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科全书 》 永樂大典 》
捲之一萬三千一百四十
解縉 Xie Jin
姚廣孝 Yao Anxiao
一送夢
夢狼啖腳
【晉書】
《索傳》:張邈嘗奉使詣州,夜夢狼啖一腳。曰:“腳肉被啖為卻字。”會東虜反,遂不行。
夢玉燕入懷
【魯類說】
開元天寶遺事曰:“張說母夢一玉燕自東南飛來,投入懷中而有孕。生說果為帝相,其至貴之祥也。
夢兔入懷
【遼史】
《地理志》:應天皇后夢神人金冠素服,執兵仗,貌甚豐美。異獸十二隨之,中有黑兔躍入懷中因而有娠,遂生太宗。時黑雲覆帳,火光照室,有聲如雷,諸部異之。
夢鸚鵡折翅
【太平廣記】
唐則天後嘗夢一鸚鵡羽毛甚偉,兩翅俱折。以問宰臣,群公默然,內史狄仁傑曰:“鵡者,陛下姓也。兩翅折者,陛下二子廬陵相王也。陛下起此二子,兩翅全也。”武承嗣武,三思連項皆赤,後契丹圍幽州檄朝廷曰:“還我廬陵相王來。”則天乃憶狄公之言曰:“卿曾為我占夢,今乃應矣。朕欲立太子,何者為得?”仁傑曰:“陛下內有賢子,外有賢侄,取捨詳擇斷在聖衷。”則天曰:“我自有聖子,承嗣三四是何疥癬,承嗣等懼掩耳而走,即降敕追廬陵立為太子充元帥。初募兵無有應者,聞太子行,北邙山頭皆兵滿,無容人處,賊自退散。
夢射雁
【洛陽伽藍記】
後魏元慎善解夢,建義初,陽城太守薛令伯聞太原王誅百官立莊帝。棄郡東走,忽夢射得雁,以問元慎,元慎曰:“卿執羔,大夫執雁。當得大夫職。”俄然令伯除為諫議大夫。
夢雁飛下
【秘閣閑談】
員外郎趙化成,嘗夢與友人張某坐庭中,忽有一雁自天而下。徘徊庭中,共掩得之,明日詣張言之,方坐庭中,果有一雁下於庭際,因共逐而得之,相與驚駭,乃以帛為詩係其足放去。又有人夜夢所持傘柄折,明日果折。夢昨一狐,翌日果有人送一狐。此最微事而蕕有前定如,此猖狂之士視此,可無妄動。
夢千雞飛翔
【茅氏聞見錄】
羅頡言。新安郡士人。夢雞數百千衹飛翔庭中。時方應舉,疑非衝騰之物,以告所善者,或可世謂:“雞為五德。今若是其多者,千得萬得也,可為君賀士。”果登科。
夢雞求生
【太平廣記】
衛鎬為縣官,下鄉至裏人王幸在傢,乃假寐,夢一烏衣婦人引十數小兒着黃衣,鹹言乞命。叩頭再三,斯須又至。鎬甚惡其事,遂催欲前適鎬所親者,報曰:“王幸在傢窮無手,設饌,有一雞見抱兒已得十餘日,將欲殺之。鎬乃誤烏衣婦人果烏雞也。遂命解放。是夕復夢感謝。欣然而去。
夢鵝銜經
【太平廣記】
吳興太守琅邪王襲之不信佛,唯事宰殺。初為晉西省郎中,於內省前養一雙鵝,甚愛之。夜忽夢鵝口銜一捲可十紙許,取看皆說罪福之事,明旦果見乃是佛經,因遂不敢殺。
夢鵝求生
【太平廣記】
汝南周氏子,吳郡人也。亡其名傢於昆山縣。元和中,以明經上第,調選得尉昆山。既之官未至邑數十裏,捨於逆旅中,夢一丈夫衣白衣儀狀甚秀,而血濡衣襟若傷共臆者。既拜而泣,謂周生曰:“吾傢於林泉者也,以不尚塵俗故得安其所有年矣。今以偶行田野,不幸值君之傢僮有係吾者,吾本逸人也。既為所係,心甚不樂。又縱狂犬噬吾頸不勝其憤,願君憫寬之,不然則死朝夕矣。”周生曰:“謹受教,不敢忘。”言訖忽寤,心竊異之。明日至其傢,是夕又夢白衣人來曰:“吾前以事訴君,幸君憐而諾之。然尚為所係,顧郡不易仁人之心疾,為我解其縛,使不為君傢囚幸。”周即問曰:“然則不知名氏可得聞乎?”其人曰:“我鳥也。”言已遂去。又明日,周生乃以夢語傢僮,且以事訊之,乃傢人適野遂獲一鵝乃籠歸,前夕有大傷其臆。周生即命放之。是夕又夢白衣人辭謝而去。
夢鴨求生
【太平廣記】
柏邈為汝南郡人,齋四烏鴨作禮,大兒夢四烏衣請命,覺忽見鴨將殺,遂救之。買肉以代。還夢四人來謝而去。
夢鴨生
【李昌齡樂善錄】
吾友趙叔田族婦楊氏者,嘗字數十鴨子欠未破殼,楊浴以水。是夕夢鼓吹喧闐金石間作,有一冠帔女人押引數十人至其傢,人人戴花盛飾口吹頭管及門,其冠帔者乃截一半留外,與一半同入,旅坐階除索食喧噪。方嘈雜間,楊忽驚寤。因謂其子曰:“吾夢如此,豈吾傢鴨子將生,所以戴花盛飾者必鴨也。在外一半,抑鄰傢亦有將生者乎?”黎明驗之皆然。嗚呼!世人用心散亂而與物流轉者多矣!蓋華名鐘乎心胸,榮味交乎外視,平生本自隋波逐流,莫具正見。自無臨終數呼吸頃乃能定而不亂者,意其戴花盛飾時,豈不人人自以為樂,安知自此一樂,遂失身為鴨也哉!當知世事浮假都不足道,獨吾一念可不嚴設戒律以攝製之,使之一歸於正。古先聖人所以教人攝心正念,必欲使魂魄澄正者,正謂此也。
夢烏飛墮地
【酉陽雜殂】
中宗嘗夢曰:“一曰白烏飛,蝙蝠數十逐而墮地。驚覺召萬回僧曰:“大傢即是上天時。”翌日而崩。
夢鳥集戶內
【古今事通】
直館陳靖,漳泉人。遊京師過期不歸,妻夢一鳥集戶內,祝曰:“吾夫若歸,當集梁上。”鳥如言集梁上,明日以告傢人。少頃有鳥飛至戶內祝之,亦飛集梁上,未幾靖至。
夢神命懷卵
【玉融新對】
《拾遺記》曰:“商之始有神女簡狄遊於桑野。見黑鳥遺卵有五色,文作八百字。簡狄拾之,貯以玉筐,覆以朱紱,夜夢神母謂曰:“爾懷此卵,即生聖子,以繼金德。”秋乃懷卵,一年而有娠。經十四月而生契,祚以八百,協卵之文也。
夢鳥入口
【晉書】
《羅含傳》:含,字君章。幼孤,為叔母朱氏所養。少有志尚,嘗晝臥夢一鳥文彩異常,飛入口中,因起驚說之。朱氏曰:“鳥有文彩,汝後必有文章。”含自此後藻思日新。
夢五彩鳥
【朝野僉載】
張鳥族曾夢一大鳥,紫色五彩成文,飛下至庭前不去。以告祖父,雲:“此吉祥也。昔蔡衡雲:‘鳳之類有五,其色赤文章者,鳳也。青者,鸞也。黃者,芻鳥也。白者,鴻鵠也。紫者鳥獄鳥族也。此鳥為鳳凰之佐,汝當為帝輔也。”遂以為名字焉。
夢為魚化鳥
【南史】
《梁忠烈世子方等傳》:吾嘗夢為魚,因化為鳥,方其夢也,何樂如之。及其覺也,何憂斯類,良由吾之不及魚鳥者遠矣。
夢為瞿鳥鵒
【邵氏聞見錄】
歐陽公嘗夢為瞿鳥鵒,初夏清曉飛鳴緑陰中甚樂。
夢瓦化鴛鴦
【續後漢書】
《周宣傳》:曹丕問宣曰:“吾夢殿屋兩瓦墮地,化為鴛鴦,此何謂也?”宣對曰:“後宮必有暴死者。”丕曰:“吾詐卿爾。”宣對曰:“夫夢者意爾,苟以形言便占吉兇。”言未畢,黃門令奏宮入。”相殺無幾死。
夢天殺蛇
【張華博物志】
晉文公出,大蛇當道如拱,文公反自修德,使吏守蛇。夢天殺蛇曰:“何故當聖君道?”覺而視蛇則自死也。”
夢蛇相驚
【張師正括異志】
高密薑定國業九經。一夕寢於傢塾,夢二人身長而貌狠,怒氣勃勃然,謂定國曰:“吾身長丈八,可殺汝,可噬汝。”定國驚魘號呼,拒之而退。明夜復夢如初,大懼。乃徙其寢具與門下客同榻,客取刀斷之。少頃一蛇復至,客又殺之。明曰度二蛇果長三尋,定國後登九經第,今為幕職官,聞之告推官仲容。
夢捕蛇
【能改齋漫錄】
陳侍郎元與為進士,貧不為士流比數。嘉七年,忽預鄉薦,丐糧於村豪至一叟傢,為陳設酒食留宿。夜夢忽捕一蛇,蛇走入墻孔中,陳持而拽之,盡力而蛇斷,得其半而已。天明叟出而神氣不悅,陳甚憂無所饋也。俄而出錢五百授陳,陳受之。喜過所望,叟今傢僮備馬送陳三十裏,僮告陳曰:“秀纔乃福人。吾翁素不待客,亦不以錢饋人。今偶夢官人過門,而秀纔適至。”故歡快如此。然本欲以千錢相遺,而大男殊靳至於拘奪推拽,翁得其半而已。此所以送秀纔而神色不悅也。”陳次年登甲科第二人。
夢蛇繞身
【晉書】
唐琮夢蛇繞身,遂效其形而作草蛇之書。
夢蛇入腹
【續蒙求】
