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九十九
顧祖禹 Gu Zuyu
◎福建五
◇泉州府東至海百二十裏,南至海百有三裏,西南至漳州府二百七十裏,西至汀州府五百五十裏,西北至延平府五百五十裏,東北至興化府百六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五十裏,至江南江寧府三千二百五十五裏,至京師七千二百五十五裏。
《禹貢》揚州地。周閩越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三國吳屬建安郡。晉屬晉安郡。宋、齊因之。梁天監中,析置南安郡治晉安縣。隋平陳,郡廢屬泉州時泉州治閩縣。大業初,屬建安郡。唐武德五年,置豐州治南安縣。貞觀初,並入泉州。聖歷二年,置武榮州治南安。三年,州廢,還屬泉州。久視元年,復置。景雲二年,改為泉州改故泉州為閩州,而以武榮州為泉州。開元中,始治晉江。天寶初,曰清源郡。乾元初,復曰泉州。五代時,屬於王閩,後屬於南唐石晉開運二年,南唐得泉州地。三年,南唐置清源節度使,以授留從效。宋仍曰泉州亦曰清源郡。乾德初,改清源軍曰平海軍。元曰泉州路福建行省嘗置於此。今詳見前福州府。明初,曰泉州府,領縣七。今因之。
府倚山為險,濱海稱雄,北奠吳會之藩籬,西連嶺粵之唇齒。一有不虞,不惟八閩數州同憂共患而已。蓋水陸異用,戰守殊趣,一隅之地,而千裏之形在焉。論泉南者,第謂其土膏民沃,華實所資,抑末矣。
晉江縣附郭。晉為晉安縣地。隋為南安縣地。唐開元八年,始析置晉江縣,為泉州治。今編戶百二十九裏。
○刺桐城即府城。以昔時城下多植刺桐樹而名。《志》雲:郡舊有衙城、子城、羅城、翼城。內外有濠,舟楫可通。城市歲久類多堙廢。衙城在子城內,相傳留從效所築。子城則唐天中王審知所築也。羅城亦留從效所築。子城周三裏有奇,羅城周二十三裏有奇。宋太平興國二年,陳洪進挈地歸朝,詔三城皆隳壞。宣和以後,復葺舊址。嘉定四年,始大加修治。紹定三年,郡守遊九功於羅城之南築翼城,石二裏有奇。元至正十二年,以四方盜起,監郡亻契玉立議尋故址增築,乃拓羅城、翼城而一之,周三十裏有奇。城在五代時名葫蘆城,以城不正方也,改築,後象其形曰鯉魚城。明洪武初增築。纍朝復相繼修葺。至萬歷中,地震,城圮,益加營繕。城內有濠,頗深廣,瀠洄三面,獨東北阻山麓無濠。濠本在城外,元末拓城,城南濠因入城中。城有陸門六,水門一,隆慶二年,增為三。周廣皆因元舊。
○泉山府城東北八裏。一名清源山,一名北山,一名齊雲山。周圍四十裏,橫跨十餘裏,高數千仞,郡之主山也。《寰宇記》:泉山以山有孔泉而名。朱買臣謂東越王居保泉山,即此。山多石,泉出石竅中,故曰孔泉。上多岩洞諸勝,其得名者凡三十六處,而尤著者曰清源洞。《郡志》:泉山上起三峰,俗名三臺。中峰有清源洞,一名純陽洞,登其巔,可盡一郡之勝。俗謂東甌王避漢兵處,誤也。其左右二峰俱高秀,層岩稠疊,達於郡治。有事時,清源為攻守要地矣。又凰山在泉山南,山回拱如飛舞,一名皇績山。嘉靖三十七年,倭賊掠凰山、清源山,犯南安。明年,復由此入犯。○雙陽山,在府北四十裏,泉山來脈也。兩峰並峙,曰大陽、小陽,在南安縣則謂之朋山,在永春縣則謂之雙髻山。蓋山接三縣界,各以形似名。又五洋山,在府北五十裏,高頂中有田千畝。宋時有五姓居此,今訛五為吳。有小髻洞,可以避兵。山麓又有清水岩。
紫帽山府西南五裏。山高峻,常有紫雲覆其頂,因名。中有甘泉,味最勝。《志》雲:環山凡十二峰,而二峰尤高。左峰之陰有金粟洞,右峰之頂有凌霄塔,與泉山南北對峙,為郡之案山。又獅山,在府南十裏,一名峰山。相傳昔人置峰寨處。又南為行輦山,俗曰下輦。○羅裳山,在府南三十裏,其東有玉髻峰。又南十裏曰靈源山,蜿蜒數十裏,高出東南諸峰。上有靈泉,大旱不竭,一名太平山,以山頂平正也。亦曰吳山。《志》雲:山西北麓有吳明宮,亦曰吳明山,昔有吳氏隱於此,後人為宮以祀之。又有石曰望江石,南瞰大海外,如在眉睫,絶頂又有紫霞峰。
寶蓋山府東南四十五裏。一名大孤山。絶頂有石塔,宏壯突兀,出于云表,商舶以為抵岸之標。半山有虎岫岩,東南跨海。又有玉泉井,在石塔下,隨海潮汐以為盈縮。相近者曰金鞍山,亦名小孤山。○金釵山,在府南三十裏。兩峰延袤數百丈,如釵股然。今浯嶼水寨移置於此。有六勝塔,頗壯麗。相接者曰石湖山。
洋嶼府西南十裏。四圍田疇數百頃,嶼突起其中。又岱嶼,在府東南六十裏,突起海中,介於石湖、北鎮兩山之間。《志》雲:岱嶼相連者為白嶼,聳出江中,為洛陽、聖姑、北鎮、石湖諸港湍流分匯之處。而左右多沉沙,遷徙不常,屢為商舶患。又烏嶼,在府東北二十裏,四面潮水環繞。民居輻輳,舊有石路,潮至則沒,行者病之。宋寶中,始作橋以通往來,人以為便。
彭湖嶼在府東南海中。山形平衍,東西約十五裏,南北約二十裏,周圍小嶼頗多。自府城東出海,舟行三日可至。又有東西二碇山,亦在海中。自東碇開洋,一日夜可至。其海水號彭湖溝水,分東西流。西達漳泉,東達呂宋。《海防考》:隋開皇中,嘗遣虎賁陳棱略彭湖地。其嶼屹立巨浸中,環島三十有六,如排衙。居民以苫茅為廬捨,推年大者為長,以畋漁為業。地宜牧,牛羊散食山𠔌間,各耳為記。《元志》雲:三十六島,巨細相間,坡隴相望,有七澳居其間,大約有土無木,土瘠不宜禾稼。産鬍麻、菜豆,山羊尤多。居人煮海為????,釀秣為酒,采魚蝦蠃蛤以佐食。土商興販,以廣其利,貿易至者歲常數十艘,為泉外府。至元末,置巡司於此。明初洪武五年,湯信國經略海上,以島民叛服難信,議徙之於近郭。二十年,盡徙嶼民,廢巡司而墟其地。繼而不逞者潛聚其中,倭奴往來停泊取水,亦必經此。嘉隆以後,海寇曾壹本等屢嘯聚為寇,官兵大舉,始討平之。萬歷二十年,倭犯朝鮮,哨者雲將侵雞籠、淡水。雞籠密邇彭湖,於是議設兵戍險。二十五年,增設遊兵,春鼕汛守。四十五年,倭入犯竜門港,遂有長戍之令,兼增衝鋒遊兵,以厚其勢。其地環衍可二百餘裏,三十六嶼之勝,蓋清漳、溫陵二郡之門戶。但地斥鹵,水鹹澀,常燠多風,稼穡差艱耳。嶼之正中曰娘宮嶼。從西嶼入,二十裏為茶盤,又十裏為進嶼,即娘宮嶼矣。波平浪息,無氵朋奔激射之勢,其狀如湖,因曰彭湖。湖面寬轉可裏許,深穩可泊,遇南北風,我舟汛守皆頓其中。夷人往往窺伺,以為窟穴。面為案山,右為西安,各置小城,列銃其中,以為戍守,名曰銃城。又左為風櫃,夷人嘗築銃城於此。山略高至七八尺,夷拗其中,上壘土,若雉堞。日後毀其城,仍分軍戍守,與案山、西安相犄角。東為蒔上澳、豬母、落水,最當東南之衝。寇從東南來者,遇風輒寄泊焉。由陸趨娘宮三十餘裏,舊有舟師戍守,後又築銃城以防橫突。又東嚮為鑽管港、林投仔、竜門、青蠃諸澳。竜門有原泉,舊為居民聚落。萬歷三十五年,倭流劫大金,所餘船突犯泊此嶼。西為西嶼頭,正夷寇出入之道。有果葉澳,泉甚冽可飲。稍北為竹篙灣。又西為仔員。又西北為丁字門、水吼門,非乘潮舟,不得出入。皆設水陸兵戍守。嶼北為北山墩,有北太武,稍卑為赤嵌。循港而進,越一澳區,為鎮海港,纍城於此。又西北為吉貝嶼,沿海諸山,亂石森列,港道迂麯,非練熟舵梢,不能駕舟也。又北太武與中墩,稱兩太武,俱湖中最高處,便於望。娘宮稍後二裏有穩澳山,頗紆坦。自萬歷三十七年,紅夷一舟闌入彭湖,久之乃去。天啓二年六月,有高文律者,乘戍兵單弱,以十餘船突據彭島,遂因山為城,環海為池,破浪長驅,肆毒於漳泉沿海一帶,要求互市,欲如粵東香山澳夷例。總兵俞咨臯者,用間移紅夷於北港,乃得復彭湖。議於穩澳山開築城基,通用大石壘砌,高丈有七,厚丈有八。東西南共留三門,直北設銃臺一座,內蓋衙宇營房,鑿井一口,戍守於此,以控製娘宮。然議者謂彭湖為漳泉之門戶,而北港即彭湖之唇齒,失北港則唇亡而齒寒,不特彭湖可慮,漳泉亦可憂也。北港蓋在彭湖之東南,亦謂之臺灣。天啓以後,皆為紅夷所據。
○海府東南八十三裏。府境群川畢達於此。舊《志》:自城東海道正東行,二日至高華嶼。又二日至{闢黽}嶼。又二日即琉球國也。《海防考》:郡境濱海之地,東則惠安,與興郡莆田接界。西則同安,與漳郡海澄接界。延袤三百餘裏。今分設衛所,以防門戶,而邊海之佛堂、蚶江兩澳,亦肘腋之虞也。又有沙塘灣,在永寧衛城南,或謂之沙頭奧。
晉江府城南德濟門外。其上源承永春、安溪、南安諸水,匯為黃竜江。東流至城西臨漳門外,曰筍江。江岸有石,高二丈許,卓立如筍,因名。岸傍一山,俯瞰江流,有大盤石,從山腰至麓,與江相接。長百二十餘丈,其穿伏於水底者,尤不可測。宋初邑僧定諸建塔於盤石之上,因名山曰石塔山。筍江而下,則為浯江。流經德濟門外,復東流而北折,環城東南,曰石江。又東行至法石、石頭、聖姑,達於岱嶼,入於海,亦謂之蚶江。蓋皆晉江之異名矣。舊《志》:晉江之名,以晉南渡時,衣冠避地者多沿江而居,故名。《新唐書》:晉江縣北一裏有晉江。開元二十八年,別駕趙頤貞鑿溝通舟楫至城下。蓋引江為別渠,非即晉江正流也。
洛陽江府東北二十裏。納境內諸山溪之水及惠安縣西北之水,流經府東,入於海。群山逶迤數百裏,至江而盡。唐宣宗微時遊此,謂山川勝概,有類洛陽,江因以名。《志》雲:縣境東北諸水註於康溪,達於濠市溪,至於留公陂鬥門。其別流為長溪,受大帽等山十餘水。又別流為惠安沙溪,受覆船等山八水,俱至留公陂鬥門,匯為洛陽江而東入海。留公陂舊名豐𠔌陂,宋右史留元剛築以灌田,今俗呼陳三壩。洛,瀋括曰:義同落。《九域志》作樂洋。然洛陽之稱,其來久矣。
天水淮府城東南。其地曰南洋,田濱海,苦鹹鹵。唐大和三年,刺史趙鑿清渠,作三十六涵,納筍、浯二水以灌田,凡百八十頃。取趙姓望名曰天水,方言謂淮為圍,俗謂之下圍,後陳洪進改曰節度淮。宋守曹修睦亦嘗瀎治,別營三涵,以便啓閉。《志》雲:郡東南水門舊曰通淮,以泄城中瀦水。先是城內廢河與外濠絶,距淮遠。宋治平三年,夏潦水溢,屋廬崩壞。越二年,守丁穴城為門以通淮,疏潢納之外河,自河註之江,江潮通河,便於舟楫。百貨貿遷,皆至於市,因名門曰通淮。元季拓城,通淮門之地在城內,改建門曰南薫。嘉靖中,改門名曰迎春。隆慶二年,守萬慶重瀎城內外溝河,立臨漳、南薫、通淮三水,門城中諸水皆引流入淮,合附近群川達東山渡,入於晉江。
東湖城東一裏。郡境諸湖,此為最大。唐時周四十頃,後漸壅塞。宋慶元六年,郡守劉穎瀎之,積土湖中為四山,置鬥門四。於西南隅引為放生池,歲久侵廢。淳三年,守顔頤仲復瀎,又積土湖中為三山,郡人因名湖曰七星湖。後復廢。明天啓五年重瀎。一名萬婆湖。有萬婆祠。○竜湖,在府南百裏。相接者曰虺湖,周可二十裏。《志》雲:府南七十裏有橫山,其溪澗之水匯流為二湖。竜湖大而水緑,虺湖小而水赤。相傳舊與海通,涌沙介其間,遂別為湖。又有龜湖,亦在府東南三十裏,寶蓋山東北諸溪澗水所匯也。嘉靖三十七年,倭寇由龜湖突犯安平,燔掠而去,即此。
煙浦埭府東南二十裏。《志》雲:堰水曰埭,埭九十有四。煙浦最大,上承九十九溪之水,廣袤五六裏,襟帶南鄉之境,出石六鬥門入於晉江。宋時築捍三萬丈,鬥門四,與陳埭鬥門共為尾閭泄水。治平二年以後,屢壞屢修。紹興六年,大加修治。今猶仍故址。又西南為陳埭。本陳洪進所築,受西北吟嘯浦之水及羅裳山諸澗西南出,分為衆港,從二鬥門以入海。○七首塘,在府南二十裏,境內之塘四十有一,七首為最大。七首之中,盈塘、砂塘最大。塘中有嶼,群峰皆奇聳。《唐志》:晉江縣東一裏有尚書塘,溉田三百餘頃,本名常稔塘。貞元五年,刺史趙昌置。昌後為尚書,民思之,因以名塘。其塘上接清源山諸坑及東湖之水,下流達於晉江。府北一裏又有僕射塘。唐元和二年,刺史馬總開瀎灌田數百頃,總後贈僕射也。俗號白土塘,今皆廢為田。
清洋陂在府南。陂八十有二,洋陂最大,邑南諸洋俱受溉焉。自煙浦而西,水之小者為溪,大者為浦。溪浦分流之際,則築土為陂,以溉溪旁之田。自南安縣之九溪,至府西南之高溪,凡三十六水,合流數百裏而為陂。自陂而下,為拱塘、蘇塘,縈回覆十餘裏,所溉田千有八百頃。宋熙寧初築。淳熙七年,纍石為旱,以防霖溢。且為三垛以泄水,長一百八十丈,廣二丈有咫。修小陂於支流者五,為鬥門於下流者七,陂之南北,增築長旱各三,倍其長之數焉。凡諸港、浦、埭、塘,皆古人填海而成之,所謂閩在岐海中也。
玉瀾浦府南四十裏。匯靈源山東南諸澗之水趨於海。又南四十裏有植壁港,匯橫山以南諸溪澗水而入海。沿植壁而南,有陳坑港,匯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諸水趣於海。《志》雲:濱海之港以十餘計。西南隅又有安海港,南安縣境諸溪亦由此入於海。
○圍頭鎮府南八十裏。宋置寶蓋寨。《志》雲:宋淳熙十三年,於泉州城南十裏置寶杯寨,城東十五裏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以海寇衝突,圍頭守臣真德秀移寶林兵戍圍頭,立寨曰寶蓋,而以法石為重地是也。元寨廢。明初徙永春縣,陳岩巡司置於此,改今名。有城,周不及一裏。洪武二十年築。又烏潯巡司,在府東南九十裏。舊置於安溪縣大西坑,尋徙置此。有小城,亦洪武二十年築。相近又有深滬巡司,元置於府南二十五裏,曰港邊巡司。洪武二十年,徙置於此,改今名,並築城戍守。又祥芝巡司,在府東五十裏,舊置於東南五十裏之石湖鎮。洪武二十年,改徙今處,並築小城。
安海鎮府南二十裏。古名彎海,宋初始改彎為安,曰安海市。西曰新市,東曰舊市。海舶至州,遣吏榷稅於此,號石井津。建炎四年,置石井鎮。紹興二十六年,海寇奄至,鎮官自鎮西偏循東北築土城,疊石為門備之。後圮。元置石井鎮巡司於此。明初洪武二十年,徙巡司於同安縣之東坑鎮,仍為商民輳集處。嘉靖三十七年,以倭亂石拓城,周五裏有奇,為門四,水關大小凡八,設官軍戍守。亦曰安平鎮。三十八年,倭寇兩攻安平。四十三年,復自仙遊來攻,皆不能陷。萬歷三十四年,移府通判駐此,為濱海要地。又府東南有石湖鎮,亦曰石湖澳,濱海扼要處也。宋熙寧初,以石湖村為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四縣陸路總要地,置寨戍守。後廢。萬歷中,增築石城,並設戍兵。○萬安寨,在府東北洛陽橋傍,與惠安縣分界處,嘉靖中置。府南六十裏有潘徑寨,洪武二十一年所置也。府東南又有吳山等十五寨,俱洪武中置。隸永寧衛。
晉安驛府治西肅清門內。元曰清源站。明洪武九年改置驛,並設遞運所於其東,以驛兼領。《志》雲:府治西南有清源驛,元置,尋廢。又府南二十裏塘市有元置晉江稅務,明洪武六年,徙於城西南,更為稅課局。正統初省。十二年,復置。嘉靖十六年廢。又有河泊所,洪武十四年,置於城南門外。嘉靖間,移置城內。○潯羨場,在縣東南六十裏。産????。元置管勾司,後改司令司。洪武初,改為場。二十五年,又改設????課司。相近又有洲場,亦元置,明改。
