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三寶太監西洋記   》 第十二回張天師單展傢門 金碧峰兩班賭勝      羅懋登 Luo Maodeng

  詩曰:交光日月煉金英,一顆靈珠透室明。
  擺動乾坤知道合,逃移生死見功神。
  逍遙四海留蹤跡,歸去三清立姓名。
  直上五雲雲路穩,紫鸞朱鳳自來迎。
  這都是說道傢的詩兒。
  卻說天師大怒,喝令圓牌校尉拿送禮部祠祭司。長老微微而笑,說道:“拿我到祠祭司卻待怎麽?”天師道:“追你的度牒,發你邊遠充軍。”長老心裏想道:“我生時還沒有日月,哪裏有天地?這三教九流,都是我們的後輩,何況一張真人乎!”心裏雖是這等想,卻又不可漏泄天機,問說道:“你莫是個張真人麽?”天師道:“我是與天地同休的天師,麒麟殿上無雙士,竜虎山中第一傢。你豈不知道?”長老道:“你也衹是這等一個人物。”天師道:“你又是甚麽樣的人物?”長老道:“我們出傢人,也不支架子,也不貪真癡,也不欺心滅哪一教。是法平等,無有高低。但不知你有何能,欺心滅我佛教?”天師道:你還不曉得我的道法:獨處乾坤萬象中,從頭歷歷運元功。
  縱橫北斗心機大,顛倒南辰膽氣雄。
  鬼哭神號金鼎結,雞飛犬化玉爐空。
  如何俗士尋常覓,到得希夷第一宮?
  你還不曉得我的修煉:水府尋鉛合火鉛,黑紅紅黑又玄玄。
  氣中生氣肌膚換,精裏含精性命團。
  藥返便為真道士,丹還本是聖胎仙。
  歹僧入定虛華事,徒費工夫萬萬年。
  你哪曉得我的丹砂:誰知神小玉華池,中有長生性命基。
  運用須憑竜與虎,抽添全仗坎兼離。
  晨昏煉就黃金粉,頃刻修成白玉脂。
  齋戒餌之千日後,等閑輕舉上雲梯。
  你哪裏曉得我的結證:曾經天上三千劫,又在人間五百年。
  腰下劍鋒橫紫氣,鼎中丹藥起雲煙。
  纔騎白鹿過滄海,又跨青牛入洞天。
  假使無為三淨在,也應聯轡共爭先。
  你哪裏曉得我的住傢:舉世何人悟我傢?我傢別是一年華。
  盈箱貯積登仙祿,滿鼎收藏伏火砂。
  解飲長生天上酒,閑栽不死洞中花。
  門前不但蹲竜虎,遍地紛紛五彩霞。
  你哪裏曉得我的神劍:金水剛柔出上曹,凌晨開匣玉竜嚎。
  手中氣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條。
  姦血點隨流水盡,兇豪氣逐瀆痕消。
  削除塵世不平事,惟我相將上九霄。
  你哪裏曉得我的玉印:朝散紅光夜食砂,傢傳玉璽最堪誇。
  精神命脈歸三要,南北東西共一傢。
  天地變同飛白雪,陰陽會合産金花。
  須知一印千張紙,跨鳳騎竜謁紫霞。
  你哪裏曉得我的符驗:篆卻竜文片紙間,飛傳地軸與天關。
  呼風喚雨渾能事,遣將驅兵衹等閑。
  關動須彌翻轉過,拿來日月逆周旋。
  若還鬼怪妖魔也,斂手歸降敢撒蠻。