範延光,相州人,為天雄軍節度使,嘗夢大蛇自臍入復,半入而掣去之。以問術士張生。張生贊曰:“蛇,竜類也,竜入復中,王者之兆也。”由是頗畜異志。晉高祖天福二年六月反,三年九月降。册封東平郡王。天平軍節度使賜鐵券,居數月來朝致仕居京師。
夢蛇生足
【續後漢書】
《周宣傳》:東平劉禎,夢蛇生四足,穴居門中,使宣占之,宣曰:“此為國夢,非君傢事也。當殺女子而作賊者。”頃之女賊鄭薑遂夷討,以蛇女子之祥足,非蛇之所宜。故也。
夢雙蛇升天
【太平御覽】
《李蜀書》:武帝諱雄,始祖第三子。始祖後方娠,夢雙蛇自門升天,一蛇中斷,及生後常言二子若成人,必有先亡者,有大貴者,後果李蕩早府,李雄王蜀。
夢蛇取命
【太平廣記】
吳郡海監縣有士人陳甲,寓居華亭。獵於東野,見大蛇形如百斛船,玄黃五色臥岡下。即射殺之不敢說。三年後,與鄉人共獵至故見蛇處,語同行曰:“昔在此殺大蛇。”其夜夢見一人,鳥衣黑幘問曰:“我昔昏醉,汝無狀殺我。吾醉不識汝面,三年不相知。今來就死。”其人驚覺,明旦腹痛而卒。
夢韋蛇緣城
【南史】
《始安王遙光傳》:遙光未敗之夕,城內皆夢群蛇緣城四出,各共說之,鹹以為異。臺軍入城,焚屋宇且盡。
夢黃巢化蛇
【青鎖高議】
秦宗權方為府吏。一日盡寢,夢中見一朱衣吏手持黃紙書,謂秦宗權曰:“府君乃召足下。”宗權曰:“府君何人也?公所執何書也?可一歲乎?”吏曰:“府君召子,他不知也。書不可得而見也。”宗權視遠山中隱然天氣昏慘,環野四顧無人。宗權不勝嘆息,乃至一城,四面絶無居人,入城有公府相對。直北有大門,入門有大殿,吏前報曰:“宗權至矣。”乃軸簾有紫衣人據案稱王,宗權立砌下,王顧左右曰:“取黃巢來。”少頃,有枷械者一人,持勒撲者數人從之。宗權視枷械者,形體骨文黑,不類人色,王曰:“汝伏乎?”枷械者對曰:“賤書生勢力寡獨,安敢與唐室為患。”王怒,命左右取鐵丸來,一鬼持一鼎緻庭下,鼎中火自然,鼎中銅汁沸溢,吏乃取鐵丸內鼎中。丸即紅若烈火。王命以丸內枷者口中,枷者乃通頂焰發不覺聲冤,焰止,王曰:“伏未?”枷者曰:“巢不敢。”王又以九吞之,如是數四,枷者未伏。王乃問宗權曰:“汝當與唐室為患可乎?”宗權曰:“宗權曰:“宗權一衙吏爾,且安敢如此?”王命執手坐,取錢丸內宗權口中。其痛苦楚熱油沃心,宗權大叫連呼來字三聲。王顧謂左右曰:“彼巳伏。天子安能久受此苦?”王又命左右敢丸,枷者曰:“巢已伏矣。”王命吏取案來,二吏抱案掩其前,令枷者書。及令宗權書,書已則二吏復抱去。王命取蛇皮來,二吏持一巨蛇皮蒙枷者,俄而化為巨蛇,長百尺,黃鱗炬目,金頸赤舌,蛇首四顧,精神恐人。俄有一吏持雙角來安蛇之首,王遽叱吏曰:“此豈可安角也?王命驗天符有安角之言乎?”忽有一青衣童出東戶曰:“天符不令安角。”童升殿語王曰:“此非雲雨之主,何可使之有角?則禍愈大。”王命將蛇食料生口姓名,來雨庶下戶盡開,青衣童抱文捲,皆合抱擲於地。蛇先吞東南文捲,次第而至。蛇因首嚮西,蛇將食其捲,一童子則將鏡照其蛇。蛇抵徊不敢吞其捲,王曰:“宗權亦合皮化命,取豹皮來。”一吏以豹皮蒙宗權首,乃化為豹。一童子升殿,王曰:“宗權合居何地?”童曰:“合居陳許之間。”童曰:“柢在平地。”王曰:“何也?童曰:“豹居山則可以抗虎,平地不能知豬。”王曰:“事畢矣。”乃命吏送宗權出門,為吏推墮溝中乃覺。宗權驚駭,莫知其休咎。後宗權謀叛,為朱高祖擒獻天子,朱高祖年甲屬豬,又豬,朱也,不能敵豬,此其驗乎?宗權所見枷械者,乃黃巢也。唐末童謠雲:黃蛇獨吼,天下人走。不能吞西廡之捲,天下皆被其屠毒焉。獨不至西蜀。宗權之夢,一何異哉!
夢赤蛇吐珠
【能改齋漫錄】
東莞縣資福禪院有阿羅漢閣。傳言曾祖堂者之所成也。求碑於東坡諾之。心欲以犀帶所易得者,佛腦骨出捨利,藏以白玉壁,馳之而未言也。祖堂歸,纍月,一夕夢赤蛇吐珠白壁上。驚悟曰:“蘇公之文且成矣。”即往速之,且告以夢。坡大喜。出腦骨捨利闢示之。祖堂因請歸作金銀琉璃堵。坡藏閣上,遂並付之。乃別作捨利塔銘文。
夢蛇附舟
【武林紀事】
循理陳權叔懋立,當館湖州之德清,見航船之平江者雲:夢一人衣皂,雲有錢三百文,欲附舟之姑蘇,幸見容。初不敢多占船倉,衹附舟首足矣。梢人次晚將發船於舟首取纜索之屬,忽見一大鳥蛇盤屈小倉內,梢人方省夜來之夢。因以版覆之載之平江抵岸,即於市人訪得一弄人欣然來取去,償以三環,畢符中語。
夢魚求去鈎
【辛氏三秦記】
昆明池,漢武停船立之,習水戰也。中有靈沼神池,雲:“堯時治水旋停船池。”通白鹿源入釣魚於此,綸絶而去。夢於漢武求去其鈎。明日帝戲於池,見大魚銜索。帝曰:“豈非昔時所夢也。”取而去其鈎,放之。
夢捕魚
【能改齋溫錄】
建昌軍南城許公嶽未第時,夢至池上,顧池中有七魚。而一魚最巨,公嶽下捕之,志欲取臣者,然捉搦不得六魚中一最小者。是歲科舉,建昌解額止七人,公嶽名次第七,此最小魚夢驗也。
夢魚化人
【晉書·載記】
劉元海母呼延氏,祈子於竜門。俄而有一大魚頂有二角,至祭所,久之乃去。巫覡皆異之曰:“此嘉祥也。”其夜夢旦所見魚變為人,手執一物大如半雞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寐而告其夫豹,豹曰:“吉徵也。昔吾從邯鄲張母相雲,吾當有貴子孫,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自是十三月而生元海,左手人有其名,遂以名焉。
夢魚躍盆
【宋史·列傳】
鬍寅,字明仲,安國弟之子也。寅將生,弟婦以多男欲不舉。安國妻夢大魚躍盆水中,急往取而子之,後果擢第。
夢魚食蒲
【晉書·載記】
符生初夢大魚食蒲。又長安謠曰:“東海大魚化為竜,男便為王女為公。問在何所洛門東,東海符堅封也。時為竜驤將軍第,在洛門之東。生不知是堅,以謠夢之,故誅其侍中。大師錄尚書事遵,乃其七子十孫。
夢白魚求救
【茅亭客話】
偽蜀舉人張詵,往嘉州謁平羌令。船次平羌溉下夜泊,忽夢二人白衣華煥於詵前求救。詵覺,唯聞船棧下跳躑之聲不巳,視之乃二鯉魚焉。遂取棄於江中,既而就寢。復夢二白衣持大蒜數興,懇謝而去。遲明因以夢告平羌令,令曰:君之夢祥符也,放魚所感蒜者算也,當延君算爾。詵至晚所,著後隱書三捲,亦紀夢魚之事,壽七十八。
夢與魚遊
【三境圖論】
《陰司錄》雲:有一顯官作池畜魚以供膳。一日,忽夢倚欄觀魚,失腳池中,與衆魚,遊數日之久。庖終不聽萬斷魚首。官乃醒寤,睡未數刻,即問庖人。侍書回報,治魚未畢,蓋其念池魚之美,隨念感夢。
夢身為魚
【酉陽雜俎】
越州有廬册者,舉秀纔。傢貧未及入京,在山陰縣顧興村知堰與表兄韓確同居。自幼嗜,嘗恁吏求魚,韓方寐,夢身為魚在潭,有相忘之樂。見二漁人乘艇張網,不覺身入網被取,擲桶中覆之以葦,復睹所恁吏就潭商價。吏即揭緦貫綆,楚痛殆不可忍,乃至捨,歷認妻子婢僕。有頃置椹昔斤之。苦若脫膚,首落方覺神凝良久。廬驚問之且述所夢。遽呼吏訪所市魚處。泊漁子形狀,與夢不差。韓後入釋住祗園寺,時成二年也。
夢魚嚙兒
【太平廣記】
唐河東柳沂者,居洛陽因乘春釣伊水,得巨魚挈而歸。先是沂有嬰兒六七歲,是夕沂夢魚以啄嚙其兒臆,乃視嬰兒之臆,果有瘡而血。沂益懼,明旦以魚求投伊水中,且命僧諷經畫像。僅鋰餘,嬰兒瘡,沂自是後不復釣魚。
夢魚索眼
【曾糙類說】
