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类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九十六      顧祖禹 Gu Zuyu

  ◎福建二
  ◇福州府東至海岸百九十裏,南至興化府二百八十裏,西南至泉州府四百五十裏,西至延平府四百有五裏,北至福寧州三百四十五裏。自府治至南京二千八百七十二裏,至京師六千一百三十三裏。
  《禹貢》揚州之域。周為七閩地。秦置閩中郡。漢初,為閩越王國。元封初,平閩越,屬會稽郡。後漢因之《晉志》:後漢置侯官都尉,屬會稽郡。三國吳屬建安郡。晉太康三年,始置晉安郡。宋因之泰始四年,改晉平國,封弟休佑為王。七年,復故。《志》又云:元嘉中,改昌國郡。誤。齊、梁亦曰晉安郡。陳兼置閩州,尋廢,後又置豐州。隋平陳,郡廢,改州曰泉州。大業初,復曰閩州。三年,又改建安郡。唐武德六年,仍曰泉州。景雲二年,改曰閩州並置中都督府,督閩、泉、建、漳、潮五州。開元十三年,又改為福州依舊都督府,仍置經略使。二十三年,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寶初,曰長樂郡。乾元初復為福州《新唐書》:至德二載,置經略軍、寧海軍於城內。元和六年,廢軍置福建觀察使,領福、泉、汀、建、漳五州。乾寧三年,升為威武節度使,以授王潮。五代時,王氏據有其地梁貞明六年,升為大都督府。唐長興四年,閩主王延鈞升為長樂府。晉開運二年,王延政號為南都時延政並有閩地也,南都一作東都,三年,屬於南唐。明年,為吳越所取仍曰福州威武軍,周廣順初,改曰彰武軍。宋仍為福州亦曰長樂郡威武軍。景炎初,升福安府。元為福州路初置福建等處行中書省於泉州,尋徙福州。明洪武初,改為福州府,領縣九。今因之。
  府西阻重山,東帶滄溟,南望交廣,北睨淮浙,亦東南一都會也。然而延、建諸郡,控我咽喉;福寧一州,扼我項背;興、泉諸郡,伺我肘腋。揚帆突至,則有海道之虞;逾險飆馳,實切上遊之懼。封疆不可憑,山溪不足恃,國門以外,皆戰場也。三山之險,誠不在近郊,而在四境矣。宋蔣之奇曰:八閩之地,長樂郡名為冠。以其地肥衍,民殷富,而濱海足以自固也。噫!是豈折衝之長策哉!
  閩縣附郭。在府治東南。漢置冶縣,屬會稽郡。後漢改侯官縣。三國吳屬建安郡。晉太康三年,析置原豐縣,為晉安郡治。瀋約雲:省建安典船校尉置也。宋齊時屬晉安郡,梁曰東侯官縣,仍為郡治。隋郡廢,復改縣曰原豐。開皇十二年,又改為閩縣。自是州郡皆治此。五代唐長興四年,王氏改為長樂縣。清泰二年,復舊。晉天福六年,復曰長樂。吳越得之,仍曰閩縣。宋因之。今編戶百十八裏。
  侯官縣附郭。在府治西南。漢為冶縣,後漢曰侯官縣。晉屬晉安郡。宋為郡治。齊因之。梁、陳間省入東侯官縣。唐武德六年,復析置侯官縣。八年,省。長安二年,復置。元和三年,又廢。五年,復置。五代唐長興四年,王氏改為閩興縣。清泰二年,復舊。宋因之。今編戶百八十裏。
  ○福州城《志》雲:故冶縣在府治北。瀋約雲:越勾踐鑄冶處也。張勃以為閩越王冶鑄地亦曰安民王冶,非是。漢初閩越國都冶,蓋因舊址而名。武帝平閩越,徙其民於江淮間,後有遁逃山𠔌者,稍復出,因立為冶縣。或謂之東冶,後漢志不載冶縣。相傳建安初,置侯官縣。《吳志》:孫策攻會稽太守王朗,朗戰敗,浮海至東冶,策追擊,大敗之。侯官長商升為朗起兵,策尋遣兵討平之。是建安初已有侯官縣也。侯官蓋即冶地矣。孫休永安三年,黜其兄會稽王亮為侯官侯,於道自殺。是年置建安郡,縣屬焉。晉又析侯官地置原豐縣,為晉安郡治。通考,閩越王無諸開國都冶,依山置壘,據將軍山、歐冶池以為勝。晉太康四年,太守嚴高以故城狹隘,將移於白田渡,嫌非南嚮,乃圖以咨郭璞,璞指越王山南小阜曰,宜城於此。即今郡子城也。梁、陳間,為東侯官縣。隋唐為閩縣,州郡皆治此。《城邑考》:今府城,唐中和間,觀察使鄭鎰修拓郡城東南隅,城北起小阜,南至虎節門,東起康泰門,稍西至宜興門,東南至定安門,西南至清泰門,是曰子城。文德元年,觀察使陳岩復修築。天復元年,節度使王審知築重闕於虎節門外,名鎮閩臺,又名龜門。宋祥符中,改曰還珠門,俗呼雙門。又於子城外環築羅城,設大門八、便門九、水門三。南利沙門,一名福安門。東南通津門,俗呼青樓門。東海晏門,一名清平門,俗呼雞鴨門。東北延遠門,一名通遠門。北永安門,一名濟川門。西北安善門。西豐樂門,一名善化門。西南清遠門。初以豐樂門為子城,與清遠門接,故中間又有金鬥門。五代梁開平元年,審知又築南北夾城,謂之月城。南大門一,纍甓設懸門外。便門六,水門二,瀎河以通潮。北大門二,便門二。一云南月城大門二,曰登庸,曰道清。北月城大門二,曰道泰,曰嚴勝。舊《志》雲:南寧越門,即今南門,東南美化門,又東設水關,亦名水步門。北嚴勝門,劉宋時,有嚴勝者居此,好施於人而名也,即今北門。西北升山門,至宋政和間,改為遺愛門,以元絳為郡守有德政而名也。西迎仙門,即今西門。蓋有六門雲。石晉開運三年,南唐將陳覺自劍州遣兵襲福州,政其西關,為李仁達所敗,唐主遣王崇文等會兵進攻,剋其外郭,仁達固守第二城,既而福州降將馬捷引唐兵自馬牧山拔寨而入,至善化門橋,州兵拒之,仁達退保善化門,外城再重皆為唐兵所據,唐兵尋復進據東武門,內外皆絶。明年,城入於吳越。東武門即海晏門也,閩主曦所改。宋開寶七年,刺史錢昱又築東南夾城,南自合沙門,西至怡山門,東自行春門,北至湯井門。又東南有通仙門,東北有船場門,是曰外城。合沙門一名光順門,在寧越門之南。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詔盡毀其城。皇四年,詔漸次修治。熙寧二年,郡守程師孟據子城舊基修築,復增拓其西南隅。八年,郡守元積中以重甓。紹興初,郡守程邁始發石纍子城虎節、安定、豐樂、康泰四甕門,設敵樓其上。鹹淳九年,當增築外城。元至元中復墮廢。至正二十四年,陳友定稍繕完之。明洪武四年,駙馬都尉王恭因舊址修砌以石。六年增修,北跨越王山為樓,曰樣樓,即今鎮海樓。東西南則因外城遺址,繞九仙、烏石之麓而圍之,城周十九裏有奇。成化十九年,風雨摧壞,尋復營葺。嘉靖三十八年,亦嘗修治。今有門七,南門即故南夾城寧越門也。北門故北夾城嚴勝門也。東門舊外城行春門也。西門舊北夾城迎仙門也。東南仍曰水部門。東曰湯門,即湯井門也。東北曰井樓門,即故船場門也。又舊時子城、羅城、夾城、外城皆有濠。今城有水關四,其水源一自南臺東北江岸開河口通潮北流,自水部門水關入城。一自洪塘江引流,經西禪浦,由西門水關入城,縈回麯折,流繞城中,而北門、湯門二水關,以泄城中潦水。又城東西南皆有濠,北面連山,不通水源也。
  侯官故城府西北三十裏。後漢末,置侯官縣。或曰在府西境梁改置東侯官縣,以侯官並入焉。唐武德中,復析閩縣置侯官縣,蓋治於此,逼臨江滸。貞元五年,為洪水漂沒。八年,遷入州郭。今故址名侯官市,亦曰侯官閣。五代晉開運二年,南唐陳覺擅命攻福州,自劍州緣江東下,李仁達將楊崇保帥舟師拒之,覺等敗之於侯官,乘勝進攻福州西關,為仁達所敗,此侯官也。
  懷安廢縣在府治西北。本閩縣地。宋太平興國六年,析九鄉置懷安縣,初治芋原江北三十裏。鹹平二年,移治石,廣故驛為縣治,東南去府城二十五裏。元至元二十二年,遷於縣西,尋復故。明洪武十二年,移入郭內。萬歷八年,並入侯官縣。
  ○越王山在府城北半蟠城外,東聯冶山。一名屏山,以形若屏也。亦曰平山。又名泉山,以山有天泉池也。閩越王都冶山前麓,故曰越王山。其東南麓,唐時有左衙、宣毅、廣節諸營,故亦名將軍山。西麓曰馬牧山,即南唐攻福州時,自馬牧山拔寨而入處也。山之南有歐冶池,相傳歐冶子鑄劍處。池周數裏,今多湮。《閩志》:冶山在郡城東北,其別阜曰將軍山,蓋即越王山支隴矣。○九仙山,在府城內東南隅,今名於山。相傳漢武時有何氏兄弟九人登仙於此,因改今名。一名九日山。《閩中記》無諸九日晏集之所也。上有鰲頂峰,又有平遠臺,平曠可以望遠。又烏石山,在府城內西南隅,與九仙山東西對峙。唐天寶八載,改曰閩山。宋熙寧間,郡守程師孟改曰道山,有薛老峰、鄰霄臺諸勝,三山皆在城中,故郡有三山之名。
  鼓山府東三十裏,延袤數十裏,郡之鎮山也。山之南麓,屹峙江濱,為戍守要地。頂有巨石如鼓,因名。其最高者為大頂峰,一名屴峰,正東可望海中。又有小頂峰,與大頂峰相去二裏,其餘峰嶺岩洞之屬,稱名勝者,不可勝紀。○東山,在府東十裏,舊有東山寺。陳天嘉二年,虞寄避陳寶應之亂,居東山寺,陽稱足疾,是也。山有獅子峰、榴花洞諸勝。又金雞山,在府東三裏,相傳秦時以望氣者言,嘗鑿此山。其相近者曰茶園山,山南為寶月山,皆在平原中。五代唐長興二年,王延稟自建州襲攻其主釒,釒將王仁達伏兵殺其子繼雄,延稟走至此被執。又府東二裏曰長樂山,本名白馬山,王閩時改今名。
  釣臺山城南九裏。崇阜屹立,俯瞰大江。舊《記》漢東越王餘善於此釣得白竜,以為己瑞,因築壇,曰釣竜臺,後人呼為越王臺,今亦名南臺山。建江經此,曰南臺江。五代周顯德三年,南唐建州帥陳誨敗吳越兵於福州南臺江。明初湯和自明州渡海攻福州,奄至五虎門,駐師南臺,福州遂下。今為廛市,山去江百餘步。○平山,在府東南三十二裏。《志》雲:城東南三十裏有鳳山,鼓山之支隴也。其東為平山,宋少帝航海時,駐兵於此,鏟平其頂,因名。又羅星山,在府東南五十裏馬江中,登之,百裏內諸山皆在左右,為遠近奔流之砥柱。又南五裏曰大象山,其山巍峨廣大,為城南之巨障。有峰曰銀峰,下瞰馬頭江。江之南,曰白田山,即晉嚴高欲遷城處也。又九竜山,在府東南六十五裏,九峰插天,狀若竜騰,下有潭潛通馬頭江。
  方山府南五十裏,端方如幾。城南望之,勢若五虎,一名五虎山。高千仞,四面如城,郭其峰曰天柱峰,跨閩、侯二縣界。元末陳友定遣兵駐守。今𠔌口有寨門,甚隘,其中平疇數頃,溪流屈麯,登山有石梯嶺,路僅尺許,懸崖斷塹,削如羊腸。行數裏而達山巔,為福州岩,平坡一望,遠近諸山,皆若培。山陰又有靈源岩,多橘柚。唐天寶中,賜號甘果山。舊《志》:方山群峰百六十,岩嶼之屬得名者,復十餘處。其西麓小山曰仙崎,亦曰陰崎,與陽崎隔江對峙。元吳海雲,建江別流,南循方山,以會於長臺江,舊有浮橋,延中創石橋以濟行者。然淫雨泛溢,鳳岡百裏,輒為巨浸。新、陽為江流回折之衝,舟濟者又有隧風漂溺之患。鄭君潛適寓瓜山,營二舟,一自白苗濟陽,一自新濟陽,行旅便之,謂之義渡,裏人謂之鄭公渡。新、陽即陰崎陽崎也。方山之西,又有瓜山,以三巒如瓜而名。又西曰古靈山,群峰奇峻,一名大帽山,又名席帽山,有石室、甘泉諸勝。○雲門山,在府東南七十裏,多鬆竹泉石之勝。
