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諸葛亮二氣周瑜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原來周瑜恐玄德走脫,先發人教吳侯江邊關防:“如無兵符,不許擅開船衹。”先斷了這條長江水路。又差徐盛、丁奉引三千軍馬,於衝要之處等候紮營在此,時常令人登高遙望,料得玄德若投旱路,必經此道而過。當日徐盛、丁奉將軍馬擺成陣勢,忽然了高軍報說:“前面塵起,必是玄德。”二將馬上撫掌大笑曰:“周都督神機妙算,果然應口!”各掉兵器,立於陣前。玄德慌問子竜求計,子竜將錦囊拆開,獻計與玄德。玄德看了,急來車前,泣告孫夫人曰:“備有心腹之言,至此盡當實訴。”夫人曰:“丈夫有何言語?勿得隱諱。”玄德曰:“昔日吳侯與周瑜同謀,將夫人招嫁劉備,實非為夫人前程;乃欲幽睏劉備而奪荊州也。奪了荊州,必至殺害。備若身死,夫人安能歸乎?是以夫人為香餌而下釣也。備不懼萬死而來,蓋知夫人有男子之胸襟,必能憐憫於備也。今汝兄又欲殺害,故托荊州有難,此是求歸之計。實難捨夫人,故同至此。汝兄又令人在後追趕,周瑜又使人於前截住,非夫人莫解此禍。如夫人不允,備請死於車前,以報夫人半載相與之德也!”夫人怒曰:“吾兄既不以我為親骨肉,我有何面目重相見乎!今日之危,我當自解。”於是叱從人推車直出,捲起車簾,親喝徐盛、丁奉曰:“你二人欲造反耶?”徐、丁二將慌忙下馬,棄了兵器,聲喏於車前曰:“安敢造反?為奉周都督將令,屯兵在此,專候劉備。”孫夫人大怒曰:“周瑜賊匹夫欲造反耶?我東吳不曾虧負你!玄德乃大漢皇叔,是我丈夫,是汝主人之妺丈,千百年之至親,非是反國之臣。我已對母親、哥哥說知回荊州去,並不是私奔至此。今你兩個於山僻去處,引着軍馬攔截道路,意欲掠擄俺夫妻財物耶?”徐盛、丁奉喏喏連聲,口稱:“不敢。主姑息怒。這的不幹我小將之事,乃是周都督的號令。”孫夫人叱曰:“你衹怕周瑜,何不不怕我?周瑜殺得你,我豈殺不得周瑜?你快回去,說與周瑜匹夫,我夫妻自回荊州去,幹你甚事?我兄吳侯尚自讓我幾分,何況周瑜村匹夫哉!”把周瑜千匹夫、萬匹夫,大駡一場,喝令推車前進。徐盛、丁奉自思:“我等是臣下之臣。安敢十分難為她?”又見趙子竜十分怒氣,衹得把軍喝住,放條大路教過去。卻纔行不到五六裏,陳武、潘璋趕到。徐、丁二將備言其事。陳武、潘璋曰:“你放他過去,差了也。我二人奉吳侯尊旨,特來追捉他回轉。”四將合兵一處,趲程趕來。
卻說玄德脫了此難,傍車而走,正行之間,背後喊聲又起,大軍趕來。玄德告孫夫人曰:“後面追兵又至,卻如之何?”夫人曰:“丈夫先行,我與子竜當後。”玄德引五百軍望江岸去了。子竜勒馬於車傍,將士卒擺開,專候來將。四員將見了孫夫人,衹得下馬,叉手而立。夫人曰:“陳武、潘璋,來此何幹?”二將答曰:“奉主公之命,請夫人同玄德回。”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這夥匹夫,同謀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事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玷辱上祖。我母親慈旨,全我夫婦去回荊州,誰敢阻當?便是我哥哥來,也須將大禮而行。你四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駡得四人面面相覷,各各尋思:“他一萬年也衹是兄妹。更兼親娘作主;況吳侯是個大孝之人,怎敢違了母言?明日翻過臉來,衹是我等不是,不如做個人情。”