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水滸後傳   》 第十回 墨吏貪贓賠錢縱獄 豪紳聚斂加利償民      陳忱 Chen Chen

  卻說李俊、費保、狄成被呂太守用計監了,使人打合要三千銀子方肯釋放。童威討了信,對倪雲、高青、童猛說道:“呂太守要三千銀子,我這裏盡數湊上不過二千,限十日內兌足,少這一千銀子哪裏得來?我尋思一個計較,除非用舊時伎倆,方纔可得。我同兄弟到蘇州界上去,倪、高兩位同湖州界上去衝塘,或者撞個大本錢客商,就可完局了。”三人依計,各駕一個船,藏着器械,五七個漁丁操舟,五更開船,分路而去。
  重威、童猛的船從木讀收港,過了蘇州,偶撞見樂和、花公子的船,裝着箱籠衣包,知道有些油水,故此如飛趕來。到寶帶橋趕着,跳過來,拔刀要砍,誰知卻是樂和。兩邊相見了,把船帶着一帆風,回到消夏灣上岸。童威、童猛與二位恭人見過禮,說道:“二位嫂嫂請進裏面,自有內眷陪奉。”費保、倪雲娘子接進。童威問樂和嚮來蹤跡,樂和把從前的事細說了一遍。如今要到杭州安頓恭人、公子,不想會着你哥哥兩個。又問李大哥怎的不見,童威嘆口氣道:“咳,不知我們怎麽樣,撞出來便是姦黨作對。自從徵方臘回來,李大哥明曉得雖建功勞,决無好收場。詐稱瘋疾,別了宋公明,嚮與四個好漢太湖小結義,一同住下。水莊上地面卑濕,移到消夏灣,打些魚,吃些酒,圖個散誕罷了。誰知馬跡山有個丁自燮,是進士出身,做到廉訪使。為人刻薄貪污,與常州府的太守呂志球同年。那賊胚是福建人,兩個鑲了局害人。那太湖是三州百姓的養生之路,道是他的放生湖,不許捉捕。若要打魚,必要領他的字號水牌,不拘大小漁船,捕得魚來他要平分。我們也有四個罛船,偏不去領他字號水牌,與他傢人鬧了一場。他設個計,廣放花燈,哄我們進城。李俊大哥要看燈,我力阻不住。元宵那夜,進城看燈,在酒樓上吃酒,被他拿了。費保、狄成和李大哥監往牢裏,要扭做阮小七、李應一黨,解上東京。若有一萬銀子便放,沒奈何衹得應承了三千,這裏盡數湊來,還少一千。孔目處用了銀子,寬限如今,已又兩個月了。沒設法,衹得從新做舊時道路,不想天幸遇着你。我等盡是粗人,不曉計較,樂哥,你是個伶俐人,怎地救出他們便好?花傢嫂嫂不消到杭州,這消夏灣盡好,不妨同住。”說罷,擺出夜飯。
  正吃間,倪雲、高青回來了,與樂和、花公子各通姓名,各見通禮。倪雲道:“我二人到湖州東塘,有一起販紗羅的客人,搬得三四百匹紗羅,也準折得銀子。你弟兄得采麽?”童威道:“剛趕得一個船,卻是自傢弟兄,請得花傢嫂嫂在裏面。我這樂哥聰明不過,要他算計救他們出來。”高青道:“有何計策?”樂和沉思了一會,笑道:“已有個極妙的招數了。要湊足銀子,不打緊。花傢嫂嫂有些積蓄,將來就勾,衹是偏沒有得給他!今晚且安歇了,明早要兩個大船,整頓到常州去。”衆人不知何故。