  壽山府東北六十裏。産美石,瑩潔柔潤,蓋珉也。距山十餘裏有五花石坑,以石有五色而名。其並峙者曰芙蓉山,秀麗若芙蓉。別麓有洞,曰靈洞,岩甚深邃,亦曰芙蓉洞。又有九峰山,在城北五十裏,有嶺曰長箕嶺,一名長岐嶺,又名桃枝嶺,路出羅源、古田二縣。《志》雲:山峰頂九出,圓秀峭拔,與芙蓉、壽山並稱三山。又東室山,在府東北三十裏。《志》雲:古戰坂也。五代晉開運中,南唐兵與李仁達戰於此。○蓮花山,在府北二十裏,下圓上銳,形若菡萏,郡之主山也。五代唐同光三年,閩王審知卒,葬鳳池山。長興三年,改葬蓮花山。其相近為西室山,亦秀拔。又北有梧桐嶺,甘蔗生焉。五代晉天福四年,閩人作亂,王昶出北關,至梧桐嶺,為衆所殺,即此。又西有拜郊山,相傳閩越王燔柴處也。《志》雲:府北十五裏為升山,一名飛山。相傳越王勾踐時,山從會稽飛來,今有飛來峰。其西為鳳池山,又南為五峰山,旁連大鵬山,聯翩高聳。稍南為羅峰山。石晉天福二年,方士言於閩主昶,有白竜夜見此,昶因作白竜寺。又城北有竜腰山,即越王山之北麓矣。
  雪峰山府西百八十裏。高四十裏,盤踞侯官、羅源、古田、閩清四縣境。舊名象骨峰,王閩改今名。有鳳凰岡、烏石嶺諸勝,最高者曰雙髻峰,麓有溫泉,舊有雪峰寺。石晉開運二年,李仁達作亂據福州,迎雪峰寺僧卓岩明稱帝,是也。《三山志》:山峰巒險拔,岩𠔌幽邃,四面回環,岡隴層疊,未鼕或雪,盛夏無暑,水西勝處也。○旗山,在府西五十裏,逶迤欹側,亙十餘裏,高數百仞,與鼓山東西相望。郭璞《遷州紀》:右旗、左鼓,全閩二絶。是也。山之南麓,曰太平山。《十國紀年》:王延翰葬於此。又石門山,在府西六十裏,兩崖壁立,中貫清溪。有石門峽,大江泛漲,數為田廬患。萬歷十八年,侯官令周兆聖塞之而患息。下有小阜,曰超山。山下有十四門橋,以灑水十有四道而名。
  五虎山府東百裏大海中。有五虎門,與江口相接。明初,湯和由海道取福州處也。山下為官母嶼,巡司置於此。相近者有浮江山,亦曰文筆山,對峙者曰王埔山,居民皆以捕魚為業。又琅崎山,亦在府東海中,一名羅崎山,其旁又有清洋、福鬥諸山。
  北嶺府北三十裏,路通連江縣。懸崖而躋,高幾千丈。宋嘉三年,侯官令樊紀平高直麯,培凹續陷,嶺失故險,今為往來通道。又北行十餘裏為湯嶺,亦險峻。○常思嶺,在府東南百二十裏,高數百仞,袤三裏許,一名相思嶺,閩縣東南盡處也。又東南至福清縣六十五裏,為接境處。又鳳岡在府西南,濱建江。《志》雲:江水環繞處,為村阜三十六,而鳳岡最著。岡首起城南三十裏,尾盡城西二十裏,居民遍植荔枝,多至數百萬株。
  ○海府東南二境皆濱海。《唐志》:閩縣東五裏有海堤,太和三年,縣令李茸築。先是每六月潮水鹹鹵,禾苗多死。堤成,瀦溪水殖稻,遂成良田。又《海防考》:福州境內有閩安、鎮東、定海、關下、娘媽宮、濂澳、鑒江、館頭、小埕、牛田、東營、後瀛、鬆下、大小祉諸處,皆海口登犯之衝,而備禦之所也。
  閩江府城西南七裏。自建寧、延平二府境,流經古田、閩清二縣界,復東南流,至府西北八十裏之白沙驛,亦曰馬瀆江,亦曰蠃女江。雪峰山以東諸溪之水,皆流合焉。南流分二派,一派自北而東,歷侯官市,至芋原驛,濱江有石崎山,亦曰石崎江。又南至府西七裏,曰洪山江,亦曰洪塘江。經城南七裏,曰金鎖江。又南經釣臺山下,曰南臺江,亦曰白竜江。又東南經鼓山下,而東出匯為馬頭江。一扔自西而南,經府西南三十裏高蓋山,又南至方山北,曰淘江,亦曰瀨江,又名黃江,亦名黃岸江。循山西麓,又南至仙崎山,曰仙崎江,亦曰陽崎江,亦曰陽岐江。復折而東,流二十餘裏,曰峽江,經府東南五十餘裏,接馬頭江。又東為琅琦江,至五虎門以入於海。《志》雲,馬頭江為閩縣極南界,西北衆流悉入焉。風濤洶涌,中有巨石,形如馬首,隨潮隱見,為行舟患。大抵閩江上流至馬瀆,漸廣而緩,馬頭當衆流入海處,勢尤浩瀚也。餘詳大川建江。
  西峽江府東南六十裏。受永福縣印溪之水,流經此,接仙崎江。又東流十餘裏,東峽江亦流合焉。東峽即南臺下流也,亦曰峽江,兩山夾峙,上合諸水,下通潮汐,闊十餘裏,其深叵測。中流有石如底柱,名浮焦石,下有潭,竜潛其中,俗謂之烏竜江。又東十餘裏,即馬頭江矣。○上洞江,在馬頭江北岸。南岸又有下洞江。又有大定江,在南臺江南岸。又澤苗江,在陽崎江西岸,源出永福縣,府西北浯溪、潔溪之水皆流入焉,東註陽崎江。《志》雲:府東南又有演江,源出山𠔌間,一名蜆源。又有浯江,在府西南,即黃岸江也。江濱有巨石橫浸,亦名蘇崎,為濟渡處,皆流合大江。
  大目溪府西北五十裏,出古田縣界。其南為小目溪,出永福縣界。皆西北流,註於馬瀆江。○桐溪,在府西北三十裏,俗謂之桐口。其相近有陳塘溪,俱流通大江。又沙溪,在府西北二十裏,流經芋源驛,入大江,中有沙涌成洲,因名。又黃石溪,在府西北,經白沙驛入大江。舊《志》以為江,蓋即石江上流也。
  蒙溪府東北五十裏,源出連江縣界。又有仁溪亦出焉,西流經府北,入於洪塘江。又黃溪,出府北黃岩山,西南流,註延澤浦,亦入洪塘江。○吳山溪,在府西南三十裏,源出永福縣之印溪,下流入陽崎江。又義溪在府東南七十裏,出福清縣界,達於西峽江。
  西湖府西南三裏。晉太守嚴高所鑿,引西北諸山溪水註之,周十餘裏。又有東湖,在府東北三裏,亦嚴高所鑿,引東北諸山溪水註之,周二十裏。二湖與海潮汐通,引流溉田,為利甚溥。唐貞元十一年,觀察使王又開南湖於城西南五裏,廣二百四十步,接西湖之水,灌於東南。後王審知於子城外環築羅城及南北夾城,皆取土於西湖旁,湖周至四十裏。閩主釒因築臺為水晶宮,周圍十餘裏,又引湖水入宮,為浴馬之所,障其流為清水堰。宋慶歷間,東湖漸淤,西湖亦微。熙寧中,郡守曹穎督程師孟相繼修築。嘉二年,蔡襄復請瀎治。淳熙中,趙汝愚復請瀎西湖,上言:西湖舊接濠而通南湖,儲蓄灌溉,旱運潦瀦泄,民享豐年之利,自為夤緣者,障塞。旱潦皆害,乞於農隙,稍尋其舊。從之。繼復建閣其上,因舊名曰澄瀾。明萬歷中亦嘗疏瀎,作水關以通水,中有孤山,築亭為勝,其後日就淺隘。《志》雲:昔時西湖蓄水置閘,灌民田千五百餘頃,與東南兩湖俱有宣泄之利。宋末,東湖漸塞,南湖遂堙,今西湖亦同池沼矣。又有石湖在府東,陳湖在府南,今皆湮塞。
  洪塘浦府西十裏。舊《志》雲:浦自石江東經甓瀆,至柳橋以通舟楫。唐貞元中,觀察使王所開。今浦堙。其浦口亦名萬安山口,今有洪山橋。成化中,建石梁二十餘門。萬歷以後,屢經修葺,為津梁要會。有洪塘稅課局,明初置。又西禪浦,在城西南,其地有怡山,亦曰西禪山,浦經其下,即洪塘江之水,引流而東,為三十有六麯,經城西,為西南城濠,又分入西水關處也。
  白蝦浦在府南。五代漢初,南唐圍李仁達於福州,吳越將餘安自海道赴救,至白蝦浦,海岸泥淖,布竹簀而前,既登岸,奮擊南唐兵,大破之。或曰白蝦浦即白竜江別名也。又有直瀆浦,舊從江岸開河口通潮,北流至故海晏門,為澳橋浦,又北通於東湖,今亦廢。《郡志》:南臺江舊自河口引而北,繚繞三十有六麯,為城南濠,分引入水步門、水關。弘治中,鎮守內臣鑿新港,遂失故轍雲。○罾浦,在府東南,昔時近城水渚處也。州人多就浦罾魚,故名。石晉開運三年,南唐兵圍李仁達於福州,仁達求救於吳越,吳越兵至,自罾浦南潛入州城,即此。
  甘蔗洲府西北二十五裏。橫亙江心,居民皆種蔗為業,稅課甚豐。又芹洲,在府西南澤苗江西岸,湍流迅急,壅而成洲,周回二十餘裏,居人隱然圜。洲多産芹,故名。又名瀛洲,以其四面有水如瀛洲也。○投桃洲,在府東南馬頭江中。其形如桃,上有田數千畝。
  ○閩安鎮府東四十裏。有巡司,洪武二年置,為會城東面之險要。《海防考》:海水潮汐與馬江匯於閩安鎮,有兩口。一東出雙龜門外,繞壺江、五虎,一南出琅琦門外,繞廣石、梅花、閩安,為江海之鎖鑰,而會城之門戶也。嘉靖中,倭寇突犯閩安,參將尹鳳擊敗之,賊由此突犯福清縣,今仍為戍守處。又有閩安稅課局,與巡司同置。○五虎門官母嶼巡司,見上五虎山,亦洪武二年設。
  五縣寨府西北五十裏。有巡司,元置,明因之。《志》雲:司舊屬懷安縣,接閩縣、侯官、古田、閩清,凡五縣界,因名。又竹崎巡司,在府西北六十裏濱江,正統六年置。○古嶺寨,在府東,有兵戍守,為濱海之備。《志》雲:閩縣東有塘頭、塘灣、翁崎等民城,皆嘉靖中創築,以捍倭寇。
  三山驛在府治西南。府西北二十裏曰芋源驛,又西北六十餘裏曰白沙驛。又西北六十裏至小箬驛,以小箬溪名。又四十五裏,接古田縣之水口驛,皆建江所經之通途也。○柔遠驛,在水部門外河口,稍北為進貢廠,明初建為外國使臣館寓之所。又大田驛,在府南百裏,義溪水經其旁。又南四十五裏,至福清縣之橫路驛,南出興泉之道也。
  萬壽橋在府南。跨南臺江上,長三百餘丈,石梁水門三十有九。元大德七年建,明成化已後,屢經修葺,俗名大橋。郡境之橋,以十百丈計者,不可勝記。萬壽橋與洪山橋尤為雄壯雲。○陽崎渡,在府西南五十餘裏,即鄭公渡也。萬歷四十年,按臣陸夢祖以峽江渡險,改官道出此。明年,以路不便,乃復用舊道。舊有陽崎稅課局,明初置。《裏道記》:今從南臺二十裏至吳山,有公館。又南至雞母嶼,置一浮橋,由雞母嶼渡江,抵蕭傢道登岸,又有公館。自此達大田驛。
  長樂縣府東南百裏。西南至福清縣百裏,北至連江縣百二十裏,隋閩縣地。唐武德六年,析置新寧縣,是年改曰長樂。元和三年,省入福唐縣。五年復置,仍屬福州。五代梁乾化元年,王氏改曰安昌。唐同光初,復舊。長興四年,又改侯官曰閩興,而以縣為侯官縣,三年,復故。宋仍屬福州。今城周七裏有奇,編戶百十五裏。
  ○新寧舊城縣南十餘裏,相傳縣初治此,後移今治。《城邑考》:縣城,明弘治三年築。嘉靖三十二年,始增拓之。是後,屢經修築。
  ○六平山縣治北一裏。蜿蜒六麯,旁有四明、石臺二山。又北曰石首山,巔有巨石巍然。又南山,在縣南半裏,稍西曰登高山。南山之南,有五峰並峙,曰五馬山。又南有三峰山。○七岩山,在縣西南三十裏,上有七岩,其北則諸山環峙,圍繞如城,亦曰羅山。其地亦名羅城。相近者又有溪湄山,頂有湖,廣五畝,鼕夏不竭,謂之珠湖。《志》雲:七岩山之北,最高者曰牛壟山,四面小山環抱,中有平田百餘畝。
  越王山縣東北三十裏。山高聳,周回三十裏。相傳越王無疆之後居此,因名。其旁岩嶺稠疊,迤北最高者,曰太常山,左接籌岩山,並為聳突。太常之陽,有嶺曰風門,陰有嶺曰浮崎嶺,凡三十六灣,接閩縣界。○竜泉山,在縣東南二十餘裏。中有臥牛、仙冠、品石、梯雲、蓮花,共五峰,並高聳。其南又有群峰連接,最著者曰福湖山。又屏山,在縣東南四十裏,挺秀幹雲。又東南十裏,曰靈峰山,其麓曰竜龕山,一曰天池山,與屏山競勝。《志》雲:縣東又有鶴嶺,西通縣治,東由雲洞大路,達文石、梅花等處,為北鄉一帶咽喉。
  禦國山府東七十裏。蹲峙海濱,高出雲表,儼如捍衛,夷舶入貢,每視此為準,俗呼牛角山。又有鐘門山,在海中,當舟行之道,有小嶼如鐘。○壺井山,在縣東六十裏濱海。山垂有一井,狀如壺。潮至則鹹,潮退則淡,上有岩石聳峻,俯臨滄海,名百丈岩。其旁峰巒岩嶼,奇勝不一,迤東則群山錯峙。又有王母礁,在壺井山南,二礁對峙海中。宋末,楊妃負福王、益王航海時,經此。
  ○海縣東北五十裏。又縣東南、東北境,皆濱海。山、港、澳、嶼,回環為險。《海防考》:縣西北閩安鎮、五虎門諸處,實為省城門戶。東北廣石、梅花所,突入海中,與連江縣定海所相對,亦省城右臂也。自梅花至鬆下巡司,中歷十一澳,皆東沿大海,波濤衝激,並岸水淺,寇船難近。獨鬆下漸南,與福清接壤,廣、浙商舶,往往泊此。海壇包其東南,亦有觀音澳、蘇澳可以暫憩,故鬆下之備宜豫。《新唐書》:縣東十裏有海堤,唐太和七年,閩邑令李茸築,立十鬥門以禦潮,且為旱潦之備。於是境內遂成良田。宋時嘗因舊址修築。
