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谓修养身心。故有遍善之度,有治气养心之术,而归于“由礼”“得师”“一好”以自成其德焉。
见善,修然①,必以自存②也,见不善,愀然③,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④,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⑤,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媚我者,吾贼⑥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⑦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⑧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⑨,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呰呰⑩,亦孔之哀{11}。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12}。”此之谓也。
[今注]
①修,整敕貌。
②存,《尔雅·释诂》,“存”“在”,察也。谓审察也。见善必以自存,即见贤思齐之意。
③愀然,警惕貌。见不善必以自省,即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介,坚固之意,《易·系辞下》:“介如石焉。”谓坚如石也。
⑤菑,同灾,谓如灾害之在身。
⑥贼,谄媚谗贼,其意均见下文。
⑦致,同至,极也,下致乱,致不肖并同。
⑧贼,谓视同乱贼。
⑨贼,梁启雄谓当做贼。
⑩所引诗见《小雅·小旻篇》。噏噏呰呰,诗作■■訿訿,字并从言旁。朱传■■相和也,訿訿相诋也。意谓与谄谀者相合,与谏诤者相诋。
{11}孔,甚也。
{12}臧,善也;具犹俱也。谋之而善,则俱违背之;谋之不善,则俱依从之。
[今译]
见有善行,必整躬自察,己是否能有此善?见有不善,必惊心自惕,己是否亦有此不善?善在身,必欣幸而固守之,毋使失坠。不善在身,必深自畏恶,有若灾祸之在躬。所以凡非议我过失而得当者,是匡辅吾之良师;称誉我是处而得当者,是鼓励我之益友;恭维我,谄谀我者,是害吾之谗贼。故君子尊重良师,亲近益友,对于谗贼,则深恶而痛绝之。中心好善而无厌,听受规谏,而又能时自戒惕,虽欲无尽于德,得乎哉?小人则反是,己极悖乱,而不欲人之非议;极不肖,而反欲人以己为贤。心如虎狼,行为如禽兽,而又恶人摒弃己,视为人群蟊贼。谗谀之人则亲近之;谏诤之人,则疏远之;修身正行者则讥笑之,至忠诚者则视为贼害,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呲呲,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亦谓小人好与谀己者相和,与谏诤修正者相诋,善则背之,不善则依之,甚可哀也!
按:此明隆师亲友则日进。
扁①善之度,以治气养生②,则后彭祖③,以修身自名④,则配尧禹。宜于时通⑤,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⑥志意,智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⑦;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⑧,庸众而野⑨。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⑩。”此之谓也。
[今注]
①扁,王念孙读为遍;遍善,无所往而不善也。度,犹道也。《韩诗外传》:“君子有辨善之度。”辨,亦古遍字。
②生,《韩诗外传》作“性”。
③彭祖,杨注:“尧臣,寿七百岁。”自是古代神话。后彭祖,谓彭祖犹在其后,则寿更高于彭祖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