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嶽南 Yue Na

  疑古、信古、釋古
  同世界上其他國傢一樣,在文字尚未産生之前,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口耳相傳把遠古時期的歷史傳述下來的,衹是到了文字産生之後,遠古的歷史和現實發生的事跡,纔用各種書寫工具斷斷續續地記載下來。由於口耳相傳的緣故,對於遠古的人和事,就不免有後人增益、編撰的成分,因而先秦典籍及漢代典籍中對於古史的記載就變得互有差異,錯綜復雜起來。比如“三皇”、“五帝”的記載,先秦典籍中就有不同的說法。如商的始祖簡狄吞吃玄鳥卵而生契,周之始祖姜嫄履大人跡而生後稷等,顯然是神話,若以今天的科學眼光分析,實際上反映了原始社會衹知有母,不知有父的配偶婚姻關係。
  面對如此錯綜復雜,但看上去各傢又能自圓其說的古史係統,自春秋戰國時代就有學者産生了疑古思想,不過那個時候衹是一種疑古思想的萌芽階段,並未形成對偽書、偽說考辨的氣候。真正形成氣候則是秦漢之後的事情。
  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盡滅六國,定天下為一統後,圍繞一場關於實行郡縣製還是分封製的爭論,在丞相李斯的鼓動和蠱惑下,産生了歷史上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關於焚書之事,秦王朝明令規定,“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傢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
  不難想見,這次全國性的大規模焚書,對先秦典籍無疑是一次空前的浩劫,各國史書損失尤為慘重。正如司馬遷所言:“周道廢,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但是,由於《詩》、《書》及諸子書“多藏人傢”,則遠沒有被燒絶,故而到了西漢初年,“時有失而復見者”,重新被發現的古文經共有十種,如《周易》、《尚書》、《毛詩》、《禮記》等。古文經的不斷發現,引發了曠日持久的今古文之爭,這場學術之爭,導致了後世大量偽書的出現,並直接影響着辨偽學的發展。
  自20世紀20年代始,中國學術界升起了一股疑古風潮,在這股泥沙俱下的狂潮中,一個“古史辨派”也隨之滋生發展起來,這一派別打着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對歷史進行一次總清算的大旗,一時間甚囂塵上,幾站占了學術界的統治地位。按古史辨派對古史的清算結果,中國歷史上的三皇五帝、夏、商、西周三代根本不再是可信的歷史,而衹是一種傳說或神話。號稱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其歷史驟然被縮短了一半,流風所及,遍及海內外。極端疑古派所造成的影響,使許多國內外華人喪失了對古籍和傳統古史的信心,對中國文明從興起到繁榮的夏商周三代産生了懷疑。此後的部分學者雖沒有完全否認三皇五帝和夏、商、西周的存在,卻斷定“夏代是傳說時代”,並武斷地認為“夏代不會有多麽高的文化,有的衹是一點口頭傳下來的史影罷了”。
  歷代相傳的古籍文獻如《尚書》、《左傳》、《春秋》,特別是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的史實,到底全是傳說還是確實存在過的歷史,在學術界思想陷入迷茫與混亂的時刻,一批博學鴻儒處變不驚,對中國古文明的探索仍懷有滿腔熱情和足夠的信心。他們以“與其打倒什麽,不如建立什麽”為學術思想指導,從狂熱的論爭和迷茫混亂的思想態勢中悄然走出,轉而以科學的理念求助於剛剛誕生的中國考古學,以求得對中國古史的認知。1925年9月,作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發表了在學術界著名的題為《古史新證》的演講:“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材料之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種材料,我輩因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傢不雅馴之言,亦無不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法,惟在今始得為之。”
  正是憑藉這一學術指導思想,以羅振玉、王國維為代表的部分學者獨闢蹊徑,通過對1899年開始在安陽發現的甲骨文的研究破譯,以鐵的事實否定了極端疑古派的結論,在完成了中國傳統學術嚮現代學術轉型的同時,也轟然撞開了歷史典籍中記載的遙遠而神秘的殷商王朝的大門,從而為中國史學的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紀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千年夢尋(1)序章 千年夢尋(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