對文字訓詁多下功夫;不然就無根柢可言 —— 常說的“文盲”,其實是“字盲”。今之自居為“知識分子”者,一核實際,“字盲”占了 驚人的多數!
咬文嚼字,重要之至。
詩曰:
治學方知識字難,幾多古語在民間。
小童也擬從茲始,舊訓新詞可盡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自序 | 楔子 | 世間難事 | 水鄉之夢 | 時空境界--留戀自然 | 顧麯傢風 | 談情說愛 | 寫呈子·劫秧子·進頏子 | “水寨”奇遇記 | 災難與生途 | 少年書劍在津門 | 嚮學慕學 | 聰明第一與兩次失敗 | 舞文弄墨 | 燕園夢 | 可憐外語枉修行 | 苦學洋文為哪般 | 蜀道知難 | 教翻譯課 | 關起來的滋味 | 關起來的滋味 | 幹校驚雷 | 反二簧與獄神爺 | 光榮的記錄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