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评论 》 正解金陵十二釵 》
第12節:某親王之女的旁證
周思源 Zhou Saiyuan
有讀者問,永瑢的父親、康熙的皇子允禧的"天香庭院"有"天香"二字,是不是秦可卿自縊的天香樓的原型?能不能作為秦可卿是某親王之女的旁證?
二者之間沒有聯繫。因為古代常常用"國色天香"來形容又美又香的花卉或美女,後來引申為某些其他美好的事物。"國色天香"是個並列結構,有時候也說"天香國色"。也可以拆開單用,因為最早"國色"和"天香"就是分開用的。如唐代白居易詩《山石榴花十二韻》說:"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元代貫雲石在《鬥鵪鶉佳偶》中形容美女說:"國色天香,冰肌玉骨。"明代馮夢竜《警世通言》中有個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裏面寫到,旁邊那條船上的孫富看見杜十娘"果(然)是國色天香"。《鏡花緣》三十四回形容一個女人:"雖非國色天香,卻是裊裊婷婷。"以"天香"來形容美好的環境也很多。杭州離西湖很近的街上有一傢著名的老字號餐館就叫"天香樓",但是和秦可卿絶對沒有任何關係,否則誰敢在有人上過吊的樓裏吃飯!
說到天香樓,我想順便探討一下,秦可卿為什麽不在自己屋裏而在天香樓懸梁自盡?
由於沒有文本依據,這個問題我現在衹能作一些推測了。自縊者都是將自己所踩的凳子之類的東西踢翻,使自己懸空而氣絶,所以凳子倒地會發出聲響。如果旁邊有人,就會被驚動。由於秦可卿屋裏或者外屋有丫鬟伺候,就睡在旁邊,凳子倒地的聲音很容易驚醒她們而被她們立即發現,從而得到及時解救,於是她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去自盡。我們要註意,在修改前的本子裏,回目就叫"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淫喪"二字表明,秦可卿本人在和賈珍的關係上負有相當的責任,這樣,"天香樓"就不是一個幹淨的地方,而是一個罪惡的所在。而現在我們看到的經過曹雪芹奉畸笏叟之命修改過的脂本,並沒有明確說秦可卿是在天香樓自縊的,衹是說,"另設一壇於天香樓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業醮"。很明顯在暗示讀者,她是在那裏自縊的。秦可卿自縊的地點曹雪芹並沒有改動。地點雖然相同,涵義卻有所不同了。修改後的秦可卿在天香樓自縊身亡,除了决心一死以保全家族名譽外,是否也有以死來證明自己清白的意思?從曹雪芹對她的道德評價的改變來看,模糊天香樓的作用有利於使秦可卿形象正面化。此外,從審美角度考察,有助於讀者去拼接那些經過刪改後留下的蛛絲馬跡,拓寬審美空間。
上面我們講到了好幾個悖論,都證明秦可卿根本不存在什麽特殊的背景。不過這些還不是最大的悖論。
秦可卿符合賈府擇媳標準
有讀者問,如果秦可卿沒有特殊來頭,那麽她死了怎麽會驚動皇帝、驚動皇宮呢?大明宮掌權太監戴權不是宮裏的太監總管麽?是權力最大的太監,如果沒有皇帝批準,他能來寧國府上祭麽?如果皇帝不批準,他敢鳴鑼開道麽?他這樣做,不是生怕別人不知道麽?
這樣我們就遇到了最大的一個悖論。這裏有四個問題需要澄清,這四個問題都是二者必居其一:
第一,皇帝究竟知道不知道秦可卿的真實身份?
衹有兩種可能,知道或是不知道。
按照有的說法,秦可卿"真正出身"的事尤氏、賈蓉、賈政、賈母、張友士等都知道,連焦大、瑞珠、寶珠這樣的僕人都知道秦可卿是賈珍實際上的妻子;而且據說秦可卿由於自己出身比賈府還高貴,所以纔在賈府生活得自由自在,甚至連賈珍的合法妻子尤氏都心甘情願地讓他倆鬍來,而且丈夫賈蓉也老老實實地裝糊塗,那麽賈府上上下下幾百口子就無人不知了。按照那種說法,還認為路祭有那麽多高官顯爵,表明他們也都知道。而且據說連焦大都知道秦可卿藏匿在寧國府是負有神聖使命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麽皇帝也肯定知道。也就是說,皇帝知道那個廢太子之女一直被賈府藏匿着,收養着,而且成了三品威烈將軍賈珍真正的妻子。據說大明宮掌宮太監戴權"親來(寧國府)上祭"是皇帝批準的,那麽皇帝肯定都知道的了。
這樣,緊接着就産生了第二個問題:
第二,皇帝對廢太子即所謂秦可卿之"父"的態度究竟怎麽樣?
