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 》
第12节:论孝友(3)
李鍌 Li Xian
(六)
子夏①问孝。子曰:"色难②!有事弟子服其劳③;有酒食,先生馔④。曾是⑤以为孝乎?"(《为政》第二·八)
章旨
孔子教导子夏孝养双亲之际,必须和颜悦色。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卫国温邑人。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四岁。
②色难和颜悦色是相当不容易的。
③有事弟子服其劳若有劳役之事,后生晚辈为他们(长辈)效劳。弟子,晚辈。
④有酒食先生馔有酒食,让父母先享用。先生,父母兄长。馔,音zhuàn,动词,饮食。
⑤曾是乃是、就算是。曾,音zēnɡ,乃,则。
析论
子女对父母的爱慕、依恋和关怀,是发自内心,与生俱来的,因此,事奉父母时,心中自有一种祥和之气,脸上自有一种愉悦之容。但是一般人或许未必深刻的体会、体现这种亲子之情,于是与父母相处、替父母效劳时,往往忽略了表露"诚于中,形于外"的愉悦之色、和婉之容。"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虽然表现出后生晚辈的勤快恭让之德,那毕竟只是善事兄长的"悌"道。子女孝敬父母时,不只是要注重表面的、物质的供养,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内心的恭敬和顺之思,那当然要比"悌"道更进一层了。朱熹《论语集注》认为子夏的个性比较直率,而可能缺少温和的表情,因此孔子才针对子夏的个性与缺失,作了"色难"的提醒和叮咛。
(七)
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②,劳而不怨③。"(《里仁》第四·一八)
章旨
孔子教导做子女的劝谏父母时,态度语气要恭敬委婉。
注释
①几谏微言劝谏,亦即《礼记·内则》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几,音jī,微。
②不违不唐突父母而违其意。
③劳而不怨内心忧劳,而无丝毫怨怼。
析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若有过失,子女当然要尽量设法劝谏,希望父母避免陷入不义的处境,而达到无过的境界。劝谏父母时,子女的态度要恭敬和顺,言词要委婉含蓄,讲究说话的技巧,让父母欣然省悟,从而避免犯过,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假使父母不受劝谏,亲子没有共识,子女也千万不要气馁,更不宜怒气凌人,唐突双亲--因为规谏父母,完全是本着一腔孝敬慕爱之心哪!此时子女应该以无比的耐心,换一种方式或说法去感悟亲心。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别唐突父母,甚至触怒父母,更别违反孝敬父母的本心。在整个劝谏父母、从事沟通、建立共识、避免犯过的过程中,子女始终只是操心忧劳,百计千方,为成全父母之德设想,内心里不曾有一丝一毫怨怼愤怒之情。必须如此,才算克尽孝道。
(八)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①。"(《里仁》第四·二一)
章旨
孔子提示为人子女者,当时时记得父母的年岁,及时克尽孝道。
注释
①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觉得年复一年,父母依然健康,心中非常喜悦;一方面想到父母逐渐衰老,自己事奉父母的日子越来越少,心中十分惧怕。以,关系词,其下省略代名词"之"字。"之"代"父母之年"。
析论
有人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每逢生日,往往举办庆生活动。可是询及他们父母的生日时,往往就瞠目羞赧,支吾以对了。其实,孝顺父母,就必须时时将双亲的年龄记存在心,看到父母的年龄与日俱增,身体一直相当硬朗,做子女的还能承欢膝下,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这是第一点。再说,记存父母之年,也令子女忧惧。眼看着双亲渐渐衰老,怎不教人忧虑惧怕呢?这是第二点。大体来说,子女牢记父母的年岁,克尽孝道,时喜时惧的心情,有如上述。至于自己过生日、庆生之际,或许还是要感谢父母的生养鞠育之恩吧!
(九)
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学而》第一·九)
章旨
曾子提醒为政者,应以身作则,重视丧祭礼仪,淳厚民风。
注释
①慎终父母年迈寿终,谨慎而哀伤地举行丧葬礼仪。
②追远按时祭祀远祖,表达虔敬追怀之思。
析论
为人子孙者,慎终追远,是情理之当然,也是合于礼法的。为政者丧尽其哀(慎终),祭尽其诚(追远),自然也是发乎至情,合乎礼法。
世俗之人在亲人去世时,往往哀痛莫名,因此举行丧葬仪节,或许会忽略了恭敬之心;一年四时,祭祀远祖,或许又显得恭敬之情有余,而思慕之情渐疏了。一个人,特别是为政者,如果能慎终追远,对于世人较易忽略或疏淡的情怀,念兹在兹,从不忽略遗忘,而体现纯诚的孝思,其为仁厚主人,自然可知。为政者笃行孝亲仁厚之德,以身作则,臣民自然起而认同,蔚成仁孝之风了。因此"民德归厚"可说是"慎终追远"的必然结果。
问题与讨论
1. 为什么有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否互相矛盾?请加以申论。
3. 事奉父母无违于礼,与"慎终追远"有何异同?
4. 为什么做子女的要将父母的年龄牢记心头? 二、论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序 | 第2节:论道德(1) | 第3节:论道德(2) | 第4节:论仁爱(1) | 第5节:论仁爱(2) | 第6节:论仁爱(3) | 第7节:论仁爱(4) | 第8节:论仁爱(5) | 第9节:论仁爱(6) | 第10节:论孝友(1) | 第11节:论孝友(2) | 第12节:论孝友(3) | 第13节:论孝友(4) | 第14节:论孝友(5) | 第15节:论修养(1) | 第16节:论修养(2) | 第17节:论修养(3) | 第18节:论修养(4) | 第19节:论修养(5) | 第20节:论修养(6) | 第21节:论修养(7) | 第22节:论修养(8) | 第23节:论修养(9) | 第24节:论修养(10)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