僧乘果,夢一使者押青衣歸人問果索眼,聲氣頗厲。使人將出刀,先斷果左右手,果曰:“原以左手易之。”使人問:左右何意?果曰:“方近受戒留右手拾袈裟。”使人曰:“更不用斷手。”師一言搭袈裟已還。詣叱婦人令去,又曰:“此婦人,魚也。師前身為王傢兒,六七歲傢人買得此魚,尚鮮活。師以手剜取其眼,故令來索。
夢魚求生
【太平廣記】
柳宗元刺史河東人。嘗自省郎出為永州司馬,途至荊門捨驛亭中。是夕夢一婦人衣黃衣再拜而泣曰:“某傢楚水者也,令不幸死朝夕,非不能活之。償獲其生,不獨載恩而巳。”兼能假君祿益君為將為相,且無難矣。幸明君子一圖。”公謝而放之。既寤嘿自異之。又夢婦人且祈且謝,久而方去。明晨有吏來,稱荊師命。將宴宗元。宗元既命駕,以天色尚早,因假寐焉。既而又夢婦人頻然其容,憂惶不暇顧謂宗元曰:“某之命,今若縷之懸。其風危危將斷且飄矣,而君不能念其事之急耶!”即俯而念曰:“豈郡之吏有不平靜於人者耶?抑將宴者,以魚為我膳耶。”即令駕詣郡宴,既而以語荊帥。且召吏訊之,吏曰:“前一日,漁人網獲一巨黃鱗魚,將為膳,今以斷其首。”宗元驚曰:“果其夕之夢。”遂命係而投之江中,是夕夢婦人來亡其首,宗元益異之。
【酉陽雜組】
唐會昌中有王瑤者,在恆州都押衙嘗為欒邑宰,將趙所任,夜夢一人身披甲胄,形貌堂堂,自云馮夷之宗,將之海岸,忽纍網罟,為漳川漁父之所得,將置諸刀杌,充膳於宰君。命在詰朝,故來相告。倘垂救宥,必厚報之。瑤既覺,言於左右曰:“此必縣吏相迎捕魚為饌。急遣人至縣庖人,果欲割鮮理,具以瑤命告之,遂投於水中,魚即鼓鬣軒軒而去。是夜,又夢前人泣以相感雲;免其五鼎之烹,獲返三江之浪,有以知長官之仁,比宗元之惠遠矣。因長跪而去。
【建昌府志】
吳文肅公夫人魏氏,在太原府。一日睡起,語左右曰:“適來夢中分明見兩婦人,皆青衣,各有娠,哀鳴泣訴雲:“某等無罪,乞貰其命。”未幾庖者白雲:“買到大青魚兩頭,請烹飪之宜。”夫人驚曰:“庶幾是乎?”遽取視之,腹大有子,乃令放之。
夢殺黿
【聶田徂異志】
饒州客金日新,販磁器往荊南,泊舟於江口,鷹義夾金,金謁鄰舟押綱將軍陳從易。金謂陳曰:“夜來夢見岸上數十人走,問之曰:“看殺龜。”相公及舟行十五裏,船師招早飯,見岸上數十人走。金問之,則曰:“看殺龜。”金曰:“夜來之夢當然矣。相率同往觀焉,果見漁人網得一龜,金以千錢易之。將婦本船,放之於水。龜隨行十餘裏,口銜一物上岸,直抵金前吐之而去。金視乃銀一錠,金祝曰:“銀固不可奉私。”俟前至嶽州太平寺,請僧智聰為水陸謝之。
【張師正括異志】
河自大丕而下,多泛溢之患。岸有决圯,則以薪芻艹窒寒,補薄增卑。謂之埽岸。每一二十裏,則命使者巡視。凡一埽岸,必有薪茭竹捷椿木之類。數十百萬以備决溢,始臣受命皆軍令約束,熙寧九年,大名府元成縣一監埽,使臣所主埽岸,有大龜屢來嚙岸之薪。芻艹似將穴焉,遂殼弩射之,中首而死。是夜夢一緑衣創夔謂監埽曰:“汝殺我,已訴於官矣。”又日餘,病疽死,見二使者執之而去,曰:“汝嘗殺人。”監埽竅思之曰:“此必殺龜也。”行僅百裏入一城,使者曰:“吾有事當先白所由司,汝始止此無他適。”二使既出,仰視高閣金碧相照,有二神人守昏如道士,所謂竜虎君者,以姓名白之。乃引入仰視其閣,有榜題曰“朝元之閣。”下見韓侍中,稚馮幾而坐。侍者數十人,若神任儀衛。乃再拜訖。韓問來狀,遂白殺龜事,因曰:堤岸有决。當受軍令之責,非徒殺也。”韓曰:“汝亦何罪。”償見陰官但乞檢上清格,既出門見二使者至,遂引到一官府庭下,果詰以殺龜事。對曰:“某主埽岸,河流奔猛漲,溢不常,苟有决潰,則當誅。龜敗吾防不可不殺。”乞檢上清格,陰官取格視訖謂曰:“上清格雲,無益於世。有殺於人,殺而不償,罪故難加。”陰官命前使者引出行十餘裏,若墮眢井遂寤。事開之於劉大鄉襲禮雲。
夢鱉求生
【太平廣記】
晉太常卿崔木兌遊學時,往至姑傢,與諸表昆季宿於學院。來晨方會客,夜夢十九人皆衣青緑,具告求生詞旨哀切。崔曰:“某方閑居,非有公府之事也。何以相告?”鹹曰:“公但許諾某輩獲全矣。”崔曰:“苟有階緣,固不惜奉救也。”鹹喜躍列拜而退。既寤盥櫛束帶至堂省姑,見中有水而泛龜焉。數之大小凡十九,計其衣色亦略同也,遂告於姑且述所夢。再拜請之亦不阻,即命僕夫置於器中躬詣水次放之。又偽蜀豐資院合李延福。晝寢公廳,夢鳥帽三十人伏於皆下,但雲乞命。驚覺,僕使報門外有村人獻龜三十頭,用悟所夢遂放之。
【夷堅志】
潘元寧者,青田木溪鄉人。好賓客,耆食龜。凡溪潭之側扌蜀捕有得必售之。紹熙三年春,漁者持一巨龜來,其重六斤。潘見而喜,即欲烹食,妻曰:“今日上七,不應食此。姑留之,以俟明旦可也。”諸子以繩絆其足,牽曳為戲,抵暮墜溝中失所在。經月餘,妻夢一傳丈夫泣告曰:“嚮者將膏鼎鑊,賴娘子一言勸止,且得苟延而不幸落溝渠內,為蟲蛆咂嚙,一足幾斷,與死為鄰。願賜終惠。覺以語潘,潘笑曰:“恍惚之夢何足信?”凌晨起思之,正見前龜跛曳於泥中,取之出,使僕放諸河,夫婦皆夢來謝。
【江少虞類苑】
李景初自蜀浮江而下,至荊湖間,傢下市一巨龜,而景初未知也。夜中夢皂衣姥告乞命,怪問傢,傢人曰:“此必所買龜也。”即遣放之,亦復夢皂衣姥來謝。然則太史記宋元事若有之矣。古者君子,遠庖廚。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雖有天地間生此所以養人,但不可暴天物可也。
夢蛟螭求謁
【夷堅志】
曹州定陶縣之北有陂澤,民居其傍者,多采蠃蟲半魚龜之屬鬻以瞻生。虜亮正隆二年中春,女真人阿失裏為邑宰,夢一客緑袍幘皂靴革帶握手板入謁曰:“吾種族世居治下,子孫蕃衍皆獲依仁芘。不幸為細民捕殺充食,且又轉售於人,將使無噍類,願賢令尹慈憐少加禁止,則恩流無窮,當思所報。失裏夢中諾之,而不暇究其何物居於何所。旦起深念,不能曉測。明夜復夢,遍詢士吏,及訪道術人酌亦莫知所謂。迨春暮天清氣暄,澤邊人相率什百為群,脫入水,網箕羅取數倍常曰,忽霧迷空波涌如山,雷聲振動。一巨物長六七丈,狀若蛟螭,噴薄雲煙,推壞岸滸,冷氣慘烈福人。皆捨棄所獲爭,赴平地,已為巨物攫拿者十二三,溺死者殆半。衆悟邑宰之夢,自是無復敢漁。
夢食蟹
【臨安志】
紹興二年,兩淅進士類試於臨安湖州談誼與鄉友七謁上天竺觀音祈夢。誼夢人以二堞貯六品為饋,惡之。惟徐楊夢食巨蟹甚美。迨旦同捨聚坐,一客語及海物黃甲者,楊問狀曰:“視蝤蛑差小而比螃蟹為大。”楊竅喜,乃以夢告人,以為必中黃甲之兆。泊榜出六人皆不利,楊獨登科。後二年,誼復與周元特操赴漕司舉,又同詣寺前。一夕,夢夢與諸人同登殿,誼先抽簽三反而三不吉,餘以次請禱周立於後曰:“所以來唯欲求夢爾何以簽為?”衆強之方詣筒下,遇婦人披發如新沐者從佛背趨出,謂其貴傢人。急避之遂寤。明晨入寺,誼所卜三簽果不吉。餘或吉或否。周旦焚香再拜願得夢。是夜夢鄉人徐廣之持省榜至幾列三等,巳為中等第一人巳。而賀客四集,有道士在焉。明年七月省試罷還,司榜內一與君姓名同聊相戲耳。周方譙責之。則又有言曰:“省榜自南門入矣。”遂相與散歸及傢而報至。次日,數客來賀。一道士儼然其中,周曰:“與君不相識,何以辱顧我?”道士笑曰:“君豈忘之耶?去年君過我卜,我推君五行,知今年必及第,今而實然。故來賀,以應吾術非有所求也。”遽辭去,沉思其人,乃開元寺賣卜者,始驗昨夢,無小不合。周果居中等,雖非首選而於吳興與為第一人。夫廣之戲談黃冠之族賀,皆偶然細事也。而夢寐魄兆,巳先見於旬月之前,人生萬事不素定乎!