  你還不曉得宋仁宗皇帝御制一篇賦,單道三教之內,惟道為尊:三教之內,惟道至尊。上不朝於天子,下不謁於公卿。避凡籠而隱籍,脫俗網以似真。樂林泉兮,絶名絶利;隱岩𠔌兮,忘辱忘榮。頂星冠而耀日,披布褐以長春。或蓬頭而跣足,或丫髻以包巾。摘鮮花而砌笠,折野草以成茵。吸甘泉而漱齒,嚼鬆柏以延齡。歌闌鼓掌,舞罷遏雲。遇仙客兮,則求玄問道;會道友兮,則詩酒講文。笑奢華之濁富,樂自在之清貧。豈一毫之罣礙,無半點之牽纏。或三三而參同悟契,或兩兩以話古談今。話古談今兮,嘆前朝之興廢;參同悟契兮,究性命之根因。任寒暑更變,隨烏兔逡巡。蒼顔返少,白發還青。攜單箕兮臨清流,潔齋糧炊爨以充饑;提籃鋤兮入山林,採藥餌遍世以濟人。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以回生。修生者骨之堅秀,達道者神之最靈。判吉兇兮,開通易象;定禍福兮,密察人心。闡道法揭太上之正教,書符篆除人世之妖氛。降邪魔於雷上,步罡氣於雷門。扣玄關天昏地暗,激地戶鬼伏神蹲。默坐靜室,存神奪天地之秀氣;閑遊通衢,過處彩日月之精英。運陰陽而煉性,養水火以胎凝。二八陰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陽長兮,如杳如冥。按四時而采取,弄九轉以丹成。跨青鸞直衝紫府,騎白鶴遍遊玉京。參乾坤之正色,表妙道之殷懃。比儒教兮,官高職顯,富貴浮雲;比釋教兮,寂滅為樂,豈脫凡塵。朕觀三教,惟道至尊。
  張天師這一席話,也不是個漫言無當,也不是個鬥靡誇多,大抵衹是要壓倒個僧傢,好滅和尚的。長老心裏想道:“我若是開言,便傷了和氣,卻也又沒個甚麽大進益,不如穩口深藏舌,權做個癡呆懵懂人。”故此衹作一個不知。
  天師看見個長老不開口,他又把個言話兒挑他一挑,說道:“你做和尚的,也自說出你和尚的傢數來。”長老滿拚着輸的,自己說道:“我們遊方僧有個甚麽大傢數哩,住的不過是個庵堂破廟,穿的不過是個百衲鶉衣;左手不離是個鉢盂,右手不離是根禪杖。”天師得了他的輸着,好不歡喜,也說道:“可知是和尚的傢數了。住的庵堂破廟,就衹是個花子的伴當;穿的百衲鶉衣,半風子也有幾鬥。左手的鉢盂,是個討飯的傢夥;右手的禪仗,是個打狗的本錢。”天師嘴裏說着倒不至緊,兩邊文武百官也覺得天師犯了個忒字兒。可可的姚太師又馳驛還鄉去了,故此天師放心大口說話。長老道:“既是天師的道法精,可肯見教小僧麽?”天師道:“憑你說個題目來。”長老道:“就請教個出神遊覽罷。”天師道:“此有何難?”萬歲爺看見這個天師發怒生嗔,恐有疏失,實時傳旨,着僧道各顯神通,毋得粗糙生事。
  天師得了旨意,越加精神,就於金階之下,閉目定息,出了元神。多官起眼看時,衹見天師面部失色,形若死屍,去了半晌尚然不回。及至回來,心上覺得有些不快;心裏雖則是有些不快,皮面兒上做個洋洋得志的說道:“我適來出神,分明要遠去,偶過揚州,衹見瓊花觀裏瓊花盛開,是我細細的玩賞一番。”長老道:“怎麽回得遲?”天師道:“遇着後土元君,又進去拜謁太守,又從海上戲耍一番,故此來遲。”長老道:“想是帶得瓊花來了?”天師道:“人之神氣出遊,止可見物知事而已,何能帶得對象來也?和尚既出此言,想是你也會出神?想是你的出神,會帶得物件來也?”長老道:“貧僧也曉得幾分。”天師道:“你今番卻出神遊覽來我看着。”長老道:“貧僧已經隨着天師去遊覽瓊花觀來。”天師道:“你帶得瓊花在哪裏?”長老把個瓢帽兒挺一挺,取出兩瓣瓊花來。天師接手看着,果是瓊花。百官見之,果是瓊花。實時獻上萬歲爺爺,說道:“天師此行好像個打雙陸的,無梁不成,反輸一帖。”原來天師出神去了,長老站在丹墀之中,眼若垂簾,半醒半睡,也在出神,衹是去得快,來得快,人不及知。天師出神,衹到得揚州,去了許久,都是長老把根九環錫杖橫在半路中間,天師的元神遇着個毒竜作耗,沿路稽遲,及至長老收起了錫杖,天師纔得回來。
