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评论 》 黃霖說金瓶梅 》
西門慶:半舊半新的商人(2)
黃霖 Huang Lin
當然,作為一個商人,成功的關鍵在於熟悉行情,西門慶的精明也表現在這裏。小說第十六回,寫到他在李瓶兒傢兩個正在美處,忽然玳安兒來打門,說:“傢中有三個川廣客人,在傢中坐着。有許多細貨,要科兌與傅二叔。衹要一百兩銀子。押合同,約八月中找完銀子。大娘使小的來,請爹傢去理會此事。”此生意看來很急,也很重要,有一大筆錢可以賺。可是西門慶的態度卻不急不慢,還不想就回去。這倒不衹是由於他留戀李瓶兒,而是也因為他摸準了行情,所以當李瓶兒勸他“買賣要緊”回去時,他對瓶兒說:“你不知,賊蠻奴才,行市遲,貨物沒處發兌,纔來上門脫與人。若快時,他就張緻了。滿清河縣,除了我傢鋪子大,發貨多,隨問多少時,不怕他不來尋我。”可見他對市場情況十分清楚,胸有成竹。第三十三回,又寫到西門慶不失時機地收購了湖州客人何官兒的五百兩絲綫。由於賣傢急等着要起身傢去,西門慶就壓價到四百五十兩銀子,收了這些貨,趁獅子街房子空閑着,就打開兩間門面,開了個絨綫鋪,發賣各色絨絲,一日也賣數十兩銀子。這些都可以看出西門慶作為一個商人的精明之處。
西門慶以商人形象成為一部長篇小說的主角,這也是時代所造就的。本來,早在《詩經》中,就有“氓之蚩蚩,抱布貿絲”之類準商人的形象,但總體說來,直到唐五代以前,商人在文學作品中還是不太多見的。從唐五代起,可以較多地見到,但多為“配角”;宋元以後,商人逐漸上升為“主角”;而到了“《金瓶梅》”時代,西門慶竟一躍而成為名聞遐爾的一部長篇小說的中心人物,這與晚明社會商業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商業、商人與金錢的認識的變化大有關係。這不但在《金瓶梅》中,而且在許多同時代的文學作品、特別是小說中都有反映。商人的地位與金錢的追求在這時得到了明確而正面的肯定,對商人的敬業精神與經營能力加以贊美,乃至對於商人超越傳統、甚至商業化了的性愛生活也予以寬容,像《二刻拍案驚奇》中就有人明確說:“經商亦是善業,不是賤流。”(《贈芝麻識破假衫,擷草藥巧偕真偶》)這就大不同於“士農工商”四個等級的傳統看法。《疊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顯靈》一篇還寫到如徽州這樣的地方,更是“以商賈為第一等生業,科舉反在次着”。小說中的主人公程宰作為一個商人,居然也有與海神女喜結良緣的福氣,成為時代的寵兒。這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商人地位的提高。由於對於商業與商人的看法起了很大變化,惟利是圖、金錢崇拜也就成時代風氣,像《金瓶梅》中的常時節所說的:“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閃閃、響當當無價之寶,滿身通麻了,恨沒口水咽你下去。”恐怕是反映了一般市民的普遍心理。與此同時,對商人的敬業精神與經營能力的贊美也隨處可見,如《喻世明言》名篇《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寫到的蔣興哥,為了生意,不得不遠離愛妻,以至婚姻産生了麯折,這就從一個側面贊美了商人的敬業精神。也正因為對商人的看法有了轉變,對他們跋山涉水、櫛風沐雨的經商生活表示同情,並由此對他們因遠離家庭而容易産生的狎妓、重婚、偷情等給予寬容,甚至贊美。這就是晚明時代的風氣。《金瓶梅》之所以將西門慶寫成這樣一個商人,多少是受了這種風氣的感染。他不脫舊,但有點新。否則,我們就很難理解作者對待這樣一個“惡棍”,有時候的態度竟如此“曖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目錄 | 走進《金瓶梅》(1) | 走進《金瓶梅》(2) | | 走進《金瓶梅》(3) | 西門慶:貪官的樣板(1) | 西門慶:貪官的樣板(2) | | 西門慶:貪官的樣板(3) | 西門慶:‘姦巧’致富經(1) | 西門慶:‘姦巧’致富經(2) | | 西門慶:‘姦巧’致富經(3) | 西門慶:半舊半新的商人(1) | 西門慶:半舊半新的商人(2) | | 西門慶:暴發戶的糜爛生活(1) | 西門慶:暴發戶的糜爛生活(2) | 潘金蓮:原欲的衝動與自我的發現(1) | | 潘金蓮:原欲的衝動與自我的發現(2) | 潘金蓮:原欲的膨脹與人性的扭麯(1) | 潘金蓮:原欲的膨脹與人性的扭麯(2) | | 潘金蓮:原欲的膨脹與人性的扭麯(3) | 潘金蓮:原欲的膨脹與人性的扭麯(4) | 潘金蓮:罪在金蓮?罪在社會?(1) | | 潘金蓮:罪在金蓮?罪在社會?(2) | 潘金蓮:罪在金蓮?罪在社會?(3) | 造孽情癡李瓶兒(1)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