食蟹感夢
【赤城志】
宋元嘉中,章安縣人。嘗屠虎至海口,見一蟹筐大如笠,腳長三尺,取食甚美。其夜夢一少嫗語雲:“汝啖我,我知汝心。”明日其人為虎所食。見廣古今五行記。
夢蟹就刑
【陶朱新錄】
平陽邑之南淨明院有昏黎有元者,持悲兄甚精。因作勸放生文縷於板,邑人為之減殺。一夕,元忽夢與百餘人俱立庭下,皆云當就極刑。元甚恐,念平生無惡,何乃至是。因出戶外。有挈筠藍鬻小蟹者,因買放之。其數果百餘,乃悟。
夢小蟲着身
【東漢書明德馬皇后紀】
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長秋宮,帝未有所言。皇太後曰:“馬貴人德冠後宮,即其人也。”遂立為皇后。先是數日夢有小飛蟲無數赴着身,又入皮膚中而復飛出。既正位宮闈,愈自謙肅。
夢蠅矢積階
【西漢書】
龔遂,字少卿,由陽昌邑人也。為昌邑王,即漢成帝李夫人之子也。昭帝崩。大將軍霍光迎昌邑即皇帝位,而王無德信用讒黨。王夢見晴蠅之矢毀東西階,王問龔遂曰:“詩云熒熒青蠅,止於樊。愷悌君子,無信讒言。而左右讒佞衆多,陛下察之。”王不改。在位二十七日,霍光廢之乃立宣帝。
夢青蠅在鼻
【續後漢書】
《管略傳》:管略舉秀纔。吏部尚書何晏請之。鄧楊在晏所。晏謂輅曰:“聞君著文神妙,試為作一卦。知位當至三公不?”又問:“連夢見青蠅數十頭來鼻上,驅之不肯去,有何意故?”輅曰:“夫飛天下賤鳥,及其在林食椹懷我好音。況輅心非草木敢不盡忠,昔元凱之弼重華宣慈惠和,周公之翼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萬國鹹寧。此乃履道,休應非卜筮之所明也。今君侯位重山嶽,勢若雷電,而懷德者鮮,畏威者多。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又鼻者良此天中之山,相書謂鼻之所在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今青蠅臭惡而集之焉。位峻者顛,輕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數,盛衰之期。是故山在地中曰“謙”。雷在天上曰:“壯”。謙則褒多益寡,壯則非禮不復,未有損巳而不光大,行非而不傷敗。願君侯上追文王六爻之旨,下思尼父彖象之義,然後三公可决,青蠅可驅也。”楊曰:“此先生之常談。”輅答曰:“夫先生者見不生,常談者見不譚。”晏曰:“過歲更當相見。”輅別傅載輅為何晏所請果共論易九事,九事皆明,晏曰:“君論陰陽此世無雙,時鄧楊與晏共坐,揚言君見謂善易而論初不及,易中辭義何故也?”輅尋聲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論易也。”晏含笑而贊之。可謂要言不煩也。因請略為卦。略既稱引鑒戒,晏謝之曰:“如幾其神乎?”古人以為難。交疏而吐其誠,今人以為難。君今一面而盡二難之道,可謂“明德惟聲”,詩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輅遠邑捨具以此言語舅氏,舅氏責略言大切至。”輅曰:“與死人語,何所畏耶?”舅大怒,謂輅狂悖。歲朝,西北大風,塵埃蔽天十餘日。聞晏揚皆誅,然後舅氏乃服。
夢蜈蚣
【夷堅志】
南城童漢臣士人也,生二十年而夭。厥後故友蔡扌炎,夢其來,問訊交際宛如平日。已連夕或間一夕必見之。扌炎頗懼,乃徙寢他室,夢之亦然。且泣曰:“自古皆有死,獨吾冤屈不可言。”扌炎曰:“君不幸正盛壯下世,但以善而終,何得雲爾?”曰:“君試視我相如何?”視之乃成大蜈蚣,纍身赤長長尺餘。延緑壁間。扌炎驚而寤。自是不復夢。
夢遇蛤蟆毒
【南史丘傑傳】
傑言十四遭喪,以熟菜有味不嘗於口。歲餘忽夢見母曰:“死止是分別耳。何事乃耳茶苦?汝啖生菜遇蛤蟆毒,靈床前有三丸藥可取服之。”傑驚起果得甌,甌中有藥服之,下科鬥子數升,丘氏世保此甌。
夢江黃
【太平廣記】
陳悝於江邊作魚邑,潮去於邑中得一女,長六尺,有容色,無衣裳,水去不能動,臥沙中,與語不應。有一人就姦之,悝夜夢雲:“我江黃也。昨失路落君邑中,小人辱我。今當白尊神殺之。”悝不敢歸,得潮來自逐水去,而姦者尋亦病死矣。
夢瓦隴
【江郭教影響錄】
洪慶善前室丁氏,溫州人。雖居海濱而性不嗜殺。後至江陰有惠瓦隴百餘枚不思食,置之盆中,將以明日放諸江。夜夢焉者甚衆,皆裸體朐瘠前後各以瓦自蔽,皆有喜色。別有十餘人皆愀然曰:“爾輩甚樂,我一何苦也。”丁氏寤而思之。以瓦蔽形必瓦隴也,夢中以密記其數。取視之,巳為一婢竊食十餘枚,乃愀然者也。其得活者與夢中同其數。丁後以高壽終。亦戒殺之報。
夢雉謝德
【北史裴駿傳】
駿從弟安祖,曾天熱捨於樹下。有鷙鳥逐雉,雉急投之,遂觸樹而死。安祖愍之,乃取置陰地,徐徐讓視良久得蘇,喜而放之,後忽夢雉謝德,衣冠甚偉,著綉衣麯領,嚮安祖再拜雲:“感君前曰之放,故來謝德。聞者異焉。”
夢蟻報恩
【太平廣記】
吳富陽縣有董昭之者,曾乘船過江,見一蟻着蘆,遑遽畏死。因救至岸,蟻得出。其夜夢一鳥人謝雲:“僕至蟻王,感君見濟。君後有急難,當相告語。”歷十年時,所在劫盜,昭之被橫錄為劫主擊余姚。夜果夢鳥衣雲:“可急投余杭山中,天下既亂,赦令不久也。”既寤蟻齒枷巳盡,因得出獄。投余杭山,旋遇赦,遂得無他。
夢鴿兒托生
【太平廣記】
並州石闢寺,有老僧禪誦是業,貞觀末有鴿巢其房楹上,哺養二子,因學飛隋地死。後僧夢二小兒曰:“兒等為先有少罪,遂受鴿身。比來聞法師讀華嚴經。既聞妙法,得受人身,兒等今為此寺側十裏某姓名傢托生為男,十月之外當即誕育。”僧乃依期往視,見此傢婦果聞時誕育二子。僧呼為鴿兒。兩兒並應之曰唯。
夢蛤蜊訴命
【魏秦東軒筆錄】
曾魯公放生,以蜆蛤之類,以為人所不放,而活物之命多也。一日夢被甲者數百人前訴。既寤而問其傢,乃有惠蛤蜊數庵者,即遣人放之。夜復夢被甲者來謝。
夢田雞乞命
【暌車志】
錢仲耕郎中,甸任江西漕按部。晚宿村落,夢青衣數百哀鳴乞命。明日適見鬻田雞者,感夢買放,傾籠出之,其數與夢無差。
夢蛙求生
【臨安志】
淅西兵馬都監康氵胥,居臨安賓蓮山,夏夜且睡為蛙聲所聒,命小童捕之。氵胥熟寐,夢十三人乞命,氵胥曰:“吾職雖兵夜且睡為蛙聲所聒,命小童捕之。氵胥熟寐,夢十三人乞命,氵胥曰:“吾職雖兵官,非能擅生殺者,何以能貸汝死?”曰:“但公見許無不可者。”少焉魔寤告其妻。妻曰:“得非群蛙呼?”童詁之已置一瓶中。驗其數正十三枚也,即釋之。時紹與二十九年。
夢木生庭
【江南餘載】
江夢孫,夜夢直木生於庭。詁朝妻産男,遂名直木,幼聰惠,後隨趙王歸梁,纍官至刑部員外郎。
夢踐木上
【太平廣記】
孫竜光崔殷小狀元及第。前一年嘗夢積大木數百,竜光踐復往復。既而請一李處士圓之。處士曰:“賀郎君來年必是狀元。”“何者?”“已居衆材之上。”
夢庭生竹
【異苑】
巴西張尋,夢庭生一竹節相似,都為一門,以問竺法度去。雲:“當略貴但不得久。”果如其言。
夢庭生棘張華
【博物志】
太姒夢見商之庭産棘,乃小子發取周庭梓樹。樹之於闕聞梓化為鬆柏木或柞。覺驚,以告文王。文王曰:“慎勿言,鼕日之陽,夏日之餘,不召而萬物自來。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土道尚右,水潦東流。天下不享於殷。自發之夫生於今十年,禹羊在牧。水潦東流,天下飛鴻滿野,日之出地無移照乎。
夢井生桑
【續後漢書何祗傳】
祗,字君肅,少寒貧,為人寬厚通濟,體甚壯大,又能飲食,好聲色,不持節儉。故時人少貴之者。嘗夢井中生桑以問占夢趙直。直曰:“桑非井中之物,會當移直。然進桑字四十下八,君壽恐不過此。”衹笑言:“得此足矣。”
【老學庵筆記】
楊文公雲:豈期遊岱之魂,遂協生葉之葉之夢,世以其年四十八,故稱其用生葉之夢為切,當不知遊岱之魂出河東記,韋齊休事,亦全句也。
夢柳樹僕地
【太平廣記】
