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考古 跨世紀的問號:圖說秦始皇陵   》 第12節:群星璀燦捧北辰      朱岩 Zhu Yan

  與地下迷宮相輔相成的,是恢宏的地面建築群和大量功能各異的陪葬坑,這是我們下一節中的內容。在陵園建設尚未最後完工的時候,秦末農民起義的烽火已經燒到了這裏。史稱"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秦二世迫於形勢,停止了驪山工程,大赦天下,緊急徵發修陵的數十萬役徒抵抗義軍。
  公元前207年,西楚霸王項羽兵入鹹陽,"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雖然講的是阿房宮,但緊傍阿房宮的始皇陵當然也在這"一炬"之中。氣勢恢宏的秦始皇陵園從此變成一片廢墟,無聲無息地湮沒在山川田野之下,衹有殘存在驪山渭水之間的那座高聳的封土堆,似乎在嚮人們昭示着昔日的尊嚴。
  二、群星璀燦捧北辰
  歷史文獻這樣描述道:始皇帝在這座巨大的陵墓之上建立了一座城池,它有高達十數丈的圍城,可供萬人上朝所用的宮殿。這座城池遠接鹹陽城,近靠阿房宮,是一組規模罕見的地面建築群。
  但是,這座傳說中的宏偉建築,卻因戰火的綿延而未能最終保存下來。
  關於秦陵的浩劫,流傳着這樣的傳說:項羽引兵入關中後,曾一把大火燒毀了阿房宮與秦陵。項羽挖掘了秦始皇的陵墓,搬運財物的拖車整整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纔走出鹹陽。
  中國似乎有這樣的傳統,當新興的統治者取代舊的統治者時,總是喜歡用火把過去的一切燒得幹幹淨淨,然後再勞民傷財的修建比以前更宏偉的建築。
  由於文獻記載的極度匱乏,今天,我們對於秦始皇陵區的地理範圍、陵園佈局、建築規模、地宮形製及各種不同類型陪葬坑的埋藏情況的瞭解,都是通過考古鑽探和發掘來完成的。
  事實上,隨着修陵役卒被活活封埋和項羽的那一把大火,古人對秦始皇陵的瞭解知之甚少。司馬遷雖然也竭力想給我們多留下點什麽,但那簡略的記錄衹能說明他的力不從心。按理說,西漢去秦朝未遠,司馬遷作為一個嚴謹的史學家,博聞多學,然而那規模宏大的兵馬俑群、精美絶倫的銅車馬,居然在他的洋洋著述中衹字未提,可見秦陵埋藏事跡異常隱秘,詳情剛到漢代就已鮮為人知了。
  秦始皇陵的考古勘察工作始於1962年,當時的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了王玉清、雒忠如和彭子健三位先生,對封土的尺寸進行了測量,對陵園的城墻和城門進行了考察,測繪出第一張陵園平面圖,並採集了大量磚瓦及建築構件。應該說這是我國學者首次對秦始皇陵進行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學探索。
  1974年,以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為契機,國傢正式成立了秦始皇帝陵考古隊,首任隊長為袁仲一先生,主要隊員有屈鴻均、崔漢林、趙康民、杭德州、程學華、王玉清、杜葆仁等人。當時沒有人會想到,他們所從事的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原來設想幾年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竟然耗盡了整整一代人的心血。
  他們的心血沒有白費,令人欣喜的成果遠遠超出了預期的設想。
  繼兵馬俑一、二、三號坑橫空出世後,在陵區範圍內相繼發現了馬廄坑、珍禽異獸坑、銅車馬坑等從葬坑,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陪葬墓。在對陵園內的建築基址進行勘探發掘時,便殿、園寺吏捨、食官遺址及地宮宮墻、門闕等建築遺跡相繼面世,極大地豐富了對秦始皇陵園規劃和佈局的認識。
  1979年,秦始皇兵馬俑遺址博物館建成並對外開放;1987年,秦始皇陵暨兵馬俑入選我國第一批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産清單名錄。秦始皇陵聲名鵲起,飲譽全球。
  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組建的秦陵考古隊接過了老一輩考古學家傳下來的接力棒。這是一群由現代科學知識武裝起來的年青人,他們利用各種新型的科技手段,繼續探尋着湮沒地底的千古之秘。近年來,妙趣橫生的百戲俑、惟妙惟肖的青銅禽鳥等相繼面世,再度激發了世人對秦始皇陵的興趣,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新一波的秦始皇帝陵熱。
  2500多年前,中國的大思想傢孔子說過一名很有名的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拱)之。"在這裏,孔子講的是治理國傢的道理。然而,我們把這句話用於始皇陵的平面佈局,卻是再貼切不過了。
  從空中遙看始皇陵,就是一座衆星捧月的大星圖。
  1、再現帝都輝煌
  經過考古工作者40餘年的不懈努力,塵封在秦始陵上空的重重迷霧正在被一層層地揭開,陵園的總體佈局和建築基址也日漸清晰。
  應該說,秦始皇陵園的設計思想,主要是以如下三點構成的:一是事死如事生的理念;二是國君的陵園"若都邑"的設計理念;三是皇權至高的理念。
  這三條理念是密不可分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登上皇帝的寶座,自以為功蓋三皇,德逾五帝,成為千古之至尊。因而反映在陵園的建製上,一切設施模擬生前,並追求至大、至多、至真、至尊,顯示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東方定律第2節:強國夢第3節: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圖)第4節:千古一帝
第5節:匈奴對秦的威脅第6節:嬴政巡遊第7節:《阿房宮賦》第8節:驪山兀兮雲飛揚(圖)
第9節:始皇陵上的修造第10節:地宮的結構及其秘藏第11節:佈局之謎已經解開(圖)第12節:群星璀燦捧北辰
第13節:再現帝都輝煌第14節:寢建築的恢宏氣度第15節:兵馬俑坑和馬廄坑(圖)第16節:最漫長的埋伏(圖)
第17節:陰謀在韓國悄悄上演(圖)第18節:秦俑一號坑(圖)第19節:強弓勁弩的重要地位第20節:他們是一支戰車部隊
第21節:陪葬坑中的宮廷生活第22節:京師廄苑馬廄坑第23節:皇傢園囿珍禽異獸坑第24節:豐富多彩的宮廷娛樂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