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系列丛书:走近神秘高僧   》 “中兴祖师”名留身后(2)      佚名 Yi Ming

  今日,普陀山僧尼在观音成道日仍然举行着传灯活动。传灯仪式,象征着心火相传,佛法相续。妙善法师虽然已经离去,但普陀山的佛教事业就像盏盏心灯将一辈辈地传承下去。
  回顾普陀山的历史,从古至今,它的兴衰命运都与国运紧密相联。虽然身为佛教圣地、菩提净土,但它并不能超脱凡尘、远离俗世,历史上的每一次动荡都会相应地给它带来强烈的冲击。历尽劫难、走过动荡的普陀山,在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洗礼之后,终于等来了最后一位“中兴祖师”。妙善法师,这位在佛前许下宏愿的古稀老人一肩担起了复兴观音道场的重任。二十年间,他不仅复兴了普陀山,而且唤醒了普陀山的文化之魂,不愧“中兴祖师”之称。他振兴普陀的强大精神深深影响了整个观音道场的发展和命运,这种精神由他的继任者和弟子们传承下来,并在海天佛国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云岩寂寂无窠臼,
  灿烂宗风是道吾;
  深信高禅知此意,
  闲行闲坐任荣枯。
  ——宋·草堂禅师
  普陀山四大传说:“短姑胜迹”、“二龟听法”、“飞沙填海”、“蓝公护法”是著名的普陀山民间四大传说。
  其中,短姑道头和二龟听法石又是两处著名旅游景点。
  “行住坐卧皆可修禅”:在修行方法上,自六祖惠能起进行了革新。传统佛教重视诵读经文,惠能则认为佛经只是一种启迪人们悟性的工具,关键在于人自身觉悟,识心见性。他还提出“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念经绝非必要,甚至可以“不假文字”,彻底抛开经典。当时僧徒盛行坐禅,惠能却主张“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反对执着于坐禅,倡导“直接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方式。他鼓励信徒过随缘任性的自然生活,把禅定与行住坐卧等日常活动结合起来,“行住坐卧皆是禅”、“运水搬柴皆是道”。于是,自惠能起,对于修行僧人而言,行、住、坐、卧皆可修禅。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师
  观音净水:在佛教中,观音手持杨柳枝与净瓶。古人认为杨柳枝可消灾除病,它旺盛的生命力也是佛法兴旺的象征;净瓶里有甘露水,具有澄清、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八种功德。佛教认为,净水遍洒大千世界,可以洗凡尘、除众垢、润群生、灭除诸种烦恼。
  开光:“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
  所谓开光,就是为佛像等所请物品举行一定的仪式,比如以经咒、佛号等对其进行念诵,让信息留住其上,以起到加持的吉祥作用。以佛教正法的观点来看,开光并非一定要举行某种仪式,对其念诵经咒、佛号也就等于开光了。
  净土:净土即佛教所说的理想世界,是没有劫、见、烦恼、众生、命五浊垢染的净土世界,与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相对应。《大乘义章》卷十九说:“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或复说净刹、净首、净国、净土。”进入“佛国净土”是佛教人生理想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大乘佛教的众多净土中,阿弥陀佛净土、弥勒净土和药师净土是为中国佛教徒所信仰的三大净土,以阿弥陀佛净土最为著名,即我们所熟知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净土宗即以阿弥陀佛净土为信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吉林文史出版社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卷首语慧谔私取观音像潮音洞静坐思过观音像留驻普陀
新罗礁与高丽道头千年守望普陀山行走视点禅语慧心
妙善重振普陀苦心复兴观音道场“中兴祖师”名留身后(1)“中兴祖师”名留身后(2)
行走视点禅语慧心灵山开九华肉身舍利,佛国至宝
新罗王子誓别新罗金地藏证道九华无暇刺血书佛经癫大兴广结善缘
慈明僧撞钟不止“站和尚”的明月清风第一尊比丘尼肉身菩萨(1)第一尊比丘尼肉身菩萨(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