  卻說天師吃了虧,心裏明白,衹是口裏不好說得,其實的豈肯認輸?說道:“和尚,你既是有些神通,我和你同去罷。”長老道:“但憑天師尊意。”天師道:“先講過了,不許蠱毒魘魅。”長老道:“出傢人怎麽敢!”卻說天師依舊在金階之上閉目定息,出了元神。長老眼不曾閉,早已收了神,笑吟吟的站在丹墀裏面。天師又去了,熱多時,方纔一身冷汗,睜開眼來。天師又是強說道:“今番和尚出神,曾在哪裏遊覽來?”長老道:“天師到哪裏,貧僧也到哪裏。”天師道:“我已經在杭州城裏西湖之上遊覽一番。”長老道:“貧僧也在西湖上來。”天師道:“我已帶得一朵蓮花為證。和尚,你帶些甚麽物件來?”長老道:“貧僧帶的是-枝藕。”天師道:“你的藕是哪裏得來的?”長老道:“就是天師花下的。”天師道:“你試拿來我看着。”及至長老拿出藕來,還有個小蒂兒在上面,卻是接着天師蓮花的。這百官微微的笑了一笑,說道:“天師得的還是妍華,長老得的倒是根本。”
  天師心上十分不快,說道:“和尚,你既是有這等神通,今番我和你遠去些。”長老道:“但憑尊意,小僧願隨。”天師收拾起一股元神,仍舊在於金階之下,閉目定息。長老也仍舊在丹墀之中,閉目定息。長老終是來得快,天師又過了半晌纔來。長老又笑着。天師覺得又有些惱頭兒,說道:“和尚,你今番卻在哪個遠處來也?”長老道:“你在那裏收桃子時,我也在那裏了。”天師道:“我在王母蟠桃會上來。可惜的去遲了些,止剩得三個桃子,都是我袖了他的來。”長老道:“貧僧也收了一個來。”天師聽知長老也收了一個,心上狐疑,把衹手伸到袖兒裏掏一掏,左也衹是兩個,右也衹是一雙。天師道:“和尚的桃子,敢是偷我的?”長老道:“是我拾將來了。”天師道:“敢是說謊麽?”長老道:“說謊的掉了牙齒!”一手挺起一個瓢帽,一手出取出一個仙桃。天師又覺的掃了他的興兒。文武百官本等是說天師高妙,也有說這和尚卻不是個等閑的那謨。內中有個劉誠意,他是個觀天文、察地理、通幽明、知過去未來的,看見天師兩番收神遲慢,便袖占了一課,心上就明了。原來天師杭州轉來,是長老把個九環錫杖竪着在路上,變做了一座深山,天師誤入其中,不知出路;長老收了錫杖,天師纔找着歸路。天師王母幡桃會上轉來,又是長老把個九環錫在於歸路上劃成一條九麯神河,天師循河而走,走一個不休;長老收了杖痕,天師纔找着歸路。又撮了小小一個術法,弄了他一個仙桃。故此三番兩次,長老收得快,天師收得遲。
