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全面窥视全球反美图景:美国的敌人 A comprehensive global anti-American spy picture: the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 第117节:格林纳达--岂能允许后院起火(1)      李涛 Li Tao

  第十一章 格林纳达--岂能允许后院起火
  越南战争不但让美国人丢尽了脸面,更让自己的霸主地位变得岌岌可危。越南战争后,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对全球争霸失去了信心。1981年,保守派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里根上台伊始就提出了"重振国威"的外交政策,试图改变越南战争后美国在与苏联对抗中的弱势局面,从苏联手中夺回世界霸主的地位。
  一 被"革命同志"推翻的政变:加勒比海的社会主义火种
  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东部,小安第列斯群岛最南端,由主岛格林纳达岛、卡里亚库岛、小马提尼克岛等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44平方公里。格林纳达岛是最大的岛,面积有310平方公里。岛上山峦起伏,河流交错,瀑布和火山口湖点缀其间,风景秀美又不失雄壮,是加勒比海著名的旅游胜地。
  虽然格林纳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但是在世界政治家和军事家们的眼里,它的分量绝不亚于战略要冲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和福克兰群岛。格林纳达据守着加勒比海至大西洋的航道,是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门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加勒比印第安人勇敢、善战,屡次击退欧洲人的入侵。1650年,法国大举入侵加勒比海地区,格林纳达成为法国的殖民地,1762年被英国占领,从此沦为英国殖民地。1967年,格林纳达取得内部自治,成为英国的联系邦。1974年2月宣布独立。
  格林纳达独立后政局仍旧动荡不安。莫里斯·毕晓普、伯纳德·科尔德等人创建的"新宝石运动"逐渐发展壮大,1976年格林纳达大选,"新宝石运动"和其他反对党联手试图打败总理埃里克·盖里,夺取政权,但竞选结果让他们失望而归。
  1979年3月,盖里访问美国,当他在联合国就"飞碟"问题侃侃而谈的时候,殊不知毕晓普等人已经发动了政变,顺利夺取了政权。3月13日,毕晓普被任命为格林纳达总理。
  盖里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走了一趟美国就失去了总理之位,美国也没有想到前一秒还和一位总理会谈,下一秒他已经变成普通人了。美国人当然不喜欢这种被人耍弄的感觉,说盖里是总理,他已经失去了权力;说他不是,就等于承认了毕晓普的新政权,这让美国人陷入尴尬的境地。因此,美国人一开始就不喜欢毕晓普。
  毕晓普自称是社会主义者,一上台就先后靠上了苏联和古巴。毕晓普在政治和外交上积极支持苏联和古巴,1980年1月,在联合国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决议中,格林纳达投了反对票。政治和外交上的支持为格林纳达换来了更多经济利益,不但与苏联、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华约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更换来了古巴的军事顾问和几百名建筑工人,他们来到格林纳达,打算为这个小岛建立一个国际化的机场。毕晓普和古巴的关系尤其好,从革命武装到公共卫生部门,从农业部到体育文娱委员会,格林纳达的几乎所有部门都有古巴人。在苏联和古巴的援助下,格林纳达还成立了"人民革命军"和民兵队伍。
  格林纳达距离美国2500公里,一直被美国当作自己的"后院",苏、古势力对格林纳达的渗透,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为了避免格林纳达成为新的共产主义基地,里根总统一上台就加紧了解决格林纳达问题的步伐。美国政府不断向格林纳达施压,找寻各种借口敲打毕晓普。美国一向对自己的"后院"特别在意,加勒比海的大多数国家都被其控制着,如果得罪了美国,毕晓普就别想有好日子过。
  为了和美国处好关系,1983年6月,毕晓普出访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克拉克与其举行了会谈。克拉克对毕晓普提出了几点意见,但是并没有为难他。克拉克指出毕晓普不应该采取激进的路线将政治反对派囚禁起来,不应该限制新闻自由,因为这些都是侵害人权的,美国是最注重人权的国家。美国对毕晓普这个社会主义者十分宽容,认为既然他来了,就表明他并不想与美国为敌。美国应该争取他,支持他,把他从苏联和古巴手中拉过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目录、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1)第2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2)
第3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3)第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
第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2)第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3)
第7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4)第8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5)
第9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6)第10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7)
第11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8)第12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9)
第13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0)第1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1)
第1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2)第1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3)
第17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1)第18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2)
第19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3)第20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4)
第21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5)第22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6)
第23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7)第24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8)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