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115節:魯出聖人,東方之光破拂曉(7)
劉緒義 Liu Xuyi
可以想見,聽到這一聲呵斥,齊國君臣是何等尷尬,齊景公衹好把士兵都呵退了。一場危機總算化解。
在起草和約時,齊國要求增加一條,將來齊國出徵,魯國必須出動三百乘兵車助戰,否則就算破壞盟約。這樣的要求,明擺着是欺負魯國,魯國又不是你齊國的附屬國。
孔子當即立斷,使人出面提出增加一條,即如果齊國不把先前陽虎作亂時侵占魯國的汶陽三地歸還魯國,也是違反盟約。
結果,雙方達成協議,齊國沒有占到什麽便宜,不得不派人歸還三地。
孔子在大司寇任上,所做的另一件大事便是墮三都。
《左傳》定公十二年:
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於是叔孫氏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帥費人以襲魯。公與三子入於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弗剋。入及公側。仲尼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衊。二子奔齊,遂墮費。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墮成,齊人必至於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障也,無成,是無孟氏也。子偽不知,我將不墮。"鼕十二月,公圍成,弗剋。
仲由即孔子弟子,做了季氏的傢宰,這也表明季氏對孔子頗為信任。三都就是魯國權力很大的三桓各自占據的城堡。三桓其實就是前面講到的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其中孟孫氏為司空,叔孫氏為司馬,季孫氏為司徒,這三卿分享魯國軍政大權。他們的根據地即三都分別是郈邑(叔孫氏)、費邑(季孫氏)、成邑(孟孫氏)。三都之中,以費邑最為厲害。
而當時的實際情況更復雜,作為三卿的"三桓"實際都不住在三都,而都在首都麯阜。三都則成了他們的傢臣控製的地盤,他們趁主人不在,為所欲為,甚至欺凌自己的主人而直接幹預朝政,"陪臣而執國命",令人堪憂。陽虎據費邑而囚季桓子,挾汶陽之田而奔魯,就是典型一例。
三都也成了三桓的心病。
孔子見此情勢,便决定墮三都,其意就在於剝奪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所控製的領地和權力,使之重歸公室。
孔子的這一做法,經過了深思熟慮,一方面,三桓並沒有意識到墮三都與剝奪自己的權力有關,相反,這有利於解决他們長期頭痛的問題;另一方面,魯定公肯定會支持。於是,魯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嚮魯定公和季氏提出了"墮三都"的計劃與打算。其內容是傢不藏甲,即剝奪三都的武器;損其過製,就是有些過分了的、違禮了的制度要廢除。
這一計劃得到了魯定公和三桓的贊成和支持。
首先是叔孫氏的郈邑(山東東平)得以順利的拆除。初戰告捷,事情應該好辦得多。誰知,輪到季孫的費邑要拆除時,卻遭到了激烈的抵製。此時盤踞費邑的正是當年參與陽虎逐三桓時的公山不狃,拆掉費邑等於拆了他的根據地,要了他的老命,他哪肯答應。
為了抵製墮費邑,公山不狃竟然趁首都麯阜空虛之際,率費人來了個突然襲擊。臨此大事,孔子命令大夫申句須、樂頎率兵反擊,敗公山不狃於姑衊,迫使其逃往齊國,費邑這棵釘子戶得以拔除。
事情到此成功了一大半。到了墮孟孫氏的成邑時,本來支持墮三都的孟孫氏突然改變態度,孔子面臨難以逾越的關隘。到底為什麽呢?
原來孟孫氏的傢臣、成邑的公斂處父出於對孟懿子的忠誠和遠見,便對孟懿子道出了孔子墮三都的實際用意和危害,並想好了應對之策,他對孟懿子說:
墮成,齊人必至於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障也。無成,無孟氏也。子偽不知,我將不墮。
孔子沒有料到老謀深算的公斂處父來此一招。孟懿子表面上仍然支持孔子,但暗中卻支持自己的傢臣。眼見計劃要落空了,魯定公於年底决定親自出馬率兵圍攻成邑。但這一做法並沒有帶來實際的效果,包括季氏、叔孫在內的三桓都持消極觀望的態度,不久,圍成之後始終無法攻剋,這標志着墮三都計劃宣告失敗。
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挫折,孔子怎麽辦?連國君出馬都未能成功之事,孔子又能有什麽辦法呢?於今之計,要麽就此放棄;要麽選擇離開。
"道不行,行桴浮於海。"孔子是這麽說過的,孔子面臨這一痛苦的抉擇,選擇去麽,自己的理想就無從得以實現了;選擇留麽,又與自己的性格違背。"不義且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不是那種貪戀富貴之徒。
就在這個時候,又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這件事促使孔子堅定了盡快離開的决心。
原來,孔子在魯國墮三都的消息傳到齊國,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並矣。盍緻地焉?"是啊,孔子的一係列大刀闊斧的做法確實讓齊人擔心孔子不走和平崛起的道路。於是黎鉏便說:"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緻地,庸遲乎!"於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於魯城南高門外,不敢貿然進城,派人先聯繫季桓子。季桓子竟然微服往觀再三,準備收受,但又擔心魯定公不肯,便告訴定公"為周道遊",結果魯定公"往觀終日,怠於政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 | 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 | 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 | 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 | 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 | 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 | 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 | 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 | 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 | 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 | 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 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 | 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