  馬頭江縣城西北半裏。自閩縣流入境,江面益闊,又東北與大海相接,波濤震撼,乘舟入郡,常虞風潮之阻。《志》雲:由縣城西北入馬江,曰太平港,舊名吳航頭。相傳吳王濞造船處,似誤。蓋吳越遣兵入閩,嘗泊舟於此也。明永樂中,太監鄭和由此入海,改曰太平港。又梅花江,在縣東北五十裏,近梅花所城,亦曰梅江,亦曰梅花澳。嘉靖三十八年,倭賊犯會城,旋自洪塘江出洋,參將尹鳳追敗之於梅花外洋,即此。又北曰廣石江,亦曰廣石澳,宋末,陸秀夫、張世傑奉二王從此入閩安鎮處也。相近者又有後山澳,皆與大海相吞吐。○鬆下江,在縣東南三十裏,東通大海,西通福清縣,亦曰鬆下澳。相近者曰大社、小社、壠下等澳。又壺井江,在縣東壺井山下,亦曰壺井澳。又東北有磁澳江,中有孤山峙海中,分東西南北四澳,可避風,海舟常泊此。《志》雲:府東有洽嶼澳。又東有仙岐、漳港、門口、黃岐等澳。又有漳坂澳,皆海潮洄洑處也。
  大溪縣東南三十裏。源出福清縣境,分流至此,縈紆數裏,溉田數百頃,東流入海。又祉溪,在縣東南四十裏海濱。《志》雲:源出福清縣之鏡嶺,流至小祉澳入海。○三溪,在縣南,亦出福清縣界,一名鼎溪。《志》雲:縣南有星溪,亦名獵溪。又有中溪沙坂、後洋溪,縣東又有竜下、大社、宏源諸溪,東北有觀音、資聖、黃弄、竹林等溪,下流分入於江海。
  元港縣東南三十裏。宋元中,令袁正規以縣境田多窪下,因鑿港以道溢水,流通漳港,以入於海,因名。其相近有卓嶺港,舊亦入漳港。元大德初,瀎入縣東四十裏陳塘港入海。《志》雲:陳塘港,宋末陳文竜築田砌塘,因名。水源自梅花山,而下會東西濱氵閭湖,並七十二洋之水,下流達海。又縣南有沙京港,亦名普塘港。又有嶺柄等港,皆引水溉田,下流入海。
  嚴湖在縣東北。一名西湖。陳大建初,裏人嚴光捨田鑿此,周三千二百八十丈,亦名放生湖。中有小阜,曰蟹山。後漸堙。明正統十年,縣民劉彥良言,本縣嚴湖周圍二十餘裏,南接稠庵溪,西通倒流溪,旱則引稠庵溪入湖溉田,雨則疏倒流溪以防其漲。近者湖岸坍决,溪流湮塞,不能積水防旱,雨至田或堙沒。又有張塘涵、塘前涵、大塘涵、陳塘港,其利弊亦如嚴湖。乞敕有司疏瀎為民便。從之。未幾復廢。又濱氵閭湖,亦在縣東北。唐天寶五載,沙合為陂。大歷中,裏人林旱因捨田成湖,周千三百餘丈,灌溉民田,後侵復不一。隆慶四年復舊,尋廢。崇禎八年,又復為湖,其相近又有林婆湖,亦天寶五載沙合而成。周三百五十丈,與濱氵閭相通。○延祥湖,在縣南三裏,宋元時故址。明正統中,修瀎深廣,潮汐往來,可通舟楫。又南數裏有桃枝湖,舊周五百餘丈。五代時,王閩所鑿,今名桃坑湖。又南有橫嶼湖,亦唐宋時故址,周三百餘丈,今故址猶存。
  ○鬆下鎮縣東南三十五裏。有巡司,洪武初,置於福清縣海口,二十年,移置於此。司馬長樂之咽喉,福清之門戶。嘉靖三十七年,倭賊自鬆下突入海口澳,登陸攻福清之鎮東衛,官軍力戰,乃遁去。三十九年,議築城,未就。崇禎中始成之,周二裏有奇,有門四,水關一。稍東北有旗山,濱海,置烽火於此。又小祉巡司,在縣東二十五裏,崇禎六年,移置於大祉澳,南去舊治數裏。○石梁蕉山巡司,在縣東三十裏,舊置於梅花所城內。洪武二十八年,遷於此。旁有蕉山,濱海,因名。東有磁澳,為倭寇出入之衝。嘉靖三十八年,議拓寨置城。隆慶三年,始就。周二裏,有四門。又壟下城,在縣東南二十餘裏。嘉靖四十年,居民築此以備倭,周一裏。
  黃崎寨縣東北四十餘裏。《志》雲:縣有仙崎寨、廣石寨、東山寨,與黃崎為把截四寨。又有大祉捍寨,近大祉澳,俱為濱海之備。○錦橋,在縣東南,跨元港上。宋淳熙十二年,建石梁十五間,長五十丈,又於橋西築海為地三畝許,以固橋道,亦名石梁橋。
  福清縣府東南百二十裏。東北至長樂縣百裏,西南至興化府百二十裏。本長樂縣地。唐聖歷二年,析置萬安縣。天寶初,改曰福唐。五代梁開平二年,王氏改為永昌縣。唐同光初,復曰福唐。長興四年,王氏又改曰福清縣。《志》雲:石晉天福七年,避諱改福唐曰南臺,蓋不知閩之改為福清而遙改也。宋仍為福清縣,屬福州。元曰福清州。明洪武四年,復為縣。今城周六裏有奇,編戶百二十三裏。
  ○福清故城縣東南二裏。明嘉靖三十三年,始置城於此。後復增築,旋陷於倭。萬歷二十一年,議改城而西北。三十年,蓋徙而西,去舊址四百丈。
  ○靈鷲山縣治北,縣之主山也。亦曰鷲峰山。其巔曰玉屏峰,稍北曰金翅峰。葉嚮高《遷城記略》:嘉靖甲寅,以島夷毒閩,始議築城。時師環其疆,倉皇畢事。北傅高山,西跨岡巒,東逼陵阜。賊登阜而攻,若對壘焉,從東望西,周垣畢睹,我之虛實,較若列眉。戊午之變,賊據北山,俯而瞰城,每發輒斃,日未移晷,萬室蕩然。論者鹹為城咎。萬歷癸巳,宰邑者乃更闢而城之,跨北山而臺其上,移西城山之半,包岡縈澗,縮東城避阜為臺,以當敵衝,而城始可恃雲。○玉融山,在縣治南五裏,以山石融潤而名。左為雙旌,以兩峰峭立如旌也。右為五馬,以五峰騰躍如馬也。其麓曰覆釜,亦以形似名。
  瑞岩山縣東二十裏。山多岩洞諸勝。又郭廬山,在縣東南二十裏,近時改曰福廬。相近者曰靈岩,並稱奇勝,岩石回環,幾數十裏,山下有牛田場。嘉靖三十四年,倭攻鎮東衛,參將戚繼光大破之於此。又東數裏曰東營山,周環皆海,亦嘉靖中戚繼光破賊處。○竜山,在縣東二十餘裏,一名瑞峰山,海口、鎮東二城在焉。巔有石塔,可觀海日。又烽火山,在鎮東城西,海道有警,燔燧於此。山頂嵌岩,其狀如屋,凡三十六間,名曰虎屋。其旁又有鹿角山,山有仙井,深不可測。又東為網山,去海口三裏,居民網罟處也。相近者曰鐘山。《志》雲:鎮東城東有拱辰山,三峰並起,勢皆北拱,俗呼牛角山。下有石洞,風出其中,深杳難入。相接者又有竜臥山、斂石山,皆並海。
  石竹山縣西二十四裏。山多竹樹,青蔥插天,岩洞泉石,奇勝林立,無患溪出其下。《志》雲:石竹山下有宋時軍寨,又西有古屯軍,亂時邑人屯守之所。又瓜山,在縣西四十裏。宋末,邑人林同與劉屯祖共起義兵,元兵至,迎戰於此,敗沒。《志》雲:山近磨石鋪,連延諸山,皆稱西山。○靈石山,在縣西南二十五裏。其山磅礴百裏,峻拔千仞,層林積翠,飛泉氵敕玉,有三峰九疊之勝。又黃蘖山,在縣西南三十裏。上多蘖木,有十二峰,層岩飛瀑,周圍數十裏,其勝者曰竜潭、乳香岩。
  白嶼山縣南百裏海濱。一名陳田山。絶頂有鴻休岩,岩竇天成,下瞰滄溟,浩無涯際。昔有僧鴻休者居此而名。其相連者曰雙嶼,以二山突起海中也。中有井,甚甘冽。旁有山,曰壁頭山。又金山在縣東南百裏,居民繞山麓,而前後左右皆海也。又東南十裏曰萬石山,岩洞玲瓏,洞之廣者,可容萬人,其容千百人者,不可數計。又南數裏,即萬安所城矣。
  海壇山縣東南七十裏海中。周七百裏,其山如壇,南北長而東西狹,上多雲氣,亦名東嵐山。唐牧馬地,後漸有寺宇。宋初置牧監,尋以駑旱罷。皇中,許民耕墾。淳熙中,有三千餘戶。其山南曰黃崎,曰紫闌,曰牧上,曰寨頭,曰沆頭,曰大小鰲網,有三十六派湖,環繞峰巒如畫。宣和以後,大雨雹,湖皆决入於海。近塢有大小場、滸頭及錢藏,皆為泊船澳。迤東高者為軍山,王氏時,謫戍多居此。其間曰瀎門,曰獺步,曰廣州埕,曰流水,隔東江曰小墻,小墻北曰十二藍焦,東墻北曰白兵焦。大桑、小桑兩桑間曰桑門,而兩墻間為鸕鶿門。是外極東之島,而舟不可行矣。迤南有南匿裏,亦曰南匿嶼,舊産????,宋於此設巡司。其北有沙澳,亦曰蘇澳。又有沙溪,行一日皆沙,而澳當海口為寨。又五裏西抵鐘門,亦曰鐘山嶼。玲瓏如鐘,菰蒲四圍,海水????鹵,而此泉獨淡。近嶼石高二丈,狀如媼,東南瞰石方二十丈,其中井泉與潮候應,取水者集焉,亦船舶之都會也。半潮抵磁澳,則為長樂縣界。又有草嶼、唐嶼,皆近於南匿。南匿狹,且風多不宜樹。一曰大姨山,當日未出時,極望有如空青微露水面,為小琉球國,海水深碧,東流不返,莎蔓如組,柁不容轉,必刳木為盂,乃能旋開浮沙以濟。暴風不夙避者,往往漂至於此。中國人為其所得,以藤貫其足,令之耕作,故此山昔忌夜火,恐其國望之而來也。是為東角洋,蓋岐海之窮徼矣。又有支山,曰水馬山,有石如舟帆,亦名石帆山。相近者曰霸前,曰金崎頭,此海壇之西麓也。《海防略》:海壇山盤踞聳峙,迥出海上,故元時民戶嘗滿四萬,多以魚為業。中有西湖,相傳嘗産竜駒。湖之東,群山環互,不可勝紀。外隔小琉球,三晝夜內通海口,至縣僅一潮。中間以村名者,百有餘處。陂湖潭澳,不一而足。其著者曰葫蘆澳,多魚。碧沙洋産人參。其百花寨、鐘門三鎮,街衢圜,景物繁多,真海表名區也。明初遣江夏侯視海防倭,尋以衛弁李夷欺妄,詔虛其地,惟以小埕水寨官兵汛守。隆慶初,始添設海壇遊兵。萬歷中,復命增設水寨,與興化府南日寨相形援,後復廢弛。○小練山,在縣東海中,旁有大練、小練二門。五代以後,居民環集,商賈輻至,號小揚州。洪武二十年,與海壇同徙。《志》雲:小練山周十裏,舊多喬林,其大小練二門,相去僅十裏許,無風,逾月不能渡雲。
  蒜嶺縣西南五十裏。以山形如蒜瓣而名,一云以山石間多産蒜也。登其巔,東望漲海,彌漫無際。舊有照海亭。○蠃嶺,在縣西北六十裏,與閩縣接界,色黛如蠃,北瞰方山。其西有五周、七仙諸岩,又西有仙舉岩,峭拔千仞,與永福縣接界。《志》雲:蠃嶺西北又有傀儡嶺,在驛路旁。又石尤嶺,在縣北二十五裏,薛田嶺在縣東北五十裏,俱接長樂縣界。
  ○海縣東三十餘裏。《志》雲:縣東南至海百五十裏,南至海百二十裏,而海壇、雙嶼諸處,為汛守要地。又縣東近境之海,謂之九海,以港嶼麯折也。其外為大海。
  竜江縣東南十裏。其上流為縣城南之竜首河,匯諸溪而東南廣五裏,初名蠃文江。宋邑人林慄改今名。下流合海口江。《志》雲:海口江在縣南十五裏,源出舊興化縣,流為百丈溪。至縣西三十裏金應鋪,合無患溪。東流二十裏,合石塍溪。又東至水陸寺,合東溪,至河頭瀦,為琵琶洋,竜江入焉。又東十餘裏入海。縣東百餘裏有海口寨江,近海壇山北,源出長樂縣界石尤嶺,分水而下,註江達海。又有南匿江,在縣東南二百九十裏海壇山下,流出莆田縣界,東流入海。
  徑江縣南三十裏。《志》雲:江源有二,一出故興化縣界金支、大澤,合漁溪,一出黃山北,過鐵場邊北流,並漁溪,合徑港,南至綿亭,東抵烏嶼門。又南至雙嶼頭,復岐為二,東出白嶼,西出後嶼,南流復合,由迎仙港入於海。嘉靖三十八年,倭賊自海壇山入犯,移屯上徑,官軍搗破之,即徑江上流也。○鬆林江,在縣東,去海口鎮五裏,東流入海。
  漁溪縣西南四十五裏。源出黃山,流合蘇溪。蘇溪在縣西南四十裏,源出莆田縣界,流入境合漁溪,匯於徑江。又蒜嶺溪,在縣西南蒜嶺下,亦曰蒜溪。《志》雲:縣南有迎仙港,源出舊興化縣,有桃源水流合焉。至迎仙市,為子魚潭,歷縣西南黃茅墩合蒜溪,又東會徑江,出江口入海。○交溪,在縣西十裏,源出西北六十五裏之常思嶺,東南流。其別源出縣西二十五裏之盞窯,東流合焉。經城西,為西溪,南入竜首河。又無患溪,在縣西宏路驛前,亦曰大溪。源出石竹山,流合交溪。又盧溪,源出縣西北臺嶺,南流經盧山,因曰盧溪,亦流合交溪,皆為竜首河之上源。