柳員外宗元,自永州司馬徵至京,意望錄用一日。詣卜者問命,且告以夢曰:“餘柳姓也,夢柳樹僕地。其不祥乎?”卜者曰:“無苦。但尤為遠官爾。”徵其意曰:“夫生則柳樹,僕則柳木。木者,牧也。君其牧柳州乎?”竟如其言,後卒於柳州。
夢柳樹環居
【豫章志】
南漢王定保,字翊聖,郡之南昌人也。登光化中進士第。寧遠軍節度使龐知禮闢為巡官,後纍遷拜中書侍郎平章事。是夕夢人以柳數千株環植其居。周傑告之曰:“柳柔脆之物,榮落先於衆木。公宜善自調護。”是年鼕果以疾卒。贈司空。
夢鬆求治斧痕
【廣州府南海志】
清遠縣東三十裏,峽山廣慶寺飛來殿西南,有巨鬆傍崖而植。太觀元年,皇城使錢師愈艤舟寺岸,從者斧鬆以照夜。師愈不之知也。明年殿直錢吉老者,宿岸下,夢一叟揖而前曰:“餘居此三百稔,曩公族屬之從者,斧餘漆以代燭。血潰今未愈。公能為我白丈室老療治,庶幾育風不能撼,俾餘得順天命,則公賜巳吉老詰其姓名居第。”則曰:“餘非圓首方足,乃植物中含靈者,飛來殿西南隅十餘步,餘居也。”欲遲明以告於寺偶復寢方酣,舟師己解維去。”覺而詢之,去寺已數裏。過氵含光以語縣宰彭球。球便道:“詣寺。”因即吉老夢求之,得巨鬆去根尺餘有斧痕,脂乳尚註,遂白丈室補以土。鬆今猶存。
夢鬆棗生
【酉陽雜俎】
有一人夢鬆生戶前,一人夢棗生屋上,以問補朔於堇。堇言鬆丘壠間所殖,棗字重來呼魂之象。”後二人從卒。
夢鬆三尺
【南安志】
南康縣祥符禪寺,有邑人鐘輻肄業此寺。手植小鬆,夜夢失衣玄冠者謂曰:“鬆圍三尺,子當榮名。”後纍舉不捷。垂三十年登科南歸,視鬆圍之,果符所夢。
夢鬆生腹
【續後漢書·丁固傳】
初固為尚書,夢鬆生腹上。謂人曰:“鬆文十八公也,後十八歲,吾其為公乎?”至是果為公。
夢楓生腹
【玉融新對】
《唐書》曰:張志和,字子同。母夢楓生腹上而産。十六擢明經,以策幹肅宗,特見賞重命,待詔翰林。
夢柏樹
【陶朱新錄】
河南壽安縣有茄藍忘其名,府官行邑皆館於此。僧堂後有大柏,徑幾纍尺護以杈子。寺僧雲:“頃年有本縣令,夢一緑衣人入謁雲:‘某托跡治部,今居某寺中。近僧欲見殺,願請救於明府。”令大訝之。遲明詣其寺,遍走諸僧房,不見有異,亦無寓居士人。偶至僧堂後,見數人執斤斧欲伐此柏。令惜其榮茂而見伐,因詢種此今幾年,皆莫知,但雲無慮百餘年矣。令遽驚悟曰:“緑衣生此豈柏之神乎?”乃語以夢戒勿伐,且謹護之。又為封植而去後人無犯者。
夢食青柏
【宋史·方技傳】
趙自然,太平繁昌人,年十三疾甚。父抱詣青華觀許為道士。後夢一人,狀貌魁偉,綸巾素袍鬢發斑白,自云姓陰引之登高山,謂曰:“汝有道氣。吾將教汝闢殼之法。”乃出青柏枝令諂夢中食之。及覺遂不食。神氣清爽,每聞火食氣即嘔,惟生果清泉而巳。歲餘復夢嚮見老人,教以篆書數百字。寤悉能記寫,以示人皆不能識雲,此非篆也,乃道傢符爾。
夢梓化鬆
【海錄碎事】
周大姒夢梓化為鬆。
夢社樹高起
【行璜新論】
《南史·張敬兒自敘夢》雲:未貴時夢居村中,社樹斂高數十丈。及在雍州又夢社樹直上至天。以此誘說部麯,自云貴不可言。其妻尚氏亦曰:“吾昔夢一手熱如火,而君得南陽。元徽中夢一髀熱,君得本州。夢半體熱,君得開府。今復舉體熱矣,敬兒有異志,終為齊武帝所執伏誅。”此皆五代史所謂禍之來也,陰必惑之也。
夢梅
【百川學海】
隋開皇中趙師雄遷羅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間,因甜僕車於鬆林間。酒肆傍捨見一女人,淡妝素服出迓師雄時已昏黑,殘雪對月色微明,師雄喜之與之語,但覺芳香襲人,語言極清麗,因與之扣酒傢門得數盅酒相與飲。少頃有一緑衣童衣童來,笑歌戲舞亦自可觀,頃醉寢。師雄亦懵然,但覺風寒相襲久之。時東方巳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須,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
夢臥槐樹下
【北史·任城王傳】
任城王孫順纍官兼左僕射。初帝在藩,順夢臥槐樹下,槐字本傍鬼身與鬼並,復解冠冤寧不死乎?然亡後乃得三公贈爾。皆如其夢。
夢食李
【雲溪友議】
李伸丞相,初貧遊無錫惠山寺。纍以佛經為文嵩,緻主藏僧歐打終身所憾。後之剡川天宮精捨,憑笈書寢。有老僧齊罷,見一黑蛇上剎前李樹食其子,恐遺其毒而人誤食之。徐驅下蛇遂入李秀纔懷中,倏而不見。公乃驚覺。老僧曰:“秀纔睡中有所睹否?”李公曰:“夢中上李樹食李甚美,似有一僧相逼而寤乃見上人。”僧知此客非常,延歸本院經數年而辭,赴舉,將行鹹以衣體之資,酷喻之曰:“郎君身必貴,然勿以僧之尤過貽於禍。”難用戶領會稽僧有犯者,事無巨細皆至極刑。唯憶無錫之時也。遂更剡川為竜宮寺額。嗟老僧之巳逝,為其營塔立墓。平生之修建,衹於竜宮一寺矣。
夢食巨棗
【晉書·李鬱傳】
鬱唐之宗屬。高祖登極,授光祿卿。一日晝寢夢食巨棗。覺而有疾,謂其親友曰:“嘗聞棗生重來呼魂之象也。餘神氣逼抑將不免乎!”後果卒。
夢食瓜
【拾遺錄】
漢明帝,陰貴人,夢食瓜其美。時敦煌獻異瓜,種名穿陰。父老雲:“有道士從蓬萊得此瓜種,食之不饑。”
夢中得瓜
【太平廣記】
後魏宋瓊母病,鼕月思瓜。瓊夢見人與瓜。覺得之手中,時稱孝感。
夢吃藤花
【盧子逸史】
唐玄宗徽時,當至洛陽令崔日用宅,崔公設饌未熟,玄宗因寢庭前一架花初開。崔公見一黃蛇食藤花,崔公驚不敢近,逡巡不見。玄宗覺曰:“大奇饑甚。睡夢中吃藤花滋味分明記得。今已飽。”崔公乃知他日啓聖之驗也。
夢吞蓮花
【宋史·列傳】
馮元幼時,母夜夢異人以紺蓮花與元吞之。且曰:“善讀,此後必貴顯。”夢賜蓮花方仁聲
【泊宅編】
吏部尚書曾,後取李氏。李氏嘗夢上帝詔與語,指殿前蓮花三葉賜之。曰:“與三子。”已而果然。
夢授白蓮花
【王名字函續燈錄】
曰江州東林照覺禪師母,夢梵僧授白蓮花。因誕生出傢遊方,造南師法席三扣其室。南師乃問是何宗旨,豁然大悟。
夢入蓮花
【玉融新對】
《達字函續高僧傳》曰:釋法京母將懷孕,夢入蓮池捧一童子,端正可喜而有娠。將誕,又夢乘白獅子遊戲虛空。九歲出傢,十三升高座,說法滯。
夢吞海棠花
【待兒小名錄】
王蜀內樞密使潘炕,劈妾解愁姓趙氏。其母夢吞海棠花蕊而生有國色。善為新聲,及工小詩,王建嘗至炕第見之,謂曰:“吾宮中無如此人意欲取之。”炕曰:“此臣下賤人,不敢以薦於君。”其實靳之也。
夢花滿室
【玉融新對】
《廣字函高僧傳》曰:釋元高母寇氏,夢見鬍僧散華滿室。覺便懷胎,至生男,傢內忽有異香及光明照壁,迄旦乃息,母以兒生瑞兆,因名靈有。時人重之。
夢天與蘭
【史記·鄭世傢】
文公之賤妾曰“燕”。夢天與之蘭曰:“餘為伯,餘爾祖也”。以是為而子蘭有國香,以夢告文公與蘭幸之,而予之草蘭為符。遂名曰蘭。
夢妓遺桃
【太平廣記】
段成式。姊婿裴元裕,言群兒中有悅鄰女者。夢妓遺二櫻桃。食之。及覺核墮枕側。
夢婦人授蔗
【金陵新志】
廬絳寓居翔鸞坊,遘熱病彌日,晝寢夢一婦人被真珠衣,持蔗一本令絳盡食,歌菩薩蠻一麯送之。食畢而寤,病亦瘳矣。其詞曰:“玉京人去秋蕭索,畫簾鵲起梧桐落。歌枕悄無言,月臨殘夢圓。孤衾成暗泣,睡起羅衣濕。眉黛遠山攢,芭蕉生幕寒。”絳後立功仕至節度,後南唐亡起兵復不剋而死。
夢蒿艾滿江
【齊書·紀僧真傳】
冠軍府參軍主簿。嘗夢蒿艾生滿江,驚而白之。高帝曰:“詩人采蕭,蕭即艾也。蕭生斷流,卿勿廣言其見親如此。”
夢衡蕪香
【海錄碎事】
漢武夢李夫人遺衡無香。覺而衣枕香。三月不歇。
夢授香草
【竜虎山志】
雲天師諱道陵,字漢輔,乃留侯九代孫也。母夢天人衣綉衣以香草授之。既覺芳馨猶未絶,遂感而有孕。建武十年上元日,生於吳之天日山。時黃雲紫氣流佈山𠔌之上下,室中尚有光。及冠身長九尺。龐眉廣,緑晴朱頂,伏犀貫腦,垂手過膝,虎髯,玉枕峰起,見者雖交親,亦恐懼。
夢授蓍草
【宋史·世傢】
孫承少時,嘗夢人以蓍草一本增其一而授之。既寤以語所親曰:“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今增其一我壽至於此乎?”果五十而卒。
【古今類事】
