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竜象之爭——中國、印度與世界新秩序 》
第12節:第一章、歷史回顧(9)
戴維-史密斯 David - Smith
炮艦外交
由於失去了昔日的經濟地位和軍事優勢,中國在19世紀成了歐洲貿易帝國的"囊中之物",受盡了西方國傢的欺凌和干涉。1840~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使這種任意干涉達到頂點,英國通過炮艦外交占領了香港。大英帝國的東印度公司一直從事以鴉片換取中國茶葉的貿易,可是中國的禁煙運動使這一重要貿易遇到障礙,英國希望通過占領香港來開拓一個可以進行自由貿易的窗口。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起因是中國政府扣押了在英國註册的中國輪船"亞羅號",英法聯軍藉此發動戰爭,從而打開了中國的內陸航綫。由於國內不時爆發起義和叛亂,致使中國政府不能以全副精力抵抗列強的進攻。1860年中國又嚮俄國割讓了包括海參崴在內的一大片領土。從1842年的《南京條約》開始,中國與西方國傢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不僅讓中國降低關稅,而且促使中國政府將鴉片貿易合法化。西方國傢還迫使中國設立了便於外國人居住和貿易的通商口岸,口岸的數量最終超過90個。遭到摧殘的中國也成為了日本的"獵物",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擊敗了中國,隨後強迫中國割讓臺灣等領土給日本,日本還把朝鮮納為自己的附屬國。據羅伯茨的研究,甲午戰爭之後,西方國傢掀起了一場"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有許多未開放的領土變成了西方國傢的勢力範圍。羅伯茨寫道:"伴隨着瓜分狂潮的還有外國資本的涌入。比如持有中俄銀行大部分股份的法國投資修建了橫跨中國滿洲的東部鐵路;比利時在投資修建於1905年竣工的北京-漢口的鐵路中發揮着主導作用;由於《馬關條約》允許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廠,外國投資建廠的活動迅速增長。"
儘管20世紀初的中國經歷了義和團運動、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20年代的工人起義等,但國內投資建設鐵路卻呈現出一片繁榮之勢,這種狀況持續了幾十年。這些建設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回報,中國的工業産量從1916~1928年增加了兩倍。但是正如經濟學者喬·斯塔威爾敘述的那樣,外國投資者的預期並未達到,他們在中國並沒有賺到大把的金錢。當1931年日本大舉侵入中國東北時,中國的前途又一片黯淡了;到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時,追求富強和自由的希望便完全破滅了。中國的4億消費者和1793年時的乾隆皇帝一樣難以伺候。投資者在中國失去了他們的資本和聲譽,用斯塔威爾的話說,"對經濟前景不切實際的幻想和中國經濟的現實使鐵路投資最終宣告破産,鐵路的破産標志着外國在中國投資的失敗。即使投資有些許回報,但也是相當有限的,很多鐵路建設債券最終無法償還。今天這些債券被當成歷史文物被收藏傢們買進賣出。"鐵路建設的失敗也標志着中國經濟將進入新一輪的衰退。
獨立前的印度
印度又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正如有人將中國的落後歸結於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一樣,也有人將印度的衰落歸罪於西方特別是英國的掠奪。印度和中國一樣都被迫打開國門。總部設於倫敦利德賀街的東印度公司起初衹是想和印度做生意,後來竟直接統治了整個印度。建於1600年的東印度公司擁有從印度進口貨物到英國的特權,它的主要目的是挑戰荷蘭和葡萄牙對香料貿易的壟斷地位。在建立後的150年裏,東印度公司一直比較循規蹈矩,主要通過設立在印度海岸的貿易據點從事貿易活動。但是,國內和國外有很多公司和東印度公司搶生意,它也遇到了不少麻煩。記者丹尼爾·利特溫在他2003年出版的《獲利的帝國》一書中描述了東印度公司發展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公司建立時起(1600年)一直到18世紀50年代,這一階段該公司盡力貫徹國傢對企業的政策規定,主要從事和平貿易。但是它經常違背總部的規定,深深地捲入到當地的政治衝突中。遠在倫敦的公司總部一時控製不了局面,於是在印度的公司放手采取了行動,對印度次大陸進行了一場沒有精心準備的突然入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導言:中國、印度和世界新秩序(1) | 第2節:導言:中國、印度和世界新秩序(2) | 第3節:導言:中國、印度和世界新秩序(3) | 第4節:第一章、歷史回顧(1) | 第5節:第一章、歷史回顧(2) | 第6節:第一章、歷史回顧(3) | 第7節:第一章、歷史回顧(4) | 第8節:第一章、歷史回顧(5) | 第9節:第一章、歷史回顧(6) | 第10節:第一章、歷史回顧(7) | 第11節:第一章、歷史回顧(8) | 第12節:第一章、歷史回顧(9) | 第13節:第一章、歷史回顧(10) | 第14節:第一章、歷史回顧(11) | 第15節:第二章、走進中國(1) | 第16節:第二章、走進中國(2) | 第17節:第二章、走進中國(3) | 第18節:第二章、走進中國(4) | 第19節:第二章、走進中國(5) | 第20節:第二章、走進中國(6) | 第21節:第二章、走進中國(7) | 第22節:第二章、走進中國(8) | 第23節:第二章、走進中國(9) | 第24節:第二章、走進中國(10)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