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全面窺視全球反美圖景:美國的敵人 A comprehensive global anti-American spy picture: the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
第118節:格林納達--豈能允許後院起火(2)
李濤 Li Tao
畢曉普的美國之行遭到了國內很多人的反對,政治氣氛變得緊張起來。1983年的整個夏天,"新寶石運動"中央委員會一直在圍繞畢曉普出訪美國進行辯論,一些左派人物開始對畢曉普心懷猜忌。畢曉普的老戰友副總理伯納德·科爾德趁機擴充自己的力量,伺機奪權。
9月27日,對國內糾紛無能為力的畢曉普前往蘇聯、古巴和東歐訪問,希望通過外部的力量,獲得國際的支持。可是,畢曉普犯了和蓋裏同樣的錯誤,在鬥爭的關鍵時刻離開格林納達,科爾德終於等來了獨攬大權的機會。
10月8日,畢曉普回到格林納達後,試圖重新控製"新寶石運動",但是為時已晚。10月12日,"新寶石運動"中央委員會投票决定將畢曉普軟禁。一時間,格林納達陷入了極大的混亂。畢曉普的支持者紛紛反對政府的軟禁决議,漁業和工農業部部長雷迪斯率領一批年輕人上街遊行,要求科爾德釋放畢曉普。
科爾德操縱中央委員會開除了畢曉普的黨籍。軍方在此時也開始傾嚮科爾德,武裝部隊司令奧斯汀稱畢曉普拒不執行"新寶石運動"中央委員會的决定,是個人不服從多數人的意志,是不允許的。軍方的介入讓科爾德的力量迅速壯大。除了繼續軟禁畢曉普之外,又將一些反對派逮捕入獄,位於首都聖喬治附近的裏奇蒙山上監禁了100多名反對派。
儘管科爾德大力鎮壓反對派,但是格林納達仍舊有很多人支持畢曉普。格林納達4名部長希望通過調解來化解畢曉普和科爾德之間的矛盾,但是科爾德大權在握,稱奪權是必然。科爾德認為衹有用他的思想來指導格林納達,格林納達的共産主義事業才能長久保持下去。
10月19日一大早,幾千名畢曉普的支持者聚集在聖喬治,高呼着"還我莫裏斯",並慢慢走嚮小山上的總理住宅。面對手無寸鐵的群衆,守衛住宅的士兵也無可奈何,衹朝天放了幾槍以示警告。然而,情緒激動的人群不顧警告,硬是衝過了士兵和裝甲車的阻礙,將畢曉普接到了魯珀特堡。
得知畢曉普被營救並接到了魯珀特堡之後,駐紮在弗裏德裏剋堡的科爾德和奧斯汀經過商討,决定派3輛蘇製裝甲運兵車前往魯珀特堡。中午時分,3輛裝甲車在接近魯珀特堡時開火。一些持槍的群衆奮起反擊,遭到了士兵的機槍掃射。畢曉普無奈,和他的追隨者們走出了魯珀特堡,結果他們全部倒在了院子裏。
畢曉普的被殺和科爾德的殘酷鎮壓並沒有使格林納達的混亂局面安定下來,反而激發了更大規模的反對活動。格林納達的機場被關閉,所有商店全部關門,全國的職工實行了總罷工。格林納達的局面已經混亂到無法收拾的地步。科爾德面對強大的反對聲浪衹得退居幕後。
10月20日,奧斯汀宣佈成立由16名軍人組成的革命軍事委員會,在局勢恢復正常以前,革命軍事委員會將組成國傢政府。格林納達由政變造成的時局動蕩逐漸平息下來。
二 裏根的美國立場:"無奈"的藉口 美國對格林納達的局勢發展一直十分關註。早在畢曉普上臺後,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和軍方就對這個不安分的鄰居開始了調查和防範。美國著名的"鷹派"人物國防部長溫伯格強烈反對共産主義,認為衹有軍事上的製衡才能換取世界和平。他將格林納達的變化看作是對美國利益的最大挑戰。他收集了大量格林納達的情報,包括古巴幫助其修建的機場,他將機場的照片交給了裏根總統。
1983年3月23日,在一次全國電視講話中,裏根總統嚮公衆出示了有關機場的照片,並談到格林納達問題。他指出:位於加勒比海南端的格林納達,在古巴人和蘇聯人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擁有一萬英尺長的飛機場。這個國傢連一支空軍部隊都沒有,修建這麽大的機場幹什麽? 加勒比海是美國國際貿易和軍事運輸的最重要的通道,美國的石油輸入有一半以上要通過加勒比海。格林納達這個僅有10萬多人的小國,根本用不到這麽大規模的機場。如果它發展軍事,對周圍其他加勒比海國傢來說是極具威脅的,因為這一地區的大部分國傢都沒有軍隊。鑒於這些理由,美國認為蘇聯和古巴致力於武裝格林納達的目的極不單純,是霸權主義在這一地區的滲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目錄、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1) | 第2節: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2) | 第3節: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3) | 第4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 | 第5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2) | 第6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3) | 第7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4) | 第8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5) | 第9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6) | 第10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7) | 第11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8) | 第12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9) | 第13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0) | 第14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1) | 第15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2) | 第16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3) | 第17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1) | 第18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2) | 第19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3) | 第20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4) | 第21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5) | 第22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6) | 第23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7) | 第24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8)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