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隋唐兩朝志傳   》 第一一七回 陳仙奇毒殺希烈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卻說李晟得此功勞,大獲全勝,犒勞軍馬已畢,便欲進兵蔡州。陶元亮曰:“將軍功績已成,威名大振,可以止之。倘或有失,此功頽廢,正所謂畫蛇添足也。”李晟曰:“不然。今彼敗兵尚縱橫以圖攻取,今日吾在垍水一戰,賊兵心膽俱碎,若不乘此時以取蔡州,更待何日?汝勿自墮其志也。”元亮又諫不從,晟乃勒兵望蔡州進發。卻說李希烈正欲領兵迎敵,偶值暴疾,不能起居,然猜忍好殺,動至誅族,人不自保。其部將陳仙奇意欲誅之,無計可施;乃謀於醫者陳山甫。山甫曰:“希烈一命,在我掌握,何勞費力。”仙奇問其故,山甫曰:“早晚必來召某醫療,某以毒藥進之,必然死矣。奚用刀兵乎?”仙奇曰:“若得如此,唐朝社稷皆賴君矣。”山甫辭歸,果然次日希烈言腹中膨脹,疼痛不止,遣人召山甫用藥。山甫暗思曰:“此賊命合休矣。”暗藏毒藥入內。希烈臥於榻上,令山甫下藥。山甫曰:“可一服即愈。”教取銀銚,當面煎熬,藥已半幹,山甫便放毒藥,親自進上。希烈接之,一飲而盡。未極半晌,希烈七孔流血,腹若雷鳴。賊衆近前視之,希烈已死榻上。仙奇聞知,持刀直至榻所,梟下首級,舉衆來降。李晟大喜,即日班師,引仙奇面君。帝封仙奇為留守。卻說帝在位前後二十七年,改元者三,曰建中、興元、貞元。初政清明者二歲,而盧杞用事,叛亂相繼。末年姑息而已。是年九月,帝偶沾疾,一臥不起。過了數日,崩於內殿。傳位太子,稱號順宗。未幾,順宗又沾風疾,不能聽政。在位八月,乃自稱太上皇,傳位太子,是為憲宗章武皇帝。封林黃裳為平章事,武元衡為門下侍郎,李吉甫為三品門下,李絳為禮部尚書,封裴度為御史大夫,其餘文武各有封贈。大赦天下。時淮西等處無人守把,裴度上表,乞守淮西等處。帝許之,乃封裴度總督淮西等處軍馬,奉詔訖。且說裴度字中立,河東聞喜人也。幼時傢貧無倚,極受窘辱。遇相士秋壑曰:“僕閱人多矣,未有如此之相。”度問有何故,秋壑曰:“汝勿見怪,吾相汝天庭高聳,地閣欹斜,若非鴻門貴客,定為窮途餓莩,必主餓死。”度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何怪之有。”辭別而去。一日遊香山寺,有婦人以父被罪,藉得玉帶三條、犀帶一條以賂權要,入寺祈禱,置於欄楯,忘收而去。度拾而還之。至夜,夢一神人謂之曰:“據汝賤相,合應餓死,上帝見汝還帶陰功,特令吾來為汝換卻數須,使汝異日位列公卿,職司鼎鼐。”言訖而去。及度醒來,猶覺口邊微痛。後位至宰相,秋壑復來見而異之,上下細遍,悵然謂曰:“‘公相一身乞兒骨’獨有四根宰相須耳。其貴皆陰德所致。”是時裴度請兵討賊,督諸軍馬終日演習,於是各處竪立寨柵,以備各處軍馬屯紮。裴度事事有法,時有賊將吳元濟屯兵蔡州,當年秋七月,元濟作一大會,遍請諸將,共議入寇之事。忽座上一人曰:“將軍纍戰纍勝,皆獲全功。官軍既伏威名,衹守此郡為上,何故又欲入寇也?萬一不利,反為不美。”元濟視之,乃蔚州人也。姓丁名士良,乃元濟部下副將。元濟曰:“汝衹知唐朝人馬廣大,不知有幾件好攻之處。