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亂世真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18)      梅毅 Mei Yi

  怨多成叛――李懷光的最終反叛朱泚自奉天敗歸長安後,憑城固守。李晟率軍追躡其後,屯軍東渭橋。為了嚴肅軍紀,他斬殺縱軍暴搶的大將劉德信,並領其軍,頗有威信。李懷光奏請朝廷驅逐貶降盧杞等人後,“內不自安,遂有異志”。同時,他害怕李晟領軍獨當一面會猝然攻下長安獨成大功,就又上書唐德宗要求與李晟合軍。唐德宗矯枉過正,李懷光的一切請求皆照準。兩軍合軍,李懷光官大,肯定李晟要受他統轄。
  李懷光、李晟兩軍在鹹陽西一處名叫陳濤斜的地方駐軍,正建築營壘,朱泚大軍忽然出城來逼。李晟見此情勢,連忙勸說李懷光:“如果賊兵一直固守宮城禦苑,肯定很難攻取,說不定曠日持久,難判勝負。現在他們離開巢穴,竟敢前來求戰,真是上天賜明公立大功的機會,不可失也1李懷光心懷鬼胎,推辭說:“我軍立足未穩,人馬未食,哪能即刻出戰1不得已,李晟衹能率本部兵與李懷光部一起退入營壘,由攻勢變為守勢。朱泚軍本來就是冒然出軍,見狀也忙退回城內拒守。
  李懷光在鹹陽屯駐一個多月,逗留不進。其間,其部下常常四出搶掠百姓牛馬,相鄰的李晟部伍秋毫無犯。李懷光兵士想拉李晟兵士下水,總把搶得的東西分給李晟兵士,“晟軍終不敢受”。
  唐德宗也很着急,不停派中使催促李懷光一鼓作氣拿下長安,就連李懷光帳下諸將也多次勸說他馬上進攻,均遭拒絶,藉口是“士卒疲弊”,要休養部伍。同時,李懷光“密與朱泚通謀”,想聯手搞事。李晟漸漸察覺李懷光有異,屢屢密奏德宗要求移軍東渭橋,以免事起蒼猝,為李懷光所並。德宗此時倒小心謹慎,害怕逆拂李懷光之意,把李晟的奏表壓下,不予理會。
  為了挑撥唐軍內部關係,激怒朔方軍壯士,李懷光又上奏:“同是官軍,朝廷賞賜不均,李晟等神策軍賞賜多,其餘諸軍賞賜少,難以進戰。”唐德宗覽表很焦急:如果都按照給神策軍的賞賜計用,朝廷根本無法募集到如許多的錢物。但如果直接拒絶李懷光,又怕諸軍怨望,又釀成新的軍變。無奈之餘,衹好派陸贄親至李懷光營宣慰。
  大帳之中,面對皇上派來的欽差和滿帳的大將,李懷光對李晟講:“將士打仗出力是同樣的,為什麽賞賜有厚薄,如此怎麽會同心協力去作戰呢1李懷光用意很明顯,他想讓李晟自己說出裁減神策軍賞賜,如此,神策軍兵士肯定因賜物減損而生怨,到時李懷光再乘機做好人。陸贄此時心中明白李懷光用意,很怕李晟中其圈套,又不好明說,衹能“數顧晟”。
  李晟揖禮,恭敬地對李懷光說:“公為元師,得專號令。我衹將一軍,受您指揮。至於增減衣食,還是您說了算1如此氣和辭正,反倒使李懷光騎虎難下,默然半晌,最終此事不瞭瞭之。
  陸贄從鹹陽還見德宗,馬上進奏:“朱泚勢窮援絶,引日偷生。李懷光統仗順之師,乘製勝之氣,不追窮寇,師老不用,又阻諸將進取,確有反意。現在,乘其有輕視李晟之機,可下詔給他讓李晟移軍,以備非常。”德宗勉強同意。
  李晟見詔,趕忙結陣東行,歸屯東渭橋。陸贄又上奏德宗,要求下詔讓仍與李懷光聯營的鹿阝坊節度使李建徽、神策軍行營節度使楊惠元象李晟那樣分營而軍。德宗拒絶,說:“愛卿所料極善。但李晟移軍,李懷光已經悵望不歡,如果再下詔讓李、楊二人移軍,恐怕正好給他生事的藉口,不如等待觀望一下再說。”
  李晟早已偵知李懷光叛心已彰,急忙密奏德宗應派人堅守通往蜀地的要道,萬一有變,君臣還有退路。
  德宗該果决時不果决,不該果决時還挺有傻大膽,忽然想要親統禁兵到鹹陽慰撫催促諸將進攻長安。李懷光的謀士說:“這是漢光祖遊雲夢之策啊(劉邦遊雲夢,韓信拜謁,順勢奪其兵權)1李懷光一聽,“大懼,反謀益甚”。
  為了體現朝廷對李懷光的信任,德宗遣使加封李懷光太尉,賜鐵券。殊不料,此舉適得其反。李懷光把鐵券投於地上,憤憤大言:“天子懷疑我嗎?人臣造反,賜鐵券以安其心!我李懷光不反,現在賜鐵券給我,是逼我造反啊1(“鐵券”一詞,最早見《漢書》,高祖劉邦“與功臣部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後來韓信三王,雖有鐵券,均被誅身死。五代時,國主為市恩,猶愛賜臣下鐵券,受賜者罕有善終者。朱元璋賜李善長等數位功臣鐵券,竟無一人逃得族誅。)事已至此,李懷光其實已經豁出去了。
  看見李懷光對天子使節如此不敬,朔方左兵馬使張名振在軍門大呼道:“太尉養賊不擊,待天使不敬,是真要造反嗎?您功高泰山,一旦棄之,自取族滅,富貴他人,有什麽好處!我今日要以死爭之1李懷光見時機未熟,就假意說:“我不想造反,衹是想養精蓄銳。”德宗使臣一走,他就急忙派兵增修鹹陽城,引兵盤踞,又派人殺掉張名振。
  李懷光屬下右武鋒兵馬使石演芬本西域鬍人,為李懷光養子。得知李懷光密通朱泚,他就派門客密報德宗。李懷光知悉後,把石演芬等逮至帳前,責駡道:“我以你為子,為什麽要破滅我傢門戶呢!今日負我,死甘心乎?”石演芬回答:“天子以太尉為股肱,太尉以演芬為心腹,太尉既負天子,演芬安得不負太尉乎!我本鬍人,不能異心,苟免賊名而死,死甘心矣1李懷光大怒,命左右碎剮石演芬把他吃掉。將士把石演芬拉出帳外,都認為“義士也!可令快死。”又不能違背主師之命,就用刀砍斷石演芬喉嚨,使這位義士免受過多折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時來天地皆同力(1)
時來天地皆同力(2)時來天地皆同力(3)
時來天地皆同力(4)時來天地皆同力(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