洛陽橋府東北二十裏,跨洛陽江上。一名萬安橋,舊為萬安渡,頗危險。宋慶歷初,郡人陳寵始石作沉橋。皇五年,郡人王實等又倡為石橋,未就。會蔡襄守郡,慨然成之。纍址於淵,立石為梁,釃水為四十七道,長三百六十丈,廣丈有五尺。其後相繼修葺,為往來通道。嘉靖三十七年,官軍敗倭於此。○石筍橋,在府西臨漳門外,跨筍江上。宋皇初,創浮橋,名履坦。嘉間重修,改曰濟民。元豐初修飾,曰通濟。紹興間,改作石橋。慶元中,又造二小石橋相續,以達臨漳門。明宣德成化以後,屢經修治。嘉靖三十七八年,倭賊犯郡,往往嘯聚於此。四十年,官兵斷橋拒倭,久之復修築。又順濟橋,在德濟門外,宋嘉定四年建。一名新橋,元至元中及明成化七年以後,相繼修築,長百五十一丈,嘉靖三十八年,官兵禦倭於此。又北為車橋,亦是時屢被焚劫處。
安平橋在府西南石井鎮。宋紹興中建,釃水為三百六十二道,長八百餘丈。相近又有東洋橋,亦紹興中建,釃水二百四十二道,長四百三十二丈。又蘇埭橋,在府東南十裏。宋紹興二十四年,創建大橋四,計二十三間。又於田塍徑道造小橋百十四間,以通泥淖難行處,長二千三百餘丈。○鳳嶼盤光橋,在府東北二十裏。舊為石路,潮至不可行。宋寶中,建橋百六十間,長四百餘丈。又府東南七十裏有陳坑橋,宋淳熙初建,釃水百四十道,路八千餘丈。又普利大通橋,在府南三十餘裏,宋紹興十二年建,凡百十間,長三百丈。又有玉瀾橋,在府東南四十裏,跨海港千餘丈。已上諸橋,自宋以來,歷代修築。
法石寺府東五裏。宋末,蒲壽康謀據郡降蒙古,少主至泉城北,不敢入城,駐蹕於法石寺,即此。
南安縣府西十五裏。東北至興化府仙遊縣百七十裏,西北至永春縣百裏。漢冶縣地。三國吳置東安縣,屬建安郡。晉改曰晉安,屬晉安郡。宋、齊因之。梁置南安郡為治。隋廢郡,改縣曰南安,初屬泉州,後屬建安郡。唐初置豐州於此。貞觀初州廢。聖歷二年,為武榮州治,尋改泉州。開元中,州治晉江,縣屬焉。後因之。縣無城,嘉靖中,備倭患,因石為城,復瀎濠焉。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四十八裏。
○九日山縣西南二裏。奧衍明秀,溪流演漾,峰巒映發,稱為名勝。邑人九日登高於此,因名。山之岡脈,接晉江縣界,峰岩泉石,其得名者以數十計。又蓮花山,在縣西北三裏。聳峙平原中,嶺開八石,如蓮花然。登其巔,可盡一邑溪山之勝。縣東北又有九峰山,九峰突起,上有西華岩。○雄山,在縣南。山勢高大,諸峰皆出其下,故名。縣西南又有烏石山,與晉江紫帽山對峙,岩石奇勝,俗亦謂之烏山。《志》雲:縣西南二十裏有𠔌口山,峭拔森列,其中盤邃如𠔌。又南為五峰山,有石室靈泉之勝。
大安山縣西北十七裏。地勢幽阻,上有棲真岩,岩穴中容數百人。下有泉,歲旱不竭。又大宇山,在縣西北二十三裏。一名雞笄山,土肥泉甘,多産棗慄。下有翠屏峰、詹道岩諸勝。《志》雲:縣西北數裏有高田岩,山最高,上有田數十畝。○英岌山,在縣西五十裏。山勢盤踞數十裏,中峰尖而勢差伏,旁二峰兩翼張,如鷹振翮。一名鷹山。下有英洋溪,俗曰英溪,與安溪縣接界。相近者為九仰山,衆山九面環仰此山,因名。又山,在縣西六十裏。秀銳峭拔,其形如,航海者常望此山為標準。又西二十裏曰大帽山,廣袤十餘裏,頂有巨石九層如帽,與同安縣接界。
○海在縣東南。《志》雲:縣三面距山,惟東南一隅切附海口。有石井巡司及氵潯、運河二澳頭,為守禦之處。
黃竜江在城南。亦曰黃竜溪源自永春、安溪二縣,匯諸溪之水,一東南流,一東流,同達於縣西雙溪口。並流而東,至九日山下為金溪。又東繞縣治南,為黃竜江。遠近諸水皆流合焉,折而南,匯為筍江,即晉江上源也。○九溪,在縣西南二十五裏。有柏峰山,溪流出焉。逶迤而東,分為九派,匯為竜潭。下流至晉江縣之安海鎮,過安平橋入海。《志》雲:縣境諸水俱匯流入晉江縣界,為瓷竈溪、葛洲溪,俱南註清洋陂,至煙浦埭入海。
壽溪縣南三十裏。有覆鼎山,溪源出焉。縈紆二十餘裏,溉田三千餘畝。又桃林溪,在縣西二十裏,自安溪縣流入界。留從效微時居此。下流俱入晉江縣界。又洪瀨溪,在縣北,路出永春、德化二縣,下流入於雙溪。
○澳頭鎮在縣西。有巡司,正統間置。又石井廢巡司,在縣西南下坊村,宋紹興十四年置。北距州城六十裏,南去石井鎮十五裏。元移置於晉江安海市。《會典》:石井巡司,舊係澳頭,萬歷六年改。又連河巡司,在縣南,洪武初置。二十年,徙同安之峰上,故址猶存。○都巡寨,在縣城東潘山下,宋紹興中置。東距郡城十裏。元至順間,徙於縣西北盧溪橋,改盧溪巡司。明洪武二十年,徙於惠安縣之獺窟嶼。又塔口隘,在縣西北,接永春縣界。
康店驛縣西南六十裏。又汰口驛,在縣北,有汰口山。兩山並峙,溪流其間。宋時有僧建橋於此,曰汰口橋。以近臥竜山,亦名臥竜橋。尋置驛。《志》雲:驛在劉店、鄭山之間,蓋道出尤溪,以避義江之險也,後廢。
同安縣府西南百三十裏。西至漳州府百五十裏,西北至漳州府長泰縣百二十裏。漢冶縣地。晉析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廢。唐為南安縣地。貞觀十九年,置大同場。五代唐天成四年,王閩置同安縣,屬泉州。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四十八裏。
○銀城即今縣。宋紹興十五年創築。外環以濠,十八年,城始就。二十五年,朱子為邑主簿,與監稅曹沆備城西北,寇不能陷。其製東西廣而南北隘,如銀錠然,故曰銀城。又城南溪有二石,狀如魚,色若銅鼓,亦名銅魚城。慶元紹定間,相繼修瀎。元至正十四年,安溪山賊陷城。明年復修治。尋圮。明正統十四年,沙尤賊復陷城。景泰初,因舊址增修。嘉靖三十七年,因倭寇增築。明年,積雨城壞,賊大至,官兵用木柵捍蔽禦卻之。後復屢經修葺。
○大輪山縣城東一裏。群峰自西北環列而來,如乘車張蓋、躍馬奔輪之狀。西南一峰,屹然倚空,名羅漢峰。外又有尊者岩、蒼翠岑諸勝。又東一裏為九躍山,山形蜿蜒,如竜之躍者凡九,因名。又葫蘆山,在城西北,平地特起,形若葫蘆。旁又有四小山,俗呼五蘆山。○三秀山,在縣北十裏。三峰秀出,一名仙人掌,為邑之北鎮。又縣北三十裏有鬥拱山,相近者曰吳淮山,皆高聳雲漢。又大尖山,在縣西北四十裏,高數百丈,與安溪縣接界。
北辰山縣東二十五裏。高聳若拱北辰,上有岩,岩側有十二竜潭。又福船山,在縣東四十裏,高秀甲於群山,一名福泉,接南安縣界。又大羅山,在縣東北五十裏,亦曰蠃山。岩巒綿亙,亦與南安縣接界。○蓮花山,在縣西三十裏。峰巒聳拔,狀若蓮花,一名金冠山,亦名夫人山。又西三十裏有三重山,復嶺重岡,高聳千仞。其相接者曰文圃山,南濱大海,下多文士,因名。其山層巒疊嶂,深洞長𠔌,有竜池岩及雲嶽、雲峰諸勝,與漳州府海澄縣接界。又西裏許曰夕陽山,以在西方最高,遙接落日而名。《志》雲:縣西五裏有西山,形如五虎,俗亦名五虎山。
五通嶺縣東七十裏。《志》雲:宋幼主避蒙古兵至泉,聞蒲壽庚之亂,止郡城北法石寺,越城南下輦,今為下輦鋪。自下輦過縣東五都竜窟村,有三巨石連接水中,由此登舟。謂之禦踏石。又至莊坂尾,是為五通嶺,路旁二巨石夾峙,高四五丈,文信國題曰竜門。○洲嶼,在縣南四十裏海中,以在丙方而名,周圍二裏餘。稍東有白嶼,周圍四裏許。縣東西二溪之水合流經此,兩嶼又南經處嶼入於海。又嘉禾嶼,在縣西南七十裏海中。舊嘗産嘉禾,因名。一名鷺嶼,一名廈門,廣袤五十餘裏。五峰並立,而無盡岩居其中,最高者曰洪濟山。有岩嶺洞石之勝,其最著者有雲頂岩,亦曰留雲洞。又有嶺曰薛嶺,前後居民舊凡千余家。
浯洲嶼縣東南大海中。抵岸陸行至縣九十裏,水行五十裏。嶼廣袤五十餘裏,有山十數。最高者曰太武,狀若兜鍪,隔海望之,若仙人倒地。又有海印岩、石門關諸勝,其地亦名五澳,實番人巢窟也。明初設浯嶼水寨於此。嘉靖中,倭自浙江舟山南行泊浯嶼,福建大震。旁又有大擔嶼、小擔嶼,周圍皆數裏。嘉靖二十七年,賊攻沙頭嶴,衝大擔外嶼,官軍擊卻之。賊因流劫北茭、羅浮諸處。又有列嶼,廣二十裏,上有大小山數十。其高者曰吳山、牧山、樓山、湖山,而吳山為最。牧山前有軍營山,後有馬寨,有草湖,昔嘗置場牧馬於此。○大登嶼,在縣東南海中。又南有小登嶼,皆廣六七裏。其西有鼓浪嶼及夾嶼,舊皆有民居。洪武二十年,悉遷入內地。成化以後,漸復舊土。
○海縣南八十裏,與海澄縣接界。舊《志》雲:縣三面距海,而金門、廈門尤為險要。今既設兵戍守,又於圍頭諸處分佈營哨,相為應援,所以嚴門戶之防也。其澳頭若列嶼、五通、劉五店、神泉諸處,亦為防禦之要,而廈門港塔頭澳其最著者。
東溪縣城東。源出大羅山,東南流,有曾溪,出縣東北三十裏曾嶺下流合焉。繞流至縣城南,與西溪會。其西溪自安溪縣流入縣西北界,與竹山坑等水合,西折而南,經城西,又繞流至縣南,與東溪合。東流五十裏入於海。○溪,在縣西三十裏,出蓮花峰,東南流。縣南有小同溪,出南安縣南界洪岩山流合焉,又南入海。又沙溪在縣西北五十裏,源出長泰縣,流入境,有三重山水流合焉,下流入海。縣東四十裏又有蓮溪,其地有鴻漸山,頗高秀,亦接南安縣界,溪源出焉,合縣境諸溪南折而東流入海。
洪前????泉在縣東東山浮洋中。海潮所不到,每風日晴明,輒有小泉自沙土中出,鄉人取而淋之,可煎成????。
○高浦鎮在縣南高浦村。有巡司。《志》雲:本置於縣西積倉坂尾,後移此。萬歷九年改為白礁巡司相近為塔頭巡司,舊置於晉江縣之石湖鎮,後移此。又田浦巡司,在縣東南浯洲嶼,舊置於安溪縣源口渡,後移此。又有官澳巡司,舊置於德化縣東北之東西團,後徙於浯洲嶼,改今名。又有峰上巡司,本置於南安縣界之蓮河,後亦移於浯洲嶼。相近者為陳坑巡司,亦自晉江縣石井鎮移於浯洲嶼。又南為列嶼巡司,舊置於澳頭,後亦移此。以上七巡司,《郡志》雲俱洪武二十年改徙,各築城為守禦。又有溪巡司,在縣西四十裏,正統元年置。○石鼓寨,在縣西南,《志》雲:宋靖康間築,以禦山寇,故址尚存。又有爰湯、東山、後溪、大尾洲等寨,俱宋靖康紹興中置,後皆廢。
浯嶼寨在縣東南。水寨也。《志》雲:洪武初,江夏侯周德興置寨,與福州之烽火,興化之南日為三寨。景泰間,復增漳州之銅山,福州之小埕,共為五寨。寨置於浯洲嶼太武山下,實控泉州南境,外扼大、小擔二嶼之險,內絶海門、月港與賊接濟之姦。成化中,或倡孤島無援之說,移入廈門內港,仍曰浯嶼寨。山嶴崎嶇,賊輕舟入淺,我大舟難以轉舒,每失事機。舊浯嶼棄而不守,番舶得據為窟穴。嘉靖四十二年,議復置於浯嶼,增兵戍守。近《志》雲:浯嶼寨今移於晉江縣之金釵山。○劉五店澳頭寨,在縣東。又東有牛嶺等寨。《志》雲:縣西又有青崎山等寨,西南有下崎等寨。其屬於官者十四,而民間自為戍守者不可勝計,皆倭患時置。又鎮南關,在縣南。舊為鴻店亭,後置關於此,為海濱扼要之地。
大輪驛在縣治西。宋時為大同驛,在城東朝天門外,元移今所,更名同安。明洪武九年改今名。又深青驛,在縣西五十裏。宋名魚孚驛,在安民鋪側,元移今所,更名深青,明因之。又浯洲場,在縣東南。洪武二十五年,設????課司。又河泊所,在縣西南,亦洪武初置。○石菌鋪,在縣南海濱,為烽堠之所。嘉靖四十年,倭賊自漳州府長泰縣突犯同安,鄉兵襲擊之,賊竄石菌海濱是也。其地與潘徑、陳坑皆相近,有戍兵哨守。又王倉坪,在縣東南。嘉靖中,倭賊自興化府仙遊縣突趨同安,參將戚繼光追至王倉坪,倭奔漳州即此。
惠安縣府東北五十裏。西北至興化府仙遊縣百餘裏。唐晉江縣地。宋太平興國六年,析置惠安縣,屬泉州。元因之。明嘉靖間,因倭寇始築城瀎濠。是後屢經葺治。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三十五裏。
○蠃山在縣治北。形如蠃髻。舊名羅峰,雲羅隱嘗寓此。縣城南又有樓山,回拱縣治,一名留山,亦曰城樓山。○大帽山,在縣西北四十裏,屹立千仞,雄峭盤鬱,絶頂廣百餘丈,有泉泓然。其西南曰三髻山,絶頂拔起三峰如髻。有仙人橋,橫跨兩崖,崖甚深杳。又有靈湫,亦深廣。《志》雲:縣北二十裏有東平山,一名北山,群山連屬,東有平原三四裏,復起一峰,因名。又東南數裏曰臥竜山,盤麯回覆,中起一峰,如竜首之昂聳。又南曰竜盤山,山勢蟠繞如竜,與蠃山相峙。
九峰山縣南二十五裏。群峰爭雄,其數有九。又城山在縣西南三十餘裏,東連大海,西接長江,延袤如城。《志》雲:縣西數裏有盤竜山,七峰聳起,盤麯重疊,因名。○錦田山,在縣南四十裏,下有腴田萬頃。五代時,豪民黃氏居山下,亦曰黃田山。《志》雲:縣南有青山,山面大海。王閩將張睏嘗立寨於此,以禦海寇。又縣南濱海有鴨山。嘉靖中,倭攻惠安,不剋引去。知縣林鹹擊之於鴨山,伏發敗死。今有鴨山埭。
昆侖山縣東北三十裏。勢高聳,望之若祥雲,南有伏虎岩,清泉石室,最為幽勝。又南為靈鷲山,一名烏石山。又五公山,在縣東二十七裏。相傳蕭梁時有五僧隱此。一名下江山,以南唐保大中,江盈傢於山之東麓也。○鬆洋山,在縣東南三十餘裏。高大甲於縣境諸山,為一方巨鎮。山北有洞,亦曰鬆洋洞,洞口僅容一人,中寬廣容二三百人。宋元之季,民常避難於此。又靈瑞山,在縣南三十裏。橫列縣治之陽,若屏障然。中有孤峰特起,曰靈瑞岩。麓有竜泉,一名竜泉山。《志》雲:山北十裏有峰崎山。又北三裏為輞川山,有居民數千傢。
覆船山縣西二十五裏。以形似名。一名報劬山。唐陳嘏葬親山下,因更名。有岩石諸勝。又南為鸛堂山,下瞰洛陽江。
獺窟山縣南五十裏大海中。宋開禧間,僧道詢運石成橋七百七十間,直渡海門,約五裏許。潮平則沒,半落則通人行,至今籍其利,亦曰獺窟嶼,有巡司。又大乍山,在縣東南海中。山頂有洞,由小石門入丈餘,折而右,轉巨石如屏,可蔽內外,中容數百人。一人持戟守門,千百人攻之不可入。明初居人避倭亂於此,寇不能攻。嘉靖三十八年,倭寇犯郡,繼而自祥芝、石湖、烏潯分道出海,參將王麟追敗之於此。○淨山,亦在縣東南海中,一名尖山,圓淨尖秀,下瞰東溟。上多怪石,如水嚙射狀。最高而峭拔者三峰,登之可以觀日出。又? 劍?在淨山東十裏,北對黃崎山,南控大乍山,邑境諸山之東趨於海者,至此三山而止。《志》雲:黃崎山在縣東南三十裏。三面環海,鹵氣吹蕩,不生草木。宋時産鐵礦,置爐煮煉於此。今廢。亦名揚旗山,以遠望勢如立旗也。又有圭峰,在縣東北四十裏,與黃崎山對峙於海門。又東北海中有樂嶼,舊有民居,明初遷於內地。○岱嶼,在縣南大海中,舟楫必經之地,常有戈船守此。詳見前晉江縣。
○海縣東南兩岸至海,皆四十五裏。北自樂嶼,南屬岱嶼,並海凡百餘裏,支海穿達,上接溪港,不可悉計。又東與興化府莆田縣接界。《邑志》:縣西北跨山,東南皆際海。永樂間,島夷為患,始築沿海五城,曰崇武,曰獺窟,曰? 摽換破椋環邐玻暈琳稀=隕璞兀?