唐有五件勝敗之事,何不進兵?”賊衆曰:“請問有何五件勝敗之事?”元濟曰:“唐軍纍敗,挫盡銳氣;吾兵雖敗,不曾損傷,吾兵一進,一可勝也。吾兵乃久訓練之士;彼兵烏合之徒,不曾得法度,二可勝也。吾今用舟船載軍而進,不致勞睏;彼軍盡旱道而來,三可勝也。彼軍各處設備,軍勢分開;吾兵一出,彼軍安得更至救援,四可勝也。吾兵今出靈川,抄掠麥𠔌為食,五可勝也。不因此時打入大唐,更待何時?”吳秀琳曰:“裴度機謀深遠,授淮西招討使之職,必然一路各有準備,豈比他人為將耶?”元濟曰:“諸公何慮,吾自有妙策。汝等休長他人之威風,滅自己之銳氣。吾已决定,吾今先取諸郡。”衆諫皆不從,元濟乃自為前部,令三軍陸續而進,離了蔡州,提兵出戰,攻殺奔靈川來。前軍哨馬回報:連路下着九個寨,各有軍把守。元濟聽得,遂自引數騎前來高阜處望之:靈川九寨,勢如長蛇,首尾相顧。元濟曰:“吳秀琳之言信有之也。此寨之法,郭令公能之,今觀裴度所為,不在此人之下。”遂回本寨,喚副將聽令曰:“唐兵已有準備,度必在此間。汝可虛立吾旗,據此𠔌口下寨。差數百軍出哨一遭,喚旗甲一番,打青、黃、赤、白、黑五方旗號,以示吾兵多。吾提大兵偷出秦亭,襲汝陽去了。”吩咐賊將辛永屯兵靈川𠔌口,元濟提兵而去。卻說裴度聽知賊兵出靈川,那時與李光顔在靈川寨中,準備迎敵。見連日不來搦戰,一日五番。肖馬出寨,或十裏,或十五裏便回。度每觀望,見哨馬衹是這幾匹,衹更服色往來馳驟,皆因主將必無能者。乃與主將李光顔曰:“將軍當與一軍攻打,可必勝矣。若打破寨柵,便襲元濟之後。宜拒秦亭要路,賊兵勢必危矣。”度令軍去救汝陽:“從小路徑占九功山,若距此山,吳元濟必取幹坡。其路有一𠔌,名為停馬坡,其地險要,極好埋伏。比及來爭九功山,吾先遣一軍伏於停馬坡,擒賊必矣。”李光顔曰:“吾現為將,未嘗如此明察地理,公之明學,真神人也。公當速去,吾自攻於此。”於是裴度引數萬人馬,星夜倍道,徑取九功山,到時賊兵未至。下寨已了,隨喚先鋒嚴綬、副將田希延各引兵五千,先去停馬坡埋伏,依計而行。度傳令偃旗息鼓,以待賊兵。畢竟還是如何?且聽下回端的。
  總批:李希烈悖叛好殺,動輒誅夷,卒死於部將之計,宜矣。裴中立材貌猥鄙,居然餓莩;僅以還帶一事,感格上蒼,乃至改換須眉,出將入相,優遊緣野,千載令名。此無他,獨一點靈臺,人罕能及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興宮室剪彩為花第二回 隋煬帝遊幸江都
第三回 竇建德兵殺郭絢第四回 楊義臣掃清河北
第五回 楊玄感兵起黎陽第六回 瓦崗寨群雄聚義
第七回 翟讓李密據洛倉 第八回 李密移檄數帝罪
第九回 文靜世民議大事第十回 世民說李淵起兵
第十一回 李淵遣使如突厥第十二回 唐兵大破宋老生
第十三回 李淵合兵圍長安第十四回 李淵奉迎立代王
第十五回 屈突通潼關射子第十六回 王世充東都救援
第十七回 含嘉城秦瓊戰丘瑞第十八回 李密誘殺翟讓
第十九回 化及江都弒煬帝第二十回 化及鴆殺少帝
第二十一回 李淵受禪即帝位第二十二回 竇建德自立夏帝
第二十三回 凌敬義說楊義臣第二十四回 冀州城麴棱降夏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