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著名翻譯傢林少華眼中的日本:落花之美   》 中國為何沒有村上春樹(3)      林少華 Lin Shaohua

  作為一個翻譯傢,您認為翻譯一部作品,翻譯傢有多少發揮的餘地?
  有人把翻譯比做踩着鋼絲跳舞。這就是說,翻譯傢終究受製於人,受製於原作,自己發揮的餘地是很有限的。翻譯傢不同於作傢,作傢的筆下是自己熟悉的東西,不熟悉的可以不寫,而翻譯傢筆下是別人熟悉的,不容回避。對此我也曾半開玩笑地說過自己的譯文92%是原作者的,8%是自己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8%的空間也是近乎無限的,因為一個詞、一句話的譯法有近乎無限個選項。而最恰當的又衹有一個。好的翻譯傢就是要在一瞬間從無數個選項中捕捉最恰當的一個,一瞬間完成由無數到一的操作過程。
  您自己寫小說或者別的文學作品嗎?
  小說寫不來,因我不善於虛構。散文隨筆之類倒不時鼓搗一篇,用來在報刊上開專欄。現在正抓耳腮湊字數,以便出一本散文集什麽的。搞翻譯好比把腦袋移在別人肩上,那當然不夠開心,所以要重新搬回自己的肩上——出一本衹寫自己一個人名字的書,不甘心一輩子尾隨一個日本人身後。
  中國的諸多作品都是由文學家翻譯出來的,諸如楊絳、傅雷等,這和他們的文學素養有很大的關係,在我國,單純從事文學作品翻譯的好像很少,翻譯界的現狀是怎樣的?
  不諱地說,譯作越出越多,精品越來越少。換句話說,搞翻譯的人多,翻譯好的人少。這大概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老一輩因為年齡的關係退出了,像我這樣的中年人因為歷史原因又潰不成軍,而年輕人、尤其外語出身的年輕人中文功底又較差;二是翻譯稿酬較低,執行的仍是多年前的標準,每千字20~80元,單純搞翻譯無法養傢糊口;三是翻譯成果未得到普遍認可。比如在大學,譯著不被視為高檔次成果,甚至根本不被承認。說得痛快點,傅雷譯的《 高老頭 》不算成果,研究《 高老頭 》的算成果;曹雪芹的《 紅樓夢 》不算成果,劉心武的《 紅樓夢解謎 》算成果。也就是說,雞不算成果,雞蛋算成果。如此這般,還有多少人有心思搞翻譯呢?
  ( 2006年4月 采訪者鄒紅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資料來源】中國工人出版社
寫在前面那橘黃色的燈光母親的視綫(1)
母親的視綫(2)我收藏的古董遠去的雞
另一種懷念(1)另一種懷念(2)鄉關何處
感念流星愧對自然青島的喜鵲
無需成本的幸福旅途拾夢——我的自畫像(1)旅途拾夢——我的自畫像(2)
書的背影(1)書的背影(2)那些孤獨而坦誠的心靈們
那一窗梧桐苦命的狗刻錄記憶的上傢站
不高興趙本山博客七日小記“席間”的範曾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