洛陽江縣西三十裏,與晉江縣分界。縣境山溪之水,多匯流於此而入海,亦曰洛陽港。《志》雲:縣西有沙溪,出三髻山,合西南諸溪,亦曰白岩溪,入洛陽江。○峰崎港,在縣東五十裏。縣境驛坂諸溪,發源大帽以東等山,匯流入峰崎港以達海。又前林港,在縣東南四十裏。縣南有金山等溪,發源九峰諸山,下流會群溪,東至東井埭,出前林港以入海。縣東北四十裏又有添崎港,其上流為證果、真如等溪,悉由此入海。
竜津溪在縣城南。源出東平山,繞流經城西北數裏之太白峰,即蓮華山也。至竜津陂,繞縣治前樓山之陰,又東達下謝溪,入王孫走馬埭,匯輞川港接於海。輞川即峰崎港。《志》雲:縣城有上下水關,通蓮花山下之水入竜津溪。西曰玉蓮關,水門二。東曰竜津關,水門三。縣境群溪以數十計,竜津溪則貫串城市間也。○馬山埭,在縣西南二十五裏馬山下,埭以山名。《志》雲:縣南為馬山埭,其上流為下曾、黃坑等溪,俱在縣西二十餘裏,南流由埭以入海。又傅埭,在縣東北,其上流為西充溪,匯東北諸溪水出傅埭以入海。《志》雲:西充溪在縣東北四十裏。
○輞川鎮縣東北十裏。阻山負海,民居繁密。嘉靖三十七年,縣屢被倭患,因議城之。四十一年,城始就,周四裏,與縣城相犄角。又峰尾鎮,在縣東北四十餘裏。舊名沙格巡司,在縣東四十裏。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改置於烽尾村,築城為守。又? 曀菜荊諳囟閑 較攏久《笛菜荊唇癯縹?所也。後徙置於此,改今名。又黃崎巡司,在黃崎山下,本置於德化縣東北清泰裏,曰清泰巡司,後改徙於此。縣南又有獺窟巡司,在獺窟山下,本南安縣之蘆溪巡司,後改徙焉。諸司皆有城,俱洪武二十年築。又塗嶺廢巡司,在縣北三十裏塗嶺山北,元元統二年置,洪武二十年廢。故址猶存。
白水寨縣北五十裏白水鋪南。一名陳同寨,其地甚峻,元末寇亂,鄉人築壘為寨。正統十三年,鄰境盜起,復藉此控禦,邑人呼為寨嶺。又東坑寨,在縣西北。《志》雲:日曝嶺距縣三十五裏。又西五裏即東坑也,路入仙遊,地亦險仄。元季兵亂,邑人避難於此,築寨自衛,今與白水寨俱為北境保障。○虎窟寨,在縣西南山𠔌中。崇山夾峙,狹徑僅通。正統末,置寨以禦沙汀之寇,遇亂輒為戍守處。又青山寨,在縣東南四十餘裏,洪武二十一年置,隸崇武千戶所。
錦田驛縣治西南一裏。舊名皇華驛,在城東。宋太平興國中建。元元貞間遷今所,更名竜山驛,兼置竜山站。洪武八年改今名。又西為遞運所,以驛兼領。又河泊所,在縣東三十裏輞川澳,洪武十六年設,後為海潮漂圮,正德中重設。又惠安場????課司,在縣東南三十八裏。元設管勾司,尋為司令司。明洪武十五年,為轉運分司署。二十五年,改置今司。轄廣運等倉埕凡八所,屬????運分司。○瓊田延壽橋,在縣東五裏,宋建,為梁百二十九間,長二裏許。自元以來增修,為縣南諸溪匯流處,東出輞川入海。
安溪縣府西百五裏。西南至漳州府二百三十裏,西北至漳州府漳平縣二百四十裏,東北至永春縣百裏。唐南安縣地。鹹通五年,置小溪場。五代周顯德二年,南唐置清溪縣,屬泉州。宋因之。宣和三年,改為安溪縣。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十六裏。
○清溪城即今縣故小溪場也。南唐保大十三年,詹敦仁監場事,請於清源節度留從效曰:小溪西距漳汀,東濱溟海,地廣二百餘裏。三峰玉峙,一水環通。黃竜內顧以騰驤,朱鳳後翔而飛翥。土之所宜,桑麻𠔌粟。地之所産,獐麂禽魚。民樂耕蠶。冶有銀鐵,稅有竹林之徵,險有溪山之固。地實富饒,足以置縣。從之,名縣曰清溪。宋曰安溪。舊無城。嘉靖三十九年,倭自仙遊、永春突犯。四十一年,始議築城。四十四年,城始完固。
○鳳山縣治北,縣之主山也。以形似名。一名鳳髻山,又名展旗山。治南曰黃竜山,與鳳山對峙,一名南山,亦曰登高山。下有黃竜津,竜津橋跨其上,亦名竜津山。○黃山,在縣南十五裏。一名午山,亦曰南山,為邑中衆山之宗。深林邃𠔌,饒筍蕨棱稻。山半有五峰岩,亦曰頭陀岩。又南二十餘裏曰浪來山,謂山勢如浪也。山半為閬苑岩,一名閬山。《志》雲:縣西南二十餘裏有竜塘山,嶺曰竜門嶺,石壁夾峙,舊有竜門驛,道出同安縣。
翠屏山縣北五十裏。高出群峰之上,亦曰大尖山。其東為小尖山。又陳五郎山,在縣北三十裏。最高,晴明可以望海。又覆鼎山,在縣北八十裏,以形似名。北接永春縣界。嘉靖二十六年,賊陳日暉據山陰,出沒大為民患。尋討平之。○後洋山,在縣西北五十裏,最高,下為平疇。一名大洋山。又西北六十餘裏有朝天山,以勢若插天而名。上有天寧岩。又西北曰鐵礦山,産鐵。《志》雲:縣西北八十裏有佛耳山。其山峭絶而高大,可耕可廬。一名佛天山。又西北二十裏有石鼓山。其相接者曰石梯嶺,巨石盤回,凡五十餘級。
磨槍嶺縣西百裏。山嶺險,路通漳州府長泰縣。《志》雲:自嶺而西南為銀場,即竜溪縣界也。又九竜峒,在縣西北九十裏。嘉靖二十六年,盜陳日暉據覆鼎山、大小尖、白葉坂、九竜諸峒為寇,出沒泉、漳、汀之交,亙百數十裏。官兵尋破之於白葉坂口,遂追擒之。白葉坂與九竜相近也。○古陵坡,在縣東。正統十三年,鄧茂七由德化、永春、安溪寇泉州,知府熊尚逆戰於古陵坡,敗死。或曰坡在南安縣境內,近泉州城南。
○藍溪在縣治南。源出縣西北九十裏北岩諸山,東南流,合群山溪之水,至縣西南五裏澳下渡,始通小舟。又東至竜津橋而流益大,溪色深碧,故曰藍溪。又東南流,入南安縣界,至珠淵渡,達雙溪口,為黃竜江之上源。《志》雲:溪自縣治西而東,下流接南安界。群灘錯列,凡十餘處,為行舟之阻。溪之別派,則一出縣西九十裏九峰山,逆流而東北入竜溪縣之九竜江。一出縣西北七十餘裏之同發山,逆流而西北入長泰縣。
湖頭溪在縣治西北。源出覆鼎諸山,引而南,諸山溪水皆會焉。至縣北三十餘裏,有馬上灘、淵灘,當溪阻石數百丈,水從石罅中出。正統間,始鑿石通舟楫。又有下湖溪,出銅鈸山,即同發山也。又有竜潭溪,出縣西北五十裏天馬諸山,合諸山水並流匯湖頭溪,歷數灘至縣治西北,為吳浦渡,會於藍溪。藍溪蓋衆水之宗矣。
○源口渡鎮縣西北五十裏。舊有巡司,後廢。正統五年,復置渡,即竜潭溪渡處。○白葉坂寨,在縣西北八十裏。嘉靖二十六年,以山寇出沒置。圍以石城,撥軍戍守。寨在崇山密林間,嵐氣最甚。尋廢。又縣境有東嶺等隘十有一,俱正德以後置。《志》雲:縣西八十裏有大深隘,弘治四年,賊溫文盛立寨山上。正德十年,建為隘,路出漳平。又打鼓隘,在縣西北五十裏打鼓嶺下。正德十六年建。嘉靖三年,賊新大總嘯聚於此。又桃舟隘,在縣西北百裏,西通長泰,北接永春,盜賊往來之衝也。又縣東南數裏有故大寨,縣北鳳山之半有故縣後寨,皆唐季遺址,後廢。
永春縣府西北百二十裏。東北至興化府仙遊縣百十裏,西南至安溪縣百裏,西北至德化縣五十裏。本南安縣地。唐長慶二年,析為桃林場。五代唐長興四年,王閩置桃源縣。晉天福初,閩又改為永春縣,仍屬泉州。縣無城。嘉靖間,因倭寇築城,周不及三裏。今編戶十四裏。
○古桃林場城在縣西門外三裏。今名上場,在縣前溪之南。城周不及二裏,民聚居其中。溪之北曰上西門,為商賈貿易之所,路通尤溪、大田、竜岩、漳平諸處,頗稱殷繁焉。
○大鵬山縣城北。形如飛鵬垂翅,絶頂三峰,秀出雲表。其旁重岡疊嶂,左為白馬懸鐘,右為雲竜大羽,若鳥張翼下趨,平處結為縣治,實縣之主山也。縣東南三裏曰花石山。嘉靖二年,官兵拒賊於此。○雙髻山,在縣北十裏。聳結二峰,若雙髻。一名朋山,上有仙人池。又北數裏曰高鎮山,形勢高聳,遠出衆峰之上,為一邑巨鎮。又北為高嶺山,亦高壓衆峰,其頂平曠。《志》雲:縣東北十餘裏有齊雲山,高接霄漢。又有三貫山,三峰秀拔,勢貫雲表。
雲居山縣西二十裏。卓立嵯峨,若趨若伏,雲常居之。其東為東山,俗呼高峰寨。又周山在縣西南二十裏。形勢雄壯,綿亙三十餘裏。又西南五裏為達理山。峭拔蒼翠,亦名筆架山,茂林清泉,六月如秋。○陳岩山,在縣西二十六裏。中峰尖聳,東西二峰屹立,謂之二臺。昔有蕭姓者開路於山左,通竜岩、尤溪二縣。憑虛架石,下瞰深𠔌,過者股忄慄。峰回路轉,如羊腸一綫,幾三四裏,行者仄足而過。地名馬跳石崖,刻字曰一夫關。下臨石澗,俯視深箐蒙翳,但聞水聲,即陳岩溪之上流也。石梁橫其上,曰高騫橋,亦名馬跳橋。自七都至六都,必逾此橋。而西又九十餘裏為縣之一、三都,地漸入漳平界矣。與陳岩山相近者曰洪步山,長亙數裏,高聳凌空,巍然獨秀,若步武狀。又雞母岫山,在縣西北六十裏。嘉靖初,官兵敗汀漳賊於此。山之東南十餘裏曰河澗山,盤回起伏,凡九十九峰,一名大池岩。相近又有礦山,産鐵。《志》雲:縣西北二十餘裏曰高麗山,屹立如屏,絶頂有道場寨,可容萬人。
蓬萊山縣東北二十裏。回環秀麗,勝若蓬萊。相對者曰錦綉山,亦高勝,本名鬼岫。宋光宗改今名。又天竺山,在縣東北三十裏,極高峻,接南安、仙遊二縣界。又東北有四臺山,四面各有一山,樂山居中,亦曰五臺。《志》雲:樂山周圍數十裏,昔時嘗聞山頂有音樂聲,因名。○苦竹嶺,在縣東,接仙遊縣境。嘉靖四十一年,倭自仙遊來犯,義兵拒卻之於此。
○桃溪縣治南。其源出縣西北六十餘裏之雪山,山高峻,多積雪,接德化縣界。水初名仙華,繞流而南出,經群山間,為陳岩、埔兜等溪。又東折為洑溪、磁竈等溪,至石鼓溪,始通舟楫。流經縣治,為縣前溪。復麯折流,為留灣溪。又東南出,歷馬甲、鐘山、山門、南澗、滑石等灘,皆險崖激浪。至縣東十五裏之西涵灘,則桃溪咽喉也。宋開寶三年,令林滂以馬甲諸灘險阻,鑿之以通舟楫。自西涵而下,出南安縣水江村,合於雙溪,即晉江上源也。《志》雲:溪自雪山下至西涵,出水江村,凡九十餘裏,舟楫通行。自石鼓至水江村,凡三十裏,其衆水之會於桃溪者,先後凡十四支。桃溪山,在縣西北二十餘裏。舊《經》雲:桃溪之水,蓋以山名。
黃田溪縣西北百五十裏,有岱山,北接德化縣界,溪源出焉。南流有碧溪諸水,出群山中,先後來會,入安溪縣界。又洞口溪,在縣西北五十裏。亦合諸溪水入安溪縣界,下流合於藍溪。○小姑水,在縣西二十三裏,流經縣西南二十裏西嚮山,分流東南註,至南安縣北塔口村,下流合東關水,即桃溪別名也。
○南峰寨縣西北百五十裏。相近有占仔、碧溪等寨。《志》雲:碧溪寨。宋紹興二十年,州將陳敏討捕山寇,以其地控漳、泉、汀、劍之衝,因置寨。復置丘店寨。後皆廢。又有蝴蝶、金雞等寨,俱據山為險。又石鼓寨,在縣西北五十裏。相近有陳坑寨及山中上下二寨、龜洋、馬頭寨。縣西二十餘裏曰陳岩寨,因山以名。明蕭安六所建,旁有小路通竜岩尤溪。又西北為道場寨。○仙亭寨,在縣西南二十餘裏後頭山上,寨容百人。又縣西二十裏石壁山西有銀瓶寨,險峻,壁中有清泉。元末所建。
雙魚寨縣治南留灣山上。山亦名雙魚山,寨因以名。又王山寨,在縣治東北懸鐘山後。又陳占仔寨,在縣東南石𠔌山。相傳昔劇盜陳占仔據此,鱗石岩,恃以為險。縣東十裏又有湖安山寨,山上有屯田百畝,即占仔寨門戶也。相傳賊將昔屯此。又縣西北二十五裏曰白鸛寨,在白鸛山頂,峻削壁立,崖石環障,清泉四出,縱橫各一裏許,亦元末建。正統十四年修築。鄉人避兵於此,賊不能陷。又有石壁、覆船等山寨,與白鸛相近。《志》雲:縣共有二十七寨,皆多事時戍守處。
樟坑隘縣西北百六十裏三臺山下,路通漳平縣。又有任田隘,在縣西北岱山下,路出尤溪。又西北東山下有吳隘,路出德化、尤溪及延平府。又白岩山下有上隘,亦出德化、尤溪縣。西百五十裏東湖山下曰白山嶺隘,路通安溪縣。自任田以下四隘,皆嘉靖二年置,以備汀、漳之寇。○蘆地隘,在縣西北五十裏新犁山下,亦嘉靖二年建。又縣西北二十裏有山中隘,其南有許平隘,宋開慶元年築,今廢。
上達隘縣西南二十餘裏白芒坑山後。相近有高平隘,路出安溪打鼓嶺。俱嘉靖初築以拒賊。○白隔隘,在縣東北三十裏。嶺勢律,一徑迂回而上,旁皆石澗,俯視千仞,路出仙遊。此興郡走泉郡之間道也,地名白隔嶺。其相近有梅坑、石獅山二隘,俱有小路可入仙遊。縣北十餘裏又有嶺隘,東北十餘裏曰苦竹隘。《志》雲:縣城東南有泥門隘,東十餘裏有東關隘。關倚山臨澗,深林密竹,亦稱險隘。關之東數裏阻大溪,闊二十五丈,舊有橋曰通仙橋,亦曰東關橋,今圮於水。自南安來者必渡此。北二十五裏又有蘇坑、英山隘,久廢。嘉靖初復置。縣境之隘,凡二十有二。其因嘉靖初寇亂而置者,蓋十有九雲。