  五更起身,樂和道:“今日要藉重花公子一行。”公子道:“小侄年輕不諳事,不知去作何幹?”樂和道:“我教你言語,假裝做王黼的公子王朝恩的兄弟,如此如此。”童威、童猛扮做傢丁,樂和自己充了虞侯,倪雲、高青做伴當跟隨,身邊各藏暗器。到城外停船,雇一乘四人擡的大轎,花公子換了華服坐了。樂和手執雙紅全帖,竟進府門迎賓館中坐下,叫門上聽事的傳帖。呂太守知道,連忙出來見禮送座。呂太守看那花公子豐姿俊雅,如粉雕玉琢,禮數優閑,自然是清華貴胄。茶罷開談道:“令尊少宰公在京師參謁,極蒙優禮。令見老臺臺忝在屬下,上元送些薄儀,愧不成禮。今又承老世翁枉駕,不勝榮幸。且不知幾時出京的?”花公子恭身答道:“晚輩嚮同傢兄在建康肄業,傢嚴稱臺下是名公之裔,鬥山文望,叫備薄贄拜在門下。今隨奉傢母天竺進香,經過貴郡,樞謁竜門,先瞻芝字,以慰積誠。”呂太守見說要拜門下,喜出望外,不唯難得這樣玉筍班門生,自此又得夤緣權要。謙遜道:“不材樗櫟下品,何敢屈尊?不知太夫人鸞軿亦在敝治,有失俟候,萬罪,萬罪!尊寓在何處?暫屈行旌,薄設請教。少頃遣拙荊袛候太夫人。”花公子道:“若不鄙棄,待進香回來,趨侍絳帳,不敢過叨。”起身作別,呂太守送出府門,三揖上轎,回到船中,樂和道:“那廝來答拜,如此如此,依計而行。”
  不多時,呂太守果然雙鋪兵開路,兩首清道旗,許多執事儀從。到馬頭上,不見有大座船,正要訪問,花公子早先上岸,致谢道:“小舟窄隘,況有傢母在內,不敢有勞!”呂太守即忙下了轎,笑吟吟攜着花公子的手,遜至接官亭上,分賓主作了揖。正要送座,那童威、童猛捱到太守身邊,說時遲,那時快,把太守袍口封住。倪雲、高青颼的一聲,拔出短刀,明晃晃的架在太守頸上,喝道:“你這害百姓的賊!還是要死要活?”太守嚇得魂消膽喪,三十個牙齒捉對兒相打,再掙不出一個字,戰兢兢抖着。衙役要上前救護,見鋒快的白刃湊着頸上,恐害了太守性命,衹好袖手傍觀。看的百姓擁上千餘,又驚又笑、樂和道:“呂太守,你不要慌。我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是梁山泊上好漢。你為什麽拿李俊、費保、狄成監禁,要許他三千銀子?好好的即刻送出來,饒你性命!若然道半個‘不’字,有一個人近前,教你身上搠百十來個透明窟窿!”呂太守要性命,連聲的答應道:“好漢不要動手。就送!就送!”喚書吏、皂快即刻到監裏取李俊等三人來。
  無半頓飯時,三個送到了。李俊見拿住太守,圍繞許多人,又見樂和指手劃腳的說,反不知頭腦,呆呆的立着,呂太守道:“好漢三位已送到了,放了下官罷。”樂和道:“還未!不要性急。那太湖是百姓的活路,怎麽與巴山蛇連手出告示,做了放生湖,要領他字號水牌,平分魚利,私自起稅。我弟兄們不忿,與百姓做主,你又陰謀詭計,拿住監禁,詐掯三千銀子。銀子現有在這裏,卻沒得與你!你剝削百姓的許多財物,拿出來送三千與我們,方纔饒你!”太守道:“出告示做放生湖,是下官不合誤聽了。私起魚稅,設計拿好漢們,都是了鄉紳的主意。既要銀子,衹得取來。”又喚書吏、皂快到街裏盡數拿來。奶奶見說,慌了手腳,連忙搬出幾十封。樂和叫送到船內,呂太守哀求道:“恐失官箴,好漢放手罷。”樂和道:“性命便饒你。衹是那丁自燮氣他不過,要同去和他對明白了,方纔放你。若不放心,叫衆行役一同隨去便了。”呂太守沒奈何,衹得喚衆役齊到船中。倪雲、高青還緊緊幫住。離郡城三十裏、便是太湖,拽起風帆,不消半日,到了馬跡山下。樂和自己扮做衙役,先去報知,說本府太爺來拜。