  卻說萬歲爺看見這個和尚好有些不遜天師處,實時發下一道旨意來,說道:“適來兩傢賭賽,都是些傍門小乘,以後不宜如此戲謔。”天師就趨着這個旨意,要奈何這個長老,說道:“和尚,我今番明明白白和你賭個勝。”長老珞珞確確說道:“但憑!但憑!”天師道:“都要呼的風,喝的雨,令牌響處,天雷霹靂,遣將幾位天將下來,教他東,他不敢往西,教他南,他不敢往北。卻要這等樣的神通!”長老道:“賭些甚麽?”天師道:“我輸了,我下山;你輸了,你還俗。請旨定奪,不得有違。”長老道:“這罰得輕了些。”天師道:“還要怎麽樣的重罰?”長老道:“都要罰這個六陽首級。我輸了,我的六陽首級砍下來與你;你輸了,你的六陽首級砍下來與我。”天師道:“就罰了這個六陽首級罷!”把個文武百官嚇得衹是心裏叫苦,口裏不敢作聲。萬歲爺聽了罰六陽首級,也慮及天師,怕一時有些差錯,實時傳旨,宣天師上殿。三宣兩召,直至金鑾殿擎天柱下。萬歲爺坐在九竜墩塌之上,把個玉圭指定了天師,說道:“這個和尚遠來尋你,必有大能,你須自傢想定了,有個真傳實授,你便與他賭個輸贏,但若是傍門小術,倒也不消露相罷。待我發起怒來,趕出他到午門外去,體面上還好看些。”天師道:“臣的印劍符章,都是從始祖以來傳授到今日。現有符驗一箱,神書十捲,驅神役鬼,正一法門,臣豈懼這個和尚?”聖旨道:“既是如此,任你施為,下去罷。”又傳聖旨,宣那和尚上來。衹見碧峰長老大搖大擺,擺將上來。萬歲爺道:“你與我國天師賭勝,事非小可,你不可看得恁般容易。”長老道:“輸蠃勝敗,人間常理。”萬歲爺道:“你輸了,不要哀告於我,我這裏王法無親。”長老道:“普天之下,哪一座名山洞府,沒有個捨身岸,哪還會平白地攛將下去,跌似一塊肉泥。貧僧今日賭勝而死,死得有名,何懼之有!”萬歲爺道:“你不要說這等的大話。你且到丹墀底下去看。”長老方纔下來,衹見殿東首閃出一位大臣來,垂紳正笏,萬歲三呼。萬歲道:“見朕者何人?”那一位大臣奏道:“臣誠意伯劉某。”萬歲道:“有何奏章?”劉誠意道:“僧道比勝,比軍門廝殺不同。那軍門廝殺的,還按個軍令收放,有個號頭。這兩傢賭勝,都是些書符諷咒役鬼驅神,贏了的歡喜,輸了的羞慚。臣恐羞慚的擊石有火,遣下惡神惡鬼來,卻這九間金殿不便。”萬歲爺道:“卻要預防他兩傢不致後患,纔為穩便。”劉誠意道:“今日僧、道兩傢須則各要幾個官保,纔無後患。”萬歲爺道:“依卿所奏。卿且退班。”劉誠意下班。實時傳下旨意,說道:“今日僧道賭勝,着文武班中取保,願保者書名畫字,後有疏虞,連坐不貸。”旨意一到,班部中閃出一位大臣,說道:“小臣願保天師。”萬歲爺竜眼看時,衹見是成國公朱某,願保天師。書名用印,簽押關防,退本班而去。去猶未了,班部中閃出一位大臣,說道:“小臣願保天師。”萬歲爺竜眼看時,衹見是英國公張某,願保天師。書名用印,簽押關防,退本班而去。去猶未了,班部中閃出一位大臣,說道:“小臣願保天師。”萬歲爺竜眼看時,衹見是衛國公鄧某,願保天師。書名用印,簽押關防,退本班而去。去猶未了,班部中閃出一位大臣,說道:“小臣願保天師。”萬歲爺看時,衹見是定國公徐某,願保天師。書名用印,簽押關防,退本班而去。
  萬歲爺心裏想道:“天師是我的心腹,百官恰好就都保天師。”卻說這個萬歲爺終是個皇王氣度,天地無私。看見那個和尚沒有個人保,他坐在九竜墩榻上,連聲問道:“文武班中何人肯保僧傢?”一連問了幾遍,衹見班部中鴉鵲不鳴,風停草止。原來張天師住在竜虎山中,自從漢朝起,傳留到於今日,根深名大,而且屢次遣將驅兵,人人曉得,故此保的多,料定了張天師决無大疏失。若是那個和尚,他本等是個北方來的僧人,不知他在哪個破廟裏居住?他的嘴兒又硬,口說的無憑,倘有疏虞,他哪裏又來顧我?故此不保和尚的多。