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盐与文明   》 2.穿井取卤(4)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东源井自1892年开始逐步投产以来,至今也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累计产气5亿多立方米,是古今中外一眼罕见的气井。东源井现在仍沿用自贡独创的低压天然气康盆采气技术生产,日产天然气27000立方米,一直保持着高产稳产纪录,名列自贡盐场气井井群之冠。这眼古老的气井,采用传统的钻井方法凿成。地上的建筑碓房、车房等,凿井用过的设备井架、踩架、大车等都保存较好。
  特别可贵的是东源井现存岩口簿两本:一是光绪十五年至二十二年(1889-1896)的转抄本,二是民国四年至二十二年(1915-1933)的钻井原始记录本。这两本岩口簿保存至今,是研究该井以及自贡地区钻井的管理方法、技术方法等的宝贵史料。
  我在东源井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但它留给我的印象却非常之深。井址没有选在更容易下钻的山坳里,而选在了山坡上,钻进千米之后,就有了这百年的收获。自贡的井盐生产持续了2000多年,至今还在生产,还在发挥效益,十分不易。与别的城市不同,自贡是一座“遍地盐井的都市”。那高高林立的天车,是这座城市曾经的标志。
  凿井:川盐的生命线
  四川开凿盐井的历史,从技术发展的层面考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秦汉至唐宋之际,一直开凿的是大口盐井。大口井一般至少可容一人下至井底钻凿,凿成的井浅的深几丈,最多也深不过百丈。战国时李冰开凿的广都(今双流)盐井,还有唐代著名的陵州(今仁寿井研一带)盐井都是这种大口井。
  在四川成都一带出土了一些东汉时代的墓葬画像砖,其中有的表现了当时井盐大口井生产的场景,这便是“盐井画像砖”。画像砖直观生动地反映了汉代井盐生产状况,这是文字资料中所不能见到的珍贵记录。
  从画像砖上看去,井盐盐场坐落于丘陵重叠、林木茂密的山间。山林远处,有猎人弯弓搭箭,群兽时隐时现。在近处有盐井一口,井上有两层高耸的井架,井架上装有滑车,下坠的绳索两端系有吊桶,有四人共挽,一上一下汲取卤的木架,木架上装有矿驴式的滑,放下时,另一端汲满卤水的吊桶便被提升上来。吊桶提升上来,卤水倾倒进井架旁边的容器中,然后利用落差通过笕筒引流,注入设在火灶旁边的卤水缸。煎盐的大条灶上,一字排开五口烧锅,卤水便在这烧锅中煎烧成盐。灶前有一人正摇扇助火,灶后立有烟囱,灶内烧的应是柴薪。山麓还见有二三人背负重物,佝偻而行,当是盐工在运送食盐。
  画像砖将采卤、输卤、煎烧、运盐这样一个完整的井盐生产过程表现出来,这画面被作为随葬品放入墓穴中,说不定墓主会是一位盐场主呢。 当然大口井由于井浅,又全靠人力提卤,产量很低。
  第二阶段是宋元明时期,卓筒井开凿成功。卓筒井出现于北宋庆历、皇佑年间(1041-1053)。《东坡志林》等古籍描述卓筒井的特点是:
  井口直径仅八九寸,最深超过百丈;使用了“圜刃”的凿井工具,这种新式冲击钻头的发明,使得机械凿井成为可能,即利用圜刃带有凿钻头的钻杆,一起一落顿击捣碎井底岩石而使盐井逐步加深。这种圜刃被设计为圆球形,也是后来各种钻头形制迭变的基础;圜刃钻进一定深度,要提起钻头,捞出岩屑、泥沙,方法是将简易提升装置扇泥筒放入井中,将岩屑、泥沙自动装入提出井口;井胚成型后,用大楠竹去节中空,“牝牡相连”,下到井内作成人造井壁,既可防止地层淡水渗入井内,又可避免盐井塌方或陷落,这又称为“凿地植竹”;用小于盐井口径的竹筒作汲卤容器,用牛皮作为活塞置于筒底,利用井底水的张力和筒内水的下压力,将卤水汲出井口;井口竖立大木架,附近设置车盘,绳的一端系车盘,带动木架上的辘轳提取卤水。
  卓筒井是中国钻井技术从大口井向小口井过渡的标志,而且已经具备了近现代深井钻凿工艺的基本要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1.玄滋素液(1)1.玄滋素液(2)1.玄滋素液(3)1.玄滋素液(4)
1.玄滋素液(5)1.玄滋素液(6)1.玄滋素液(7)1.玄滋素液(8)
2.穿井取卤(1)2.穿井取卤(2)2.穿井取卤(3)2.穿井取卤(4)
2.穿井取卤(5)2.穿井取卤(6)2.穿井取卤(7)2.穿井取卤(8)
2.穿井取卤(9)3.煮海熬波(1)3.煮海熬波(2)3.煮海熬波(3)
4.阳光产品(1)4.阳光产品(2)4.阳光产品(3)5.造盐者:盐丁(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