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115节:鲁出圣人,东方之光破拂晓(7)
刘绪义 Liu Xuyi
可以想见,听到这一声呵斥,齐国君臣是何等尴尬,齐景公只好把士兵都呵退了。一场危机总算化解。
在起草和约时,齐国要求增加一条,将来齐国出征,鲁国必须出动三百乘兵车助战,否则就算破坏盟约。这样的要求,明摆着是欺负鲁国,鲁国又不是你齐国的附属国。
孔子当即立断,使人出面提出增加一条,即如果齐国不把先前阳虎作乱时侵占鲁国的汶阳三地归还鲁国,也是违反盟约。
结果,双方达成协议,齐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不得不派人归还三地。
孔子在大司寇任上,所做的另一件大事便是堕三都。
《左传》定公十二年:
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障也,无成,是无孟氏也。子伪不知,我将不堕。"冬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仲由即孔子弟子,做了季氏的家宰,这也表明季氏对孔子颇为信任。三都就是鲁国权力很大的三桓各自占据的城堡。三桓其实就是前面讲到的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其中孟孙氏为司空,叔孙氏为司马,季孙氏为司徒,这三卿分享鲁国军政大权。他们的根据地即三都分别是郈邑(叔孙氏)、费邑(季孙氏)、成邑(孟孙氏)。三都之中,以费邑最为厉害。
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更复杂,作为三卿的"三桓"实际都不住在三都,而都在首都曲阜。三都则成了他们的家臣控制的地盘,他们趁主人不在,为所欲为,甚至欺凌自己的主人而直接干预朝政,"陪臣而执国命",令人堪忧。阳虎据费邑而囚季桓子,挟汶阳之田而奔鲁,就是典型一例。
三都也成了三桓的心病。
孔子见此情势,便决定堕三都,其意就在于剥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所控制的领地和权力,使之重归公室。
孔子的这一做法,经过了深思熟虑,一方面,三桓并没有意识到堕三都与剥夺自己的权力有关,相反,这有利于解决他们长期头痛的问题;另一方面,鲁定公肯定会支持。于是,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向鲁定公和季氏提出了"堕三都"的计划与打算。其内容是家不藏甲,即剥夺三都的武器;损其过制,就是有些过分了的、违礼了的制度要废除。
这一计划得到了鲁定公和三桓的赞成和支持。
首先是叔孙氏的郈邑(山东东平)得以顺利的拆除。初战告捷,事情应该好办得多。谁知,轮到季孙的费邑要拆除时,却遭到了激烈的抵制。此时盘踞费邑的正是当年参与阳虎逐三桓时的公山不狃,拆掉费邑等于拆了他的根据地,要了他的老命,他哪肯答应。
为了抵制堕费邑,公山不狃竟然趁首都曲阜空虚之际,率费人来了个突然袭击。临此大事,孔子命令大夫申句须、乐颀率兵反击,败公山不狃于姑蔑,迫使其逃往齐国,费邑这棵钉子户得以拔除。
事情到此成功了一大半。到了堕孟孙氏的成邑时,本来支持堕三都的孟孙氏突然改变态度,孔子面临难以逾越的关隘。到底为什么呢?
原来孟孙氏的家臣、成邑的公敛处父出于对孟懿子的忠诚和远见,便对孟懿子道出了孔子堕三都的实际用意和危害,并想好了应对之策,他对孟懿子说:
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障也。无成,无孟氏也。子伪不知,我将不堕。
孔子没有料到老谋深算的公敛处父来此一招。孟懿子表面上仍然支持孔子,但暗中却支持自己的家臣。眼见计划要落空了,鲁定公于年底决定亲自出马率兵围攻成邑。但这一做法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效果,包括季氏、叔孙在内的三桓都持消极观望的态度,不久,围成之后始终无法攻克,这标志着堕三都计划宣告失败。
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挫折,孔子怎么办?连国君出马都未能成功之事,孔子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于今之计,要么就此放弃;要么选择离开。
"道不行,行桴浮于海。"孔子是这么说过的,孔子面临这一痛苦的抉择,选择去么,自己的理想就无从得以实现了;选择留么,又与自己的性格违背。"不义且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不是那种贪恋富贵之徒。
就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这件事促使孔子坚定了尽快离开的决心。
原来,孔子在鲁国堕三都的消息传到齐国,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是啊,孔子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做法确实让齐人担心孔子不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于是黎鉏便说:"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不敢贸然进城,派人先联系季桓子。季桓子竟然微服往观再三,准备收受,但又担心鲁定公不肯,便告诉定公"为周道游",结果鲁定公"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 | 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 | 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 | 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 | 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 | 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 | 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 | 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 | 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 | 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 | 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 | 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 | 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