褚彥回少時,嘗夢人以卜蓍一具與之。遂差其一,至薨年果四十八。
夢得椹子
【太平廣記】
王戎夢有一人以七枚椹子與之,着衣襟中既覺得之。占曰:“椹,葉子也。”自後男女大小幾七喪。
夢取禾穗
【漢書】
郭賀,字喬卿,廣人也。汝南蔡茂,明帝時為漢太守。賀為主簿。茂在郡,夜夢見殿上有三穗禾。茂取得中穗因又失之。茂以問賀,賀曰:“大殿者朝府之形象,極位而有禾。人臣上位取得中穗,是中臺之位。得禾而失乃得祿秩也。”居旬日,茂被召為司徒後漢人。
夢拔馬藺
【北史】
《小朱兆傳》:兆將入洛,遣使招齊神武欲與同舉。神武令長使孫騰具申意,兆不悅曰:“還白高兄弟有吉夢,今行必剋。吾比夢吾亡。久登一高堆,堆傍地悉耕熟,唯有馬藺草株往猶在。吾父顧我令下拔之,吾手所至無不盡出,以此而言往必有利。”
夢菜生
【歸田錄】
《名臣傳》:真宗好文,雖以文辭取士,然必視其器識。每禦崇政賜進士第,必召高第三四人並列於庭,察其形神,始賜第一人或取其文辭理趣超遠者,蔡齊置器賦雲:“安天下於覆盂,其功可大。”徐鑄鼎象賦雲:“足惟下正詎,聞公疏之安傾。鉉乃上居實取王臣之威重。”皆以為第一。先是上一日夢殿前菜生與階齊,既唱名聞蔡齊乃召見。久之曰:“得其人矣。”遂以為狀元,其著於辭,形於夢,見於形,如此非偶然也。
夢五色鬍蘆
【夷堅志】
詹林宗登科後,留都城調選。夢到一處,見遍空皆鬍盧,摩戛不下上幾數百枚。青紅黃白五色雜糅。伫諦觀目不暫釋。俄有一道人褒衣侈袂立於前,謂曰:“此皆今年新及第人所得者。”詹曰:“林宗既策名矣。不審個中尚可得其一乎?”曰:“固有之,恐亦不定。且須去嚮陽處求之,乃佳爾。”寤而恍然,時趙子直為吏部侍郎,閱窠闕中有某州監,當待次不遠,勸使受之,詹曰:“夢如是。若意外覓官,殆必不吉。”於是赴集註。適有信州弋陽主薄喜陽,字為夢吉,即拜擬而歸,不及之任而卒,始知尚恐不定之語嘉祥也。
夢前身
【赤城志】
王十朋,字龜齡,永嘉人。嘗夢遊一處,峰巒秀異,林木陰邃,有僧往來其間。旁有石橋,王立橋畔,見一碑,讀之,僧曰:“此公前身所主也。”叩其何人,曰:“嚴首坐也。”後遊天台見石梁勝境,因寤前身,題詩云“天台未到已先知,入眼端如入夢時。僧喚我為嚴首坐,前身曾寫此橋碑。又云:路隔仙幾信已通,天台容我踏長虹。情知方廣神遊久,不在登臨杖履中。嚴即處嚴,字伯威,亦永嘉人。宋閣學之瑞雲:某隆興初忝第,因到石梁,時庵主道京雲,嚮王狀元經由。某因雲:“此橋記,乃永嘉嚴首坐書,安知非狀元前身乎?”公笑曰:“師所說暗與某意合,某誕時夢嚴首坐入臥房,乃某師叔也。”故有入夢時之句,碑後遭不存。
夢後身
【張師正括異志】
謝判官,平原人,寶元中嘗為曹州觀察推官。視事未幾,一夕夢老父引入大第中,傢頗豪盛。你媼抱嬰兒飾以文褓,指謂謝曰:“此君之後身也。”謝問:“此何郡復誰氏之傢?”老父曰:“成都府陳郎中宅也。貲産甚豐君心樂乎?”謝頷之。既悟甚不懌。謂妻子曰:“吾其死矣。”日處緻後事。既而秩滿,復調州判官,到官數月,又夢前老父復引至昔之第,有小兒衣紈綺階下,指謂謝曰:“今日之事,必不可免。”居常戚戚不怡,考滿又將赴調,復夢老父道之入門,見昔日之兒,冠緋帽紫袍銀帶立於堂所,顧謂謝曰:“此子已讀書矣,君其謝我。”覺,大惡之。月餘卒,其子訥慶歷六年登進士第,親說如此。
夢裸身
【萍州可談】
常州李充,元豐間在太學,夢裸身見舒,時舒主學。李意裸身有脫白之兆,甚喜。後太學賄獄起事連諸生,李亦係御史臺。舒為中丞夜閱囚,李正裸身對之,因悟前夢。
夢黑墨環身
【應天府志】
初金陵以鄧及為狀元,以羅穎為末綴。時主司上試卷,後主遂遷穎為第二,因以筆榜上圍穎之名。穎於是夕夢有物如堤障之狀,黑墨環其身,懼而莫知所自。俄有長人自上以手輓而出之,因覺迨旦看榜方悟其夢。
夢以簡撫身
【太平廣記】
金卿徐明府者,幼而有道術,人莫能測。河南劉崇遠有姊為尼,病既亟。崇遠求於明府。徐曰:“爾有別業在金陵,可致金陵絹一匹。吾為爾療之。”如言送絹訖。翌日,齊氏夢一道士執簡而至,以簡遍撫其身,身中白氣騰上如炊。既悟遂輕,頃這徐對絹而至,曰:“置絹席下寢,其上即差知。”如其言遂愈,已而視絹,乃畫一持簡道士如所夢者。
夢身荷桎梏
【盧子逸史】
崔相公圃少貧賤落拓,傢於江淮間。天寶末,親丈人李彥元為刑部尚書,崔公自南方到京候謁,將求小職。李公處於學院,與子弟,肄習待之衊如也。至一夜,李公夢荷身荷桎梏,其輩三二百人為兵仗所擁,入大府署至廳事。所以姓名領過皆判雲準法,李公唱名,入見一紫衣人據案,視之乃崔公也。遂於階下哀叫請命,紫衣笑曰:“且收禁驚覺汁洽。”明話於夫人曰:“宜厚待之,安知無應。”自此優禮日極,置於別院會食中堂。數月崔公請出將求職於江南,李公及夫人因盛具燕饌,兒女悉坐食罷。崔公拜謝,因降階曰:“自忖愚薄深沐恩慈,不知何方可以報效?其私度過分未測其故,仗人示之。”李公笑不為答,夫人曰:“親表侄與子姓無異,但慮不足亦,何有恩慈之事。”後令崔公升堂吃茶不久,李公起,夫人因謂曰:“賢丈夫作異夢,郎君必貴。他日丈人有些難事在郎君手能特達免之乎?”崔公曰:“此皆出自奬念安有是也?”李公至復重言之,崔公但而已,不復敢緻詞也。李公雲:“江淮路遠非求進之所,某素與楊司空眷分,可以奉托,時楊國忠以宰相位為四川節度使,既去乃以崔公為節度巡官,留知後事。發日李公厚以金帛贈送,至西川未一歲會安祿山反,玄宗播幸遂為節度旬日拜相。時京城初刻復,李公脅從投偽官與陳希烈等,並合誅夷。既議罪,崔公為中書令詳决之,果盡以兵仗圍入,具姓名唱過判雲準法。至李公乃呼曰:“相公記得昔年所夢否?”崔公頷之,遂判收禁。既具表其事因請以官爵贖罪。肅宗許之,特免流嶺外。
夢剃頭
【五代薛史】
晉李專美傳。後唐天成中,安邑榷監使他肅闢傳美為推官。時唐末帝鎮河中,見其敦雅心重之。末帝一日曾召肅燕於衙署,專美亦預坐,末帝謂肅曰:“某夜來夢主上召去與宋王同去卻頭何也?”坐客都無對者,專美屏人謂曰:“將來必為嗣主。”由。是愈重焉。
夢人斫頭
【江少虞類苑】
相國劉公沆,纍舉不第。天聖中,將辦裝赴省試。一夕夢被人所落頭,心甚惡之,有鄉人為解釋曰:“狀元不到十二郎,劉公第十二衹得第二。”劉因詰之曰:“雖斫卻頭,留沆在重,蓋南音謂項為沆。留劉同音。”後果第二名及第。”
夢人換頭
【太平廣記】
河東賈弼,為琅邪參軍。夜夢一人疒查黑色大鼻瞳愛君之貌,欲換君首,可乎?夢中不獲已,遂被換去,覺而見者悉驚。走還傢,傢人悉藏,自此後能半面笑啼。兩手足及口中各提一筆,書之詞翰俱美。
夢人頭在篋
【能改齋謾錄】
熙寧二年,葉祖洽得國子學解。其兄著作佐郎誼知建昌軍南城縣,寄書與弟洽,托邑人免解進士傳翼持之。翼夜夢人頭在篋中,夕夕如此,乃徙誼書於別篋。則又夢人碚在其中,到京納書於祖洽無復此夢。明年祖洽狀元及第。
夢頭上生角
【册府元龜】
魏延,字文長,為前將軍。軍師徵西將軍諸葛亮,出𠔌延為前鋒,去亮營十裏,延夢頭上生角,以問占夢趙直,直詐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則不戰而賊自敗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兇甚矣。”延後果為楊義所殺。
夢昆腳皆頭
【太平廣記】
杜牧頃於宰搪,求小儀不遂,請小秋又不遂。嘗夢人謂曰:“辭春不及秋,昆腳與皆頭,後果得比部員外。出尚書故實。
夢人挈首
【南史·梁豫章王琮傳】
綜年十四五恆夢一年少肥壯,自挈其首對綜如此非一。綜如此非一。綜轉成長心驚不已。頻密問母淑媛曰:“夢何所如?”夢既不一,淑媛問夢中形色,頗類東昏,因密報之曰:“汝七月日生兒安得比諸皇子?汝今太子次第,幸何富貴勿泄。
夢油沃首
【嶽珂程史】
清漳楊汝南少時,以卿貢試禮部,待捷旅邸,夜夢有以油活其首,驚而寤。榜既出,輒不利,如是者三。竊怪之,紹興乙導復與計,偕懼其復夢也。榜揭之夕,招同邸者告以故。益市酒餚明燭張博具,相與劇飲期以達旦。有僕曰:“劉玉。”以夜闌倦憊因臥西庸下,忽呻吟如魔,亟呼之醒乃具言:“適竊就枕,忽有二人扛油鼎自樓登執而註之,我怒而爭,是以呼。”汝南聞之大慟曰:“三千裏遠役今復已矣。”同邸亦相與嘆息,為之罷博。及明漫強之觀榜,而其榜儼然中焉。視榜陳於地黯若有跡,振衣拂之,油漬其上。蓋御史莅書淡墨,以夜覆燈碗故也。功名之前定如此。
