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
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
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
一双子、采菱拾翠。
绣衾下、抱着俱香滑。
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这是一首非常特别的词,词牌叫做《皁罗特髻》,在整个唐宋词坛,只有苏轼一个人写过。
什么叫“皁罗特髻”?“皁罗”又称“皂罗”,是一种轻薄的黑色丝织品,特别适于做扎头的丝带,是宋代最常见的头饰用品之一。苏轼的诗、词里,多次出现“皁罗”:
绿珠吹笛何时见?欲把斜红插皂罗。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
——《西江月》
“特”即特立、特起、高耸之意,“特髻”就是高高的发髻,这是宋代相当时髦的一种发式。《铁围山丛谈·卷一》记载道:
国朝禁中称乘舆及后妃多因唐人故事,谓至尊为“官家”……内官之贵者,则有曰“御侍”,曰“小殿直”,此率亲近供奉者也。“御侍”顶龙儿特髻,衣襜……
所谓“顶龙儿特髻”,说明这种“特髻”未必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可能是一种显示头发厚密、发髻丰满且坚挺的装饰。在《东京梦华录》里,便有商铺出售“特髻”的记载: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诞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
由此可见,“皁罗特髻”乃是用黑色丝绢将头发扎成高高的发髻,这是从汴京传出来的流行发式,但也有人用黑丝将假做的高髻缚在头上,作为歌舞道具。
弄明白“皁罗特髻”,词中又有“使君知客”出现,这首词就不难理解了。那是一位“好客”的太守,让官妓扎着时髦的京城发髻,载歌载舞,款待苏轼,苏轼享用后写下此词,以表谢意。
可是词中连续出现七次“采菱拾翠”,依然让人费解。若是词中“和声”,便应放在句间、句后,可词人劈首便是“采菱拾翠”,当中还说“抱着俱香滑”,显然采菱、拾翠是人,是当时正在载歌载舞的陪伴女。
让我们先放下采菱、拾翠,先来看两句古老的歌词:
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这是《楚辞·招魂》中的两句诗,王逸《楚辞章句》称采菱为“楚人歌曲也”。可见《采菱》实为楚地古歌,从屈原时候起,便在民间广为传唱。
再来看两首南北朝时的歌诗: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
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
——梁·简文帝《采菱曲》
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
扣楫命童侣,齐声采莲歌。
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
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
——《采莲童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
这两首《采菱曲》和《采莲童曲》,可视作南北朝时期的“曲子词”。泛舟湖池,采摘菱叶、菱芰,齐唱“采莲歌”,在南北朝时,是皇帝和士大夫乐而不疲的赏心乐事。因此江淹在他的《莲花赋》之《序》中说:
故河北棹歌之姝,江南采菱之女,
春水厉兮楫潺湲,秋风驶兮舟容与。
看缥芰兮出波,摧湘莲兮映渚。
由此可见,所谓“采菱”,乃是“江南采菱之女”的代称,也是长江流域“棹歌”女子的泛指。
接着再看“拾翠”: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魏·曹植《洛神赋》
访幼女於蔡邑,选佳人於赵都。
或拾翠於神渚,或采桑於城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