德化縣府西北百八十五裏。東至興化府仙遊縣百三十裏,北至延平府尤溪縣二百四十裏,東北至福洲府永福縣二百五十裏,西南至安溪縣二百二十裏。本唐福州永泰縣地。貞元中,析置歸德場。五代唐長興二年,王閩升為德化縣,屬長樂府。漢乾二年,南唐改隸清源軍,又割尤溪縣二鄉益之。宋仍屬泉州。舊無城。嘉靖間,築城禦倭。今城周三裏,編戶十三裏。
○竜潯山縣治東北。山勢峭拔數千仞,蜿蜒如竜,縣主山也。宋紹興初,令吳崇年鑿山築寨以禦寇。其西有大旗山,峰巒回顧,環拱縣治,勢如展旗。又治南一裏有雙魚山,兩峰並聳,為縣之案山。○瓊山,在縣治西南。一名山,以圓秀如高廩也。相近者曰雪山,峰巒峻拔,高聳雲際,鼕時積雪,數日不消。又西南有斤山,一名蓋竹根山,高五裏,廣十裏。峰巒尖秀,如卓筆然。縣北三裏又有綉屏山,層崖峭壁,高秀若屏。《志》雲:縣西四裏為五華山,一名根山,上有五峰,狀如蓮花。縣南三裏有鳳翥山,一峰高舉,又名鷂山。高秀出諸峰之上,舊有浮圖,今廢。又南曰羅城山,一名豪城山,山形如覆釜,四圍峭峽,頂上平坦,舊為寨基。
戴雲山縣西北五十裏。高聳霄漢,雄跨十裏,嘗有雲氣覆之。巔有池,深不可測。分為九派,下註九溪。一曰張岩,二曰盧地,水皆北流。三曰雙芹,四曰馬槽場,五曰上洋,六曰上雲,七曰中興坑,水皆東流。八曰東埔,九曰李山,水皆南流。灌註縣境。又西裏許曰太湖山,盤踞數裏,形勢峻拔,四面崔嵬,上有奇峰羅列十二。山巔平廣數丈,內有池丈餘,影涵大虛,一碧如鏡,因名太湖,俗曰竜湖,又名青草湖。山形如舡,亦名飛舡山。○大帽山,在縣北七十裏,脈自九仙山來,綿亙數十裏,卓起大峰,狀若大帽。《志》雲:九仙山在縣西北百裏,廣袤峻拔,甲於諸峰。俗傳嘗有九仙隱此。又蓮花山,在縣西北八十裏,五峰攢簇,高聳峻峭。又西北有鐘山,四面俱石壁峭峻,形如覆鐘,中有岩洞澗壑之勝。縣西北百餘裏為雞髻寨山,地甚險阻,峰如雞髻,中有石門隘。
虎頭山縣西百五十裏。有古寨,周圍七裏餘。其中泉石如畫,外極高峻,避兵者依之,萬夫莫敵。相近又有一山,亦甚高峻,但乏水。昔有避賊於其上者,賊欲久圍以睏之,有一女子取酒浣衣以示賊,賊疑有水,因解圍去。俗呼酒曇寨山。又西有金雞山,山陰有金雞寨。又西有大尖山,峭峽奇險,聳峙尖削,有泉出其頂。
均山縣東北百八十裏。山勢峭拔,延廣數十裏。相近者曰飛仙山,兩峰角立,懸崖峭壁,瀑布飛流,高數千仞。縣東二百裏又有九座山,其山重巒疊嶂,道路險。○劇頭嶺,在縣東南二十裏,與永春縣接界。又縣西北百九十裏有官田嶺,接尤溪縣界,亦曰尤嶺。嶺下有躍竜寨,宋元符中建。《志》雲:縣西五十裏有湖嶺,最高峻,其水分西南二流,皆入於溪。
○溪在縣北,即戴雲山水也。九溪之北流者凡二,合為赤水,西溪東流,迤邐為上涌、下涌、山茶、曾坂、百葉、湖頭、李田、涌口等溪,益折而東北,距縣百八十裏曰九竇溪。又東北七八十裏為蠃潭,入永福縣界。其五溪之東流者,二溪合為竜潭,為左溪,合於九竇溪;其上洋之水,過涵口,至縣東北百七十裏之石獅渡;上雲之水為漿溪,過焦口,亦入石獅渡;中興坑之水為林翰坑,會於縣前溪。其二溪之南流者,合流為白泉、石山、蘇溪、塗坂等溪,經城西,為西門溪。折而東流,為縣前溪。回環麯折,俗謂之腰帶水,總名曰溪。又東北為十二翰溪,與上洋、上雲二水會於石獅渡,東北與張岩、盧溪、雙芹、馬槽四水同入永福界,為大樟溪,即九溪之下流也。境內山溪之水皆分流環註,並入於溪。
丁溪在縣南。源出瓊山,匯九氵祭諸溪,經歐山溪、大坑溪,而匯於縣北之溪。相傳溪本南流,不與會。宋元符中,大雷雨,水流回轉,縱橫若丁字,因名。又寨前溪,在縣西,源出湖嶺。南流者入李山溪,西流者自尤溪轉入永福,合大樟溪。《志》雲:縣西南百八十裏有下坪溪,入尤溪縣之大溪。
○官井關縣東北二百六十裏。又湯尾關,在縣東北百裏。其地有湯嶺隘,亦曰湯尾寨。又岩市關,在縣西北百八十裏,平盧關在縣東北百四十裏。其地又有石門隘。俱宋元間置,以防山蹊支路????丁出沒沙、尤諸縣間也。今仍舊。○蘇坑隘,在縣東南。又有劇頭、蓋福洋、上氵祭等隘,俱通永春及仙遊縣。又油竹隘,在縣西北二百六十裏之大官嶺,路通尤溪。其東北曰蛇嶺隘,道出永福。《志》雲:縣北百裏有竜床、赤嶺等隘,俱通尤溪。其西為伏虎隘,元至元十三年,以地接延、汀二郡,撥軍戍守,今廢。又焦嶺隘,在縣西北百八十裏,路亦出尤溪。其地即小尤中團也。嘉靖三年,官軍殲汀漳賊於此。
高鎮在縣東北百四十裏。舊有巡司,萬歷末革。《志》雲:縣有三縣巡司寨,在縣西三十裏五店村。宋祥符間,以左嶺為五州所輻輳,因置寨於此。管德化、永春、安溪三縣。元豐三年移此,元廢。○上甕驛,在縣北,宋置。《志》雲:自宋以前,郡城西北取延建路,道南安澄口驛、永春桃源驛、德化竜潯驛、上甕驛,抵尤溪縣,逶迤經西芹,至延平。蓋以避大義江之險,然山嶺高峻,卒不可行。自宋以來,西北之驛道遂廢。
附見:
泉州衛府治西,洪武元年置。
永寧衛府東南六十裏。宋乾道八年,置水澳寨。元為永寧寨。洪武二十年,改衛。二十七年,以衛瀕海,乃築城以備倭,周不及五裏。領守禦千戶所五。
守禦福全千戶所府東南八十裏,北距衛城二十裏。洪武二十年置。有城,周不及四裏,後以時修築,領潘徑寨。《海防考》:所西南接深滬巡司,與圍頭、峻上諸處並為番舶停留避風之門戶,哨守最切。福全、深滬有備,寇不能犯矣。
守禦中左千戶所在同安縣西南五十裏。本名嘉禾嶼,為廈門海口。洪武二十七年,移永寧衛中左所官兵於此,築城戍守,周二裏有奇。永樂、正統以後,不時修築,轄縣西南東澳、伍通二寨。天啓二年,紅夷突犯,總兵徐一鳴據城守拒,賊敗卻。《海防考》:所西有白石頭澳,嘉靖三十八年,官軍敗賊於此。為島夷出沒之所,嚮來設兵戍守。
守禦金門千戶所在同安縣東南五十裏。本浯州嶼,洪武二十年置。築城周三裏有奇,轄縣東劉五店等五寨,縣西洪山等三寨。《海防考》:所東有官澳巡司,相近又有料羅、烏沙諸處,皆番舶入犯之徑。其控扼要害,則在官澳、金門。
守禦高浦千戶所在同安縣西南六十裏。洪武二十三年,徙永寧衛中右所官兵戍此,更今名。築城周不及三裏,轄縣西高浦、大員堂、馬鑾等三寨。《海防考》:所西有鬆嶼,與海澄縣之月港相接,為濱海要衝。
守禦崇武千戶所在惠安縣南七十裏,西去府城八十裏。宋元豐二年,以海寇猖獗,置小兜巡司,巡徼晉江、同安、南安、惠安四縣沿海地。元仍置巡司。明初因之。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沿海地方,設立城池,移司於? 摽?而置千戶所於此。城周四裏有奇,後不時修築。嘉靖三十七年,倭賊來犯,官軍禦之,賊不能陷。以上俱屬永寧衛。
◇漳州府東北至泉州府二百七十裏,東南至海二百裏,西南至廣東潮州府五百有五裏,西北至汀州府六百三十裏,北至延平府五百五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七百裏,至江南江寧府三千五百二十五裏,至京師七千五百二十五裏。
《禹貢》揚州地。周閩越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後漢因之。晉屬晉安郡。宋、齊仍舊。梁屬南安郡。隋屬泉州。大業中,屬建安郡。唐初仍屬泉州今福州也。垂拱二年,始置漳州以漳水為名,治漳浦縣。《志》雲:州境自隋以來,地荒人稀,未沾王化。儀鳳三年,寇陳謙等連結諸蠻,侵軼潮州,翊府左郎將陳元光討平之。始開屯列戍於漳水北,且耕且守。尋請於泉、潮間建一州,以抗嶺表。從之。即屯所為州雲。天寶初,曰漳浦郡開元二十二年,州改隸嶺南,至是還隸福建。十年,又隸嶺南。上元初,復隸福建。乾元初,復為漳州二年州徙治竜溪。《志》雲:貞元二年徙。五代晉開運三年,南唐改曰南州以刺史董思安父名章,請改也。宋仍曰漳州亦曰漳浦郡。元曰漳州路。明曰漳州府,領縣十。今因之。
府雄據海濱,噤喉嶺表,山川清秀,原野坦平,為閩越之南屏,控島夷之北戶。《志》雲:福、興、泉為八閩之藩籬,而漳、南又為兩廣之唇齒,備禦不可不早矣。
竜溪縣附郭。本晉安縣地。梁天監中,析置竜溪縣,屬南安郡。隋屬建安郡。唐屬泉州。開元二十九年,改屬漳州。乾元二年,始為州治。今編戶百有二裏。
○漳州城即今府城。唐遷郡治此,未有城。宋築土為子城,周四裏。鹹平二年,環城瀎濠。祥符六年,加瀎西濠。又於西南隅鑿水門通潮汐。其外城僅樹木柵,周十五裏。紹興中,郡守張成大毀子城,並撤外城,三面築以土,獨南面阻溪為固,而子城之濠皆在城內。嘉定四年,以石城東面。紹定三年,復西南北三面,城周十七裏有奇,皆建樓櫓,瀎河隍。淳九年增修。元至正二十六年,陳友定使其屬縮城三面,惟南面仍舊,周十二裏有奇。瀎東西城濠,南臨大溪,北依山溝,隍有陸門四,南面為東西水關二。明初因舊城修飾,正統七年以後,屢經葺治,規製一因舊址。
蘭水廢縣在府南。舊《志》雲:梁所置也,屬南安郡。隋屬泉州。開皇十二年,並入竜溪縣。
○紫芝山在城西北隅。脈自天寶山來,蜿蜒起伏三十餘裏,至此一峰聳拔。又名望高山。南麓為登高山,郡城繞焉。頂有威鎮亭,洪武中建。山之東為日華、萬鬆諸峰,禪月、隆壽等山。其西為淨安峰,為騰竜、起鳳諸山。《志》雲:騰竜山本名竜亭山,在城西南隅,平地特起,奇石攢湊,俯瞰溪流。相傳昔有竜騰溪中,因建亭溪上而名。其相峙者曰起鳳山,本名高亭山,與日華諸峰綿亙連絡,繞城內外,皆紫芝之支隴也。又城南隔溪曰丹霞山,一名南山。又六裏曰南岩山,峰巒奇秀,延袤數裏,怪石錯列。其最著者曰石獅岩、寶月岩、玉泉岩、羅漢峰、白鹿泉諸勝。○名第山,在城南十裏。本名天城山,以唐元和中,郡人周匡物初登進士賜名。又城西南十裏有員山,前後望之,分十二面,因名。山有琵琶坂,上為石池。
天寶山府西三十裏。五峰峭立,周百餘裏,郡之望山也。宋大中祥符中,山下溪産大珠入貢,因名。上有寶岩洞、芙蓉城、百丈泉諸勝。山之北接玳瑁嶺,高百丈,亙三十餘裏,接長泰縣界,為郡北之屏障,俗曰大帽山。其枕天寶西麓者,曰新嶺。石磴盤回十餘裏,路通安溪、竜岩、漳平三縣,舊設亭障其上。舊《志》:元末有蔡公者,於山腰開新嶺,一名蔡公嶺。通道竜岩、安溪,即此。又西為揭鴻嶺,極高峻,在郡西北四十裏,《輿地志》:即古葵岡嶺,東南之揭,二越之基也。漢唐時,西北嚮長安,由安溪、大田以行。今故道廢,其下有唐屯軍營故址。上有營頭亭,相傳唐陳元光屯兵處。
文山府東二十裏。北臨大溪,三面通潮,或謂之觀音岩。其右為水頭山,聳拔奇秀,濱於大溪。逾溪以北,曰鶴鳴山。一名石壁山。又分岐而北者,曰岐山。《名山記》:鶴鳴、岐山連峙,二峰延袤十裏,聳秀於竜江之上,岩壑類皆奇勝。中有千人洞,洞口狹而暗,中甚寬朗,容千人。黃巢之亂,居民多避難於此。○鳳凰山,在府東二十五裏。《志》雲:在岐山右側,與文山對峙。中有萬鬆嶺,舊名馬岐,即郡之孔道也。元末,陳友定破漳人於此,郡城遂下。又竜氵祭山,在府東南二十五裏。有竜潭,飛泉百尺。旁為鳧翠山,雙峰如削,俗名魚刺山,一名朝天鯉魚山。
銅鉢山府北二十裏。山勢綿亙十餘裏,內一峰中窪而外圓,其形如鉢。又北十裏為天公山,山高秀,有瀑布泉。《志》雲:府北四十裏有石豪山,尖聳千仞,頂石多粘蠣殼,因名。南下小山纍纍,蓋天寶山來脈也。又竜山,在府北十裏,産茶。○鼎山,在府東北二十五裏。山高大,圓如覆鼎,絶頂有臍,俗呼鼎臍山。上有竜泰岩,以岩接竜溪、長泰二縣交也。一名侯作岩。又仰盂山,在府東四十裏,高廣峭拔,頂凹如盂。上有田池,又有仰盂岩。又白石山,在縣東六十裏。一名鸛石山,中有石空,容千餘人。
華峰嶺府北五十裏。一名竜頭嶺,高千餘丈,纍磴鑿石,以梯行人,北溪之流經其下。灘瀨粗惡,怪石岩,有三空二花之名,船楫不通,上下皆當逾嶺。溪傍有石狀如竜頭,因名。○九竜嶺,在府南三十裏。兩山夾峙,中縈石磴,凡十餘裏,路通潮州。嶺下有木綿庵,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舊《志》:府北三十裏又有九竜山,北有九竜水、金溪水。