軍中況又不見玄德;又見子竜怒目睜眉,衹待廝殺,因此四將喏喏連聲而退。孫夫人令推車便行。徐盛曰:“我四人同去見周都督,告稟此事。”四人猶猶豫豫,主張不定。但見一軍如旋風而來,視之,乃蔣欽、周泰。二將問曰:“列位趕的劉備,曾趕上乎?”四將答曰:“早晨過去,多半日矣。”蔣欽曰:“如何不拿下?”四人因說孫夫人發話一節。蔣欽曰:“便是吳侯怕道如此,封一口劍在此,教先殺他妹,後斬劉備。違者立斬!”四將曰:“去之已遠,怎生奈何?”蔣欽曰:“他終是有步軍,急行不上。徐、丁位可飛報都督,教水路棹快船追之。我四人在岸上趕之。無問水旱之路,趕上殺了,休聽他言語!”徐盛、丁奉飛報周瑜;蔣欽、周泰、陳武、潘璋四個,領兵沿江趕來。
卻說玄德一行人馬離柴桑較遠,心纔稍寬。沿着江岸正行之間,後軍遙指塵土沖天而起。登高一望,但見軍馬蓋地而來,玄德嘆曰:“連日奔走,人睏馬乏,追兵又到,死無地矣!”看看喊聲漸近。衆人皆欲四散,忽見江內傍岸,一字兒拋着拖篷船二十餘衹。此舡極快,兩浙人呼“刳子舡”,淮南呼“艇船”。《易》曰:刳木為舟。子竜曰:“天幸有船在此!何不速下,棹過對岸,急切追趕不得!”玄德與孫夫人便奔上船。子竜引五百軍一齊上船而去。衹見船艙中一人綸巾道服,大笑而出,曰:“主公且喜!諸葛亮等候多時。”船中扮作客人的,皆是荊州水軍。不移時,四將趕到。孔明笑指岸上人而言曰:“吾已算定多時矣。汝等回去,傳示周瑜,教休再使美人局手段。”岸上亂箭射,船已開的遠了。正值順風,拽起風帆,望上水盡力使去,岸上軍馬迤邐不捨。
正行之間,忽然江聲大震。回頭視之,衹見戰船無數。“帥”字旗下,周瑜自領慣戰水軍,左有黃蓋,右有韓當,勢如飛馬,疾似流星。看看趕上。孔明教棹船投北岸,棄了船,盡皆上岸而走,車馬登程。周瑜趕到江邊,盡教上岸追襲。大小水軍,盡是步行,止有為首官軍騎馬。周瑜上馬,並黃蓋、韓當、徐盛、丁奉緊隨。瑜曰:“此處是那裏?軍士答曰:“前面是黃州界口。”望見玄德車馬不遠,瑜令並力追襲。正趕之間,一聲鼓響,山崦內一彪刀手擁出,為首一員大將,蒲州解良人也,姓關,名某,字雲長。周瑜舉止失錯,急撥馬便走;雲長驟馬趕來,周瑜縱馬逃命。正奔走之間,左邊黃忠,右邊魏延,兩軍殺出。吳兵大敗。周瑜身中數箭,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曰:“周郎妙計高策,陪了夫人,又折許多人馬!”周瑜回顧岸上,乃是敗走吳軍,盡都趕來。瑜怒曰:“可再登岸,决一死戰!”黃蓋、韓當力阻。瑜自思曰:“有何面目去見吳侯!”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於船上。衆將救之,卻早不省人事。未知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前言 | 序 | 引 | 三國志宗僚 |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 | 劉玄德斬寇立功 | 安喜張飛鞭督郵 | 何進謀殺十常侍 | 董卓議立陳留王 | 呂布刺殺丁建陽 | 廢漢君董卓弄權 | 曹孟德謀殺董卓 | 曹操起兵伐董卓 | 虎牢關三戰呂布 | 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 | 袁紹孫堅奪玉璽 | 趙子竜磐河大戰 | 孫堅跨江戰劉表 | 司徒王允說貂蟬 | 鳳儀亭布戲貂蟬 | 王允授計誅董卓 | 李傕郭汜寇長安 | 李傕郭汜殺樊稠 | 曹操興兵報父仇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