這叫做是個“扶起不扶倒”。萬歲爺問得發性,坐在九竜墩塌上問道:“怎麽保和尚的不見出來?”衹見文武百官中間,也有說道:“哪個敢保和尚?”也有說道:“媒人不挑擔,保人不還錢。保了僧人,終不然就要兑命。”道猶未了,班部中閃出一位老臣,頭欺臘雪,鬢壓秋霜,說道:“老臣願保僧人。”萬歲爺竜眼觀看,衹見這個老臣還是洪武爺未登竜以前的人物,今年壽登九十三歲,學貫五車,纔傾八鬥,本貫太平府當塗縣人氏,現任大學土之職,姓陶名某,願保僧人。他一邊寫着保狀,一邊問着僧人說道:“你實實的叫做個甚麽名字?我好保你。”長老道:“我俗姓金,號為碧峰,叫做個金碧峰長老。”陶學士說道:“我定保你了。”書名用印,簽押關防,退回本班而去。去猶未了,班部中又閃出一位青年大臣,說道:“小臣願保僧人。”萬歲爺竜眼觀看,衹見是誠意伯劉某,願保僧人。書名用印,簽押關防,退回本班而去。
  卻說僧、道兩傢賭勝,俱有了保官。衹見文官武將議論做一坨兒,說道:“今日這樁事,保天師的雖多兩員,卻都是我輩中人物也;保和尚的雖少兩員,這兩員卻有許多的勾當。怎見得有許多的勾當?陶學士年將百歲,多見多聞;劉誠意善知天文,能察地理,通達過去未來。這兩位高人倒保了和尚,莫非和尚今日有幾分贏了?”內中又有人說道:“張天師卻不是等閑之人,你不記得洪武爺朝裏,他與鐵冠道士賭勝,四九天道,他還藉轉來做個三伏天道,去綿襖,更汗衫,有旋天轉地之力,何愁一個和尚。”內中也有說道:“不必耽憂,頃刻便見。”衹見天師傳下號令,仰上、江二縣,要不曾見過女人的桌子,用七七四十九張;要不曾經過婦人手的黃絨繩,用三百根;要嚮陽的桃樹樁八根;要初出窯門的水缸,用二十四衹;要不曾經禽鳥踏過的火爐,用二六一十二雙;要沒有妻室的高手丹青,用六十名;重唇紅齒白的青童,用五十六名;要不曾開簍的符水紙,用千百餘張;要朝天宮平素有德行的道官,用一百二十名;要神樂觀未出童限的樂舞生,用六十名。辰時出牌,限巳時初刻一切報完,如違以軍令施行。
  卻說上、江兩縣俱是有能幹的清官,兩縣的民快俱是有傢私的好漢,照牌事理施行,實時搬運到皇城裏面去了。天師就於九間金殿上立壇,把那桌子一張上迭一張,迭得有數丈之高。黃絨繩周圍匝匝,捆的捆,纏的纏。把個桃樹樁按幹、坎、艮、震、巽、離、坤、兑的八卦方位擺開來,用八個青童,頭上貼着甲馬,手裏拿着槌兒不住的打。用丹青手彩畫了五方五帝兇神旗號,一按東方甲乙木,立着青旗,旗上畫的青竜神君;二按南方丙丁火,立着紅旗,旗上畫的火德星君;三按西方庚辛金,立着白旗,旗上畫的白虎神君;四按北方壬癸水,立着皂旗,旗上畫的黑殺神君;五按中央戊己土,立着黃旗,旗上畫的靈官神君。把那二十四衹水缸,按二十四氣擺開來,用青童二十四個,頭上貼着甲馬,手裏拿着棒兒不住的把水來攪。把那二十四座火爐,跟着二十四衹水缸,一隻間一坐,用青童二十四個,頭上貼了甲馬,手裏拿着扇兒不住的把火來煽。叫那朝天宮一百二十個道官,口裏誦着《黃庭經》。叫那神樂觀六十名樂舞生,口裏吹動着響器。壇下許多飛報道情,還有許多拾遺補缺。天師原是個肯愛奢華的,把個皇城收拾得像個極樂天庭一般的景象。
