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登山途中的人生感悟:如果山知道   》 第12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5)      謝彌青 Xie Miqing

  這次登山的最終代價是他失去了右腳的三個腳趾。我很清楚地記得回北京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他會對每一個為他惋惜的人微笑:"哥們兒活着回來了。"
  聖潔文森峰──山那邊是世界──麥金利西壁綫
  1988年中、日、尼三國雙跨珠峰成功後,美國方面出資邀請中國共同攀登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峰。中國方面派出了兩名新手──剛剛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李緻新和在南坡登達8000米的王勇峰。
  這次登山活動對於他倆是劃時代的,"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的想法在那時初具雛形。如果不是如此幸運地抓住了這次機會,"七大洲"的計劃中對於他們而言最難的恐怕就將是文森峰了,因為要到南極去登山,其經費開支之巨大是令人望而卻步的。
  在文森峰,他倆用了7小時零2分,連續登頂文森峰主峰和二峰,創在最短時間內登頂主峰和二峰的世界紀錄。
  在文森峰頂鳥瞰南極大地,好動感情的李緻新覺得眼前這座山一派聖潔,就如同自己的心。到海外登山,有着與在國內截然不同的感受,時時襲上心頭的那種孤立無援的恐懼,讓他由衷地體味到祖國的含義,也便遊然而生一種為祖國而戰的豪邁與赤誠。
  走出國門,認識世界,也認識了自己。兩個年輕的中國小夥兒在這次聯合行動中所表現出的良好身體素質、準確的判斷力及其與人交往時的真誠和熱情,給美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功勞除去歸功於李緻新的果斷和靈氣外,王勇峰對自己也有了新發現,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就是"該出手時就出手"。
  當時的英文水平現在想起來有些汗顔的他,在中方的兼職翻譯不在時,勇敢地挑起了大梁,用連不成句甚至詞不達意的英語,和美國人談論行動計劃,居然也讓老美明白了個八、九不離十,一點兒也沒誤事兒。
  這原本與登山沒多大關係,可登山活動其實也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瞭解的過程,這種充滿"誤會"的直接交流有時會比純正的發音和準確的表達更容易拉近登山者之間的距離。
  當然那次登山回國後王勇峰在英語口語上頗下了一番功夫,而對此並不知情的美方隊長麥剋,卻在4年之後促成了中國登山隊的北美之行。
  關於麥金利的故事很多,這座北美洲的最高峰,是許多世界著名登山傢的最後歸宿。中國人遠征麥金利,我以為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挑戰的是一座世界級的山峰,也是一段幾十年裏形成的封閉的行為觀念。用他倆的話說就是看到了山的那一邊,也更進一步瞭解了山的這一邊。
  老美作為出資方,難免會流露出優越感,比如在路綫選擇上,他們堅持要走最難的西壁路綫,可就在他們登山期間,就有三名韓國人在西壁綫上遇難。考慮到來海外登山在經費和手續上的睏難,李緻新認為對於他們而言,成功登頂纔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們代表的是中國,他們的目標是"七大洲",因此走傳統路綫無疑是最穩妥的選擇。然而,當王勇峰的多方"交際"失敗後,一貫原則性很強的李緻新索性也就橫下一條心,理由讓人想起來有點後怕:我倆年輕,他們行,我們也行。
  好在上帝顯然很公平,對這兩個來自遙遠國度的登山者,他微笑了。當然,他的微笑是綻放在嚴酷的考驗之後的。
  麥金利峰是以險峻著稱的,許多世界著名登山探險傢都在麥金利永遠地結束了攀登,這其中包括日本探險傢植村直己和山田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大學出版社
第1節:人與山相逢(1)第2節:人與山相逢(2)
第3節:回首餘純順(1)第4節:回首餘純順(2)
第5節:回首餘純順(3)第6節:守望峰巔
第7節:祈禱梅裏第8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1)
第9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2)第10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3)
第11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4)第12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5)
第13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6)第14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7)
第15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8)第16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9)
第17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10)第18節:天庭札記(1)
第19節:天庭札記(2)第20節:天庭札記(3)
第21節:喜馬拉雅的金字塔(1)第22節:喜馬拉雅的金字塔(2)
第23節:夏天的哲思第24節:走出喜馬拉雅(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