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以海外視角探尋通嚮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策   》 第12節:中國崛起策三 中日關係與中國崛起(5)      劉濤 Liu Tao

  對於這麽一個獨特的鄰居,這麽一個獨特的島國居民,我們應該加深瞭解和研究,積極和對方交往。在對日本的交往和競爭中,一些人的心態往往不夠成熟,暴露出一些固有的弱點,比如說前面講的自大和自卑情結的混合,很難做到以一種正常的心態(既不誇大也不縮小)去看待和對待日本,有時過於急躁,有過於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而忽略了對日關係對於整個中國現代化的重要性。具體說來在對日關係中(無論是媒體還是普通公衆)有以下的一些盲點,影響了我們對日本的全面和綜合的認識:
  (1)媒體對日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暴行報道很多,對戰後日本的變化和發展報道得較少。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一個民族苦難的集體回憶,是永遠不應該被磨滅的,我們永遠不該忘記中華民族這段悲壯的歷史。但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建立了現代法製國傢,還建立了現代的社會福利制度。筆者在德國生活期間常常能聽到德國人對日本的贊揚,甚至在社會學的課堂上學到社會保障、健康保險和平均壽命一課時,看到國別比較的統計圖表中日本甚至在很多領域大大超過了最先進的西方國傢時,我也非常吃驚日本民族的上進、趕超的精神。我們除了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暴行的報道外,也應該與時俱進,加強對現代日本的報道,對日本是如何成功實現現代化多加報道,對日本在哪些方面作得比我們好多加報道。一個更加全面、綜合、客觀的日本觀有助於我們更加深刻、透徹地瞭解日本。
  (2)總的說來,我們對日本的文化、歷史和宗教的瞭解遠遠不如日本人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瞭解。因為日本古代學習中國,直到今天日本依然熱衷於研究中國的一切,包括文化、歷史、哲學、宗教和現代中國。日本人充分發揮了細緻、縝密的特點,對中國的經史典籍的研究之深超出我們的想像,日本人甚至能將三國故事和孫子兵法運用到現代的企業管理中去。日本人研究中國歷史的某些方面在國際歷史學界曾一度超越中國本身,這真是令人震驚。由於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我們中國人往往不想或是不屑於去瞭解日本文化。其實日本文化在結合和消化了中國文化的許多因素後也發展出了自身文化的許多特點。日本的神道教更是大大地不同於中國的宗教文化,對於現代日本人的生活、思想和行為模式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對日本文化瞭解較少,就不利於我們同日本人的交往和競爭,就像相互比賽競爭的兩個人或兩支隊伍一樣,衹有摸清對方的狀況,纔有可能戰勝對手。日本對中國的瞭解對比中國對日本的瞭解是完全不對稱的,這也是日本人在商業談判和貿易爭端中常常能抓住中方弱點的原因,因為他們太瞭解中國人,而且會投入大量時間去研究中國談判對手的優點和弱點。我們迫切需要全面地去瞭解和研究日本民族的文化、歷史、神道宗教、性格特點、心理特徵,這一點非常重要。