○海府東南六十裏。舊《志》:府去海二百裏,今海澄縣東北即濱大海,與竜溪接境也。《志》雲:興泉之境皆兩面瀕海,惟府境與會城皆三面瀕海,故防禦最切。而彭湖嶼,實漳、泉二郡之外衛也。
九竜江府東北四十裏。一名北溪,亦曰竜溪,源出汀州府上杭、連城二縣及延平府沙縣界。東南流,合寧洋、竜岩、漳平之水而下華峰,又合長泰諸水過香洲渡,歷峽中,出峽為柳營江,與南溪會流入海。梁大同間,有九竜遊戲江上,因名縣曰竜溪,並以名江也。又南溪在府城南,溪有二源,本曰雙溪。自南靖縣合流,東經員山之北,為康仙渡。又東北繞郡城南,有三臺洲。又東為方壺洲,水勢微折而南,復麯而抱城,東過文山,為西浦渡。又東會於北溪,或以為即古之蘭水,梁所取以名縣者。其上流或曰西溪,以在郡城西也。亦曰南門溪,以繞城南門也。
柳營江府東四十裏。上有虎渡橋。《志》雲:九竜江水自華峰而來,註九竜山下,為漫潭。兩山如壁,流十餘裏,漫而不湍,淵而不測,即梁時竜躍處。南流經香洲渡,又南經蓬萊峽,出兩峽間,亙虎渡橋,為東偏要害。丁氏古譜雲:六朝以來,戍閩者屯兵於竜溪,阻江為界,插柳為營,江當梅溪之交,兩山夾峙,波濤激涌,西岸盡屬蠻獠。唐總章間,諸衛將軍陳政戍閩。政沒,子元光代領其衆,陰遣人沿溪而北,就上溪緩處結筏連坡,從間道襲擊之,遂建寨柳江之西,以為進取。恩威並濟,土黎歸附,因轄其地為唐化裏。柳營之名,自六朝時始也。宋紹熙間,郡守趙伯始作浮梁於下流以度。嘉定七年,太守莊夏易以板橋,豐石為址,釃為十五道而屋之,名通濟橋。嘉熙元年,圮於火。太守李韶易梁以石而不屋,越四年乃成。長二百丈,址高十丈,釃水亦十五道。淳初,又毀於兵。明洪武三十年復構。正統、天順、成化以後,屢經修建。舊《志》:唐末王潮下泉福,嘗宿重兵以守之,故有柳營之號。元末陳友定攻漳州,度柳營江,敗漳人於馬岐山,遂下漳州,使人鑿山道,城守自固。又陳讓《記》雲:江南橋梁,虎渡第一。昔欲為橋,有虎負子渡江,息於中流。探之有石如阜,循其脈瀋石絶江,隱然若梁,乃因壘趾為橋,故名虎渡,即柳營江橋也。又南與南溪合流,謂之福河,俗曰福滸。又東為錦江,中有許茂、烏礁、紫泥等洲,江流經此,分為南北。南流至海澄縣界,北流歷白石、青礁、石美鎮東,與南流合,納浮宮水入海。
天宮溪府西北七十裏。源出竜岩縣天宮山,流至此,為漫潭之上流,亦曰天宮大瀨。中有石氵祭,高丈餘,其水傾瀉溪中,自成音節,俗謂之更鼓水。《志》雲:府東北有藿溪,自連城縣來,經竜岩縣東北百裏入寧洋縣界,縈紆三百裏。又南入境,流入九竜江。○西湖,在城西。有泉甘美,可闢瘴癘,今湮。一云城東舊有東湖,周千餘畝,今亦廢。
○蒲葵關在府西南。《一統志》:關在竜溪縣二十一都,漢初南越所置關也。或云,在漳浦縣西南七十裏,唐時為閩中嶺南之通道。○海口鎮,在府東南,宋置以收海道商稅。又府西黃林保有巡簡寨,宋置。亦曰竜溪、竜岩、漳浦、長泰四縣同巡簡寨,元廢。又縣南有中柵寨,亦宋置,元廢。
高安寨在府西北。元至元十八年,州人陳桂竜據此,乘高為險,人莫敢進。元將高興以計焚其山,桂竜遁入洞。○石美堡,在府東七十裏覆舟山下,嘉靖三十六年建。有土城,萬歷四十年增修。又府東四十裏有玉洲土城,府北十裏有長橋土城,俱嘉靖中土人築以禦寇。
福河堡府東南四十五裏福河濱。嘉靖中,鄉人以福河係各港之要害,築土城以防倭寇,尋置官兵戍守。亦為福河把截所。又福河上十裏有鎮門土堡,在鎮門河濱,河即南溪下流也,又東會九竜江。《志》雲:鎮門港外通大海,內透城河,實為郡城門戶。萬歷末,築二小城,夾港南北對峙,設兵戍守,與福河堡及海澄縣相為形援。○柳營江巡司,在府東二十裏柳營江之西。洪武三年,設柳營江掣製所,隸福建都轉運????使司。十四年,改批驗????引所。正統九年,改為巡司。縣東四十裏又有柳營江把截所。《志》雲:縣北百餘裏有新嶺把截所,以新嶺為名。
丹霞驛府治西。唐時城東有漳浦驛,後廢。宋淳中,建驛於城東朝天門外。元至正間,移府治東。明洪武三年,徙於此。九年,改清漳驛,尋復舊。舊有遞運所,後以驛兼領。又甘棠驛,在府南五十裏,接海澄縣界。元至正二十五年建,明因之。又江東馬驛,在府東四十裏,宋為通源驛。元至正二十二年,改名江東。明仍其舊。舊有遞運所,洪武二十三年革。《志》雲:府北二十五裏有香洲稅課局,元商稅務也。明初改為稅課局,宣德中省。正統十二年,復設。成化十年,圮於水。嘉靖四年革。香,一作薌。
江東橋在府東,即虎渡橋也。江東驛置於此。又東四十裏即泉州府同安縣之深青驛,為往來襟要。詳見上柳營江。又薛公橋,在城南通津門外。宋紹熙中,始作浮橋。嘉定初,郡守薛揚祖纍石為址七,而梁之長二十六丈,因名。橋西地下,潦至田皆沮洳。五年,郡守趙汝讜瀎南岸沙坂為港,復建乾橋一十七間於橋南,以殺水勢。又為小橋二十四間於乾橋南,接石堤二十二丈,直抵南岸,以便行人。其西南一帶舊有土堤障水,紹興中改築石堤,後橋堤皆不時崩圮,相繼增修。萬歷二十七年,大水為害,郡守韓擢議於東門外建文昌橋,長九十八丈,為梁二十八間,尋圮。三十年,還修舊橋。四十一年,並修新橋,俱為民利。又流岡橋,在府東十五裏,長百二十餘丈,上有亭四百六十餘間,亦跨南溪上。
漳浦縣府南百裏。西北至南靖縣百三十裏,西南至廣東潮州府三百五十裏,南至廣東程鄉縣二百六十裏。本竜溪縣地。唐垂拱二年,析置漳浦縣為州治。開元四年,徙於今所。乾元二年,州徙治竜溪,縣屬焉。宋、元因之。今城周六裏有奇,編戶五十二裏。
○漳浦故城縣南八十裏。唐初置縣於此,為漳州治。在梁山之下,地名雲霄。其南漳水出焉,因名漳浦。開元四年,州民餘共訥等以地多瘴,請徙李澳川。從之。即今縣治。舊《志》:唐垂拱中,陳元光開屯漳水北,詔即屯所云霄地為漳州治。丁氏《記》謂州治梁山西嶺盤陀之陰。《一統志》雲:今雲霄驛,即故漳州治。或曰驛在水南,蓋與故城相對耳,後遷今所。唐未有城。宋初僅立三門,尋增為四。淳三年,始議築城禦寇,未果。元至正十二年,創築石城,瀎濠環之。明正德五年以後,屢經修築。嘉靖六年,並瀎城濠,嗣是亦相繼營葺。
綏安城縣西南百裏。晉義熙九年置縣,屬義安郡。宋因之。齊嘗為義安郡治,梁、陳復舊。隋開皇十二年,並綏安入竜溪縣。義安郡即潮州也。○懷恩廢縣,在縣西南二百裏。唐垂拱二年,置懷恩縣,屬漳州。開元二十二年,廢為懷恩鎮。又赤湖城,在縣東四十裏。元末,李志甫作亂,巨族曾仁禮率衆築城以禦之。後圮。正德中,寇亂,居民復修完之,周六裏有奇。又西林城,在縣南七十裏。元季有石城,後圮。正德五年修復。
○梁山縣西南三十裏。峰巒盤結,為郡之望。其旁阜為大尖、婆髻等山。《志》雲:縣東南五裏有峰山,自梁山發脈而來,挺然獨秀,下臨鹿溪,與隔溪拓港山對峙,為邑水口。一名鰲峰山。其在縣東南十五裏者曰良山,高數百丈,東峰距海,西接南詔、靖安及廣東大埔縣地。又東南三十五裏曰鼓雷山,斷岸千尺,下瞰大江。潮至,怒濤急浪,其聲如鼓如雷也。又盡梁山之南境為棋山,在縣西南百五十裏。又南為朝天馬山,頗高聳。餘見前名山梁山。
好景山縣西北一裏。縣治枕其麓,一名石虎山,以山巔有石如虎也。又西北二十裏為摩頂山,山高而圓潔,頂平坦,為縣境諸山之宗。又後到山,在縣北十七裏。蜿蜒秀峙,遠望如蛾眉,東有白鶴嶺。又東為羅山,群山羅列,如拱揖然。支為東羅岩,其北為慈恩嶺,盤折崔嵬,下瞰深𠔌。○海雲山,在縣東二十裏。壁立端重,上有沃田清泉,山半有海雲岩。其相接者曰馬鞍山。又竈山在縣東五十裏,疊嶂高大,周環四十餘裏,以中有仙人丹竈而名。怪石林立,山陽有田數十畝可耕。《志》雲:縣東六十裏有香山,山有五峰,如馬馳鳳翥。相峙者為臺山,高數十仞,平坦如臺,近觀與諸山齊峙,海舟望之,則迥出群山之上。又東有燈火山,距海裏許,海行者或見山上有光如燈,因名。
大帽山縣東北八十裏。山大而峻,四面林木蓊鬱,頂有黃茅,形若戴帽,一名戴帽山。岩石泉壑,種種奇勝。北行為海澄縣,東北行為鎮海衛,皆此山發脈也。《志》雲:大帽北麓為磁竈山,産茶。山與大江相對。其東為虎嶺,路通鎮海。山林深阻,舊多虎患,弘治中患息。好事者改為麟山嶺。又東即燈火山之西麓。○太武山,在縣東北百裏。一名太母山,山高千仞,周回亙百餘裏,屹立海上,端重聳峭。其高十裏為鎮海衛,東望大海,汪洋無際。陟其巔,漳、泉二郡盡在目中。有小石城,相傳南粵王建德避漢兵嘗保此,亦名建德城。似誤。又有延壽塔,高數仞,海中歸舶,望以為標準。
雲霄山縣西南八十裏。以高聳雲漢而名。舊《志》:山形端重,一作大臣山,亦名大神山。其據漳水北岸與大臣對峙者,曰將軍山。山形挺拔,如大將據幃幄中也。宋蔡如鬆雲:古閩越王號力騶等為吞漢將軍,使之南據險要以拒漢,因名。《邑志》雲:唐戍將陳元光徵蠻時據此,因名也。
盤陀嶺縣南三十裏。《志》雲:在梁山西,路出潮州,漢蒲葵關路也,為郡境之要隘。唐儀鳳中,戍將陳元光開拓柳營江以西地,追賨寇於盤陀之下,盡殲之。永隆二年,元光移鎮漳浦以拒潮賊,阻盤陀諸山為塞,漸開西北諸山洞,拓地千裏,因請置州是也。宋曰葵岡嶺。又登雲嶺,在縣東北鎮海衛城西南,俗曰大嶺。
魚腸嶼縣東南三十裏海中,相近為竹嶼。居民數百傢,歲獲魚????之利。又石城嶼,在縣東南四十餘裏海中。亂石叢雜,望若一城壁。傍曰菜嶼,生紫菜。又為將軍嶼,亦以陳元光駐兵處而名。盤石疊聳,舟舶不通,濱海者多乘筏以取海撒。又縣東五十餘裏有大桑、小桑嶼,地宜桑,居民皆業漁,在井尾港內。港口又有大氵散、小氵散嶼,皆聚沙所成。
○海縣東南八十裏。又縣東北距海百二十裏。《志》雲:縣境去海為近,其通潮大小港不一處,而鬥米、井尾、虎頭等澳,則防禦要衛也。
漳江縣南八十裏。其上流曰西林溪,出平和縣界,南流過雲霄鎮城北,亦名雲霄溪。又南流而東,納梁山以南諸溪水,至鼓雷山南,銅山所北,入於海。《志》雲:溪水自西林而出,海水自銅山海門而入,清濁合而成章,故曰漳水。又縣東五十裏有黃如江,源出縣北二十裏龜山下,合諸小溪,過縣東五十裏,會竈山水。又東出大坑佛潭橋,為白石夾港。由井尾澳入海,俗曰鴻儒江。近設鴻江營,以此名也。《通典》:黃如江在縣東南百裏。
南溪在縣城南。即李澳川也。源出盤陀嶺,北流為九麯溪。又東北有北溪流合焉,其源引羅山白鶴嶺之水,合西湖東門溪而會南溪,至城東南五裏為鹿溪,邑中諸水皆會焉。又東由陸鰲所虎頭澳而入海。《志》雲:李澳川傍舊有李姓者居此,因名。引流灌田,凡千餘頃。《郡志》:縣東北六十裏有石埠江,流至太武山東鬥米澳入海。○綏安溪,在縣南四十裏,東流合李澳川入海。《志》雲:縣有綏安等五溪,皆有灌溉之利。又縣西南有涌源溪,兩泉涌出,東西相對,一微暖,一極熱,合流而入縣前溪。縣前溪即南溪矣。
西湖縣西門外。宋嘉定八年開,周五百十五丈,後廢。萬歷三年復瀎。又鑒湖在縣東五十裏,周二百裏,水清如鑒。舊《志》:縣西二十裏有蠟湖,本名淡溪,忽有醞魚,因名。《郡國志》:蠟湖之水,隨潮盈縮,今堙。
○古雷鎮縣東南鼓雷山下。古,亦作鼓。有巡司,洪武二十年置。初屬南靖縣,正統中改今屬,有城戍守。今亦見南靖縣。又後葛巡司,在縣東南五十五裏,亦洪武二十年建,有小城。縣南盤陀嶺下又有盤陀司,正統六年置。以地接潮、廣,山林深邃,為草寇出沒之衝也。亦有城。○青山巡司,在縣東四十裏,又井尾巡司在縣東百裏。皆有城,與古雷司同時置。
雲霄鎮在縣南。即漳浦故縣之地。元置雲霄驛。明因之。成化十年,為漳水所圮,尋復建。正德初,鄉民以寇亂築土城,旋毀。嘉靖五年,修砌以石。三十九年,為賊所陷。隆慶六年,增築完固。又設海防館於城內以督捕,通判駐之,為戍守要地。○埔尾堡,在縣南,去雲霄九裏。初為土堡,後稍緣以山石。正德二年,山寇環攻,不能陷。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力攻旬餘,竟敗去。因更增拓,砌以磚石。相近又有前塗堡,亦土堡也。嘉靖三十七年,倭亂砌以石。《志》雲:縣境有洋下等堡數十處,而縣東南之西山堡,則負山帶海,殊為險固。縣東五十餘裏有佛潭橋堡,砌石為之,雉堞雄壯,後漸廢。又縣東有井尾、大徑等把截所,東南有埠頭把截所,南有吳田、北岐、港口等把截所。