  ○海口鎮縣東十裏。宋裏人林遷創建。有城,亦曰海口鎮,民城周四裏有奇。明嘉靖三十四年,倭寇來攻,以城壞為倭所陷,尋改築之。自是倭寇屢犯鎮,以城堅得免。《志》雲:鎮東北倚竜山,鎮南二裏即瑞岩山也。元置海口務於城內,明初改為海口稅課司,並置河泊所於此。又有海口場????課局,元延六年建,本名司令司,明初改為運????分司,洪武二十年,改????課司。又牛田場????課司,在縣東南三十裏,建置同海口????課司。○化南鎮,在縣東南六十裏,有民城,嘉靖中築以禦倭。鎮北數裏曰化北鎮,澤朗巡司置此。相傳隋時掠琉球五千戶居此,因名。又沙塘鎮,在縣南五十裏,有民城,隆慶間築。《志》雲:縣西南有徑上鎮,宋置徑口務,元因之。洪武初,改為徑口稅課局。十八年,圮於水,因自水南移於水北。又有南門稅課局,在城南竜首河北,元置南門務,明初改。
  壁頭山鎮在縣南百餘裏壁頭山下。《志》雲:元置於南日裏,名南日巡司。明洪武十二年,移置於此,改今名。又牛頭門巡司,在縣東南百裏。元末置於徑江口,名徑江巡司。亦洪武十二年移置此,改今名。又澤朗山巡司,在縣東南七十裏,元置於練門,名練門巡司,亦洪武十二年移改。
  鬆下寨在縣東北五十裏,接長樂縣之鬆下巡司。濱海捍寨也。《志》雲:縣境自東而南,有平北裏,有平南裏、沙塢、連盤、長沙、峰頭,與鬆下為七寨,外有鬆關、永平、白鶴、峰頭、大丘、牛頭等六寨,舊皆設兵戍守。
  宏路驛縣西北三十裏。北去閩縣之大田驛四十裏,南至蒜嶺驛四十裏,又南六十裏至興化府。○竜首橋,在縣南門外,宋天聖五年創建,長四十丈,名曰通海。元二年,復建梁於其南,長二十二丈,改名坦履。紹興二十年,又續為梁,長十六丈,三橋共長八十丈,改今名。自元以來,不時修築。又竜江橋,在縣東南十五裏,宋政和三年建。為梁四十有二,長百八十餘丈,名蠃江橋,尋改曰永平,又更今名。○無患橋,在宏路驛東南,宋熙寧七年建,明成化十九年修,長二十有九丈。又化竜橋,在縣西南四十裏,跨漁溪上。宋嘉七年建,名萬安橋,後修毀不一。乾道初,更今名。明成化十九年以後,再經修治,長十五丈有奇。
  連江縣府東北九十五裏。南至長樂縣百二十裏,東北至羅源縣百二十裏。漢冶縣地。晉太康四年,以溫麻船屯置溫麻縣,屬晉安郡。宋、齊因之。隋省入閩縣。唐武德六年,復分置溫麻縣,是年移置於連江之北,改今名。今城周四裏,編戶三十五裏。
  ○溫麻城在縣治東。晉置溫麻縣,蓋在今福寧州境,後廢。唐改置於此,旋曰連江。舊無城,嘉靖十八年創築,萬歷十四年增修。後因洪水崩壞,尋復修治。
  ○竜氵祭山在縣治北,縣之主山也。岡巒如竜,氵祭水夾澗而下,有潭曰五峰潭。山北五裏曰湖山,高秀出諸峰之上。《志》雲:縣西一裏有玉泉山,岩洞甚勝。稍北又有鳳凰、文筆諸山。城西又有白塔嶺,王審知入閩,其先鋒陳伯先追賊至此,馬踣而死。○覆釜山,在縣東南二十裏,巔有巨石,狀如覆釜。其相近者曰金鰲峰,江流經其下,曰鰲江。群山環峙,一𠔌幽邃,曰盤𠔌。南麓有二石相對,道出其中,曰石門。相近又有玉華洞、清陰洞諸勝。
  荻蘆山縣東南四十裏。一名九竜山,下有荻蘆峽,亦名九竜江。俗傳秦始皇以東南氣王,自江而南,山秀拔者皆鑿之,鑿此得蘆根,長數丈,屬之流血,因名。宋淳三年,置荻蘆寨於此,有水軍千人,亦曰武濟水軍。○馬鞍山,在縣東北五十裏,山勢逶迤,達於海上,有雙巒連聳,狀若馬鞍。又東有三德山,三峰並列,下瞰海門,舊名三臺山,亦曰筆架山。《志》雲:縣北四十裏有香爐山,其形聳秀,上有童井,雖旱不涸,《道書》以為七十一福地。
  上竿塘山縣東北八十餘裏大海中。峰巒屈麯,有竹扈、湖尾等六澳。又有下竿塘山,突出海岸,山形峭拔,與上竿塘並峙。中有白沙、鏡港等七澳。洪武初,徙其民於內地。《三山志》:上下竿塘、大小亭山、桑嶼、關嶺、蛤沙、北茭鎮,俱在縣東北海中。相近又有拱嶼澳,嘉靖三十五年,倭賊犯縣,官軍擊卻之,賊夜遁,由拱嶼澳出洋,是也。
  ○海縣東三十裏。《志》雲:縣東南至海三十五裏,與長樂縣接界。其與潮汐吐納者,則官塘洋、荻蘆峽、黃崎堡、鶴嶼諸處也。而定海、小埕,皆為戍守要地。
  連江在縣城南。一名鰲江。源出羅源縣黃土溪、黃蘖潭及舊懷安縣桃洲之密溪,三派合流,而東至縣前,環抱如帶,東流入海,亦名岱江。江濱有海,滄潭跨江有橋,宋政和間建。疊石為梁,凡十六間,長五十丈六尺,俗呼江南橋。
  周溪在縣西南。又縣南有竹溪,縣西有利坑溪,皆流入鰲江,有灌溉之利。又財溪,在縣東南,下流入海,亦有灌溉之利。○東塘湖,在縣東南,隋開皇中,邑人林堯捨田為湖,周圍二十裏,歲久沙壅,唐鹹通間,縣令劉夔嘗奏復之。後有縣令鞠公,亦嘗修治故跡。民賴灌溉之利,因立劉鞠祠於湖旁,至今春秋祀之。
  ○北茭鎮縣東北百十裏。西北至羅源縣八十裏。本名荻蘆鎮。宋時水寨蓋設於此,元為荻蘆巡司。洪武二十年,改今名,並置城於此,與定海相為唇齒。嘉靖二十七年,倭賊流劫北茭,官軍禦卻之,是也。又蛤沙鎮,在縣東北五十裏,崖石峭立如壁。洪武十六年,置河泊所於此。二十年,置城於此,亦為戍守處。○閩安鎮,在縣西南二十五裏,與閩縣接界。
  小埕寨縣東百二十裏海中,明初置。《籌海說》:小埕北連界於烽火,南接壤於南日。連江為福郡之門戶,而小埕又連江之門戶。嘉靖三十五年,倭賊自流江突至小埕水寨,遂犯會城,蓋汛防要地矣。又光臨裏寨,在縣西南,亦明初置。嚮設兵戍守。○延祥水寨,在縣東南,宋福州水軍有延祥寨,蓋置於此。
  通濟橋在縣治南。跨鰲江上,宋政和四年,纍石為梁,凡一十六間,長五十六丈有奇。淳間改修,明因舊址修葺。又有安利橋,在縣西南,舊名潘渡。宋紹興十四年建橋,尋壞。乾道三年重建,纍址十九,長六十五丈,名惠政橋,後改曰安利橋。寶慶三年改建,亦名潘渡橋,今圮於水。
  羅源縣府東北百五十裏。西南至連江縣百二十裏,西北至古田縣百三十裏,東北至福寧州寧德縣八十裏。本唐連江縣地。大中初,置羅源場於此。鹹通中,又割懷安地益之,置永貞監。後唐長興四年,王閩升為永貞縣。宋天禧五年,改永昌縣。乾興初,又改今名。明嘉靖三十七年,始築城。萬歷七年以石,周三裏。編戶十六裏。
  ○鳳山縣治北。山勢聳起,兩翼如張,因名。又北一裏有文殊山,上有群玉峰。○蓮花山,在縣南一裏,岩石層疊,下臨城市。又西,諸山林立。西南五裏曰金鐘山,相連者為鐵障山。又簾山,在縣東之濂澳,山形如簾,遮護居民。又東,諸山環峙,下臨海濱,其峙海中者,曰金蠃障,與楊梅灣相對。
  仙茅山縣東北十裏。兩山相連,曰大茅、小茅,岩石甚勝。又北五裏為洞宮山,峰巒錯立,其著者曰五馬峰。又東北有寶勝山,黃沙溪出焉。○四明山,《志》雲:在縣西隅,一名毒火山,山有四峰。又萬石山,在縣西北,一名破石山。山多異石,茂林修竹,左右映帶。又鬆崎山,在縣南六裏,其相近者曰鶴嶼,對峙江中。
  ○海縣東北十五裏。又東南接連江,至海二十五裏。灘澳淺僻,不利登涉,故縣境之防禦為略。《通志》:縣東北至大海,蓋二百裏也。
  羅川在縣城西。源出縣西境蔣山,接金鐘潭,流經四明山下,合四明溪,又南流分三派,曰中溪、曰南溪、曰後張溪,流經鬆崎山,達於海,亦謂之鬆崎江。○黃沙溪,在縣東,又有九竜、起步等溪,皆流達於鬆崎江。又環溪,在縣治南,其東會南北二溪,縈回環繞,亦註鬆崎江。
  霍口溪縣西四十裏。源出古田縣境,流入縣界。又南入連江縣境,註於鰲江。○竜湫,在縣西南金鐘山下,又一在縣南福原山,兩山相去二十裏,而泉脈相通。
  ○應德鎮縣南二十五裏。與連江縣接界,為往來通道。應德鋪設於此。《志》雲:縣東北五十裏有南灣巡司,元置於廉山,後徙於此。明初廢。又有四明驛,宋建炎三年,置於縣西二裏,元至正中廢。
  古田縣府北二百八十裏。東至福寧州百五十裏,西至延平府二百二十裏,西南至尤溪縣二百裏,西北至建寧府政和縣三百二十裏。本侯官及尤溪縣地。唐永泰二年,析置屬福州。劉句曰:開元二十九年,開山峒置。誤也。宋因之。明弘治十三年,始築縣城,西北跨山,東南濱溪,周七裏有奇。編戶五十三裏。
  ○古田廢縣縣西南三十裏。宋太平興國五年,徙縣於水口,就津陸之要。端拱中,復還舊治。今為水口驛,東南至府城百八十裏。延津上遊,此為鎖鑰之口。《志》雲:宋遷縣後,設監鎮官莅此,元革。今????運分司設焉。有浮橋橫於江津,朝夕驗放,亦曰水口關。自水口而上五裏,有塔嶺亭,西往南平,北往古田,分岐於此。
  ○翠屏山在縣治北。以形似名,縣之主山也。舊名環屏。又城東有龜山,其東麓曰金仙嶺,石磴盤麯,登之可以望遠。○北臺山,在縣西一裏,高聳如臺。又西為黃蘖山,上有寶峰,峰下有小湖,湖東為桃溪,以其地多桃也。旁有桃塢,又有桃洲。
  五華山在縣西南。五峰連峙,峭拔千仞。一名大仙山,亦曰大佛嶺。又極樂山在縣西北,山後有岩,曰仙岩。又北曰鳳峰,最高秀,相近者曰天宮嶺、覆舟嶺,俗名福全嶺,曰石崎嶺,層次相接。○鼓山,在縣東百裏,其西有旗山,又有馬山,在旗、鼓之間。又北有杉洋山,山多竹,可為楮。
  牛頭嶺縣東北十裏。嶺高而遠,陟降二十餘裏。又有清風嶺,在縣西南百裏,接延平府界。○摸天嶺,在縣東南二十五裏,紆回峻絶,南濱大江。繇陸路趨延津者,道出於此。石磴崎嶇,最為艱險。
  ○建江縣南二十裏。自延平府流入縣界,經水口驛,灘石錯立,至是而盡。建江經此,始出險就平。又東入閩清、侯官縣境。
  大溪在縣城南。溪有二源,俱自北來,至縣南合流,委蛇澄澈,其平若鏡。二溪夾流縣治東西,因亦名雙溪。又南為嵩溪,群溪之水皆匯焉,又南會於建江,謂之水口溪,上有嵩溪、館江頭,往來之通道也。《志》雲:水口為群溪匯合之處,亦曰淵溪,有關曰淵關,水流寬平,無灘石之阻,故上下舟楫,恆泊於此。○東溪,在縣東。又有感溪,亦曰錦溪,甘溪亦曰藍溪,與縣西之西溪,縣南之瀨溪,俱匯於大溪。《志》雲:縣境諸溪得名者,以十數計。而東溪為之長,合流後裏許,有石灘橫截中流,亙東西岸,奔流觸石,如鳴玉,舊名洪瀨。宋景德間,縣令李堪改為鳴玉灘,並置驛於此,紹興七年驛廢。
  洗馬池縣西北六十五裏。池周數十畝。《聞見錄》:出古田北門三十五裏至西溪。又三十裏至洗馬池。又西北五十裏,地名山頭。又四十裏曰上氵祭。又西三十裏,即建寧府城東門矣。雖山溪環錯,而路徑稍寬,可策馬而前也。又從洗馬池而西三十裏,地名南吉。又經地口、鐵場、大壩諸處,即至延平府之吉溪。洗馬池,蓋當二郡之間道雲。
  ○杉洋鎮縣東四十裏,有巡司。南至羅源縣百八十裏,明洪武十二年建。《志》雲:杉洋地出銀坑,多礦盜。舊設捕盜館,並郡司馬分駐於此,後廢,尋復置。又𠔌口巡司,在縣西南九十裏,宋大中祥符五年,置於水口鎮,為水口巡司。元移於此,改曰𠔌口。明因之,正統間廢。又西溪巡司,在縣之西溪,宋置。元因之。洪武十二年廢。○南鎮寨,在縣西百四十裏,石晉天福三年,閩主曦之弟延政據建州,攻南鎮軍,敗之。福州西鄙戍兵皆潰。鬍氏曰:時閩主增置軍於福州、建州之界,遣將杜漢崇監其軍,以扼往來要路,故為延政所敗。
