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中国梦·唐骏正传   》 第12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9)      傅桦 Fu Hua

  唐骏就让公司的工作人员坐在前台,让他们说:"我们的律师现在很忙,他在学法律!" 真是笑死人--"大律师"唐骏确实正在临时抱佛脚,抓紧学法律。
  看到那么厚的法律书,唐骏头都大了。怎么办?看目录!把目录记住就可以了。既然不可能把一个个案例细节记清,那只要听到一个案子时能以最快速度翻到对应的某页就可以了,到时再临时攻关。
  他花了一个多星期把美国有关移民的案例、法律通通浏览了一遍,OK,现在至少可以知道什么样的案子在哪里可以找到资料。 唐骏至今还为这样的快速学习能力而自豪。10多年后,他在对中国大学生的演讲中特别提到这样的能力:知道现在社会上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吗?不是那种给你一本书6个月后回来你考了90分,而是一本书给你一天你能告诉我书里大概60%的内容,因为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这样的人才最容易成功。
  当时在洛杉矶有37家华人律师事务所,但是后来洛杉矶有关华人移民的案子80%到了唐骏的事务所,他开始招架不住了。
  唐骏第一次尝到了商业模式的甜头。进入律师行业,很多人都说没有机会,表面上看,也确实没有机会了--37家事务所,因为唐骏的进入,最多只是变成了38家,但是格局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但是,唐骏通过差异化的商业模式改变了整个洛杉矶律师事务所的营销模式。
  唐骏发现:虽然说低成本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成功率才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只是走低价格,那是在扰乱市场。而他用透明的成本,加上成功的示范,彻底改变了这个市场。商业模式,后来成为唐骏过关斩将的一个重要武器。
  第6节 巧卖"六手车"
  唐骏刚到美国时,600美元买了一辆已经转手五次的旧车。但要开律师事务所,唐骏就得买辆新车装点门面。
  买了新车,精打细算的唐骏要把旧的卖掉。他花了5美元,请了一个墨西哥小男孩把车洗得干干净净,再拍张照片,在学校里贴了个广告,上面写得很简单:车很好,价格面谈。唐骏还多了个心眼,把自己的新车停靠在旧车旁边,目的就是要告诉对方"我卖车不是车不好,而是因为我有了更好的",这就是商业上的强势销售。
  很快来了一个美国人,问唐骏:这车怎么样?"
  "性能非常好。"
  "为什么要卖?"
  唐骏说:"看见那辆新车没?那是我刚买的。你试车的时候当心点别把新车碰到了。"
  "美国人问:车的性能好到什么程度?"
  唐骏说:"你放心,回去先开三个月,不用交钱。开完后,你觉得好,回来交钱,不好,把车送回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一 它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一生第2节:序二 选择、坚守和放弃(1)
第3节:序二 选择、坚守和放弃(2)第4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
第5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2)第6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3)
第7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4)第8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5)
第9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6)第10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7)
第11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8)第12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9)
第13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0)第14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1)
第15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2)第16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1)
第17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2)第18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3)
第19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4)第20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5)
第21节:第三章 改变微软的第七条军规(1)第22节:第三章 改变微软的第七条军规(2)
第23节:第三章 改变微软的第七条军规(3)第24节:第三章 改变微软的第七条军规(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