臨漳驛縣治西北,馬驛也。宋置,曰仙雲驛。元曰臨漳。明因之。又云霄驛,見上雲霄鎮。○東溪橋,在縣東門外,宋慶元四年建。元至正三年,纍石重修,長三十丈。又五鳳橋,在縣南門外。宋淳中,纍石為址,跨以石梁,長三十丈。又建乾橋,一百四十間,長二百丈,明洪武四年重修。又鹿溪橋,在縣東南鹿溪上,舊名魚腹渡。宋慶元四年,纍石為址,上跨石梁,釃水三十六道,長五十丈,後圮。洪武七年重建。
竜岩縣府西北三百五十裏。北至延平府沙縣三百五裏,東北至延平府尤溪縣三百六十五裏,西北至汀州府上杭縣一百五十裏。本晉新羅縣之苦草鎮。唐開元二十四年,置竜岩縣,屬汀州。《志》雲:是年置新羅縣於此,天寶初更名也。大歷十二年,改屬漳州。宋、元、明因之。城周六裏有奇。今編戶二十四裏。
○趙公城在縣治西。《志》雲:縣初無城,唐時編竹為限,尋築土墻。宋紹定三年,令趙性夫於大{山封}山巔築土城,可容千余家以避寇,謂之西寨,亦曰官寨。淳九年,令趙宗揆以石,俗號趙公城。元至元間,令黃士竜又即寨麓築土城,縣治仍在城東,寇至輒毀。至正十七年,築城包縣治,與舊城為上下二城。二十一年,議以二城難守,乃聯築為一,鑿濠環之。二十四年,以城西逼高山,不利守禦,因拓而大之,並闢城濠。明洪武八年修瀎。正統中,為賊所毀。成化八年,因舊址修築,更闢西北隅。十四年,城始就。正德以後,皆不時營葺。
○北寨山縣治後,縣主山也。一名後山,員聳如覆釜,亦名覆釜山。又治西為大{山封}山,故西寨在其上,一名官寨山。治南曰清高山,積石奇怪,以其勢高而氣清因名。又南曰登高山,屹峙城南,形如偃月,下瞰竜津。○竜岩山,在縣東四裏。《志》雲:城東有翠屏山,其麓有前後二石峰,石趾為大小二洞,虛中如室,壁有雙竜紋,縣以此名。宋末,文天祥嘗駐師岩下。又虎嶺山,在城西縣西南二裏。又有烏石山,其對峙者曰東山,皆環列郭下。
東寶山縣東五裏。《志》雲:山麓舊産銀砂,因名。上有竜井洞,中為翠屏山,亦曰翠屏峰,峰下即竜岩也。左為涼傘峰,三山連絡,亦曰三臺山。腰有嶺,通漳平縣。又觀音座山,在縣東三十裏,當竜川水門,高數仞,勢極險阻。其東北曰傅溪山,圓秀回峙,如屏障然。○鐵貓兒山,在縣東北四十裏鐵石洋。特起圓阜,如貓內顧,竜川諸水經其下,為縣之水口山。又高第山,在縣東百裏。有高第嶺,地高而危,層巒聳翠。其相近為迷雲嶺,接漳平界。
紫金山縣西十裏。五峰秀削,壁立千仞。朝旭含輝,夕陽倒影,土石皆紫若金。上有天然池,下有赤水岩。又赤岩山,在縣西四十裏。以岩石皆赤而名。相近為石鐘岩,奇勝不一。又雙髻山,在縣西五十裏,最高勝。相近又有九麯嶺。○奇邁山,在縣南二十裏。一名九峰岐。嵯峨拱峙,森如列戟。又縣南六十裏為上方山,行旅所經也。其南二十裏曰倒嶺,盤麯峻絶,嶺凹有文信國駐師故壘。嘉靖初,於嶺上建棲雲亭,今為防禦之所。
天宮山縣北五十裏。高聳深邃,上有瀑布泉,飛瀉數十丈,下流為天宮溪。又九侯山,在縣北三十裏。高入雲漢,廣袤數十裏。九峰列峙,尊若公侯,因名。或訛為九猴山,雲形若猿猴也。一名筋山。舊《志》雲:支麓盤據,如筋絡然。又有壽山,在縣北四十裏。高平方正,形如展軸。左畔峰巒錯列,舊名孝山,後改今名。○大陶嶺,在縣北。盤踞數十裏,與汀州沙縣接界。又東北為均嶺,為沙縣、汀州兩分處。其水南北分流,南入九竜溪,北流入於尤溪。又有黃土嶺,與沙縣接界,以土色名。其水北流入延平。《志》雲:縣西北二百餘裏有莒林嶺,其水兩流,一入竜溪,一入長汀,趨廣東程鄉縣。
雁石嶺縣東北三十裏。嶺北有雁石渡,即竜川所經也。地險仄,為戍守處。又縣東二十裏有林嶺,與雁石相對,舊名惱林,後改今名。長林陰翳,歲暮多萑蒲之警,隸雁石巡司巡守。○三峰嶺,在縣東百裏,嶺半有隘。
○竜川在縣城南。受汀州上杭及延平大田諸溪水,合大小池,歷竜門空。至縣西,會羅溪、筋溪諸水,環繞城南。至縣南三裏,匯為石鼓潭。又東經觀音座山下,匯為甕口潭。潭形中廣而口狹,因名也。稍東南合傅溪水,循石峽而下,石峻水激,險怪萬狀,謂之傅軍灘。舊不通舟楫,後闢成港,可引小舟,過雁石渡而達漳平縣境,為九竜江之上流。○羅橋溪,在縣西二裏。源出縣西南七十裏大小池,合流經此,上有羅橋,至縣南三裏石鼓潭而會竜川。又曹溪,在縣西南五裏。自汀州府永定縣來,至城南登高山下會竜川。又有小溪,源出縣西南七十餘裏之茶峒,清淺幽折,流經縣治,入於竜川。
○雁石關縣東北雁石山下。有巡司,正統十一年置。又縣東北百六十裏有東西洋巡司,明初置,今廢。《志》雲:縣北三十餘裏有黃坑、水槽、東坑、蕭坑等隘,東北百裏有三峰嶺、廖天山二隘,西五十裏有九麯嶺隘,南有倒嶺隘:俱戍守處也。○大池寨,在縣西南。又縣西有大池巡司寨及虎頭嶺巡司寨,俱宋所置,今故址猶存。
適中驛縣南六十五裏上方山下。嘉靖十一年建。《志》雲:縣城南有登竜驛,西有駐車驛,俱宋置,今廢。○竜門空橋,在縣西十裏,道通上杭。又迎竜橋,在縣西五裏。兩山夾溪而下,橋跨其上,亦名竜門。與城南竜津橋東西對峙,道出汀、潮。《志》雲:迎竜橋舊名虎渡橋,以跨虎嶺山麓也。俗呼西橋,一名筋橋。與竜津橋俱跨竜溪上,長各數丈,歷代修圮不一。
長泰縣府東北三十七裏。東至泉州府同安縣百二十裏,北至泉州府安溪縣百六十裏,西北至漳平縣二百二十裏。本泉州南安縣地。唐乾符三年,始置武德場,以便輸納。文德初,改場曰武勝,又改曰武安。南唐保大元年,升為縣,改曰長泰,屬泉州。宋太平興國五年,改今屬。縣故土城,明初以石,嗣後屢經繕葺。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十二裏。
○良岡山縣西北五十裏,縣之鎮山也。下為良岡嶺,高危險峻,亙十餘裏。《志》雲:山上有竜須泉,涌流不竭,瀑布出焉。其脊大石層列,山麓逶迤而南,圓峰特起,縣治枕焉,曰羅侯山。又東瞰大溪,曰新寨山。舊設泰安寨,宋有寨官,因名。山之西曰水晶山,山形如覆釜,嘗産水晶,與羅侯山俱峙城內,縣城蓋負山瀕溪也。○天柱山,在縣東五十裏。山最高,岩洞泉石,種種絶勝。絶頂曰紫玉峰,環眺千裏,如襟帶間。
吳田山縣東北五十裏。山雄峻,少樹木。高處有田十餘頃,流水成渠,可引以溉田。一名曷山。《志》雲:縣北迤東四十裏有鼓鳴山,高聳為邑之望。下有洞,風吹則成鼓聲,因名。又縣東北八十裏曰內方山,出銀礦。萬歷二十七年中,使奉命開採,商徒蝟集,姦宄乘機攘奪,防禦至切,尋禁不復采。○董奉山,在縣北五十裏。聳秀如卓筆然,相傳仙人董奉嘗遊此。相近有待詔山,亦聳秀而奇麗。
朝天嶺縣東南三十裏。高峻特起,旁接群峰,舊為入京之道,因名。又桐嶺,在縣東北七十裏。多林木,亦名白桐林。上有觀音岩,下有隘,接同安縣界。《志》雲:縣東北又有磨槍嶺,接安溪縣界,亦有隘。○黎壁嶺,在縣西北六十餘裏,崖壁鬥絶。其相接者曰大鸕鶿嶺,以形似名。
○竜津溪縣城東南。導源安溪界,流經縣東北,諸溪澗水次第流匯焉。分合回環,至雙溪口,入竜溪縣。至華峰嶺下而合九竜江,或謂之長泰溪。○馬洋溪,在縣東北四十裏。源有二,出山𠔌間,灘途險惡,合流入竜溪縣界。又有高層溪,源亦出安溪界,經縣西北大鸕鶿嶺下,有灘,亦入竜溪縣,俱註於九竜江。
○朝天鎮在縣東南朝天嶺下。亦曰朝天嶺巡司,正統五年設。嶺岩險多盜賊。萬歷十八年,移於縣東北六十餘裏之溪口,亦曰溪口巡司,察白桐、磨槍等隘出入非常。《志》雲:縣有巡簡坪,在磨槍嶺上,舊設巡司,因名。又朝天驛,舊在縣治東北,今廢。○石高寨,在縣東十裏,宋置。昔人嘗保此以避賊。又縣東南三十餘裏有天成寨,縣城東有泰安寨。
林口隘縣北五十裏。又縣西北有鸕鶿、下翁等隘,縣東北有上寧、磨槍、白桐等隘,縣東南為朝天嶺隘,俱有民兵戍守。○西安橋,在縣城西,萬歷二年建,長四十餘丈。又城東有東津橋,東南裏許有朝京橋,皆長數十丈,跨竜津溪上,宋置,今廢為渡。《志》雲:縣西南一裏有南津橋,亦宋置,今廢。
南靖縣府西四十裏。西北至竜岩縣三百二十裏,西南至廣東程鄉縣百五十裏,北至漳平縣二百二十裏。本漳浦、竜溪、竜岩三縣地。元至治中,以地險遠,難於控禦,割置南勝縣。至正十六年改名南靖。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十七裏。
○南勝城《志》雲:舊址有二,初置於縣西南九圍礬山之東。元順帝至元三年,寇李勝等作亂,事平,乃徙治於小溪山之陽。至正中,又徙雙溪,改名南靖。始築土城,西南瀕溪,東北瀎濠為固。明初因之。正統十七年,為鄧寇所陷。嘉靖六年,以石。後又為賊所陷。四十四年,改築城於大帽山麓,南去舊城裏許。萬歷二十三年,以新城耗敝,復營舊城,仍徙治焉。。
歐寮山縣北一裏。一名大帽山,又名三鳳山。《志》雲:山後有五峰峙立,端嚴峭拔,周百餘裏。又縣西北五裏有寶珠山,其並峙者,左曰鏡山,右曰磨石山。寶珠夾兩山間,形圓如珠。下有溪流回繞。縣西二十五裏又有紫荊山,五峰聳翠,中有竜潭。○湖山,在縣前雙溪之南,山下有湖。又有鼓旗山,縣治南案山也。內山圓如鼓,外山展如旗,俗呼扳旗山。
峽口山縣東十五裏。兩山相夾如門,雙溪出其中。又圓山,在縣東南十五裏,崇圓峻拔,左郡右邑,為接境處。又東南曰西天山,一名獅山,列嶂如翠屏,為郡之西。又東即三平山。《志》雲:縣南五十裏有天馬山,一名鵝頭山,皆以形似名。相近為橄欖湖山,形尖而厚,形如橄欖,下有湖。連峙者曰林壁山,出水晶。一名榜眼尖,以明初李貞居其下也。又虎頭山,在縣南九十裏崎溪上,形如虎頭。
浮山縣北八十裏,接竜岩縣界。山當往來之路,與上下山不相連屬,如浮至然。亦曰浮丘。又南十裏有金山,山下侈上銳,形若金字。中有峰突起,俗呼鵝髻山。○朝天嶺,在縣西北百餘裏。山最高聳,四時雲霧接天,當漳平、竜岩兩縣界。又峰蒼嶺,在縣東北十六裏。峰高入雲,四時蒼翠,峰蒼澗出其下,南流入雙溪。
○雙溪縣治前。一曰大溪,出縣西南平和縣界,入縣境,與諸溪合,至縣前。一曰小溪,出西北竜岩縣界,經縣北,亦與諸溪合流。至縣前合大溪,東流出峽口,入竜溪縣界,即南溪上源也。○深渡溪,在縣西北五十裏。自竜岩縣界歷龜洋入小溪。又三團溪,在縣西南百三十裏。源出汀州府上杭縣境,歷山城水寨,至西場寨而入大溪。
海子潭縣西三裏。深渡、涌口二溪匯流於此,磨石、寶珠兩峰對峙如壁,潭瀦其間,淵深不測。引流東出,水口若門。《志》雲:涌口溪自縣北金山南流,經海子潭。
○古雷鎮在縣西。元為古雷巡司,今廢。《志》雲:縣南有小溪巡司,元設。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移建於漳浦縣古雷山,以備倭寇。正統五年,小溪草寇竊發,復設小溪巡司於此。今為平和縣界。又九竜嶺巡司,在縣南百餘裏,正統五年建,亦曰九竜寨。《志》雲:竜溪之海門,漳浦之島尾,南靖之九竜,皆為海防險要。○和溪巡司,在縣北百七十裏,接竜岩縣界。又永豐巡司,在縣北百九十裏,地名韓婆徑。正統五年,與和溪同置巡司。景泰二年改今名,以在永豐裏也。弘治中,兼設韓婆徑隘,為戍守處。又縣西有水尾寨隘,亦弘治中置。又平南驛,在縣北百七十餘裏。成化六年,設有平南橋,為往來津要。
漳平縣府西北三百裏。東至泉州府安溪縣二百四十裏,西至竜岩縣一百二十裏,北至延平府永安縣二百二十裏,東北至延平府尤溪縣二百九十裏。本竜岩縣地。成化三年,縣民林廷琥等以地險遠,賊稅不供,請別置縣。從之。七年置今縣,治九竜溪北。縣居漳上流千山中,地稍平衍,因曰漳平。初無城。正德間,始以磚石築。嘉靖以後,相繼增修。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二十四裏。
○竜亭山治西一裏。山半清泉一脈,可以溉田。頂容二百餘人,鄉人嘗置寨以避寇,亦曰竜亭寨山。登其巔,則衆山皆在目中,最為高曠。又西北曰古山,山勢雄峻,縣西諸山之宗也。○仙帽山,在縣西北十裏。一名西霧山,連接群峰,逶迤盤結,而此山特巍峨秀麗。相傳鄉人嘗避寇於此,寇將迫,忽雲霧四合,寇迷不能進,因名。又北曰九仙山,九峰疊聳,雄敞峻絶。山後朱仙洞,石室幽邃,六月生寒,一名九星山。縣北二十裏又有石鼓山,與仙帽並聳,俱為縣北之屏障。《志》雲:凌雲山亦在縣北二十裏,峭特而秀。山半地勢平曠,土人居之。又北為賴傢山,高聳而頂平,民居其上。