  水口驛即廢古田縣。宋時曰嵩溪驛,元改今名。明因之,置遞運所於此。又西南五十裏為黃田驛,宋曰使華亭,元改今名,明因之。又二十裏曰倉峽巡司,接延平府界。○石平橋,在縣治東南,宋建,尋廢。明宣德間,再建復圮。成化十五年重修,為石墩十有一,覆以亭五十六間。又萬安橋,在縣南,元建。明永樂中毀,成化十五年重建,尋構亭四十七間。
  閩清縣府西北百二十裏。北至古田縣百五十裏,西至延平府尤溪縣百七十裏,南至永福縣九十五裏。本侯官縣地。唐貞元初,析置梅溪縣。五代梁乾化元年,王氏改曰閩清縣,仍屬福州。宋因之。縣無城,今編戶七裏。
  ○臺山縣西南一裏。山勢平衍,其狀如臺,縣之主山也。又南有鐘南山,上有盤𠔌岩。○大湖山,在縣東十裏,山椒有湖,約半裏許。縣東北又有鳳凰山,形如翔鳳。
  鼎峰山縣西二十裏。有雙岩,梅溪環流其下。其西曰檉峰,以大檉名。北通尤溪縣界。又西曰白雲山,山勢最高,林木蓊蔚,白雲吞吐。中有仙峰巨石。○大帽山,在縣西南四十五裏,接永福縣界,一名大帽仙峰。《志》雲:縣南有竜都白岩,高數百丈,常有雲霧環繞。又有烏石岩,在縣西南,岩險峻,登其巔,衆山皆見。又縣西有百丈嶺。《輿程記》:自嶺至尤溪縣百裏。
  ○建江縣北十裏。自古田縣界流經此,為往來之通道,梅溪之水流合焉,謂之閩清口。
  梅溪縣西五裏。源出永福縣山中,東北流,經縣西,又北入建江。江水濁而溪水獨清,故縣以閩清為名。又瞿曇溪,在縣西南三十裏,源出永福縣界,流入梅溪。又演水溪,在縣西二十裏,源出尤溪縣界,流入境,亦註於梅溪。
  ○青窯鎮在縣東。有巡司,元置。明初廢。又縣南濱溪有稅務,亦元所置也。○曇口橋,在縣西瞿曇溪口,為往來之通道。
  永福縣府西南百二十裏。東南至興化府百八十五裏,西南至泉州府德化縣二百五十裏,西北至延平府尤溪縣二百四十裏。本侯官、尤溪二縣地。唐永泰二年,析置永泰縣,屬福州。《新唐書》:鹹通二年,析連江及閩縣地置。誤也。宋崇寧初,避哲宗陵名,改曰永福縣。明嘉靖三年,始築城。萬歷十七年,改築城東北隅,周不及四裏。編戶九裏。
  ○摩笄山在縣東北,縣之主山也。《志》雲:由摩笄溯流而上三十餘裏,一起一伏,為筆架山,至極樂岩,有洞石之勝。由岩而下,岡脈連絡,猶蜂腰鶴膝,行六七裏,峙為圓阜,號曰仙掌、平坡,迤邐自東北來,為縣前孤矢山,東有展旗山,當溪之衝,襟帶環抱,聳秀可愛。
  陳山縣南十裏。中有石竜山,山如竜形,循山之脊為路,俗呼登石竜。通福清,則溪為十八灣;通興化,則山為十八折。又鬥湖山,與陳山並峙,上有四湖,亦名倒湖,湖旁有田。○六洞仙山,在縣南二十餘裏,山極高秀。相近有大張山,穹窿盤礴,傍列群山。
  高蓋山縣西南六十裏。峰巒秀聳,常有紫雲覆其上,一名紫雲山。拾級而上,巨石如墻,道出其中,峰巒泉石,種種奇勝,其最著者,為玉華峰、晏玉岩。王閩時,常封為西嶽。《志》雲:山之最高者為竜都峰,其下雙崖對峙,拔起千仞,宛若洞門。有三石室,峰之頂曰白岩。其別峰曰金支山,以泉色如金也。又觀獵山,在縣東八十裏,舊傳越王常觀獵於此。元末,故總管王翰避地山中,聞元亡自盡,因亦名官烈山。巔有雁湖,地高水深,與雪峰山相望。
  方廣岩縣東北二十裏。峭拔千仞,上有石室,可容千人。縣東南又有曹溪岩,上摩蒼空,下臨深澗,巔有微徑,仄足而上,登其巔,一望無際。又白鶴仙岩,在縣北二十五裏,極高秀,有瀑布懸流。又玳瑁峰,在縣西北七十裏,即閩清縣之大帽峰,音訛也。
  ○大樟溪縣東五裏。源出德化縣,流入境。又東入侯官縣界,為澤苗江上流。支流曰印溪,俱東行三十餘裏,入陽崎江,或謂之漳溪。又竜嶼十八溪,在縣西北,源出福清縣界,流經縣之竜嶼,逶迤盤麯,凡十有八折,流至大樟渡,合大樟溪。○雙溪,在縣南三裏越峰山下。有二源,一曰西溪。一曰南溪。一云出縣西南山中者,曰洑口溪。出縣西北十七裏瑞峰山者,曰氵祭溪。合流為雙溪,會流而入於大樟溪。
  鑒湖在縣東北,一名衝灣潭,清深莫測。《志》雲:縣治東有竜窟,與鑒湖隔仙掌坡,地脈潛通,形若相應。下流俱註於大樟溪。又有白葉湖,在縣南,宋乾道二年,嘗修瀎。
  ○氵祭門鎮縣西四十裏。有巡司,元至元中,置於縣南之辜嶺,後移司於此,而改辜嶺為寨。明因之。《圖經》:縣北有牛皮隘,道出侯官。西北有大限、西塘等隘,道出閩清。西有三前隘,出尤溪縣,西南有炭爐隘,道出德化。又有浮潮隘,出德化及仙遊縣。又縣南有辜嶺隘,亦出仙遊縣。東南有萑平隘,路通莆田縣。《志》雲:縣西南又有嵩口隘,路通泉州府永春、德化二縣。○平政浮橋,在縣南,跨雙溪上。宋紹聖四年建,用舟三十有六。
  附見:
  福州左衛府治東南,洪武八年置右衛。二十一年,改為左衛。又福州右衛,在左衛西。洪武二十一年,增置福州中衛,在左衛東。○鎮東衛,在福清縣之海口鎮城東。洪武二十年置,並築衛城,周不及四裏,為控扼要地。
  梅花守禦千戶所在長樂縣東五十裏。本北鄉巡司,治梅江頭山上。洪武十年,始築城為備。二十年,移置巡司於蕉山,改建梅花所,增拓舊城,三面距海,南連沙岡,延袤三裏有奇,有三門,設兵戍守。城外東南一隅,歲患飛沙漸積,幾與城平,每春以所軍挑之。嘉靖三十八年,倭賊犯境,復營葺焉。又萬安守禦千戶所,在福清縣東南百二十裏,洪武二十年置,並築所城,周三裏,有門三。俱屬鎮東衛。○定海守禦千戶所,在連江縣東北八十裏。洪武二十年建,並築所城,周三裏有奇,有門二,隸福寧衛。
  ◇興化府東至海九十裏,南至海三十裏,西南至泉州府百六十裏,北至福州府二百八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三千一百四十裏,至京師六千四百裏。
  《禹貢》揚州地。周閩、粵地。秦屬閩中郡。漢為會稽郡。吳屬建安郡。晉屬晉安郡,宋、齊因之。梁屬南安郡。陳屬閩州。隋屬泉州始置莆田縣,唐亦屬泉州。宋因之。太平興國四年,分置太平軍以遊洋、百丈二鎮地置,又改為興化軍以仙遊、莆田二縣來屬。太平興國八年,始移軍治莆田縣。宋末,改為興安州。元曰興化路。明初改興化府,領縣二。今因之。
  府馮峙高深,山川奇秀,北屏會城,西翼泉郡,介於兩大之間,海道舟車,絡繹而至,誠襟要之地矣。
  莆田縣附郭。晉晉安縣地。隋開皇十年,置莆田縣,屬泉州。大業初,廢入南安縣。唐武德五年,復置屬豐州,尋屬泉州。宋太平興國四年,改屬興化軍。八年,移軍治焉。今編戶二百九裏。
  ○莆田城即今府城。宋徙軍治此,因築子城,周僅二裏有奇,土垣而覆以茅。宣和三年,加築其上以瓦,周七裏有奇。紹定初,復更築,表裏石砌,而覆以磚,稱堅城焉。元至正十四年,亦嘗修治。明洪武元年,復修葺。十二年,指揮程請闢城東北隅,跨烏石山,東下歷前埭、後埭,與舊城合,延袤十一裏有奇。城外濠池,左起東北隅,折而南,引延溪之水註之。右起西北隅,折而東,引木蘭溪水註之。二水交合,長千七百餘丈,西北負山,鑿為旱濠,長幾六百丈。成化七年,又常修葺。嘉靖三十三年,以倭警營治。四十一年,城陷。既而議城東北南三面。四十三年,復營西面。三面亦更增修。隆慶二年,復營治。萬歷九年,守臣陸通霄以城西北隅跨山腰之半,而遺其高者於外。元至正十九年,寇從此射走守城卒。嘉靖四十一年,倭亦乘此越城而入,於是拓出西北城垣,而包高岡於內,長八十五丈五尺。舊有門五,明改為四。東建水關以通舟,西亦有水關,攔以石盾,容水入而已。城周不及十二裏。
  興化廢縣在府西北八十五裏。《志》雲:舊城在仙遊縣東北之遊洋鎮,本為遊洋洞,至險峻,盜賊出沒處也。宋太平興國四年,置太平軍。明年析莆田、仙遊及福州之永福、福清縣地,合遊洋、百丈二鎮,置興化縣為軍治,尋遷軍於莆田縣屬焉。元皇慶中,又遷縣於莆田西北廣業裏之湘溪村,謂之新縣。明初因之。正統十三年,廢興化縣,以其地分入莆田、仙遊二縣。
  ○烏石山在城東北隅。城西北有梅山,與烏石相連。兩山之間有小西湖,本城北舊濠也。洪武初,闢城,濠塞。成化三年,郡守嶽正疏之。凡三堰,中堰之內,瀦水成湖。下為兼濟河,東出水關。○太平山,在城西一裏,山脈自福州永福縣延袤而來,峰巒峻拔,為莆田之主山。又西二裏曰天馬山,勢若騰驤。《志》雲:府西南五裏有鳳凰山,一名南湖山,舊時山下有湖,今涸。峰岩甚勝,麓有瑞泉。又大象山,在府西五裏,上有天泉岩,山腰為石室。又有彌陀岩,下有梅花氵祭,亦曰智泉。
  九華山府北十裏。由縣之西南諸山而來,至延壽溪。九峰攢簇如蓮花,故名。亦名陳岩,以昔有陳姓者隱此也。亦曰陳仙山。其東北有紫霄岩,極幽勝。○囊山,在府北三十裏,峰岩聳秀,東麓有竜潭,其西有九峰連屬。又北十裏有天壺山,洞壑奇邃,林木蔥蔚,山下腴田可數千畝。
  壺公山府南二十裏。山有八面,高聳千餘仞,正對郡治,端嚴秀特,為郡之鎮山。頂有泉,出石穴中,其盈縮應海潮,中有雙蟹,名曰蟹井泉。有真淨岩,登之可遍眺郡境。又有靈雲、虎丘、盤陀諸岩,泉石羅列,名勝不一。○城山,在府東南二十裏,一名城山,與壺公對峙,為黃石市之主山。上有鬆隱岩,前臨國清塘。又塔山,在府東南十五裏,舊有石浮圖,後圮。嘗建烽燧於其上,亦名天馬山
  嵩山府東南三十裏。峭拔海濱,其南有小嶼,在海中。潮退有石橋可渡,居民千余家,唐觀察使柳冕監群牧於此,有德於民,民建柳侯廟,俗因呼為侯嶼。久之,訛為猴嶼。○雙髻山,在府東五十裏,自西視之,雙峰尖聳。自南視之,則五峰並立,故亦名五侯山。又名筆架山,以郡城視之,則三峰如筆架也。積石崚峋,上摩霄漢,頂有涌泉岩,大旱不竭。又蚶山,在府東八十裏大海上,山勢律,環翠如嶂。舊《志》:莆田有蚶田百頃,號大蚶山。是也。其相近者為演嶼。相傳宋少帝舟泊大峽江滸,為元兵所逼,忽有白馬神為演一嶼蔽帝舟,得免,因名。《志》雲:縣東有瓊峰,形如屏,延袤二十裏許,發脈福州五虎山。
  夾氵祭山府西北八十裏。一名東山。旁有西岩,鄭樵讀書處也。其相近者,有薌林山,樵從兄厚讀書處。亦有泉石之勝。又南為環山,山巔纍臺十餘層,礎石儼然,名越王臺。其旁有三燧峰。又百丈山,在夾氵祭之東,山延袤百餘裏,上有六岩,曰客廳、曰古仙、曰石塔、曰石傘、曰石樓、曰重玄,幽奇萬狀。《志》雲:百丈山一名華蓋峰,或曰華蓋即石塔岩也。又有峰曰瑞雲,出泉,西流入永福縣。又有百丈嶺,東接福清縣界。○石梯山,在府西南四十裏,盤礴峭聳,高千餘仞,土宜茶,絶頂有爐峰岩,南望大海。《志》雲:郡境之茶,龜山為上,石梯次之。龜山在府西北二十裏,又有浮山,在石梯之南,近海濱。
  南日山府東百裏大海中,與琉球相望。舊名南匿山,近福清縣海壇山。明初設寨於此,後徙於內地,山為會哨之所。又華胥山,在府東南百裏,吉了巡司置此。一名極了,以莆地至此而極,復崛起為此山也。宋時謂之擊蓼,與湄洲嶼隔海相望,下有東西二灣,為閭市輻輳之所。○湄洲嶼,在府東南八十裏大海中,一名山,與琉球國相望。宋林光朝雲:湄洲隔岸視之,約六七裏,有田數十頃,可耕而食。又有大孤、小孤二嶼,《宋志》雲:在莆田縣東七十裏。《名勝志》:今遮浪村海中有巨石突起,曰大龜嶼。嶼東又有大石盤,是也。