也衹有兩種可能,好或者壞。
如果皇帝對廢太子老親王好,那麽廢太子就可以復爵,復不了親王,復個貝勒、貝子也比國公強得多,那麽秦可卿的真實身份早就可以公開而且受封了,根本不必掩蓋,甚至根本不必送養生堂,藏匿在賈府十幾年,更不必自殺。即使死了,追賜一個封號豈不省事?何必再花一千二百兩銀子買一個虛銜?
反過來,如果皇帝對秦可卿的所謂"父親"廢太子老親王不滿,他能夠容忍賈府私自收養罪人之女麽?能夠讓他們那麽大張旗鼓地大辦喪事麽?决不可能。尤其是清朝的密折制度那麽厲害,犯了罪被圈禁的廢太子老親王的女兒藏在賈府,死後如此興師動衆地給她大辦喪事,朝廷會輕饒賈府麽?根據史料,曹想"亂跑門路"求人幫忙都因有人密報而受到雍正的嚴厲警告,他傢怎麽敢收留或娶那個父親是皇帝死敵的廢太子之女?而且居然養大到將近二十歲!所以秦可卿不可能有什麽來頭。
第三,皇帝知道不知道廢太子反對皇帝?
也衹有兩種可能,要麽知道,要麽不知道。
現在的說法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說戴權來寧國府上祭活動是皇帝批準的,那麽皇帝顯然是不知道這個廢太子老親王一直在反對自己,所以聽說他女兒死了,還派大太監去上祭。但是這種說法不但缺乏文本依據,也不符合邏輯。
據說皇帝每一次出去行獵的時候,反對皇帝的政治集團都曾經派人勘察地形,準備行刺,多次策劃推翻皇帝的活動,都被皇帝挫敗了。這麽說,皇帝不但非常清楚地瞭解這個陰謀集團的存在,而且每次都挫敗了他們反對自己的陰謀。鬥爭之激烈,之頻繁,可見一斑。但是從清史記載中找不到這樣的根據。還有,既然形勢已經緊迫到了廢太子即壞了事的老親王要秘密傳口信讓女兒秦可卿自殺的地步,那麽皇帝就不會不察覺他們的動靜,早就秘密監視一切可疑之人,甚至早就采取斷然措施,這從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嚴厲處置政敵(他們衹是不大聽話,遠遠沒有到行刺的地步)的史實中都不難得到證明。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對政敵或潛在政敵的處置一個比一個嚴厲,王公大臣衹要對皇帝略有不恭,即遭訓斥、革職、削爵。三朝老臣大學士(宰相)七十多歲的張廷玉由於沒有親自去朝堂謝恩,而是派兒子去了,乾隆大怒,立即將他的伯爵削去。所以皇帝如果感到某人對自己構成威脅,就會立即除掉此人,决不會讓他們的勢力繼續存在,對年羹堯、隆科多的處置就是典型,他倆的事情大傢熟悉,不必多言。我們還可以從衹是文字引起而不是反對朝廷的陰謀行動的文字獄得到證明。有清一代文字獄有案可查的一百六十餘起,其中百分之八十即一百三十餘起發生在乾隆朝。所以知道自己處於有政敵在篡奪皇位陰謀中的皇帝,是不可能派戴權去給自己的死敵的女兒上祭的。相反,皇帝會極其嚴厲地懲罰膽敢多年收留自己死敵女兒的賈府,那可就不是抄傢那麽輕的處置了,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都會殺光,女眷給別的王公大臣做奴僕,其他所有人被賞賜給功臣或軍人為奴,或是拍賣。我們需要註意的是,"驚動皇帝","驚動皇宮",都沒有文本依據,因為戴權不能代表皇宮。戴權的活動是個人行為,因為他與賈珍是"老相與",老朋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百傢講壇 |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誤讀造成許多謎 | | 第3節:秦可卿藝術形象 | 第4節:乳名兼美字可卿 | | 第5節:不正常的男女關係 | 第6節:給秦可卿看病的不是禦醫 | | 第7節:混飯吃久慣行醫 | 第8節:用那棺木純屬偶然 | | 第9節:真的假貨 | 第10節:存在着一個悖論 | | 第11節:秦可卿出身的秘密 | 第12節:某親王之女的旁證 | | 第13節:不以異姓相視 | 第14節:怎樣認定棄嬰的出身 | | 第15節:可以肯定秦業是個清官 | 第16節:出身神秘的秦可卿 | | 第17節:秦可卿責任的兩個關鍵 | 第18節:曹雪芹對秦可卿的態度 | | 第19節:紅學中還有多少學 | 第20節:曹雪芹自敘傳的觀點 | | 第21節:賈寶玉即是曹雪芹 | 第22節:蛛絲馬跡 | | 第23節:黛玉死因的幾種說法 | 第24節:林被玉帶動與其主動性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