夢貯人首
【春渚紀聞】
余杭裴豹隱,嘗為餘言,建炎已酉秋,詔檄自建昌至臨安昌化縣。與縣宰魯士元坐教場,按閱土兵,士元雲:“疇昔之夜夢乘大舟,滿舟皆人首也。內有銀盤貯數首者,同舟人云:“係今次敏感二網也。士元熟視銀盤中首內一首,乃鄉人錢塘令朱子美人首也。”士元因戲謂豹隱曰:“如聞北寇將欲南犯,若豕突南度則子美將不免矣。”十一月士元暴卒,旅櫬歸安吉未及葵。十二月九日,虜寇東至賊發士元之柩,掠取衣衾暴屍於外。明年二月,始聞子美。初報賊至棄具先遁,村落為鄉兵所殺,則銀盤之貯不可逃,士元同舟雖不為兵死,亦是一會中同舟之人,而銀盤所貯又不知有何甄別也。
夢回視無首
【春渚紀聞】
儒林郎吳訖學觀成,始為青陽縣丞。江西賊齊花三挾黨暴掠,所在震驚。吳時被檄指賊,構肩輿始出,而回視其後,皆無首矣。心甚惡之。意謂賊必入境,已而獲於例子郡觀,成即解官而歸。至臨安會富陽宰李文淵以憂去郡,以吳攝邑事,月餘清溪賊方臘引衆出冗。官軍不能拒,吳有去官意,而素奉北方真武香火,即誠禱乞夢以决去留,至曉夢一黃衣人云:“上司有牒。”吳取視之,則空紙耳。逮覆紙視之,紙背有題雲:“富陽知縣第一將。”既覺思之曰:“吾禱神去留,而以第一將為言,豈不當去此更合統兵前鋒拒賊否?”已而縣民逃避者十七人,吳引獄囚疏决始訊問,次賊已奄至,急匿小舟泛江得免。其從者半為賊殺,則前在青陽時夢,視後無首者驗也。後官軍既平賊,而郡縣避賊官吏,俱從安撫司,剋復之功盡獲還任。吳適丁母憂,不能從也。既行賞黜,而有司英能定罪,即其奏裁。和旨縣官臨賊擅去官守,例同將官擅去營,陳法除名編置鄰郡同例者六人,富陽係第一人,始悟第一將之告雲。
夢舉體生毛
【南齊志】
世祖年十三,夢舉體生毛發,生至足。又夢人指上所踐地曰:“周文王之田。”又夢虛空中飛。又夢看孔雀羽衣。庚溫雲:雀爵位也!”又夢鳳凰從天飛下青溪宅齋前,兩翅相去十餘丈,翼下有幾雲氣。及在襄陽夢苦葉履行度太極殿階,庚溫雲:履者,運應木也。臣按葉字為四十百二點,世祖年過此即帝位,謂著履為木行也。履有兩齒有聲。是為明兩之齒,至四十二而行即真矣。及在郢州夢人從飛下,頭捶筆來書上衣兩邊,不言而去。庚溫釋雲:書堵,山竜華蟲也。”
夢陰毛拂踝
【北史】
魏酈範傳。範賞儀夢陰毛拂踝。他日說之,時齊人有占夢者史武進雲:公豪盛於齊下矣。使君臨撫東秦,道光海岱,必當重牧全齊再營兵矣。範笑蒼曰:吾將為卿必驗此夢後。後為平東將軍,青州刺史,果如其言。
夢剃發
【太平廣記】
曹確判度與亦有臺輔之望,開夢剃發為魯,心甚惡之,有一士雲占夢多驗,確召之具以所見話之。此人曰:前賀郎旦夕必登庸,出傢者,號剃度也。無何杜相出鎮江西,而相國大拜。
【玉泉子聞見錄】
夏侯公孜,初將大拜夜,夜夢削發以為不祥。或曰:剃度吉徵也。不日番權出鎮,孜踐其位,爾後將除西川一夕又夢右臂穿,孜大惡之孜常以不廝人李甲控轡。甲以孜不悅問焉,孜即語其前夢且言不祥。甲曰:公勿懼,當臨西川矣。孜曰:“何以知之?”曰:“有臂西也。穿者川也,以此知之。”無何果然。
夢被剃削
【江少虞類苑】
李文定公迪,美髭髯。未禦試前,一夕夢被人剃削俱盡。迪亦惡之。有解者曰:“秀纔須作狀元,緣今歲省元是劉滋已替滋矣。非狀元而何?”是歲果第一人。
夢發為矛肖目毛
【南史】
宋竟陵王誕傳。大明中,誕以反伏誅,初誕邊廣陵左右侍直,眠中夢人告之曰:“官須發為矛肖目毛,既覺已失言髟矣。如此者數十人。
夢持髻擲地
【夷堅志】
竜世清,建炎中為處州鈴轄,暫攝州事。其後郡守梁順吉至,以交承之故,幾倉帑事務悉委之主領。又提舉公使庫。有過客至郡,梁餉以錢三十萬,吏白以謂:故事未賞有。竜為作道地分為三番以與客,梁視事三月坐寇至失守罷去。繼之者有宿怨,效其請供給錢過類即州獄窮治,一郡官稍涉纖芬者皆坐獄,竜亦收係,懼不得脫,夜夢人荒野間登古塚,視其中沓然,以深暗黑可畏,手攀墓上草,欲墜未墜。一人不知從何來,持其髻擲於平地,顧而言曰:我高進也?遂驚覺,後兩日,溫州判官高敏信來置院鞠勘,一見竜獄辭曰:太守自以庫金與客,何預他人事?釋出之,乃知所謂高進者,此也。及獄具梁失官,同坐者皆以謫去,獨竜獲免。
夢露髻不巾
【孫公談圃】
徐君平,金陵人,親見荊公病革,時獨與一醫者對床而寢。荊公矍然起雲:適夢與王禹玉露髻不巾,同立一壇上,已而遂攀,此可怪也。
夢斷舌
【册府元龜】
瀋約夢齊和帝劍斷其舌,召巫視之,巫言如夢,乃呼道士奏赤章於天,稱禪代之事不由已出。高祖遣上省醫徐裝視約疾還,具以狀聞。先是約賞侍宴值豫州獻慄徑寸半,帝奇之,問曰:慄事多少?”與約各疏所憶。少帝三事,出謂人曰:此公讓前不讓即羞死!帝以其言不遜欲抵其罪,徐勉固諫乃止。及聞赤章事大怒,中使譴責者數焉,約懼遂卒。
夢剪舌
【太平廣記】
道士王法郎,夢老君為剪舌。
夢斷頸
【南唐近事】
烈祖輔吳將有禪讓之事,有情尚懷彼此。一旦不樂周宗請之,上曰:“吾夜夢為人引劍,斷吾之頸,意所惡之。”宗處下階拜賀曰:“當策立耳。”居數日而內禪。
夢授三耳
【海錄碎事】
張番通,夢蔣山君召作判狀申天曹雲:與君三耳。數日額養,涌出一耳,通前三耳泳出者尤聰。時號三耳秀纔,”亦曰:“雞冠秀纔。”
夢人唾口中
【册府元龜】
鄭灼勵志儒學,少受業於皇侃,灼性精勤,尤明三禮。少時嘗夢與皇侃遇於途,侃謂灼曰:鄭郎開口。”侃因唾灼口中,自後義禮愈進,灼苦心熱以瓜鎮心,起便讀誦,篤志如此。
夢怪物針口
【夷堅志】
宋瀚,宇叔海洪州分寧人。紹興十七年,自夔漕歸罷。夢一物若竜非竜,若蛇非蛇,化為數道士針其口眼鼻舌。一人曰:與汝二十五。”其一曰:“與他二十六。”既覺,意他日享壽,當如是,以其年十一月十九日至傢。為邑人餘因言亦莫測。至十二月十五日宋卒。因思之乃自宋還傢迨卒,凡二十六日也。
夢人易鼻
【張師正括異志】
徐郎中,菜州人,亡其名,弱冠侍父假守,嶺守。本外字乾興中,仁宗登極,部賀禮赴闕至武陵一驛,將捨正寢,驛卒言其中有物怪,往來無敢居者,願易他次。雖不以為然,亦出寢於廳之屏後。夜將半,夢有神人狀甚偉,手攜竹籃,其中皆人鼻也。叱:汝何等人,敢輒居於此,以妨吾路。”徐恐懼愧謝,乃端視之曰:形相非薄,但其鼻麯而小,吾與若易之。遂於籃中擇一鼻,先劓徐鼻擲去,以所擇鼻安之。仍以手指周固四際,夢中亦覺痛楚,神笑曰:好一正郎鼻也。”徐之鼻素不隆,正自夢易之後自然端直,歷官駕部郎中致仕。隨其子秘書丞翔任維陽簽判,治平四年初故。
夢神培面
【宋史·世傢】
吳趙錢惟治,初鎮四明,嘗神人人披押,自稱西嶽神。謂惟治曰:公面有缺文。即捧土培之。後領華州節鉞二十年。
夢無左手
【太平廣記】
隋文帝未貴時,嘗舟行江中,夜泊蘆中。夢無左手,及覺甚惡之。及登岸,詣一草庵中,有一老僧道極高,具以夢告之。僧起賀曰:“無左手者,獨拳也。當為天子。”後帝興,建此庵為吉祥寺,居武昌下三十裏。
夢白衣執手
【北史·達奚武傳】
武之在同州時旱,武帝敕武祀華獄。武年逾六十,唯將數人攀藤而上,於是稽首祈請,晚不得還,即於嶽上藉草而宿。夢一白衣來執武手曰:快辛苦甚相嘉尚,武遂驚覺益用祗肅。至旦雲霧四起,俄而註雨還近沾洽。
夢手指飛幡
【太平廣記】
梁劉仁恭微時,嘗夢佛幡於手指飛出。占者曰:“君年四十九,必有旌幢之貴。”後如其說,果為幽帥焉。
夢賜錦半臂
【太平廣記】
貞元中,相國實參為御史中丞。嘗一夕夢德宗召對於便殿,問以經國之務。上喜,因以錦半臂賜之,及寤奇其夢,默而念曰:臂者,庇也。大邑所以庇吾身也。今夢半臂者,豈止以我叨居顯位將給地俸,俾我緻政乎?”感然久之,因以夢話於人,客有解曰:“公之夢,祥符也,且半臂者蓋被股肱之衣也。今公夢天子賜之,豈非上將以股肱之位而委公乎?”明日,果拜中書侍郎平章事。
夢當折臂
【南史】
劉之遴,嘗寓居南郡。忽夢前太守索錄謂曰:卿後當為折臂太守,即居此中。之遴後,牛奔隨車折臂,嘆曰:豈默而王者乎?”後裏再為此郡。