  ○海府東南兩境,皆濱海島夷,有警府當其衝。其防維之處,吉蓼、平海、三江,其最衝也。文甲、嵌頭、青山,其次衝也。《志》雲:府東南五十裏有支海,自覤頭入,與北山諸溪合,江面最闊,中有盤石,突起如平地,居民集焉。有江口橋,一名竜津橋,又名尚陽橋,通道所經也。橋北即福清縣境,相近有下黃竿支海流入此。兩涯宏闊,北涯舊有寧海鎮,鎮前有渡,元元統中創為橋。明初復修之。《勝覽》雲郡東薄寧海,謂寧海橋也。又有峰頭澳,在府東平海衛南。嘉靖三十八年,官軍擊倭於峰頭澳,破之,倭遁去。又追敗之於野馬外洋。
  木蘭溪府南七裏木蘭山下。故有水,曰南洋。唐觀察使裴次元堤海為田三百頃,即此處也。溪之源,自泉之德化、永春及仙遊三邑而下,合澗𠔌之水三百六十有六,會流於此。又南經府南二十裏將軍山下,議者嘗欲橫堰此水以灌田,不果。宋治平初,歲旱塘竭,有長樂錢氏媼築陂於將軍灘前,開渠循縣南十五裏之鼓角山而南,甫成而壞。邑人林從世復相下流築南陽陂,既成又决。熙寧八年,侯官李宏復因舊址營度,疊石築陂,上障諸溪,下截海潮,旁為溝渠及鬥門、石涵,節宣盡製,約溉田萬有餘頃,莆人利之。元延間,總管郭朵兒等復創萬金鬥門,引陂水灌南洋以北諸田,為利益溥。明循其製,自溪而東,縈紆麯折,有大潭三,總謂之清江潭,下流至江口入於海。○瀨溪,在府西南十裏,即木蘭陂上流也。又上溪,在府西二裏,一名北磨溪,南流註於木蘭溪。
  延壽溪府北七裏,其上源曰莒溪,在府西五十裏。首受遊洋、氵祭溪、九鯉湖諸水,東會荻蘆、漁滄、八瀨水,經延壽村,曰延壽溪,一名綬溪,以水緑如綬也。唐神竜間,有吳興者,謂溪出杜塘,經流入海,不足溉田,即延壽陂後,塍海為田,築長堤於杜塘,以遏大流。轉入沙塘陂,分為溝澮數十處,灌北洋之田。復分二派,導流至礪浦入於海,延壽溉田可萬餘頃,所堤杜塘田可二千餘頃。莆之饒給,以木蘭、延壽二陂也。《新唐書》:延壽陂溉田四百餘頃,建中間置。○八瀨溪,在府西北十裏。《志》雲:溪淺流急曰瀨,亦曰碧瀨,或訛為鱉瀨。東為竜潭,流合延壽溪。《志》雲:府東海中有礪山,濱海之浦曰礪浦。
  荻蘆溪府東北四十五裏。源出仙遊縣遊洋溪,流入境,合諸溪澗之水,分二流,一自漁滄溪合延壽溪,一自竜港會迎仙港入海,曰南荻蘆溪。又有北荻蘆溪,在府西北百裏。又西十餘裏有澳溪,出澳頭山,合蘇溪、吉宦、鳳摶等溪,東流至荻蘆陂為北荻蘆溪,亦分二流,左行者歷萬安溪、迎仙橋,會福清縣界蒜溪之水以達江口,右行者過漏頭以達新港,俱入於海。《志》雲:蘇溪亦曰洙溪。
  迎仙溪府東北五十裏。《志》雲:由荻蘆溪合桃源、白石諸水流經此。有子魚潭,其中子魚最多,一名小姑潭。又東為迎仙港,一名通應港,接福清縣界蒜溪、徑江諸水為江口入海。《志》雲:迎仙溪流通錦江,即徑江矣,亦謂之三江口,以徑江、迎仙及木蘭溪,下流俱會此入海也。亦為濱海要地。
  白湖府東南二十裏。一名玉湖,海潮自三江口上黃竿,歷寧海至此。舊有堤,俗名白水塘,後曰白湖。宋熙寧中,於湖中設浮橋。紹興間,易以石。湖側有靈惠井,環境斥鹵,井獨清冽。《海防考》:嘉靖四十五年,倭賊自白湖入犯,過涵頭至海口,犯鎮東衛,湖亦戍守處也。又凝翠湖,在府東南,與清江潭相襟帶,湖水繚繞,長百餘丈。
  國清塘府東南二十裏。其水與木蘭陂相灌註,澄碧千頃,壺公、城倒影其中,唐貞觀中置,灌田甚多。《新唐書》:莆田西一裏有諸泉塘,南五裏有瀝尋塘,西南二裏有永豐塘,二十裏有橫塘,東北四十裏有頡洋塘,與國清塘為六塘,共溉田千二百頃。宋熙寧中,木蘭陂成,遂廢五塘為民田,惟留國清以備大旱。又霞塘,舊《志》:在府城東北,清澈可愛,亦灌田百頃。
  ○迎仙寨府東北四十裏。其地有迎仙橋,下即子魚潭,洪武二十年置巡司。《志》雲:宋初司置於縣東施水亭。熙寧四年,徙迎仙市之北。崇寧元年,圮於水,徙迎仙市之西。明初改建於此。有城,前臨海,後負江,為商民輻輳處。又衝沁寨巡司,在府東六十裏。有城,三面阻海,與岐頭、三江、澳港相接。《志》雲:司舊置於興化縣尋陽山下,洪武二十年徙。又嵌頭寨巡司,在府東南九十裏,舊置於莆禧鎮。洪武二十年徙置。有城,界山海間,為登涉要地。又青山寨巡司,在府東九十裏,舊置於府東三十裏之南哨,亦洪武二十年徙置於此。有城,東西南三面皆阻海,夷舟多由此入,南日山峙其南,渡海不過五十裏,為郡之門戶。○吉了寨巡司,在府東南華胥山下,有城。洪武二十年,置於仙遊縣之潭邊寨,後徙今處。《郡志》:司距城八十裏,前控南日,右引小嶼,左帶湄洲,迫臨大海,東有吉了水寨。又大洋巡司,在府西北八十裏山𠔌中,蹊徑叢雜,姦民嘯聚。萬歷中,增置今司。
  莆禧鎮府東南九十裏。或曰即古之莆口。陳天嘉五年,陳寶應據建安、晉安二郡,章昭達等討敗之,寶應逃至莆口,昭達追擒之,即此。明洪武二十年置所,尋築城,置倉於此。《志》雲:鎮舊有莆禧稅課局,洪武三年,徙於縣東之下渚,正統二年廢。又有莆禧河泊所,亦明初置,尋移於府東南數裏。成化間,移於吉了澳,尋復舊。○黃石市,在府東南二十五裏,民居環聚。舊有黃石稅課局,本宋之黃石務,其後徙置不一。元至正中,改建於此,明初改為稅課局。又有黃石河泊所,洪武十八年置,亦在府東南,今皆廢。《志》雲:府東南有國清市,亦處也。
  涵頭鎮府東北二十裏。亦曰涵頭市。路通永福、尤溪諸徑。洪武初,置莆田稅課局於此。莆田河泊所亦置焉。《????鹺考》:元至元十六年,於涵頭市設勾管司董鹺事。延二年,改為司令司。明洪武二年,改為福建都轉運????使司,分司分統上裏等場????課司。所轄凡二十四團,皆産????處也。
  南日寨在府東南。《志》雲:府東平海衛東有舊寨,設於海中南日山下,北可以遏南茭湖井之衝,南可以阻湄洲岱墜之厄,亦要區也。景泰以後,移於吉蓼之東,仍以南日為名。舊南日棄而不守,番舶北嚮泊以寄潮。論者以為自棄其險。然而孤懸海中,大約與泉州之浯嶼情事相類雲。○崎頭鎮,在府東八十裏,初置巡司,後改為城堡。嘉靖中,倭賊陷興化府,官軍擊之,倭賊走平海衛,欲掠舟泛海,乃結巢崎頭城,官軍擊之,敗績。賊乘勝陷平海衛。戚繼光等合兵擊破之。《志》雲:鎮東至平海衛十裏。
  林墩在府東南。嘉靖中,戚繼光大破倭賊於此。《海防考》:平海衛墩臺有小澳、石獅、礪前、新浦、三江、埕口、崎頭、澄港、湖邊、石城、蔡山、石井等一十二座。○莆陽驛,在府治北,元置。明因之。又有遞運所在驛南,洪武十七年置,後廢。
  仙遊縣府西八十裏。南至泉州府百五十裏,東南至泉州府惠安縣百有二裏,西南至泉州府南安縣百七十裏,西至泉州府永春縣百十裏,西北至泉州府德化縣百三十裏。本莆田縣地。唐聖歷二年,析置清源縣,屬泉州。天寶初,改曰仙遊縣。宋因之。紹興十五年,議築城以禦寇,不果。乾道中,僅營四門。明正德初,創築土城,復以磚,尋圮。嘉靖間,改用石砌。今城周六裏有奇,編戶十三裏。
  ○雞鳴城縣東七裏。相傳越王無諸所築,俗呼城山,又名鐵山。舊《經》雲:其城靈異,不假版築,或呼為雞子城。其相近者又有彭城,遺址並存。《寰宇記》:縣東又有蜿灣城,俗呼為越王城。○興化廢縣,在縣北七十裏,與莆田縣接界處也。
  ○二飛山縣北五裏。《宋志》作大飛山,縣之主山也。蜿蜒數百裏,屹立為二,高可千仞,其形翼然作飛揚之狀。下有鐘鳴、馬鞍二山,東為將軍山,頂若兜鍪。稍北為瀑布山,懸崖數千尺,飛瀑瀉下如練,下有竜潭。又《九域志》:大飛山有平湖洞,其地有平湖數頃,一夕風雨暴起,旦見此山聳峙,因名大飛。唐景福初,王潮自泉州遣兵攻福州,平湖洞民請以兵船助之,即此。
  九座山縣西北七十裏。重巒疊嶂,中巍然高峙者凡九。其居中而尤峭拔者,曰盤髻峰。又北十裏曰大汾山,與福州府永福縣接界。○梁山,在府西北四十裏,平田中突起一峰,層巒插漢。其東南五裏為泗洲臺山,一名仙人臺,亦高聳。《志》雲,縣南三十裏有九峰山,亦曰九仙峰,雲興即雨。又南十五裏為九竜山,山分九支,並峙者曰銅鼎山,勢甚雄壯。又新峰山,在縣東南四十裏,其高凌天,頂平如掌。
  九仙山縣東北百裏。脈自永福縣來,至此特起一峰,其西為高望山,連綿高聳,可以遠眺,風日澄霽,海在目睫。南為雙髻山,北為仙人臺,皆以何氏九仙得名。山之下為何嶺,俗呼寒硎,亦曰寒岩,又曰古荷城,亦曰何岩。臨九鯉湖,東有石洞,可坐百餘人,綿亙數十裏。其西曰南湖岩,峰巒聳秀,下瞰平湖。又西曰高陽山,亦名𠔌目山。崇林幽翳,居人剝木以識所從入之路,因訛為𠔌目雲。又盤竜山,在九鯉湖西南,高千餘仞,律不可登,上有白雲洞。
  石所山縣東北六十裏。高數千仞,盤踞百餘裏,何岩居群峰之上,而此山又居其上。巔有烏頭岩,石黟黑,浮海者望以為的。其下平坡十餘裏。頂旁為雲居岩,下視空闊,滄海渺茫。岩高千仞,而有方沼瀦其巔。相近又有滴水、鳴山等十餘岩,《志》雲:石所在何岩之東,紫帽之西。其紫帽山,石壁削成,有麥斜岩諸勝。○尋陽山,在縣東北八十裏,山自西北來,峙為三峰,中大雪,北仙臺,西香爐,極為雄偉,左右環疊,峰岩甚衆,並稱奇勝。
  蔡溪岩縣東北八十五裏。岩前有石如雙闕,曰石門,頗高廣。石門之北峭壁環立,上有瀑布,懸流數百丈,瀑之盡處為竜潭,深不可測。流而為溪,是為蔡溪。石門之下有幻遊洞,岩水至此,會流如奔雷,瀦而為湖,湖之旁峰巒環峙。○北坑岩,在縣南,岩石周環如城。元末鄉人避寇於此。又石碑嶺,在縣南,嶺路甚峻,有石立道側,平闊如碑。縣南又有馬嶺,皆通道所經。
  ○九鯉湖縣東北六十裏萬山中。湖之前山曰飛鳳,後山曰高陽。盤旋環抱,湖瀦其中。《志》雲:九仙諸山自永福而下,重山稠疊,幾百餘裏。至此石峽天開,懸崖無際,數百裏之水來入石竅,石穴中瀦為石湖,湖水日夜從高墜下,岩石巃嵷,水流噴激,洞心駭目。春夏之間,其觀尤偉。湖上有何仙祠,相傳九仙丹成,跨九鯉上升處也。湖之北為黃雞灘,南為茶槽潭。湖水東南行,被崖而下,為瀑布,而潭,而陂,又繞山而行,數十麯而為莒溪、為壽水,其終入於海。此其大略也。中分九氵祭:一曰雷轟氵祭,在湖東。何岩之水出而西流,奇石當其中,氵朋氵訇擊蕩,其聲如雷。一曰瀑布氵祭,在雷轟西,相去五十步,奇石懸流,如澡練然。一曰珠簾氵祭,在湖西,水從岩飛下,去地千仞,噴沫如散珠,稍卑則縷成簾也。一曰玉箸氵祭,從湖西南盤竜山頂灌下,忽岐為西,直下白雲洞中,宛如玉箸,亦曰玉柱氵祭。一曰石門氵祭,去玉箸西北裏許,氵祭中奇石參差,有二石亭亭如門,水流其中。一曰五星氵祭,距石門二裏有五石相聚如星。一曰飛凰氵祭,去五星三裏,即飛鳳山,峙於湖前者,其高百仞。十裏之外,有泉縈回,註而為氵祭也。一曰棋盤氵祭,距飛鳳裏許,氵祭中臥一巨石,宛若棋盤。一曰將軍氵祭,距棋盤數裏,氵祭中有兩石鵠立,如武夫當關之狀,自湖至此,不啻二十裏,皆猿崖鳥道,登陟甚艱。《邑志》:湖之奇以九氵祭,一氵祭或五裏、十裏,遠者二十裏,皆兩山夾峙,奔流界乎其中,道路迂回,奇勝不可名狀。從將軍氵祭南出,為莆田縣之莒溪。○赤湖,在縣南四十裏楓亭市之西,昔時周環五裏,土色皆赤,下為焦坑,流入楓亭溪。
