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殘唐五代史演義   》 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嶺關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卻說把關將乃並州人氏,姓鄭名存當,其弟名存惠,守函𠔌城。二人驍勇,是黃巢撥來守關。哨馬報告,晉王人馬到來。
  存當使存惠引軍一萬,離函𠔌城,前宋布陣於野。晉王遣薛阿檀先引馬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塞野而來。存惠出馬與薛阿檀打話,阿檀使寶刀一口與存惠戰,存惠大敗而走,阿檀背後趕來。李存孝、安休休都到,踏平村落,圍住函𠔌,存惠上城守護。原來函𠔌城郭堅固,濠塹深險,連圍七日,攻打不下。薛阿檀進計與李存孝曰:“城中無水少柴,古語有雲,民非水火不生活,連圍七日,軍民已慌,不如暫且收軍,如此如此,唾手可得。”存孝曰:“此計甚妙。”實時告於晉王,着令字旗,傳言諸將,盡皆退軍。當晚存孝斷後,各部兵漸漸撤退。存惠此時於城上觀看,軍兵退了,恐有計策,衹開西門,令人哨探,果然去遠,縱令軍民出城,打柴取水,衹限三日。衆皆懼唐軍再來,多打柴薪入城,亂亂紛紛,出入難以盤詰。第三日,人報晉王人馬又到,軍民竟奔人城。存惠領兵上城守護,存當自引本部兵將,各門提調,守至三更,忽見城門裏一把火起,存當急來救時,城邊轉過一人,手持大刀,斬存當於馬下。隨後,十餘騎勇士,殺散軍士,斬開門鎖,放存孝軍馬入城。存惠從東門棄城而走。存孝、安休休卻得了此城,遂重賞各軍。原來是薛阿檀獻的計,故意退軍,卻扮作打柴軍人,雜在百姓夥內,挑柴入城,當夜裏應外合,得了此城。
  卻說鄭存惠退守石嶺關,遣飛報急奔長安,奏知失了函𠔌城等情。黃巢聞奏此事,遂喚大將柳彥璋、齊剋讓帶一萬人馬,替存惠守石嶺關,二人領命,星夜便往。
  卻說柳彥璋、齊剋讓到石嶺地方,吩咐軍校監守關隘,並不出戰。存孝命軍人於關下辱駡。柳彥璋大怒,要提兵下關,剋讓諫曰:“不可與戰,待後新軍來時,自有主意。”存孝軍士日夜輪流數番來駡,彥璋衹要廝殺,被剋讓苦苦哀告,當時過了五、六日,柳彥璋在關上看時,直北兵都下了馬,坐在關前草地上辱駡,多半睏倦就睡。柳彥璋傳令,點起軍士,綽槍上馬,開關殺將下來。剋讓恐怕有失,領兵隨後趕來,直北兵將棄甲曳兵而走。彥璋得勝,迤邐趕來。剋讓急驟馬來追,請彥璋回兵。衹聽得一聲炮響,背後薛阿檀殺來,彥璋抵敵不住,折軍大半,殺出重圍,彥璋、剋讓急奔回關。其時,喊聲大振,金鼓齊鳴,山背後兩軍齊出,左是李存孝,右是安休休,一同趕來。彥璋等棄關而走,薛阿檀直殺過石嶺關,連夜追敗兵,趕數十裏,正撞着巢將孟絶海領兵來,救了柳彥璋等一軍,翻身直趕到關下。存孝救薛阿檀上關,盂絶海自回。當日,存孝插立大唐旗號。有詩單贊存孝獨取石嶺關一絶雲:奉命驅軍往帝都,那堪厄險實難圖,將軍不是英雄漢,安得崔嵬作坦途。
  存孝隨即遣將迎晉王上關,停兵歇馬。卻說晉王正在營中惶惑,忽報存孝遣一將來,迎大王上關。晉王大喜,傳下號令,人馬一齊上關。程敬思曰:“此去河中不遠,河中是長安的後門,朝廷金牌調取二十八鎮諸侯,會兵彼處,久等大王兵到,協力破巢,不可久停,速宜進兵。”於是,晉王傳令,即日拔寨,會齊起程,望河中進發,未知後事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逸狂詩曰:
  函𠔌關連石嶺關,英雄打破未為難,
  河中各鎮諸侯會,共滅黃巢旦夕間。
  卓吾子評:
  存孝纔挂先鋒印,即便出席,移時擒伏安、薛二將,其鋒果先。至於攻函𠔌、破石嶺,探囊而得,巢兵不足平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孫待詔史記世係第二回 唐天子開科取士
第三回 赤墻村黃巢出身第四回 黃巢藏梅寺起手
第五回 黃巢殺入長安城第六回 鄭畋大戰朱全忠
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晉王第八回 晉王起兵入中原
第九回 剋用箭服周德威第十回 安景思牧羊打虎
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嶺關
第十三回 李晉王河中會兵第十四回 鴉館樓朱溫賭帶
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絶海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
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殺四將第十八回 存孝火燒永豐倉
第十九回 德威遣將滅黃巢第二十回 滅巢山黃巢自刎
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駕還朝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彥章
第二十三回 朱溫火燒上源驛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權封爵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