三尖山縣南三十裏。崇峰聳峙,林木蒼翠。縣南四十裏曰覆鼎山,林木深邃,多産寶物,山頂突出,如覆鼎然。又南數十裏曰大壯山,宏壯為群山冠。○銀瓶山,在縣東十裏。層峰疊翠,其狀如瓶。又北有小都山,山高泉冷,上有岩,盛夏可以避暑。相近者曰鉛山,舊産鉛,閩人多采為利。旁有數峰相接。又石門隔山,在縣東二十裏。兩山夾峙,其狀如門。又東十餘裏為雲峰山,雄峻屹立,常有雲氣浮其上,中有寶臺岩。
碧靈山縣西北五十裏。亦曰碧凌山,黛色青蒼,高凌霄漢。上有寨場,下有岩。又西曰天柱山,雄峙高聳,與竜岩縣接界。自山而西北,曰岩頭山,舊産銅,民采以為利。《志》雲:縣東北有雙髻山,一名蠃髻,與尤溪縣接境。
象湖山縣東南六十裏,接平和縣界。山深地僻,為嘯聚之蔽。正德中,象湖賊作亂,南贛撫臣王守仁討平之。《志》雲:近山有湖,泉混泥深,視若田然,僅半畝許,蓋藪澤所鐘也。相傳曾有象過此,陷不能起,因名。
三重嶺縣南二十裏。上有三峰疊出,高下相因,崇峻險僻,人跡罕到。又朝天嶺,在縣東北。最高峻,有徑道達延平。使者按部,亦時經此。○百傢洞,在縣南五十裏,界竜溪、安溪、南靖、竜岩、漳平五縣間,縣正當其北,為要衝。萬山環抱,四面阻塞,洞口陡隘,僅通人行。中寬廣容百傢,田播種,足以自給。四方亡命者逋聚其間,憑恃為亂。宣德、正統時,烏合跳梁,官兵剿捕,數載始平。
○九竜溪縣治南。自竜岩縣雁石嶺東流,亦曰雁雲溪。又東歷縣境,縈繞縣南,匯諸川水為深潭大湍,亦曰漳平上溪。下流入竜溪縣界,經華峰嶺,水石險,凡十餘裏。東南流,為柳營江之上遊。又九房溪,在縣西北。源出汀州府連城縣,流經寧洋縣境,合徐溪。又有羅溪,源出永安縣,流入境,徐溪來合焉。又南會九竜溪。○溪南溪,在縣東北。源出安溪縣界,流入境,歷縣東華口。又有下折溪,在縣南三十裏。亦流至華口,俱會於九竜溪。
三清湖縣北十餘裏。地名魚竜津,自高山發源,涌為石湖。瀑布而下,疊聯三潭,因名。《志》雲:湖與九仙山相近。又白鶴湖,在縣南三十裏。山巔峻絶,涌泉成湖,瀑布而下,為第二宮。第三宮一名三溪林。又鰲池,在縣北寧洋縣界,周二十餘裏,不溢不涸,有溉田之利。
○歸化鎮縣南三十裏。嚮設巡司戍守。又溪南巡司,在縣東二十裏,明初置,尋革。桃源店,在縣北三十裏寧洋縣界,元曰聚賢、和睦等處巡司,屬竜岩縣,明初因之。尋徙而南,以村為名。洪武十四年寇毀。十八年,重置司署。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以地非衝要,遷於漳浦縣金石寨。二十五年,復還故址。成化中,改今屬,尋革。
三峰隘縣北十餘裏。又北有華口、安井、赤坑口等隘。又禾頭隘,在縣北二十餘裏,其相近有白泉隘。又長塔隘,在縣東北二十五裏。又東有卓安、石門隔、南坑村、石嶺等隘。又縣南三十餘裏有朝天嶺、下馬坑、香樹嶺等隘。
平和縣府西南二百五裏。西南至廣東饒平縣百裏,西北至汀州府永定縣二百五十裏,東北至南靖縣七十裏。本漳浦、南靖二縣地。正德十四年,南贛撫臣王守仁討平象湖賊,上言:河頭之地,北與蘆溪流恩山岡接境,西北與漳平象湖山接境,而平和等鄉又與廣東饒平縣大傘、箭灌等鄉接境,皆窮險賊巢,與所屬縣治相距五日程,往往相誘出劫,宜設縣控製。於是析置今縣,並築縣城。萬歷三年以後,屢經修治。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十二裏。
○長盧山縣北十裏,縣之主山也。其近城北者曰卓鳳山,形如飛鳳。城東曰東山,西數裏曰樓宅山,以形如樓閣也。樓宅之東,曰岑山,與東山遙對。迤南曰天馬山,如天馬馳驟,雙峰矗起,為縣治案山。○象湖山,在縣西北,接漳平縣界,《郡志》雲:在岑山之西。又五牙山,在縣西南。九峰聳立,如牙笏然。産礬石,一名礬山,南勝縣初置於此。又山,在縣東,元移南勝縣於山之陽,即此。亦作官,今山麓居人甚盛,稱為樂土。
三平山在縣東南。岩𠔌深邃,結麯崎危。登者必歷三險三平,乃至其巔,有峰岩泉石諸勝。又大峰山,亦在縣東南,縣之鎮山也。一名大峰崎山。高峻岩,石峰凡十有七,自山麓至巔,可五十餘裏。登陟一望,遠近城邑悉在目前。商舶渡海以此山為表,山多峰岩洞壑,最勝者為山北之靈通岩。《志》雲:漳浦、詔安、海澄、鎮海衛諸山脈皆發於此。
蘆溪山在縣西北,山勢雄壯。又北為流恩山,正德中,王守仁撫南贛,敗信豐、竜南等賊,賊走象湖山,擊敗之。賊復入流恩山岡等巢,尋遁去。守仁又攻何塘、洞山寨及長富村等處二十餘巢,皆平之。信豐等皆江西贛州府屬縣。
○河頭溪在縣治東南,源出大峰山。《志》雲:大峰山泉潢四註,畫地成川。自正西出者,其下為粗溪,西經縣治,曰河頭溪。清瀨可掬,西流至廣東大埔縣三河壩,合蘆溪出赤石岩,下潮陽入海。《志》雲:蘆溪出蘆溪山南,流至三河壩合河頭溪。
高山溪在縣東北。亦出大峰山,曰高山水。歷大小坪,合群溪之水為溪口溪,流入南靖縣,會為大溪。土人呼為高坑石神溪,或以為即石塍溪也。舊《志》:溪源發江西、閩、廣之交,下流入海。水最惡,飲之則病瘴,徒涉者則足黑,謂之烏腳溪。昔時自閩入粵,皆載水自隨,以是水有毒也。《通典》雲:石塍溪在漳浦西北百五十裏。今溪在大峰山東,或水性變異,而舊跡尚存雲。○河上溪,在縣東南,亦出大峰山。或云:大峰之支麓有旗山,水源出焉,流為西林溪。又南為雲霄溪,即漳浦縣漳江之上源也。縣南又有徐坑溪,南流為合溪,亦名雙溪。又東南經葛布嶺,有魚鼓溪、馬溪流入焉,下流為詔安縣之東溪。
○蘆溪鎮在縣北。漳汀巡司置於此。《志》雲:縣境大峰山南有竜峰頭堡,又東有溪口堡。路當平和、南靖、漳浦之交,居民輻輳。嘉靖間,寇亂,居民纍土為城,因溪為池,寇不敢犯。又東北二裏許有西山堡,亦嘉靖間土人築以禦寇處。○高隘,在縣東北,又有朱公、曹充、赤珠、三萊洲、茶寮等隘。縣南又有半地、三角等隘。
詔安縣府南二百裏。東北至漳浦縣百三十裏,西至廣東饒平縣百七十裏。本漳浦縣南詔地。宋為南詔場。元至正中,右丞羅良命屯官陳君用砌石為城,以防不虞。明弘治中,廣寇為患,調漳州衛官軍戍守。正德十四年,設捕盜通判駐焉,督平和、饒平二縣。尋廢。嘉靖九年,析置詔安縣。今城周七裏有奇,編戶二十二裏。
○南詔城即今縣治,宋南詔場也。後為沿邊巡撿寨,亦曰臨海寨。元至正十四年,汀、漳盜起,因築城為備,東臨溪,西、南、北倚山,城周三裏有奇。明初為南詔把截所。正統十四年,鄧寇猖獗,漳寇乘之,攻圍八月不能陷。弘治十七年,廣寇突入城中,四出劫掠,乃議調漳州衛後所官軍置南詔守禦千戶所。始拓城西偏而廣之,砌以石。嘉靖中設縣,遂為縣城。自是屢經修築。三十七年,增築城垣,瀎河四周,半通海潮。四十二年,仍築外城,周六裏有奇。又築西關城,周三百餘丈,稱為完固。
○良峰山縣西一裏。聳拔奇秀,縣之主山也。縣東北十五裏曰九上落山,其山九上九下,舊為通道所經,剽掠者往往伏匿於崖𠔌間。嘉靖二十四年,道移而東,寇患始少。○赤坑山,在縣西三十餘裏,攢聚若五星。又點燈山,在縣北三十裏,夜常有騰光,因名。
九侯山縣北二十五裏。九峰並列,有石門可通車馬,中多泉石之勝。其相接者曰烏山,峰頭巨石嵯峨,半插天表。北接雲霄鎮,東聯豪仔林山,為邑後障。一名火焰山,以山形尖聳也。又厚廣山,在縣東北二十裏。一名和廣山,律聳秀,與初稽、九侯諸山形勢聯絡。《志》雲:初稽山在縣北二十五裏。○金溪山,在縣西北四十裏,俗曰金雞山。與六峒諸山相接,舊有銀坑。正德初,議開採,不果。萬歷中,復議開,商賈雜沓,姦宄欲乘機為變,尋奉旨封閉,又以南詔所官兵更番戍守。然盜礦者猶隱匿故也。又龜山,在縣西南二十五裏。上有巨壑,蛟竜潛焉。又有石洞,山之右有汀、潮分界巡司。又大南山,在縣南十五裏。兩峰銳秀,俗名大尖、小尖,自山而西,綿亙數十裏,若巨屏森立,接於龜山。
豪仔林山縣東北五十裏。山勢巃嵷,崖石林立。有石屋數十處,可容百人,稱十八洞。嘉靖末,附山劇寇嘯聚𠔌中,出沒靡常,大為民害,久之稍息。然箐林峭險,姦慝恆伏匿焉。《志》雲:山勢與九侯諸山連絡,為邑之鎮山。自梁山逾盤陀嶺而南,此山群峰插天,居然競勝。支麓為葵岡山,在縣東四十五裏,綿亙數裏。中有兩小山相峙,稱相見嶺。有古關隘,纍石而成。宋為沿海道巡海所。近以上湖、後港諸村豪黠劫掠,撥浙兵守之。縣東六十裏又有餘甘嶺,山盤亙曠邈,為漳浦、詔安接壤處。舊時路出山巔,崎嶇不便。萬歷二十五年,縣令夏宏改由山腰,甚為民利。
漸山縣東五十裏。高峭千仞,頂分二峰。中有潭,深不可測。其相望者為雙岐山,以兩峰相岐而名。《志》雲:山在縣東三十五裏,與厚廣山相連。又玄鐘山,在縣東南三十裏,距玄鐘所十裏,濱海。漳舶出洋,舊皆發於此。原設公館,主簿鎮焉。後設縣,鎮廢。以其地屢為倭寇所憑,發船移於海澄。《志》雲:玄鐘之北,又有梅嶺,為戍守處。嘉靖四十四年,戚繼光敗賊吳平於此。○大帽山,在縣東,負海最奇聳。宋末,丞相陸秀夫、陳宜中扶帝泊舟於此。又川陵山,亦在海濱,半入海。俗傳帝南渡,將都南澳,築此為東京,地遂陷為海,今城堞尚存。自山巔嚮海,莫窮其際。其峰青聳秀麗,號為蘇尖,一名蒼陵,亦號東山,北去銅山所十裏。相接者為虎岡山。又有揭榜山,亦曰東湖山,山下有小湖也。又甘山,在海中,遠望山巔,若小髻然。天將颶風驟雨,則形狀變幻不一。中有井水,獨甘淡,因名。又虎仔嶼、南村嶼、崎嶼、犬眠嶼,皆在川陵山南大海中。
○海在縣東南。《海防考》:縣咫尺即海,控引潮、粵,最為險要。而玄鐘所之勝澳,則縣之門戶也。由海口西出半日程,為饒平之南澳山,砥柱海中,周圍二百餘裏,與玄鐘所對峙。其山之遠者曰黃芒山,長三十裏,逋逃之民居焉。伏險竊發,為信地要害。又有蠟嶼山,長二十裏。相近為洋嶼,中多平田,漳、潮民雜處耕佃樵牧於此。遞南入潮之澄海、潮陽縣界。《郡志》:詔安之海有三派:一由銅山所之大京門入縣東百浦、走馬溪止;一由玄鐘所北港門入,經漸山,匯梅洲上湖止;一由玄鐘所南港入,經赤石灣,繞縣治至甲洲止。其從南澳入者,則潮之黃岡,廣之南海矣。
東溪在縣城東。源出平和縣大峰山,入縣境回環流,諸溪澗水悉匯入焉。經縣南五裏,為橫嶺渡,又南入於海。○港頭溪,在縣西,匯諸溪水出龜山西象頭渡入海。又大陂溪,在縣東四十裏,由西北馬洋山東南流,至大陂南,繞梅州村,復抵漸山而入海。又走馬溪,在縣東南,內有東澳,為海口藏風之處,寇船往來嘗泊此,俗呼為賊澳。距玄鐘所二十裏。嘉靖三十九年,倭賊自廣東突入走馬溪,勢甚張,官軍與戰,沉其數艘,賊敗遁,官兵追至廣東南澳大洋而還。
○金石鎮在縣東南海中。元設。在今寧洋縣境。明洪武二十年,徙置於此。有城。又洪淡巡司,亦在縣南海中。地名北埔,元置於縣東五十裏之沔洲,明洪武二十年移今所。又東沉赤山巡司,在縣西二十五裏。元置。在今南靖縣境,洪武二十年,移於縣南海中。正德十五年徙此,改曰汀潮分界巡司。俱有小城戍守。○岑頭城,在縣東。又縣東四十餘裏有梅洲土城。《志》雲:縣東有甲洲土城,嘉靖二十五年築。相近有上湖土城,嘉靖二十四年築,皆為戍守處。
白葉堡縣西百餘裏。有白葉洞,賊巢也。嘉靖中,群賊嘯聚於此,出沒潮、廣間。二十七年,官軍四面會討,平之。因置今堡。有白葉洞,水下流入東溪。《志》雲:縣西二十裏有分水關,又二十裏即廣東饒平縣之黃岡驛。又有老虎關及半砂嶺關、牛掌等隘,俱接饒平縣境。縣北又有竜過關,接平和縣境。
南詔驛在縣城內。宋為臨水驛,在北關外。洪武初,重建改今名。○東溪橋在縣東門外,闊七十丈,嘉靖二十八年,創建木橋。隆慶五年重修,改曰通濟橋。萬歷二十四年,易以石,仍曰東溪橋。又有洋尾橋,在縣東五裏,亦曰廣南橋。初設渡船,萬歷七年,創建石橋,凡百有餘丈。又平寨橋,在縣南五裏。亦萬歷間改渡為橋。又安濟橋,在縣西十五裏。嘉靖十六年建,長各二十餘丈。《志》雲:縣南有陳平渡,在海中,設把截所於此。