  遊洋溪在故興化縣西。上源有郭洋、銀岩等溪,匯流而東南,有尋陽溪流合焉,入莆田縣界,下流為南荻蘆溪。○三會溪,在縣西十五裏。有三源,皆導流諸山澗中,匯而為一,又東南匯群溪之水,流入莆田縣界,下流合於木蘭溪。《志》雲:縣西七裏有神堂溪,十裏有大濟溪,四十裏有大目溪,俱匯於三會溪。又有佘溪,源出永春縣,流合大目溪。
  仙溪在縣城南。一名大溪,一名南溪,又名藍溪。西北受永春、德化之水,東南流,至縣前環繞如帶,又東南匯諸溪水,亦合於三會溪。《志》雲,縣南有可溪,出縣南二十裏之香山。又有九溪及周溪,皆在縣南十裏。又東南有蔣溪,及縣東十五裏之昆溪、安吉等溪,下流皆會於仙溪。○楓亭溪,在縣東南四十五裏。其上流為皂洋、吳坑諸水。又東有九竜溪,西有赤湖、焦溪,皆流合焉。南出雙溪口,入太平港。港即溪海會流處也。《志》雲:雙溪港亦在縣東南四十五裏,一名滄溪,其南為太平港。又沙溪在縣東南四十裏,溪旁有沙溪市,南流合楓亭溪。
  何岩水在縣東北何岩下。源有三,皆出山𠔌中。其下流一出瀨溪下木蘭陂,一出鯉湖下莒溪,一出竜津下延壽溪,並註於海。《志》雲:縣南七裏有聖泉,亦號竜井,雖旱不涸,灌田十餘頃。
  ○白嶺寨縣西四十裏。有巡司。《志》雲:洪武二十年,置楓亭巡司於楓亭驛,尋改置於莆田縣小嶼山上,曰小嶼寨巡司。築城置戍,嘉靖三年,以山寇竊發,移置於白隔嶺,而小嶼巡司廢。又陳疃關,在縣南,又南即惠安縣界。《聞見錄》:仙遊西南數十裏有大埔厄,又數十裏至長嶺,即晉、惠兩縣界,縣西又有石獅隘,接永春縣界。嘉靖中,倭賊常出沒於此。
  楓亭驛縣東南五十裏。唐為風亭館。宋為太平驛。元至正七年,改為楓亭驛。今因之。東北去府城六十裏,東南去泉州府惠安縣五十裏。
  附見:
  興化衛在府治東北。洪武元年建。○平海衛,在府東九十裏。洪武二十年置,並築衛城,周四裏有奇,有門四,領莆禧所一。
  守禦莆禧千戶所府東九十裏。亦洪武二十年建築。城周三裏有奇,有門四,三面瀕海,西面為濠,西南有文甲澳,又有嵌頭、青山諸港口,皆為濱海要地。《海防考》:莆禧墩臺有山柄、文甲、嵌頭、東湖、山西凡五座。
  ◇福寧州東至海六十裏,南至福州府五百四十五裏,西至建寧府八百五十六裏,北至浙江溫州府五百九十裏。自州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三千四百十七裏,至京師六千六百七十七裏。
  《禹貢》揚州地。周閩越地,秦閩中郡地,漢會稽郡地。三國吳屬建安郡。晉屬晉安郡,宋、齊因之。隋屬泉州。大業初,屬建安郡。唐仍屬泉州。開元初,改屬福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三年,升為福寧州,屬福州路。洪武二年,州廢。成化十九年,復升為州編戶五十三裏,直隸福建布政司,領縣二。今因之。
  州北瞰永嘉,南屏侯官,山川險峻,實為要地。《防險說》:閩興、泉、福、漳之地,皆濱海要衝。然莫有如福寧之尤險者,蓋地勢自西北而東南至會城盡之矣。而福寧又在東南,突出海中,如吐舌然。其左為甌、括,海居東面;其右為福、興,海居南面,福寧獨當東南北三面之衝。島夷入寇,必先犯此,故防維最急也。
  ○長溪廢縣今州治。本溫麻縣地。唐武德六年,析置長溪縣,屬泉州,旋省入連江縣,而以縣治為寧遠鎮。長安二年,復置,尋改屬福州。元升縣為州,改曰福寧。明初降州為縣,後又升為直隸州。《城邑考》:州城,洪武四年築。二十年,增拓東城。永樂五年,復修治。成化十七年以後,屢經營繕。嘉靖三十四年,復拓城西。三十七年夏潦。明年,倭寇來犯,又值淫潦,城圮,尋復營築。今城有門四,周六裏有奇。
  溫麻廢縣州南三十裏。晉太康三年,析侯官縣溫麻船屯置溫麻縣,屬晉安郡,蓋治於此。隋開皇九年廢,唐改置溫麻縣於今連江縣境,而以廢縣地置長溪縣。今州南有鼓樓山,古城村蓋因廢縣為名。
  ○竜首山在州城北。分為五枝,又名五葉蓮花山。山巔平曠,唐末黃巢犯閩,嘗屯兵於此,號黃巢坪。坪西有井,廣丈許,其水清Г,名曰聖水。又有東西石澗,下北城外濠而入水關。《志》雲:州東門外有華峰,下有雷壇。元末州尹王伯顔與山賊王善戰,不利,見執於此,死之。又城南三裏有南峰,峰頂岐首有三,亦曰三臺山。《郡志》:竜首山峰巒峭拔,為州主山。前挹長溪,東抱華峰,西接蓮坡。水光山色,映帶城郭。又有金字山,在州治東北,高聳如竜首。嘉靖三十八年,義兵殲寇於此。其東為獅山,城東北曰大溈山,以唐景福中,僧建大溈院於此而名。縣東有小山,最高峻。又明宗山,在竜首山西,亦曰蓮花山。
  鬆山州東十裏。下有鬆山港,昔時風濤險惡,歲患溺舟,後流沙漸合,有徑可行。正統九年,徙置烽火寨於山下。其對峙者曰後崎山,山全體皆石,巨細磊,爭奇競秀。又鐵嶂山,在州東十二裏,壁立千仞,其色如鐵,一名昆岡。相接者曰馬冠山,亦名昆田山,山勢連亙數十裏,高聳凌空,形如半月。《志》雲:鬆山東南海中有斷嶼,名火焰山,又名屏風嶼。嘉靖三十八年,倭賊突犯州境,參將黎鵬舉等擊之於屏風嶼及鎮下門、三沙海洋,皆敗之。鎮下門見浙江平陽縣。
  洪山州南三十五裏。勢極高峻,望溫、臺如在掌間,《志》以為州南第一山也。葛洪舊嘗隱此,因名。有泉一泓,通海,名曰海眼。其西有數峰連接。又小洪山,在州西南五十裏,以高峻亞於洪山而名,亦曰紅山。有天池,闊二三畝,四時不涸,名曰竜潭。又霞浦山,在州南四十裏,中有青、黑、玄、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故名。又南十裏曰羅浮山,相傳此山浮海而來,泊船山下,可避北風,南風則石崖齒齒難近。嘉靖三十七年,倭賊流劫羅浮,官軍禦卻之。防倭水寨船多集其下。相接者曰水澳,山旁又有石筍山,峰巒聳秀,上有清泉。又南曰文崎山,與武崎山並峙海中,廣袤五裏。○南金山,在州南六十裏,一名大金山,居民環其下,廣袤二十裏。其南一山曰小金山,相近者曰浮瀛山,一名浮膺山,上有四澳,下臨溟海,一望千裏。宋元間居民蕃庶,明初俱徙入內地。
  望海山城西北七十裏,去海百餘裏,勢極高峻。上有石池,四時不涸。又柘洋東山,在州西北百二十裏,東望海外數百裏。諸山皆在履舄之下,懸崖聳削,積雪不消。有泉一勺,大旱不竭。元末有袁天祿者,率其昆弟保柘洋,為泰安社州,賦稅訟獄皆歸焉。元授以江西行省參政。明初納款,世居此地。嘉靖末,倭賊寇其頽堡,不能下。
  大姥山州東北百裏。群峰林立,得名者三十有六,為境內之望。又北數裏曰草堂山,本名靈山,以林嵩築草堂其中,改今名。岩石甚勝。餘詳見前名山大姥。○崳山,在州東南海中,山高而中坳如鉢盂,舊名盂,山有三十六澳,旁有艮山,有日嶼。東有七星山,以七石浮立海面如七星而名。嘉靖中,官軍嘗敗倭於此。《志》雲:出州東門三裏迤南而西,水天範範,浮於水面有臺山、官澳山、屏風山、筋竹山、四瀧山,皆在煙波浩淼中,難以裏計及其方隅也。又秦嶼,在州南海中,為防戍要地,巡司置於此。
  泗城山州西南五十餘裏。危壁峭立,有巨石,黑色,名鐵印山。下多屯田軍營,東隔溪有小馬山,又白瓠山,在州南大海中,白如瓠,山脊與寧德縣接界。《志》雲:州西南六十裏又有竹嶼,其相近者為孤山。嘉靖三十五年,倭賊自寧德縣遁入福寧州界。官軍追敗之於此。
  桐山州西北百六十裏,接浙江平陽縣界,其地險厄,可以戍守。嘉靖三十九年,倭賊自州城流劫至桐山,指揮盧等擊敗之,賊還,復擊敗之於同坑,既又追破之於蒲岐。今設營置戍,為浙閩要隘。同坑,見浙江泰順縣。蒲岐,見浙江樂清縣。○天竺山,在桐山東南,其相近者有半嶺,《輿程記》:半嶺在桐山北二十五裏,為往來之通道。又北十五裏即分水關。
  石馬嶺州北百三十裏,有巨石危立如馬。又西北三十裏即桐山。又北四十裏為分水嶺,接浙江泰順縣界,有關,浙閩分疆處也。又王頭陀嶺,在州東五十裏,北連九嶺,崎嶇險峻。宋時王頭陀砌石為路,嘉定中,縣尹楊志復用石修砌。○池傢嶺,在州西北四十裏,中有古澗,深百餘仞。又有石門,俗呼仙人洞。《志》雲:州西有楊梅嶺,産楊梅。宋開禧中,僧砌嶺路,自嶺而下,東抵九裏亭,西抵十八溪。嘉定十六年,令楊志用石砌,悉平犖確,亦名楊公路。
  ○海州東南百裏。《志》雲:州境海環三面,其在東北者,三沙海,形勢陡絶,最為險要。沙埕寨稱首衝,蓁嶼次之。而泥坪防衛港口,鬆山逼近州城,水則烽火寨,陸則左右營。又有桐山、閭峽、下滸諸處,分防水陸,與連江縣之定海所,州南之大金所。聯絡控製,並為州境之險雲。
  長溪州西四十五裏。源出浙江慶元縣界,流入境,經福安縣而東,會柘洋水達州城西,又南經古鎮門入海,迤邐數百裏。唐因以長溪名縣。舊《志》:州西南百七十裏有白水江,又有霞浦江,與硯江相接,東流入海。○倒流溪,在州東三十裏,源出東北九十裏之烏岩,西南流經此,因名。鼕夏不竭,溉田萬頃,下流入海。
  鬆山港在州東南鬆山下。上接諸溪澗之水,至鬆山前,與海潮匯。前有沙洲,後有沙徑,海航多泊於此。又鬆羅洋,《志》雲:在州西北七十裏,其地有九灣十八折,又七十裏至福安縣,今有鬆羅公館。
  ○分水關州西北二百裏分水嶺上,接浙江泰順縣界,今詳見泰順縣。《志》雲:州東北有疊石關,與分水關俱王閩所置,以備吳越。又州北有後崎關,亦閩置,宋建炎中建,賊範汝為作亂,裏人拒之於此。又有營頭關,在州南霞浦山前,有小嶼跨海,與大山接,中可容數百人。宋紹興中,邑人嘗守此以拒海寇。○古鎮門,在州西南,長溪之水會州境及福安縣諸溪澗水而入海,一名白馬門。又漁洋蓅,在州南三十五裏,兩旁皆海,中一徑如蜂腰,去海甚近,而隔絶不通,因名。
  大鎮州東北百裏。舊為蔣洋巡司,在州東北八十裏。洪武二十年移置於蓁嶼堡,改今名。有城。又水澳巡司,在州東百裏,舊為桐山巡司。洪武二十年,移置於此,改今名。有城。嘉靖中還置於桐山堡,為蘆門巡司。又清灣巡司,在州東北五十裏,本置於州南百裏,曰西臼巡司,洪武二十年,移置於牙裏堡,改今名。亦有城。又高羅巡司,在州南五十裏閭峽堡;延亭巡司,在州南百裏下滸堡:俱洪武二十年置,有城。《志》雲:州東南又有鬆山巡司,亦洪武二十年置。二十六年,又置河泊所於此,嘉靖中司革。○柘洋巡司,在州西北百二十裏,西南至福安縣百裏,有柘洋故城,元末創為保聚處。正統六年,增置巡司,以備山寇。《通志》:州境又有庫溪、小瀾、????田三巡司,俱元置,明革。
  烽火門水寨州東鬆山下。永樂十八年,創設於三沙海面,既以倭寇入犯,撥衛軍及大金所軍協守。正統九年,議者以為風濤洶涌,不便棲泊,乃移於鬆山下,增撥官軍,以備倭寇。○流江寨,在州北百裏,與平陽縣接界,即橫陽江南岸也。《海防考》:烽火門之要有官井、流江、九澳諸處,為賊船必泊之所,備禦最切,而流江與烽火門尤為犄角之勢。
  三沙寨在州東北。相近又有清灣寨,與清灣巡司同置。又東北有可傢、黃崎、小、大等寨,州東百餘裏又有南鎮、水澳等寨,俱屬福寧衛。○高羅寨,在州西南,與高羅巡司同置。又有下滸、延亭、車安、西臼,與高羅共為五寨,俱屬大金千戶所。又延祥寨,《志》雲:在州南,宋淳三年置,有水軍千人。州城北又有金城寨,在金字山上,壓城而峙。嘉靖中,倭登是山攻城,城幾陷。萬歷二十九年,置寨於此。
