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番僧
蒲鬆齡 Pu Songling
釋體空言[1]:“在青州,見二番僧,像貌奇古[2];耳綴雙環,被黃布,須發鬈如[3].自言從西域來[4].聞太守重佛,謁之。太守遣二隸[5],送詣叢林[6].和尚靈轡,不甚禮之。執事者見其人異[7],私款之,止宿焉。或問:‘西域多異人,羅漢得無有奇術否[8]?’其一囅然笑[9],出手於袖,掌中托小塔,高裁盈尺,玲瓏可愛。壁上最高處,有小龕[10],僧擲塔其中,矗然端立,無少偏倚。視塔上有捨利放光[11],照耀一室。少間,以手招之,仍落掌中。其一僧乃襢臂,伸左肱,長可六七尺,而右肱縮無有矣[12];轉伸右肱,亦如左狀。”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釋體空:體空和尚。釋:釋子,和尚的通稱。體空是他的法名。
[2]奇古:奇特、古怪。
[3]鬈(quán拳)如:捲麯貌。如,助詞,相當於“然”。
[4]西域:見本捲《西僧》註。
[5]太守:此指青州知府。
[6]叢林:指寺院。意為衆僧和合共住一處,如樹木之叢集為林,故名。
《大智度論》三:“僧伽,秦言衆。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僧聚處得名‘叢林’。”
[7]執事者:協助長老管理寺內僧衆及生活供應諸務的僧人。
[8]羅漢:即阿羅漢。佛弟子類名,地位低於菩薩。這裏是對番僧的敬稱。
得無,莫非。[9]囅(chǎn産)然:笑貌。《莊子·達生》:“桓公囅然而笑。”[10]小龕(kān堪):供奉佛像的小閣。
[11]捨利:即捨利子。相傳釋伽牟尼遺體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物,據說能放異彩;後來也指德行較高的和尚死後燒剩的骨頭。[12]肱(gōng弓):從肘到腕的部分;通指臂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話聊齋 |
|
|
捲一: 考城隍 | 耳中人 | 屍變 | 噴水 | 瞳人語 | 畫壁 | 山魈[1] | 咬鬼 | 捉狐 | 荍中怪 | 宅妖 | 王六郎 | 偷桃 | 種梨 | 勞山道士 | 長清僧 | 蛇人 | 斫蟒 | 犬姦 | 雹神 | 狐嫁女 | 嬌娜 | 僧孽 | 妖術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