海澄縣府東南五十裏。東北至泉州府同安縣百四十裏,本竜溪縣濱海地。正德間,土民以番市起寇。嘉靖二十七年,始議設縣,不果。三十年,建靖海館於此。三十五年,為海寇焚掠,因築土堡為防禦計。未幾,倭入寇,姦民乘機盤踞。撫臣譚倫招撫之,更設海防屯駐於此。四十三年,巨寇伏誅。明年,議割竜溪並漳浦地置縣,事聞,賜名海澄。隆慶初,始設縣治。五年,改營縣城,明年訖功,周三裏有奇。編戶四十三裏。
○儒山縣西南二裏,縣之主山也。圓秀突起,俗呼蔡前山。又席帽山,在縣南七裏。高聳圓秀,狀如冠帽。其西為常春山,秀銳律,拱揖縣治。其東為鴻江山。又東北為鹿石山,雄峭壁立,為縣東屏障。○虎甲山,在縣西一裏,俗名美山,岩盤踞。又西曰竜頭山,兩山之間,有一峰突出,盤回昂聳,狀如獅子,曰陳坑山。又西南曰石壁山,最高峻,上有岩。
大鰲山縣西南十裏。蜿蜒嵬峨,特聳二峰,形若筆架。又南岐鋪頭山,在縣西南十五裏。南溪之水,自豪潯而下;大海之水,自浮宮而入。至此會合,倒流紆延,而分繞於邑內,亦名倒港山。○漸山,在縣西。聳起高峰,雄大尖秀,雞籠、南岐諸山擁峙水口,山下人民輻輳。
雲蓋山在縣東南。有石室,容數百人。岩嶺峻,雲氣嘗覆其頂。又竜門嶺,在縣東,上有石,高十餘丈。宋末,文天祥奉少帝南奔,道經此,題跡猶存。又云嶽嶺,亦在縣東,與同安縣接界。○圭嶼,在縣東海口中央,狀如龜浮水面,俗呼龜嶼。亦曰雞嶼。隆慶六年,議移海門、濠門二巡司,築城其上,以壯形勝。城成,復廢,今為戍守要地。又嵩嶼,在縣東。又有長嶼,皆三面臨海,居民各數百傢。《志》雲:宋末,少帝浮舟海上,遇誕辰,群臣構行殿,嵩呼行禮,故嶼以嵩名。今遺址猶存。縣東北又有浯嶼,在同安界海中。林木蒼翠,官軍備倭者置水寨於此。後遷寨於嘉禾嶼,此地遂為盜藪。詳見同安縣。又鬍、使二嶼在海門,上下延袤數裏,先是居民憑海為非。正統初,移其民而墟其地。《郡志》:鬍嶼故名荊嶼,上多荊木。使嶼故名梁嶼,今呼為海門南北山。海中又有丹霞嶼,亦曰赤嶼。
○海在縣東北。自縣以西北諸水悉由此入海,曰港口江,亦曰港口大溪。潮汐吞吐,粘天浴日,浩然大觀也。一名圭海,蓋以圭嶼而名。《聞見錄》:港口有大泥諸險。又自圭嶼以西,有紫泥洲,西接烏礁、許茂諸洲,又西北數裏,即柳營江合諸溪處也,謂之三汊河。河口之地,謂之澳頭,即福河北岸,自郡東抵省會之通道。海舟登泊最易,防禦為切。由海門東出,水程二日,即彭湖島。漳之汛守歲凡再至雲。
月港在縣城西南。接南溪,東北通海潮,其形如月。《志》雲:正德中,土民私出月港,航海貿易,諸番遂為亂階。嘉靖九年,於縣東北十餘裏海滄澳置安邊館,委通判一員駐守。二十七年,議設縣治於月港,尋增建靖海館,以通判往來巡緝。既而倭賊入犯,仍據月港為巢,於是築土堡,跨溪為橋,築垣其上。未幾,復為寇據。隆慶五年,濱月港為縣城,而安邊館仍為守禦處。又普賢港,在縣西。《志》雲:上通九十九坑之水,達於海。○南溪,在縣西南六裏。源出平和縣三平山,經馬口,受漸水、豪潯諸水,下流至浮宮,入於海,此縣境之南溪也。
○海門鎮縣東十餘裏。有巡司,舊置海門社於縣東北海門山。正統六年,以地險民悍,時為寇患,設巡司控禦之。七年,徙其民於內地,並移巡司於青浦社,即此。又濠門巡司,在縣東嵩嶼上。洪武初,設於海滄洋,二十一年移於此。又島尾巡司,在縣東南,明初置。本屬漳浦縣,後改今屬。○九都堡,在縣城西,今學宮餉館設於此。《志》雲:隆慶初設縣,分八九都為二堡,八都堡即今縣治也。時又於八都堡南築草坂堡。四年,改營縣城,草坂堡並入城內,而九都堡仍舊。
港口堡在縣北。又有珠浦、廣林、虎渡等堡,在縣西南。相近又有嶼上、田尾二堡。縣東北又有長嶼、何山、石等堡。○石馬鎮,在縣北十五裏。北達郡城之津要,有兵戍守。又西五裏即竜溪縣之福河堡。又安邊館,在縣東北海濱,嘉靖九年置。四十三年,寇吳平巢於此,都督戚繼光討逐之,殲其餘黨。仍設兵戍守焉。
寧洋縣府西北四百裏。東北至延平府大田縣百八十裏,北至延平府永安縣百四十裏,西北至汀州府連城縣二百五十裏,南至漳平縣百二十裏,西南至竜岩縣二百裏。《志》雲:竜岩縣東北境有東西洋,界於漳平、永安、大田、連城四縣之間。溪洞深邃,鳥道險峻。經二百餘年,鞠為寇穴。至正統間,亂無寧歲,乃置巡司控製之。其地四山環列,中寬平。嘉靖四十一年,饒寇掠境,山賊廖選等聚衆為亂,官兵不能製。四十四年,賊平。隆慶元年,置縣,以巡司為縣治,割竜岩及大田、永安地益之,名曰寧洋。並築城,以磚石。萬歷以後,屢經修葺。城周不及二裏,編戶十一裏。
○金鳳山縣治北,縣之鎮山也。圓峰特起,麓有平洋,結為縣治。又北有王岡山,自百種分為嶺兜、員當諸山,由穿石隔、赤洋埔達於城北。又縣西北五十裏為馬傢山,亦曰馬峰山。頂尖秀,為衆山之望。《志》雲:自馬傢山逶迤而南,由駱駝崎歷蓋竹溪、百種,過鼓樓隔,至謝田崎,轉折而東,結為金鳳山。又天員山,在縣北,其山極高,頂平坦,可容萬人。上有古井。《志》雲:縣東北二十五裏有虎山,縣西北三十裏有百刻嶺,俱北出延平府永安縣之道。
香寮山在縣南。上有紫雲洞,可容數萬人。正統中,鄧茂七據此為亂,官軍討平之。山之絶頂有天台,臺有竜潭,石窟如釜。又賴傢山,在縣東。上有虎符岩,最高勝。自山而西,由岩坑石兜轉至縣南,為麒麟山。又城南三裏有天柱山,以圓峻得名。○殺狐嶺,在縣西北,鳥道險峻,人跡稀少,嘗為寇巢,名竜頭寨。嘉靖四十四年,官兵會討山寇曾東田等於此,數月不剋。忽有大狐自嶺上坑飛下,官軍殺之。三日而賊滅,因以殺狐為名。
○東西洋在縣城東南。有三源,自縣東北諸山溪南流者,曰南溪。自縣北流會南溪者,曰北溪。自縣西北合諸山溪水流會南北二溪者,曰西溪。三流合而繞縣郭,激蕩生濤,湍瀨迅險,謂之東西洋,亦曰前後洋。正統中,鄧茂七等嘯聚於此。南流經漳平縣境,為九竜江之上源。又徐溪,在縣西四裏。《志》雲:出縣西郭傢山,又有大坑溪、小溪,俱流合焉。南入漳平縣境,合九竜江。
○坑源隘縣北四十裏。又北二十裏至延平府永安縣之林田隘,林田北出之要會也。○寧濟橋,在縣城南,萬歷五年建。長十八丈,尋圮。九年重建。
附見:
漳州衛府治西,洪武三年建。屬所二,曰守禦竜岩中中千戶所,在竜岩縣治西北。成化七年,調漳州衛中所、鎮海衛後所官軍守禦,隸漳州衛。又南詔守禦千戶所,在詔安縣治東。弘治十七年,寇入南詔城劫掠。明年,調漳州衛後所官軍守禦,改屬漳州衛。
鎮海衛在漳浦縣東北九十五裏。本名岐島,有城壘。洪武二十年置衛,並築城以備倭。城周四裏有奇,領所三。《志》雲:衛城東南十餘裏有東鎮嶼、南鎮嶼,西南數裏有鴻儒嶼。南鎮嶼西曰連進嶼,一名大嶼。衛東南又有將軍礁,一名雞心淵。水底石骨內接鳥鼻頭山,外連東鎮嶼裏許。潮長則沒,退則見,亦名浮沉洲。又有半洋洲,東接龜嶺,西接南鎮。晴明時見白浪,長百丈,名白玉礁。龜嶺在衛城東南,如神龜出海,因名也。島嶼綿亙海濱,為衛城拱衛。
守禦六鰲千戶所在漳浦縣東南。《志》雲:縣東丹竈山南有鐵竈坑,南行三十餘裏,平沙漠漠,三面皆海,惟正北可以陸行,所城憑焉。如巨鰲戴山,舊名青山,亦曰鰲山。山腰居民鱗次相疊,初置青山巡司,洪武二十年建所。築城周二裏有奇。城北曰大澳山,一名羅崎山,土色純赤。東為對面山。又東北為虎頭山,與古雷山對峙,商船漁舟皆經此。城東南又有鳥嘴、雞心等山。又有橫嶼,在海中,長亙裏許。又有雙洲,俗名洲門,自廣入海船艦必經之道也。
守禦銅山千戶所在詔安縣東。其地舊名東山,為民間牧藪。洪武二十年置所,築城周三裏有奇。嘉靖三十六年,增修以禦倭。三面環海為濠,惟西面行二十裏,始逾陳平渡。本屬漳浦縣,嘉靖十三年改今屬。《志》雲:所舊置於井尾澳,景泰間,始移於西門澳。北自金石以接浯嶼,南自梅嶺以達廣東,皆屬哨守。有西門澳水寨,五水寨之一也。城中有山,曰古樓,南對川陵山,山右為白沙山。又城西為望山,又西為東嶺山,西二裏曰水寨大山。其在海中曰烏石平山,列屏如黛,周圍數裏。又有大小甘山。以嶼名者,曰東門嶼。流浪衝激,俗呼大驚門。下有沙島,積石疊起者,為鐵釘嶼。五墩聚立者,曰五嶼。川陵山東,曰雞心嶼。沙灣環帶曰南嶼。水寨旁為後澳港,海舟避風處也。其相近者,又有井仔灣、鱟殼澳及沙洲諸處。
守禦玄鐘千戶所在詔安縣南。東北接銅山所,西南抵潮州界。自澳口至南澳,約三十餘裏。洪武二十年置所,築城周三裏有奇。嘉靖四十二年,為倭所陷。隆慶六年重修。城內有果老山,四面八山,連環相嚮。一名古老山。城東有東山,海中有內嶼、外嶼。又有蛤洲、獵洲、敏洲、紅洲、臥崗洲、陳洲、蛇洲等七洲嶼,列於所北內江中。又有勝澳,在城西南面,與廣東南澳相望,水通柘林等處。澳上為南山墩,城外市曰卸石灣市。漁舟艤附,居民貿易處也。《海防考》:鎮海衛及所屬三所,皆列海濱,賊自粵趨閩,則南澳、雲蓋寺、走馬溪乃其始發之地。哨守最切者,銅山、玄鐘二水寨而已。銅山有把總駐守,而玄鐘隸焉,故止稱一水寨,嘉靖中,最為賊衝。
附考:
琉球琉球之地,在泉州府東海島中,亦在福州府之東北。漢魏以來,不通中華。隋大業三年,令羽騎尉朱寬入海訪求異俗,始至其國。語言不通,掠一人以歸。明年,復令寬慰撫琉球,不從。寬取其布甲而還,適倭使來朝,見之,曰,此夷邪久國人所用也。六年,遣虎賁郎將陳棱等自義安泛海擊之,東行至高華嶼,又東行二日至{闢黽}嶼,又一日至其都,琉球王歡斯渴利兜戰敗。棱等乘勝拔其柵,殺其王,略男女數千人而還。自是歷唐至宋,未嘗朝貢。元至元二十七年,遣使招諭琉球,不至。其國所轄有古米、太平、馬齒等山,東北有硫黃、葉壁、七島諸山,並隔海外不相屬。明洪武五年,遣行人楊載賫詔往諭其國,率先歸附。太祖奬其忠順,賜符印章服及閩人之善操舟者三十六姓,又許其遣子及陪臣之子來學於國學。其國分為三,曰中山王察度,南山王承宗,北山王帕尼芝,皆遣使朝貢。自永樂以來,其國王嗣立,皆受册封。後惟中山朝貢不絶,其南山北山二王俱為所並。嘉靖三十五年,倭寇琉球,世子尚元邀擊殲之。萬歷三十七年,薩摩州倭侵琉球,禽其王尚寧。四十年復國,至今其王相仍,皆稱尚氏。貢道自閩縣以達於京師。朝廷遣使,去以孟夏,來以季秋,乘風便也。自福州梅花所開洋,七晝夜可至。自泉州彭湖島開洋,五晝夜可至。望見古米山,即其境。東去三百裏,為葉壁山。又東即日本,恆與貿易假貸。近國那霸首裏,並有馬市。又有雞籠山島野夷,隔雞籠、淡山洋,亦謂之東番。萬歷四十四年,倭夷脅取其地,久之始復國。《四夷考》:琉球之地,僅海外一岡磧,無大聚落,所居曰婆羅檀闊。無城郭,塹柵三重,環以流水,樹棘為藩而已。《元史·志》載:自彭湖而東,水漸低近留球者,謂之落氵祭。氵祭者,水趨下不回也。嘉靖五年,給事中陳侃使琉球,首辨其妄。國別號大琉球,西南則暹羅,東北則日本。從長樂[C021]石出海,隱隱一小山浮空,即小琉球也。更南則東番諸山,其人盛聚落而無君長,習鏢弩,少舟楫,自昔不通中國。又東隅有夷,鳥語鬼形,殆非人類,或云即昆捨那國雲。
呂宋在東南海中,小國也。産黃金。永樂三年朝貢。嘉靖中,始復至。與漳、泉民相市易,民流寓其地,多至數萬。萬歷中,同安人張嶷謬奏,海有機易山,與福建近,地産金,可采取。三十六年,詔遣中貴人委官勘視。呂宋人疑諸流寓人為患,悉坑殺之。嶷尋以首禍誅。貿易至今不絶。《漳郡志》雲:東洋有呂宋、蘇祿諸國,西洋有暹羅、占城諸國。今東西洋商舶載在令甲者,東洋則呂宋、屋同、沙瑤、玳瑁、宿霧、文來、南旺、大港、吶嗶、磨{艹老}英、筆架山、密雁、中邦以寧、麻裏呂、米六合、高藥、武運福河、侖岸塘、呂蓬;西洋有下港、暹羅、舊港、交趾、柬埔寨、丁機宜、順塔、占城、麻六甲、順化、大泥、烏汀、礁林、新州、啞齊交、留吧哪彭、西寧、陸坤占陂、高趾洲、籬木、高提裏鄰、吉連單、柔佛、吉寧邦日、隸安丁、義裏遲悶、蘇祿、班隘。又有雞籠、淡水,不係東西洋船數。而紅毛海夷饒財寶,於東西洋別為種落,往往舟舶彭湖,構姦民為販鬻。議者謂當與日本特嚴防禁,杜其亂階雲。○俱藍國,自古不通中國。元至元十九年入貢,海外諸番,此為最遠。自泉州至其境,約十萬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