  卻好這日是丁自燮的生日,在傢裏慶壽,見太尊到來,便道:“承呂公祖這等美意,不過是散生日,他怎麽得知,親自來賀?又是哪個多嘴的!”忙換冠帶相迎,親朋都躲在廂房內看,衆口欣欣稱羨。樂和原叫敲鑼開路,擺列儀從上岸,卻無轎子。童威、童猛、倪雲、高青原擁在身邊,步行到門前。丁自燮鞠躬迎進,揖罷,坐下。丁自燮稱謝道:“治弟母難之日,因在製中,不便設宴。怎勞老公祖遠步玉趾,反不安之極。”呂太守因芒刺在背,又不知是他生辰,不好回答,勉強的道:“小弟此來,不曉得年見華誕,因有幾句話要對明,故此輕造。”丁自燮笑道:“有什話?敢屈大駕!那李俊等前件作速勒限,教他完納,不可過縱。”李俊、費保、狄成也藏械立在旁邊,丁自燮卻不認得。三個聽他說了,那火直衝出泥丸宮,足有千丈多高,哪裏按捺得定,把丁自燮劈胸扭住道:“我李俊正來交納銀子!”費保、狄成兩口短刀早嚮衣底抽出,丁自燮面如土色,魂不附體道:“怎麽說?”李俊駡道:“怎麽說!你這蛀國害民的活強盜!你占着太湖,抽百姓的私稅;紮詐我們銀子,今日你與呂太守當面對明!”丁自燮見勢頭兇惡,雙膝跪下,說道:“總是該死!衹憑好漢怎麽,衹留下這條草命罷。”李俊道:“我們不要怎麽,衹剝你巴山蛇的皮!”丁自燮衹是磕頭討饒。樂和道:“要殺你衹似殺豬狗一般,恐污了刀!饒便饒你,單要依三件事。”丁自燮道:“莫說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得!”樂和道:“你做官貪的贓與平日詐人的財物,共有幾多,盡數說出來!若隱藏一些兒,就剁做十段!”丁自燮道:“不多,約有十餘萬兩,有簿籍登記,不敢隱匿。”樂和道:“我們不要分毫。今年荒歉,百姓完納不起,入了官,代闔郡作了秋糧。”叫搬出來擺在廳上,樂和道:“呂太守,你喚書吏寫下百來張告示,各處張挂,說丁自燮代納秋糧之故。”就叫書吏納紙領狀,呂太守用印簽押,這是一件了。又問道:“你倉中有多少米𠔌?”丁自燮道:“有三千多鬥。”樂和道:“可喚附近居民並各佃戶來,你畢竟一嚮刻剝他們的,分散與他,這是二件了。第三件,太湖不許霸占假做放生湖!大小漁船抽過的稅,都要加倍還他。你今要改過自新,若再不悛,早要早取,晚要晚取,决放不過了!”丁自燮又磕頭致谢。樂和道:“呂太守,你回去也要改過做好官,愛惜百姓,上報朝廷。若蹈前轍,亦不輕恕!你兩個送我回船。”倪雲、高青扯了呂太守,費保、狄成揪了丁自燮到船中,揚帆而去。到半路拋在荻洲上,乘風去了。那呂太守、丁自燮驚了半晌,互相埋怨,自有船遠遠尾着,載了回去不題。名賢有詩嘆息道:
  
  為富由來是不仁,可憐象齒自焚身。
  林反肯持公道,愧煞臨刑金𠔌人。
  
  卻說李俊等一行人回至消夏灣,李俊拜謝樂和道:“兄弟,全虧了你!怎地能得到此?”樂和道:“小弟在王都尉傢做陪堂,倒也安樂。聞得姐夫孫立與阮小七不知為什事鬧了登州,我恐怕連累,潛出府門,要到建康訪一個姓柳的朋友。在客店遇見郭京,是東京道士出身,有人薦與王黼的兒子王宣慰處,他要我同去,因權且容身。清明佳節,王宣慰到燕子磯遊春,那郭京見了花、秦二嫂嫂和這花公子,陡起不良之心。彼時我不認得,他瞞了我,領一隊兵,衹說奉聖旨拿梁山泊餘黨解上東京,把他母子軟禁,要說合花知寨令妹與王宣慰做偏房,秦恭人矢死不從。我曉得了,用計救出,思量到杭州居住。在寶帶橋會着童威,說大哥有難,呂太守要三千銀子纔肯釋放。童威又說呂太守是閩人,我曉得他的毛病,就有計了,藉花公子這豐姿去誘他。又說是王黼的小公子,拜做門生,將勢利歆動,他果然落了圈套。他來答拜,叫弟兄們封住袍口,將利刃架在頸上,如單刀赴會的故事。料他要性命,决不敢違拗,反要他三千銀子,教做陪了夫人又折兵。”李俊大喜道:“不料兄弟有此奇謀,衹是那丁自燮,恨不曾殺得他!”樂和道:“那丁自燮是第二個黃文煥,若殺了,到便宜了他。那貪吝人的財物,如身上肉一般不捨得,把他一生苦掙的東西一朝分散,苦不可言,勝如千刀萬割。又替貧民納了秋糧,分給佃戶,賠還漁稅,又做了許多美事。他雖姦狡,也是三品命官,若殺了他,事體弄得大了,所以這般施行。”