  壇場已畢,請天師臨壇。天師齋戒沐浴,越宿而來。來到壇下,直上到桌子頂上,披着發,仗着劍,踏着罡,步着鬥,捻着訣,念着咒。初然臨壇,還是五更時分,那時節萬裏無雲,一天星鬥;到這早晚,已自天色漸明。天師在桌子上撮弄得緊,道官在兩邊念呱得緊,樂舞生在四下裏吹打得緊,攪水的攪得緊,煽火的煽得緊,打樁的又打得緊,就把乾坤也逼勒得沒奈何。衹見西北方一朵黑雲漫天而上,皂旗已是得了風,風兒漸漸宣,雲兒漸漸慢,立地裏天昏地黑。文武百官說:“這早晚要個天神下來,何難之有。”早有個當駕的官奏上萬歲爺,說道:“此時天昏地黑,怕走了和尚。”萬歲爺傳下旨意:“關了皇城四門,不許走了和尚。”
  卻說朝內文官武將,大約有四百多員,這四百員文武官員,豈沒有個六親出傢做道士的?又豈沒有個六親出傢做和尚的?做道士的看見天師這等作為,其心大喜;做和尚的看見天師這等誇張,心上也卻有一點……恰好就有-個官長,山南人氏,現居正二品吏部侍郎之職,姓陳名某,他有七個公子,第六個公子華蓋星照命,也在善世法門中。這個陳侍郎老大有些不足天師處,心上分明要去作興那個僧傢,卻又不見個和尚在那裏。東邊也叫聲:“年兄,和尚在哪裏?”西邊也叫聲:“年兄,和尚在哪裏?”
  畢竟不知這個侍郎老爹尋着那個和尚,還是怎麽樣兒作興他,不知那個和尚得了這個侍郎老爹作興,還是怎麽樣兒顯聖,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盂蘭盆佛爺揭諦 補陀山菩薩會神第二回補陀山竜王獻寶 涌金門古佛投胎
第三回現化金員外之傢 投托古淨慈之寺第四回先削發欲除煩惱 後留須以表丈夫
第五回摩訶薩先自歸宗 迦摩阿後來復命第六回碧峰會衆生證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
第七回九環錫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掃盡第八回大明國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邇率賓
第九回張天師金階面主 茅真君玉璽進朝第十回張天師興道滅僧 金碧峰南來救難
第十一回白城隍執掌溧水 張天師怒發碧峰第十二回張天師單展傢門 金碧峰兩班賭勝
第十三回張天師壇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門第十四回張天師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萬歲
第十五回碧峰圖西洋各國 朝廷選挂印將軍第十六回兵部官選將練師 教場中招軍買馬
第十七回寶船廠魯班助力 鐵錨廠真人施能第十八回金鑾殿大宴百官 三汊河親排鑾駕
第十九回白鱔精鬧紅江口 白竜精吵白竜江第二十回李海遭風遇猴精 三寶設壇祭海瀆
第二十一回軟水洋換將硬水 吸鐵嶺藉下天兵第二十二回天妃宮夜助天燈 張西塘先排陣勢
第二十三回小王良單戰番將 薑老星九口飛刀第二十四回唐狀元射殺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將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