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与《明报》   》 第12节:第三章 野 马(3)      张圭阳 Zhang Guiyang

  沈宝新,浙江湖州人,与金庸是大同乡。1938年上联合高中,结识金庸。后在浙江大学攻读农业经济,战后曾在中国邮政、储汇局银行工作,累积了银行、财务的经验。1946年到香港,在嘉华印刷厂当经理,又累积了一定的出版印刷经验。《明报》能够克服创办初期的连串困难,与沈宝新的勤劳分不开。
  《明报》创办初期,危机重重,销量一直只有八千份上下,当时报纸能销一万份以上,就可以说是站稳了。在德辅道中时期,《明报》付稿费感到困难,大部分稿件都是《明报》员工自己撰写,象征性向报社收取极低稿费,当时其他报社一千字付八元到十元。为了节省稿费,当时许多小报,包括《明报》在内,副刊多剪取自台湾报纸,或用坊间旧小说编成。
  创办时的艰苦情景,第一任总编辑潘粤生有所忆述:"我记得,在德辅道中时,《明报》前景还很不明朗。有一天黄昏五六点钟的时候,大家工作得很累,金庸说去游电车河吧,于是我们由上环坐到铜锣湾总站,再坐回来。当时金庸说办报纸很辛苦,希望大家办好《明报》,把《明报》作为自己的事业,永不分手。"
  金庸与沈宝新当年要开办的,是《野马》杂志。由于杂志成本不高,因此两人开始时只是计划投资一二万元,金庸出八成,沈宝新出两成。但是在筹备过程中,由于听取了报贩的意见,改出报纸,当时沈宝新的全部财产只有二万元,悉数投资在《明报》上。变成是金庸出资三万元,沈宝新出资二万元,这五万元的资金,在三四个月之后已经用光了。金庸把五万元储蓄,也投放下去,即金庸共出资八万元。
  第三位股东
  结果第一年十万元就差不多亏光了,到了当年圣诞节才开始赚一点钱。金庸在开办《明报》的第一年,亦曾向他在《大公报》的旧同事郭炜文招新股。郭炜文当时任《大公报》广告部主任,手头现金比较宽松,因此出资一千五百元,成为《明报》第三位股东。当时也有报业中人,质疑郭炜文的资金,实质上是新华社香港分社藉郭炜文之手借出参股,表示对《明报》的友好支持。更有前新华社香港分社人员凭记忆所及,指新华社曾想委派当时《大公报》名记者王兆均入《明报》当总编辑。新股东的股份虽然是从金庸的八成股权中让出,但是也引来小股东沈宝新的不满。结果在1961年,《大公报》社长费彝民逼迫郭炜文退股,金庸连本带利还给郭炜文二万元,约为郭炜文投资额的十三倍。从此《明报》一直维持两位股东的局面,大股东金庸占八成股权,沈宝新占两成,直至1991年《明报》上市为止。
  非政治化的立场
  《明报》创办时在发刊词表明的一个立场,是"公正、善良、活泼、美丽"。《明报》出版的第十八天,报纸大小由四开改为对开版,社论题为《我们的立场》,再一次阐述《明报》的办报立场,这一次只提"公正、善良",没有了"活泼、美丽"。1959年6月6日《明报》社评说:
  "拥护'公正与善良'这五个字,就可以说是我们的立场。我们重视人的尊严。主张每一个人应该享有他应得的权利,主张每一个人都应该过一种无所恐惧,不受欺压与虐待的生活。我们希望世界和平,希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大家亲爱而和睦。我们希望全世界经济繁荣、贸易发展,自然也希望香港市面兴旺、工商业发展、就业的人多,希望香港居民的生活条件能不断地改善。
  我们办这张报纸的目的,是要为上述这些目标尽一点微薄的力量。如果我们报道战争与混乱、报道凶杀与自杀,我们是很感遗憾的,如果我们报道和平与安全、报道喜兴与繁荣,我们是十分高兴的。我们要尽力帮助这社会公正与善良,那就是我们的立场。"
  表面上看,《明报》所强调者,为世界和平,大家亲爱和睦。从这篇短小、宣示立场的社评中,只知道《明报》是要立足香港(帮助这社会),推动"公正与善良"(最基本的社会要求)。这篇社评所标榜的,是非政治化的立场。但是社评也有所指,"公正"是针对当时报业环境而发的。当年许多香港报章立场并不公正,而且都有党派之见,议事不公正、立场不公正。《明报》创办时就强调了"公正"二字,就可以看出它的企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1)第2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第3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3)第4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第5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5)第6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1)
第7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2)第8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3)
第9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4)第10节:第三章 野 马(1)
第11节:第三章 野 马(2)第12节:第三章 野 马(3)
第13节:第三章 野 马(4)第14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1)
第15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2)第16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3)
第17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4)第18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5)
第19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6)第20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7)
第21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1)第22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2)
第23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3)第24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