  李俊拍手稱妙,請出二位恭人相見,說道:“公子這般長成,又脫了我這難,真為可喜!”花恭人道:“這孩子也有些志氣,父親在日,取名花逢春。可憐母子孤煢,又被姦人所算,若無樂叔叔,不知怎的了!如今全仗列位伯叔教誨。”李俊道:“不勞嫂嫂囑付。現放李俊在此,必要同做一番事業。”當下宰了豬羊,賽謝神明,衆弟兄慶賀飲酒。樂和道:“李大哥,還有句話講。那呂太守、丁廉訪受了這場虧必要復仇,我們也要防備。”費保道:“不防。這消夏灣聚合將來有三五百漁丁,衆弟兄在此,他若來時,殺他片甲不留!這太湖有八百裏水面,七十二峰,錢糧廣有。招軍買馬,拼做個大戰場。”樂和道:“太湖雖然空闊,卻是一塊絶地。在裏頭做事業的,再沒有好結果。若把各處漊港塞住,蘇、湖、常三郡兵會剿,那漁丁不經戰陣的,怎麽用得?況洞庭兩山沿湖百姓,都是殷富守本業的,豈肯順從?要防民變,决使不得。”童威道:“不若再上梁山,重興霸業。”樂和道:“梁山泊興旺過一番,地氣不能盛了。宋公明費許多心機,纔招聚得一百八人,死的死,散的散。時移物換,哪裏還興得?況且路途遙遠,帶着傢眷走,各處關津有阻,急切也不能到。”李俊道:“樂兄這議論甚是有理。那廝們驚魂未定,就要報復,這三五日也不能就來。感謝得神明保佑,衆兄弟同心協力脫了此難,今夜且盡歡吃酒,明日從長計較。”大傢開懷暢飲,酩酊而散。
  李俊到床上再睡不着,到三更天氣,正待合眼,衹見一個黃巾力士,手執令旗叫道:“李大王,星主在山寨裏,專等相會,差我來請,作速前去!”李俊披衣起來道:“備了船衹渡湖。”力士催促道:“不消船衹,自有飛騎在此。”李俊走出門,力士扶上一條大黑蟒,有十丈多長,金鱗閃爍,兩目如炬,騎在背上騰空而去。耳邊但聽得波濤之聲,如流星掣電,竟到梁山泊忠義堂前歇下。看那忠義堂比舊日氣象不同,卻是金釘玉戶,琉璃鴛瓦,高捲珠簾,香噴瑞獸。上面燈燭煌煌,看見宋公明幞頭蟒服,坐在中間。左邊是吳學究,右邊花知寨,都降階相迎。施禮罷說道:“兄弟,我在天宮甚是安樂,因念舊居,長與衆弟兄在此相會。我被姦臣所鴆,不得全終,你前程遠大,不比我福薄,後半段事業要你主持。你須要替天行道,存心忠義,一如我所為,方得皇天保佑。我有四句詩,後來應驗,你牢記着:念道:
  
  金鰲背上起蛟竜,徼外山川氣象雄。
  罡煞算來存一半,盡朝玉闕享皇封。”
  
  李俊聽了詩句,不解其意,正要詳問,衹見黑旋風李逵手措雙斧,奔上堂來,大叫道:“李俊!你好欺人。怎來會哥哥,不來看我?”把手一推,驚覺醒來,卻是南柯一夢。殘燈未滅,天色黎明。喚起衆人,訴說夢中之事,念着詩句,一字不忘。想起“金鰲背上”四字,又與石板字句相同,未審主何吉兇。樂和道:“宋公明英靈不昧,故托夢與兄長。騎坐黑蟒背上騰空而去,變化之象。力士稱呼大王,定有好處。我想起來,昨夜算計不通,終不然睏守此地?宋公明顯聖說‘徼外山川氣象雄’,必然使我們到海外去別尋事業。”李俊道:“正合我意。前日在縹緲峰賞雪,見一聲霹靂,飛下一塊火,尋看時,得一石板,也有四個字,是一樣的,至今供在神座內。”叫取來與樂和看了,道:“我當初聽得說書的講,一個虯髯公,因太原有了真主,難以爭衡,去做了扶餘國王。這個我也不敢望,那海中多有荒島,兄弟們都服水性的,不如出海再作區處,不要在這裏與那班小人計較了。”衆人齊聲道是。就把四個罛船裝好了,選二百多個精壯漁丁,扮做客商。收拾傢資,載了人眷。其時正是三月望夜,燒了紙。黃昏月明如晝,開了船,出了吳淞江,野水漫漫,並無阻隔。到得海口,把船停泊,再定去嚮。
