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天皇巨星的心路歷程:劉德華傳   》 第12節:縱橫銀海(6)      夏君 Xia Jun    方子 Fang Zi

  經過400天的拉鋸戰,雙方都拿出誠意,重新進行了關於合約的磋商。終於,劉德華與無綫摒棄前嫌,握手言和。
  有關那次重新談判的內容(續約時間、簽約劇目、薪酬數額等),雙方至今都沒有嚮外界披露。但可以肯定,彼此都不願失去對方是這次和解的基礎;雙方和解的誠意是促成新約簽訂的前提。
  “應該說是大傢同時找到一個解决辦法。老實說,經過此事後,有可能會有點‘心病’的,我簽了,是因為信任無綫,相信他們不會‘玩’我,而無綫那也是對我的諒解,我覺得我要求的都獲滿意解决,於是動筆。如果公司給了我條件,而我突然說不簽了,那便是我的錯,現在彼此體諒所以動筆簽約。”
  劉德華的這番話,道出了“雪藏”事件圓滿結束的真正原因。
  新約的簽訂,宣告了無綫電視臺對劉德華“雪藏”事件的結束,也昭示着劉德華又將以他無窮魅力的陽剛形象出現在銀幕、熒屏和演唱舞臺上。因此,他抖擻精神,俊朗的臉上一掃由“雪藏”帶來的晦黯,一個充滿朝氣與自信的靚仔又出現在衆人面前。
  劉德華“復出”了。離開片場一年多,他像一個“新人”一樣,對什麽都躍躍欲試,他想把這失去的一年多時間補回來,把自己原本在廣大觀衆中的人氣拉回來!隨着對劉德華“雪藏”的結束,“無綫”方面也為劉德華的復出進行了一係列的安排:劉德華可以外出登臺“掘金”;劉德華原先的片約《書劍恩仇錄》拍攝事宜重新擺上桌面;劉德華的個人大碟獲準推出;劉德華……
  陰霾散盡,雲開日出。
  劉德華走出了他的人生低𠔌,以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他演藝事業的一片藍天。他的身影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拍攝場地,他的名字亦越來越多地在人們的耳際迴旋。
  然而,並不是一切事物都如人們所預料,他的事業的藍天一片晴朗。有時,藍天上也會飄來幾朵雲。
  劉德華最終並沒有獲得他所期待的拍攝《書劍恩仇錄》的機會。
  由於當時的香港還沒有回歸,香港演員一般都將自己的事業嚮臺灣發展。在無綫臺的操作下,劉德華的影片也正在進軍臺灣市場。
  《書劍恩仇錄》需要到內地拍攝鏡頭,而當時的臺灣當局對港臺藝員到內地比較敏感。
  在拍攝《投奔怒海》時,劉德華就曾赴內地拍片。後來,《上海十三太保》去臺灣取景,他隨隊前往時被臺灣當局找了去。面對當局的提問,他以“無綫沒有戲給我拍,我傢又窮,勢必要工作的嘛!”搪塞過去。
  那次的輕鬆過關讓劉德華覺得,去內地拍片就會被臺灣當局如何如何似乎有點聳人聽聞,他不相信去內地拍了片子就一定會影響自己在臺灣的發展。況且,無綫臺是一傢有實力、有影響的大公司,如果能對自己到內地拍片明確表示支持,那麽,臺灣的關卡也就構不成威脅了。他認為:“因為我是無綫中人,由無綫安排北上工作是不受臺灣新聞局干涉的,衹要我不私自接拍北上的電影就是。”
  接拍《書劍恩仇錄》一事最後以劉德華錯失良機而告終。無綫不為劉德華出演陳傢洛大開緑燈,個中原因不得而知,但是,這件事無論是誰都不得不猜測,這裏面是不是有劉德華所擔心的“心病”,還有“玩”。
  看來,與劉德華續約之後,無綫臺對其的發展和支持仍然顯得不夠得力,尤其是在出演陳傢洛一角上。
  這表明,雙方曾經有過摩擦,要想完全徹底消除陰影還有待於時間的流逝。
  既然演不了《書劍恩仇錄》已成定局,劉德華沒有耽擱,立即投身到其他電影、電視劇的拍攝之中。《停不了的愛》、《夏日福星》、《法外情》、《英雄好漢》……等等,等等。這些影片有票房有看點,獲得了觀衆和影視評論界的充分肯定,劉德華因此而成為港臺兩地炙手可熱的影視明星。
  1986年,劉德華徹底襬脫“無綫”的製約,以其旺盛的精力,在浩瀚的銀海中縱橫馳騁……
  4.闖蕩“江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節:成長之路(1)第2節:成長之路(2)第3節:成長之路(3)第4節:成長之路(4)
第5節:成長之路(5)第6節:成長之路(6)第7節:縱橫銀海(1)第8節:縱橫銀海(2)
第9節:縱橫銀海(3)第10節:縱橫銀海(4)第11節:縱橫銀海(5)第12節:縱橫銀海(6)
第13節:縱橫銀海(7)第14節:縱橫銀海(8)第15節:縱橫銀海(9)第16節:縱橫銀海(10)
第17節:縱橫銀海(11)第18節:縱橫銀海(12)第19節:縱橫銀海(13)第20節:縱橫銀海(14)
第21節:縱橫銀海(15)第22節:縱橫銀海(16)第23節:縱橫銀海(17)第24節:縱橫銀海(1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