  沙埕堡在州東北。《海防略》:沙埕徵榷要衝,商民輻輳,三面俱海,賊所垂涎。而蓁嶼堡地亦濱海,民殷庶,蓁嶼而下,為三沙信地,襟山帶海,舊設土堡於相近之高岩,以防海口。○湖平,在州東三十裏。嘉靖三十五年,官軍敗倭賊於孤山,又追敗之於鬍坪,是也。今有湖平鋪。
  溫麻驛州西五裏。又西有????田驛,又州東有倒流溪驛、飯溪驛,州北有桐山、分水二驛,俱宋乾德初置,元廢。今州治東有館驛,舊置於西門內,正統七年改置今所。又州西南四十裏有????田公館,州西北八十餘裏有杯溪公館,俱成化中置。
  寧德縣州西南二百二十裏。西南至羅源縣八十裏,西至古田縣二百六十裏,北至建寧府壽寧縣二百二十裏。本長溪、古田二縣地。唐開成中,置感德場。五代唐長興四年,王閩升為寧德縣,屬長樂府。宋屬福州。元改屬福寧州。明初仍屬福州府。成化九年,復改隸福寧州。《城邑考》:縣有土城,王閩時築,後毀。正德初增修,嘉靖四十年倭毀,四十二年改築,周三裏有奇,編戶二十三裏。
  ○白鶴山縣西一裏。俗名西山,秀拔千仞,南連飛鸞諸山,北接蓮花諸峰,山下懸崖峭壁,空洞幽深,容數十人。泉水清冽,是為竜湫。其西南即白鶴嶺,石磴崚,紆回百折,盤麯而上,海上諸山皆入延眺。嶺之南,飛泉百丈,名南山氵祭。嶺半有黯井,味甘美,四時不竭。
  金甌山縣東南十六裏。若金鷗浮於水面。與酒嶼、猿毛、大小金崎、橄欖諸嶼,聯絡海中,而此特近,四際平曠。亦名覆釜山。又梅溪山,在縣南二十裏,東接飛鸞嶺,南俯大海,鸞溪繞其下,其相屬者為勒馬山。又有楊溪山,俱環拱縣南。又城澳山,在縣南四十八裏,四面環繞,如城郭然。內有南北中三澳,可容萬人,然四際皆海,中無所産,人跡罕到。○騮山,在縣東北二十五裏,峰巒秀拔,形如驊騮奔馳入海之勢。濱海有官扈山,地勢坦舒,土壤饒沃。相接者為扈崎山,山下有三江洋、三渡洋,又有官井洋,出洋即渺茫大海。嘉靖中,設官井洋水寨,為控禦之所。
  霍童山縣北七十裏。《名山記》:山高三千四百丈,周圍三百裏。《道書》以為霍林第一洞天。白玉蟾雲:此山周環九十九峰,諸峰俱備,名著者三十六,最勝者四十八。唐天寶中,名山曰仙遊。王閩時,封此山為東嶽。《列仙傳》霍童作霍桐,去平地七裏,巔甚平曠,有甘露池、海酋井及石廊、石室,昔有神仙霍童居此,因以名山,亦謂之鶴林山。山後有大童、小童諸峰,奇勝錯出,亦謂之四十八景,東有高蓋山,山之別峰也。西有支提山,去霍童二十裏,歷數十峰乃至。峰巒圍繞,岩𠔌幽深,更為奇勝。葉氏曰:閩境之山,西則武夷,東則霍童,而霍童深廣奧僻,岩巒洞壑之奇,不能以耳目盡也。
  鳳山縣北百二十裏。卓立萬仞,傍分兩翼,如飛鳳然。上有鳳池及飛石岩諸勝。○石堂山,在縣西百二十裏,上有嶺,路通古田縣。嶺下有塘,名石塘,亦曰唐溪,匯為蛟潭。東麓有雙柱、翠屏諸峰。
  石壁嶺縣北十裏。石壁峭拔,高入雲霄。上有泉,出巨石上,甚清冽。下有溪,與瑞跡溪環繞裏中,謂之雙溪。溪旁小山曰龜嶼,與石壁相連。嘉靖三十五年,官軍擊倭賊於此,敗績。○新嶺,在縣北百六十裏。有大小二嶺,上有瀑布泉,群峰圍繞,並稱奇勝。又北六十裏有麻嶺,路通壽寧、政和二縣,巡司置於此。又有顯聖岩、玉屏峰,皆聳秀入雲,形狀奇崛。
  飛鸞嶺縣南二十裏。形如飛鸞展翼,與勒馬、梅溪諸山岡脈相接,逶迤麯折,達羅源縣境。下有飛鸞渡,即飛鸞溪所經也。東麓有百丈氵祭,名棲雲潭嶺。又東有萬石岩,中容數百人。又甫嶺,在縣東北二十餘裏。《志》雲:嶺下有東墻渡,通寶豐銀場。○瑞峰,在縣東三十裏海上,秀拔萬仞,與白鶴峰對峙。其相並者,有嵩嶼、黃灣峰。又五馬峰,亦在縣東南,《志》雲:縣捍門山也。五峰列峙如馬,縣南諸山皆趨海,海濱垂盡處,忽五峰突起,高出海上。
  ○大海在縣東南。《志》雲:縣境之水,入海者有三派,一自酒嶼,由金崎過三江洋而入。一自三嶼前過三渡洋,會藍田之水而入。一自甫村港經甫門,徑至白匏山而入。其海潮之入於縣境者有五,一自南門溪,一自金鰲橋,一自藍田,一自東墻渡,一自金垂雲。
  穹窿溪縣西五十裏。上有穹窿岩,因名。源出古田縣境,合周仙湖東流至石堂山下,合於唐溪,又東為穹窿溪。又環溪在縣西百二十裏,亦出古田縣界,雙溪夾拱,周圍環繞,至穹窿岩,合流為天柱窟,又東為澱尾,經赤鑒湖至甫門,下達於海。○外渺溪,在縣北百十裏,源出政和縣界,自漁滄而下,匯諸溪之水,經縣西北之青岩及霍童山下之桃花洲,及縣東北十五裏之合掌灘,又東至銅鏡、金垂,入於海。又有油溪,在縣西北二十裏,源出古田縣界,有金溪流入焉,又流經羅源縣境,會百丈氵祭、竹林潭,至溪口村,同出三嶼之左,匯於海。
  飛鸞溪在縣南飛鸞嶺下。源出羅源縣境,流入縣界,經三嶼東,與油溪同入於海。又官井洋,在縣東扈崎山下,《志》雲:源出浙江竜泉縣界,東流數百裏至斜灘,又東過福安縣北,又東流入縣界,合鬆潭溪,又東會於此入海。
  赤鑒湖在縣西南。一名西陂。宋裏人林桂築堤鑿堰以灌田,後陷於海,尋瀦為湖。上通穹窿溪,下達甫門。又周仙湖,在縣西百餘裏,接古田縣界,相傳昔有周仙者得道於此。上流之水瀦而為湖,鄉田賴以灌溉。城東又有東湖,宋令李澤民以山高水迅,堤而湖之。起附馬塘,歷酒嶼,歷金甌、延岫,至藍岫,由是旱澇有備,民號李公堤。又水南湖,在縣東北之銅鏡村,瀦水不竭,可資灌溉。○午日潭,在縣西六十裏,四山高峻凌霄,中有三潭,岩頭瀑布千尋,瀉入潭中,而蒙密不見天日,惟正午之時,日方臨照,故名。《志》雲:縣北百二十裏有櫃州水,極險惡難渡,居民強悍,以販????為業。
  ○麻嶺鎮在縣北百二十裏涵村。有東洋麻嶺巡司,元時本置於縣北二百餘裏之東洋,明因之。宣德中,移於今所。《志》雲:今司治雲淡門,在縣東北二十餘裏。又有東洋鎮,即元時巡司故址。嘉靖四十年倭變,東洋民乘亂肆掠,議者以東洋地僻民頑,請設行縣於周墩,分主簿一員駐其地焉。
  長崎鎮縣東五十裏。亦曰黃崎。又東北六十裏至福寧州。《輿程記》:寧德縣東四十裏,地名大梨嶺頭,又十裏至黃崎,過江而北,有路達福安縣。又自鎮東北行十五裏過江,又十五裏曰????田,又三十裏即州東門。或曰,此自縣至州之徑道也。
  三縣寨縣東三十裏。宋初建寨於三嶼,即此處也。元豐初,移置於蛇崎山,界福安、福寧二縣界,因名。洪武二十一年,移於福寧之鬆山,尋廢。又甫村,在縣東北三十餘裏,洪武初,設稅課局於此,尋廢。
  寧川驛在縣治西。又縣西南五十裏有飛泉驛,俱宋置,尋廢。《志》雲:縣南有焦門峽,宋政和中,移飛泉驛於此。紹興間,以風濤險惡而罷。今縣有明坑公館,在縣北七十裏。寶豐公館在縣西北二百二十裏,即宋之寶豐銀場也。
  福安縣州西北二百裏。南至寧德縣二百裏,西北至建寧府壽寧縣二百裏,北至浙江泰順縣二百五十裏。唐長溪縣地。宋淳四年,析置福安縣,治韓陽坂。元隸福寧州。明初屬福州府,成化九年復改今屬。正德初,始築磚城。嘉靖中,因倭寇城陷,尋復修築。萬歷九年,城圮於水,復營治而展其東面,並築壩於城西以遏水。二十七年,城復舊製,周五裏。編戶三十六裏。
  ○山在縣治北,縣主山也。其支曰鶴山,舊在城中,嘉靖間,倭陷城,議者以城曠難守,截出之。萬歷九年,增拓縣城,復環於城內。縣治有龜湖山,平地突起,俯瞰湖光,與鶴山對峙。《志》雲:縣治東北有銅冠山,四時雲氣蒸鬱,青翠不改,下有流泉。○城山,在縣西南十五裏。唐末鄉民築城於此,以避黃巢之亂,因名。上有靈岩,岩下有雙劍水,亦曰廉溪。
  昆侖山縣西北四十裏。高聳萬仞,上有天池,池畔多民居。《志》雲:縣西三十裏有福源山,上有三峰,高聳如鳳舞,名鳳翔峰。又有獅子岩、幞頭岩諸勝,下為穆洋,亦曰穆溪。○仙境山,在縣北二百十裏。峰巒峭拔,怪石嵯峨,岩洞寬豁,石門封固,蓋神仙窟宅雲。
  牛嶺在縣西二十餘裏。《志》雲:山界寧德,通延、建,其高接天。又金雞嶺,在縣南四十裏,一名五嶺,為五路之會,有隘口,為戍守處。又有大萊嶺,在縣東南百餘裏,為盜賊淵藪,有民兵屯守。
  雙岩嶺縣東南百二十裏。宋建炎間,韓世忠討建寇範汝為,嘗屯兵於此。又棲雲嶺,在縣西十五裏,當往來之道。《志》雲:縣東南五十裏有百闢岩,相傳宋少帝航海入閩,集勤王之師於此,因名。○岩湖嶂,在縣北四十裏,高廣皆數十仞。其平如掌,容數百人,半岩有穴,亦容數十人。下有湖,名曰岩湖。又鐵仙嶂,在縣西北,有三峰峙秀,林木陰森,亦縣之勝也。
  ○海在縣南。《志》雲:縣境之海,與福寧州寧德縣相接。
  六印江縣南百裏,中有六小嶼。又有蘇江,在縣東南五十裏,流合六印江。其下流為甘棠港。《志》雲,港在縣東南百六十裏,一名黃崎港,與六印江相連。先有巨石,屹立波間,舟多覆溺。唐乾寧五年,王審知欲鑿之,忽風雨大作,別開一港,甚便舟楫。閩人以審知德政所致,名曰甘棠港。下流出福寧州之古鎮門入海。
  長溪在縣西北。源出浙江慶元縣界,自東北來者為東溪,自西北來者為西溪。二溪匯流為交溪,又東南流為長溪,繞流縣郭,亦謂之環溪,又東南入州境達於海。遠近諸溪澗水悉流合焉。《志》雲:縣南境有三港口,自三港口而下,為蘇江、六印江、甘棠港、芭蕉洋、古鎮門,皆江也。出古鎮門則為海,自三港口而上,則皆溪矣。○平溪,在縣西北五十裏,自壽寧縣流入境,合於東溪。又秦溪在縣東五裏,源出福寧州西北境之鐘竜井,南流入長溪。又穆溪,在縣西南三十裏,源出政和縣界,流入境,有白石溪流合焉,又東會於廉溪。《志》雲,廉溪在縣南五十裏,上接穆溪,為三港口,匯群溪以入於海。又有大梅溪,在縣東南四十餘裏,亦入廉溪。
  ○白石鎮縣北七十裏。有巡司,成化八年置,有城。嘉靖中,移置於縣南百五十裏黃崎鎮。《志》雲:黃崎鎮,唐鹹通中置,後廢。宋熙寧五年復置。崇寧三年,並置榷務於此。嘉熙四年廢。嘉靖中,以寧德縣之長崎為黃崎鎮,而改黃崎為白石巡司,設有城堡,監司行部駐節於此。○漁洋巡司,在縣北九十裏,元置,明初因之,景泰六年廢。又辜嶺巡司,在縣南二百餘裏,近寧德縣之飛鸞渡,宋置,元廢。
  白沙務縣南二十五裏。宋紹興二年置,尋罷。《志》雲:縣南三港口,舊有稅糧場,閩王審知置。東轄溫麻港,西轄童鏡港,中轄甘棠港。宋熙寧五年,行市易法,以風濤險惡,商舟艱於駐泊,乃移置於黃崎鎮。又稅課務,在縣西南三裏,洪武三年建,宣德中省。○下邳驛,在縣東十裏。又黃崎驛,在縣西南三十裏。俱宋置,今廢。
  附見:
  福寧衛在州治東。洪武二十年建,領所一。○守禦大金千戶所,在州南八十裏海濱,亦洪武二十年建。舊為巡司,尋改千戶所,築城周三裏有奇。永樂以後,不時修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敘寧都魏禧敘南昌彭士望總敘一總敘二總敘三凡例二十六則
目次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捲六捲七捲八捲九北直方輿紀要序
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