  李俊、樂和登了海岸,望那海拍天無際,白浪翻空,寒煙漠漠,積氣彌彌,不辨東西,哪分晝夜。李俊看了有些憂疑起來,說道:“這般無邊岸的所在,哪有可居之地?”樂和道:“今日陰晦,景色凄涼。那天氣晴明,島嶼歷歷可見,定有好去處,不必憂心。衹不知那罛船出得洋麽?”見有個老叟拾蠃獅,樂和叫聲老丈,問道:“那開洋的船,要幾多大?”老叟道:“倒不論大小,衹要打造得合式。”樂和指停泊的罛船道:“這般船可去得麽?”老叟一看搖頭道:“底平梢闊,經不得風浪。到大洋裏顛不上幾顛,就完帳了。客官,你看澳裏竪着檣桅的兩個海船,是出洋的。”李俊、樂和舉頭一看,果有兩個船泊在哪裏。李俊道:“一時少算計,那出洋的船衹要打造起來,幾時得成?進退兩難,如何是好!”樂和沉吟了一會,笑道:“大哥放心,有極好的兩個船在這裏送我們出大洋,不須顧忌!”李俊道:“又來取笑。這海濱並無相識,哪裏有船送我們出洋?”樂和疊着指頭說出來。有分教;蛟竜得雨飛天外,虎豹依山踞穴中。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李俊將入海矣!此回輕輕遞下。倘殺太守廉訪闔門良賤,便興兵追捕,筆墨拖沓,終無已時。不如將呂太守倒贓饒命,愚民沾不費之急,丁自燮感不殺之恩,不煩一兵,不折一矢。見機即進,得手即止,使李俊得從容問渡,一帆無恙。樂和肯留餘地,正是作者之不肯犯手,也是文章傢識輕重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梁山好漢
出版說明水滸後傳序
第一回 阮統製感舊梁山泊 張別駕激變石碣村第二回 毛孔目橫吞海貨 顧大嫂直斬豪傢
第三回 病尉遲閑住受餘殃 欒廷玉失機同入夥第四回 鬼臉兒寄書罹重禍 趙玉娥錯配遇多情
第五回 老管營少妾殺命 補天雕舊僕株連第六回 飲馬川群英興舊業 虎峪寨鬥法辱黃冠
第七回 李良嗣條陳因賜姓 鐵叫子避難暫更名第八回 燕子磯玉貌惹奇殃 寶帶橋金蘭逢故友
第九回 混江竜賞雪受祥符 巴山蛇截湖徵重稅第十回 墨吏貪贓賠錢縱獄 豪紳聚斂加利償民
第十一回 駕長風群雄開霸業 射鯨魚一箭顯傢傳第十二回 金鰲島興兵圖遠略 暹羅城危睏乞和親
第十三回 翻海舶天涯遇知己 換良方相府藥佳人第十四回 安太醫遭讒先避跡 聞參謀高隱款名賢
第十五回 大徵戰耶律淳奔潰 小割裂左企弓獻詩第十六回 潯陽江悶和酒樓詩 柳塘灣快除雪舟恨
第十七回 穆春血濺雙峰廟 扈成計敗三路兵第十八回 鎮三山遭冤入登雲 焦面鬼謀妻落枯井
第十九回 啓兵端輕納平州城 逞神力奪轉唐猊甲第二十回 呼延灼父子透重圍 美髯公良朋解險厄
第二十一回 撲天雕火燒萬慶寺 小旋風冤睏滄州牢第二十二回 破滄州豪傑重逢 睏汴京奷雄遠竄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