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心得 》
第1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2)
傅佩榮 Fu Peirong
由此可見,“無聞者”不足畏,並不是指“沒有聲名的人”不值得“畏”。在此,“聞”的意思是“朝聞道,夕死可矣”(《裏仁》)一句中的“聞”。換言之,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不曾明白人生正途,當然是隨波逐流、浪費生命了。這樣的人,我們何必去畏他呢?
再舉一例為證。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季氏》)其中,“聖人之言”正是一般人“聞”的對象。如果我們得聞“聖人之言”,努力照着去做,擇善固執,自可成就完美人格。
“畏”字有敬畏、戒惕的意思。人生正途是所有的人共同參與競賽的大道,怎能毫無所“畏”?但是,首先要認清正途何在,否則如歧路亡羊,虛耗一生。孔子所重者不是聲名,而是實踐工夫,因為果能如此,則後生可畏矣。關心少年
古代十五歲以下的男孩,稱為“童子”。按照孔子的規矩,十五歲以上,可以“行束修”之禮的,纔可以入門受教。但是,若有童子求見或求教,孔子並不拒絶。我們可以由此觀察他對少年的態度。
有一次,孔子來到互鄉。“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甚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
互鄉風氣甚差,不講道理。一個少年請見,孔子居然接見。學生覺得睏惑。孔子說:“我鼓勵他上進,不贊成他退步。何必太過計較?別人潔己求進、虛心請益,我們就該肯定他的努力,而不必記住他過去的缺失。”
“門人惑”的理由大概有二:一是互鄉民風不良,最好劃清界綫;二是童子年紀尚輕,未必懂得道理。孔子本着“有教無類”的立場,與人為善,同時對於知道上進的孩子,勉勵有加。畢竟孩子心地較為純真,正所謂“孺子可教也”,我們怎能輕易放棄希望?
教育的目的在於性格的培養。——斯賓塞另一次,《論語》如此記載: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憲問》)
闕黨是孔子所居之地。一個少年來嚮孔子傳達信息。有人問:“這個孩子是肯求上進的嗎?”孔子說:“我看他坐在大人的位置上,又與長輩並肩而行。這不是肯求上進的表現,而是想走捷徑、早些成為大人的心態。”
少年最急切的願望,是早些成為大人,但是往往衹在外表上裝模作樣,卻忽略成人是需要藉由教育,遵守禮儀規範,循序漸進,承擔社會責任,然後可以立身處世。這個少年的表現令孔子十分失望。但是,孔子不會主動去教導他。在一個人尚未準備虛心學習的時候,至聖先師也將束手無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 | 第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 | 第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3) | 第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4) | 第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5) | 第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6) | 第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7) | 第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8) | 第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9) | 第1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0) | 第1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1) | 第1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2) | 第1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3) | 第1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4) | 第1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5) | 第1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6) | 第1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7) | 第1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8) | 第1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9) | 第2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0) | 第2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1) | 第2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2) | 第2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3) | 第2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