夢人嚙臂
【晉書列傳】
慕容雋,夢右季竜嚙其臂。雋而惡之。命發其墓剖棺出屍,蹋而駡之曰:“死鬍安敢夢生天,遣其御史中尉陽約數其殘酷之罪鞭之,棄於漳水。
夢生八翅
【晉書】
陶侃,字士衡,鄱陽人。少漁於雷澤,夢背上生八翅飛入天門,見門非常欲入不敢而下,侃後都督八州諸軍事。
夢以刀開心
【太平廣記】
鄭玄師馬融三載無聞。融還之,玄過樹隊下假寐,夢一人以刀環節開其心謂曰:“子可學矣。”於是寤而即返,遂洞精典籍。後東歸,融曰:詩書禮樂皆已東矣。”
夢以斧鑿心
【金史·張元素傳】
元素,易州人。八歲試舉子,二十七試經義進士,犯朝諱下第,乃去學醫無所知名。夜夢有人用大斧長鑿穴心開竅。納書數捲於其中,自是洞徹其術。
夢劃腹置書
【太平廣記】
有鬍生者,傢貧,少為洗鏡鎪釘之業,遇甘果名茶美醖,輒祭於列禦寇之墓,以求聰慧而思學道。忽夢一人刀劃其腹開,以一捲之書置於民俯。及覺而詠之,皆綺美之詞,所得不由於師友也。
夢剖腹納鑒
【江少虞類苑】
王處納,洛陽人。少時有老叟至其傢,煮洛河石為面以食之。又嘗夢人持巨鑒,衆星粲然,滿中剖其腹納之。後遂通星歷之學,特臻其妙,依漢祖於太原開國,為尚書博士判司天監事,漢祖素與處訥厚善,舉兵嚮闕,以物色求之,得之甚喜。因言及劉氏祚短事,處訥曰:漢氏歷數悠還。蓋即位之後,專以復仇殺人夷人之族,結怨於天下,所以社稷不得長久。周祖蹶然嘆息,適以兵圍蘇逢吉,劉銖第待旦加戮,遽命置之,逢吉已自縊死,但誅銖餘息全活,國初歷司農少卿真拜司天監,有子熙元今為悟在少監。
夢鑿腹納草
【柳子厚竜城錄】
尹知章,字文叔,絳州翼城人。少時性懵,夢一赤衣人持巨鑿破其腹,若內草茹於心中。痛甚驚寤。自後聰敏為流輩所尊。開元中,張說表諸朝,上召見延英。上問:曹植《幽思賦》何為遠取景物?為句意旨安在?”知章對以植所謂:賦作不徒然。若倚高臺之麯,喁望且重也。處幽僻之閑深位至俾也。望翔雲之悠悠,嗟朝齊而夕陰,以為物無止定之意,而上多改易也。顧秋華之零落歲將墓也。感歲暮而傷心,年將易也。觀躍魚於南詔,命名智者居於明,非得志也。聆鳴鶴於此林怨寡和也。搦素筆而慷慨,守文而感也,揚大雅之哀吟憫其時也。仰清風以嘆以歡息思濯煩也。寄予思於悲弦,志在古也。信有心而在還,措者大也。重登高以臨川,及上下也。何餘心之煩錯,寧翰墨之能傳,意不盡也。此幽思所以賦也。”上敬異之,擢禮部侍郎集賢院正字。
夢腸出遠門
【王子年拾遺記】
孫堅母,妊堅之時,夢腸出繞腰,有一童女負之繞吳閶門外,又授一芳一莖,童女語曰:“此善祥也。必生才雄之子,今賜母以土王於翼軫之地,鼎足於天下,百年中應於異寶授於人也。”語畢而覺旦起筮之,筮者曰:“所夢童女負母繞閶門是太白之精,感化來夢,夫帝王之興必有神跡。”自表白氣者金色,及吳減而晉踐祚夢之微焉。
夢神滌腸胃
【放翁傢世舊聞】
陸佃,字農師,少時病贏瘠骨,立夢一老翁。曰:“吾為老聃與子有緣,當愈子疾。”遂探取腸胃於流泉中沃滌之,復納腹中,既覺猶痛甚。自此所苦頓平,晚自政府出守毫社謁太清宮,始悟夢中之言。
【孔平仲續世說】
五代周王仁裕,年二十五方有意就學。一夕夢剖其腸胃,引西江水以浣之,又賭水中砂石,皆有篆。又因取鴯右之。及寤心意豁然,自是性鬥高有詩萬餘首。勒成百捲目之曰:《西江集》蓋以嘗夢吞西江文石,遂以為名焉。
夢五髒出外
【珩璜新論】
楊雄,字子云,蜀郡人也,漢武帝命雄作《甘泉賦》,雄用情竭思,夜夢五膽出外,以手收之。及覺,氣委因病而死。
夢見母體
【太平廣記】
顧琮為補闕,當有罪係獄,罪當伏法。琮一夕憂愁,坐而假寢,忽夢見其母下體,琮愈懼形於顔色,流輩問琮,以夢告之,自謂不祥之甚也,時有善解者賀曰:子其免乎。”問何以知曰:太夫人下體,是足下生路,重見生路何吉如之,吾是以賀也。”明日門下侍郎薛稷秦刑失入竟和免琮,後至宰相。
夢帝枕膝
【續後漢書·司馬懿傳】
司馬宣王帥師平遼東,回至襄平。夢明帝枕其膝曰:“視吾面佝視有異於常。”心惡之,先是詔宣王便道鎮關中,及次白屋有詔召宣王,三日之間詔書至五。手詔曰:“間側息望到。到直排閣入視吾面。”宣王大處乃乘追鋒車,晝夜兼行,自白屋四百餘裏一宿而至,引入嘉福殿,臥內升禦床。宣王流涕問疾。明帝執宣王手,目齊王曰:“以後事相托,死乃復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見,無復所恨矣。”
夢人斫足
【幕府燕閑錄】
濮州李植與弟概赴省試,一夕夢奏名將出,同榻而寐,概忽驚叫植。問之曰:夢人以刀斫足,覺猶微痛。”明日概預秦名,後數日因閑行,有人拜於街中,乃僕州軍吏,雲:喜六郎過省,某今隸名貢院,昨以六郎書榜,某幾遭笞捶。問之何也?乃曰:六郎之名乃木旁既,某誤書既下木。主司大怒,然將逼出院,許修改無異。則免罪責。逐以力子颳其下木,幸而得免。叩其修字之時,乃概足痛之際,植嗟異久之。
夢以杖加足
【太平廣記】
漢廣川王發樂書塚,有白狐一頭,見人驚走。左右逐之不得。傷其腳爾夕王夢一丈夫,髯眉盡白,來謂王曰:何故傷吾左腳?”以杖扣王左腳,王覺腫痛,因生瘡,至死不差。
夢精神辭去
【北史·李廣傳】
廣嘗欲早朝假寐,忽驚覺謂其妻曰:吾嚮似睡非睡,忽見一人出吾身中語雲:“君用心過苦,非精神所堪,今辭君去。”因而恍惚不樂,數日便遇疾,年不起竟,以疾終。
夢取威骨
【太平廣記】
唐貞觀中侯君集與庶人承乾通謀意不自安,忽夢二甲士錄至一處,見一人高冠舊髯,叱左右取君集威骨來,俄有數人操屠刀開其腦,上及右臂間,各取一骨片狀如魚尾,因囈而覺腦臂尤痛。自是心悸力耗,至不能引一鈎弓,欲自首不决而敗。
夢瘡當愈
【陶朱新錄】
如佑伯壽,初任澤州倚郭某縣尉,其太守不計姓名,股上患漏瘡平生不差,忽夢一人謂曰:“瘡來日當愈,須令姚少府治之,翌旦召姚,語以夢,且求其治法,意必有奇方也。姚良久曰:“此事甚異,佑昨日部夫修城,因穿土得白骨一具,裹以針甲,有夭貫其股骨,遂出之。徒痤其骨於他所必甲士之死城者也。然豈使君之前身乎?箭既出瘡必自愈,既而果無恙,姚令聲去。
夢浮屍
【夷堅志】
趙公時霈侍郎,政和八年終,為無為軍教授。通判祖翺者,濟南人,本法傢嘗歷大理丞,處身廉謹以法律為己任。趙嘗夢遊一小寺,寺旁有池方不逾尋丈,四周朱欄三重,內一重可高二尺,中高三尺,其外四尺許,趙身在重欄內,去水止三四步,視池中有一浮屍,惡之。方欲越欄出,舉足極難,屍忽起逐人,趙蹴之於水,再欲出,又起如初,復蹴之至於三,其行稍緩,其容戚戚然若有所訴,詢之雲:昔日罪不至死,為通州祖寺丞枉殺,抱冤數年矣。趙曰:“祖丞明習法律,於刑獄事尤詳敬,决不妄殺人。”答曰:“此事固非祖公意,然因其疑遂送他所。意以死罪定斷,故冤有所歸,渠壽命不得久將死矣,聊欲君知之。言訖,即躍入水,趙睨重欄愈高,唯四角差低甚,易之,然卒不可躍越。屍自水中指雲:“從高處過,甚易。遂如其言,跟蹲一舉已出平地。復賀曰:“既過此欄,前程無留礙矣。覺而驚共之。時翺適出外邑,迨其歸免五日,得內障目疾日以益甚,至不能瞻視,乃丐宮祠又月餘日頓愈,忽中風搖手足遂廢,及得請而歸,過梁山樂口,舟壞水入,蒿師急救拯僅能登岸,翺驚懼暴亡,距趙夢不數月。噫圖圄之事深可畏哉!趙夢中不能問其姓名,及所坐何事為可惜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永樂大典》史話 | 捲之四百八十五 | 捲之四百八十六 | 捲之四百八十九 | | 捲之四百九十 | 捲之五百三十八 | 捲之五百三十九 | 捲之五百四十 | | 捲之八百二十一 | 捲之八百二十二 | 捲之八百二十三 | 捲之八百九十五 | | 捲之八百九十六 | 捲之八百九十九 | 捲之九百 | 捲之九百一 | | 捲之九百二 | 捲之九百五 | 捲之九百六 | 捲之九百七 | | 捲之九百十七 | 捲之九百十八 | 捲之九百二十一 | 捲之九百二十二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