  (3)有時候一些人民族主義情緒過強,反而會讓我們很難正確認識到中日關係的復雜性。因為,那些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妨礙客觀、冷靜和理性地去認識日本民族,也妨礙了製定理性的策略來謀取國傢利益的最大化。比如說2004年發生在一些地方的反日遊行,筆者身在德國,親眼目睹了西方媒體對遊行由一開始保持一定的同情態度,對日本否定歷史頗有微詞,一步步轉化為對此的負面報道。於是,少數人的極端行為和出格行為讓一場大多數人都很理性溫和的遊行蒙受形象的損失;更為可惜的是,通過理性、和平和文明的示威運動我們原本可以把我們正當的訴求和日本右翼篡改歷史的惡劣行為通過現代傳媒迅速傳往全球各地,引起國際社會的關註和對日本修改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警惕,讓中國形象加分,讓日本的國際形象蒙受灰塵,然而少部分激烈的民族主義者讓各國感到不安,加深了西方世界中國威脅論的印象,反而轉移了大傢對事件起因本身的關註,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事後日本國內的反應非常令人回味,日本也發生了極右翼勢力威脅中國領館的事件,也發生過一起反中國的遊行,但人數很少,衹有200多人,成不了大氣候。縱觀整個日本社會的反應,應該說日本社會表現出一種現代化社會的成熟,絶大多數被采訪的人都表現出低調、冷靜,談話也不是那麽激動,沒有表現出受激後的強烈情緒。在未來的東海油田開發和釣魚島之爭中,如何瞭解、熟悉、運用國際法和國際準則,如何有效地將我國正義的立場傳達到國際社會,如何贏得國際社會普遍的同情和支持,對於我們來說都非常重要。正如筆者在國外接觸到的日本學生和在各旅遊區見到的日本遊客一樣,日本人非常文明禮貌,素質非常高,日本人在國外開的商店、旅店和餐廳一般都非常幹淨衛生、整潔有序,他們普遍懂得西方的社交習慣和文明禮儀。我在國外見到成群結隊、井然有序的日本遊客一隊一隊從我身邊經過時,我常常覺得這是一個令人可敬的民族,其可畏之處在於他們高度地與國際社會接軌,自身也達到高度的文明程度,卻又同時把東方團隊集體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文明,有時候也是一種力量,一種巨大的令人生畏的力量。當今世界的競爭已經脫離了叢林時代的單純比較力氣、爭強鬥狠的時代,當今的世界甚至已經不是100年前那種單純靠軍事鬥爭、鬥得你死我活的時代了。軍事實力固然重要,戰爭也還會發生,但當今世界總的來說已經進入文明競爭的時代了,未來中國和日本之間發生全面大戰和核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雙方競爭的將是GDP、人均GDP、科學技術水平、人均壽命、社會分配的平均程度、人均所得、國傢的整體綜合國力以及國民整體的文明程度。我們新一代的中國人,生活在中國上升和崛起的時代,應當更加能樹立這樣的民族精神,我們要跟日本進行文明競爭,要將競爭重點從簡單激烈地表達民族情緒轉嚮綜合國力和文明程度的競爭中去,我們也要培養冷靜理智的愛國主義,而不是極端的民族主義,懂得一切從國傢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解决問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第1節:序第2節:中國崛起策一 從中美經濟共生體談起(1)
第3節:中國崛起策一 從中美經濟共生體談起(2)第4節:中國崛起策一 從中美經濟共生體談起(3)
第5節:中國崛起策一 從中美經濟共生體談起(4)第6節:中國崛起策二 中國的地緣睏境和西部突圍(1)
第7節:中國崛起策二 中國的地緣睏境和西部突圍(2)第8節:中國崛起策三 中日關係與中國崛起(1)
第9節:中國崛起策三 中日關係與中國崛起(2)第10節:中國崛起策三 中日關係與中國崛起(3)
第11節:中國崛起策三 中日關係與中國崛起(4)第12節:中國崛起策三 中日關係與中國崛起(5)
第13節:中國崛起策三 中日關係與中國崛起(6)第14節:中國崛起策三 中日關係與中國崛起(7)
第15節:中國崛起策三 中日關係與中國崛起(8)第16節:中國崛起策四 中國對美大戰略的初步探討(1)
第17節:中國崛起策四 中國對美大戰略的初步探討(2)第18節:中國崛起策四 中國對美大戰略的初步探討(3)
第19節:中國崛起策四 中國對美大戰略的初步探討(4)第20節:中國崛起策五 合縱連橫下的世界戰略格局(1)
第21節:中國崛起策五 合縱連橫下的世界戰略格局(2)第22節:中國崛起策五 合縱連橫下的世界戰略格局(3)
第23節:中國崛起策五 合縱連橫下的世界戰略格局(4)第24節:中國崛起策五 合縱連橫下的世界戰略格局(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