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孟子他說 》
112、有了錯誤改不改?
熊逸 Xiong Yi
燕人畔。
王曰:"吾甚慚於孟子。"
陳賈曰:"王無患焉。王自以為與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惡!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賈請見而解之。"
見孟子問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聖人也。"
曰:"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
曰:"不知也。"
"然則聖人且有過與?"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齊國很快就拿下了燕國,但燕國人對齊國人的歡迎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便開始反對齊國了。
想當初齊國剛剛拿下燕國的時候,孟子給齊王出過很好的主意,但齊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沒聽孟子的,結果導致了如今勝利的成果無法穩固,反倒招來了尷尬的局面。齊王很慚愧:"我這張老臉可怎麽再見孟子啊!"
旁邊有個大臣叫陳賈的,趕緊為國君分憂:"大王您別為這個發愁。我有個問題想問問您。"
"什麽問題?"
陳賈說:"大王,您自己掂量掂量,要論仁和智這兩項,您和周公誰更牛?"
"呸,"齊王很生氣,"我本來就煩心呢,你還落井下石寒磣我!"
陳賈的問題為什麽會惹怒齊王,現代人恐怕不好理解。這位周公我們前面已經見過多次了,他是周武王的弟弟,是孔子和孟子最推崇的幾位聖人之一。所以,這問題就相當於三十年前問你:你和毛主席比誰更英明?
陳賈並不介意齊王生氣,接着說:"您別急,聽我慢慢說。周公當年輔佐周武王滅了商紂王,派管叔監督商朝遺民,可管叔卻夥同這些商朝遺民起兵反對周公。我問問您,周公事先知不知道管叔會造反呢?"
齊王一時摸不着頭腦:"知道又怎麽樣,不知道又怎麽樣?"
陳賈說:"如果周公明知道管叔有反志卻還派他去監督商朝遺民,這分明就是不仁;如果他事先不知道管叔會造反,那分明就是不智。所以,在這件事上,周公不是不仁就是不智。連周公這樣的大聖人都尚且如此,何況大王您呢?"
齊王一聽,有點兒心寬:"你說的不錯啊。"
陳賈說:"您不是覺得沒臉去見孟子麽,我願意去和孟子說道說道。"
陳賈想出來這麽一個殺手鐧,心想:拿這個問題去問孟子,孟子不是一嚮都推崇周公麽,這次看他怎麽回答!反正,無論他怎麽回答,都出不了我的手心。
我們替孟子擔一份心吧,老姦巨猾的陳賈懷揣着一顆陰險的心來找孟子了。
見到孟子,陳賈好整以暇,問道:"周公是個怎樣的人?"
--這純屬明知故問。
孟子回答:"周公是古代的聖人。"
好,陳賈早料定孟子會給出這個答案。陳賈接着問:"周公曾派管叔去監督商朝遺民,而管叔卻夥同這些遺民們起兵反對周公,不知道有這回事沒有?"
孟子說:"不錯,有這回事。"
陳賈笑得更姦,心想:"你承認就好。"然後接着問:"周公事先知道管叔會造反嗎?"
孟子回答:"他事先並不知道。"
陳賈心想:"沒想到你老孟這麽容易就上套了啊!"然後把眉毛一橫,接着逼問:"那麽,也就是說,聖人也有過失了?"
--孟子到底是孟子,辯纔無礙,一點兒也沒被問住,他答道:"管叔是周公的哥哥,所以,周公的過失難道是不可原諒的過失嗎?況且,有了過失又怎樣!古代的君子,他們的過失就像天上的日蝕和月蝕,百姓們全都看在眼裏,而當他們改正過失的時候,百姓們也都擡頭仰望看在眼裏。而現在有些所謂的'君子',有了過失以後,將錯就錯還算好的,更有那些為了掩蓋過失而編造種種說辭的。"
孟子在這裏又體現了一回"浩然之氣",捎帶着揶揄了一下陳賈,那意思是:我知道你是為齊王來的,唉,你們這種有錯不改的人啊!
孟子這裏有句話原文說得很漂亮:"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這給了後人一條重要的君子立身之道。中國古人很強調個人修身,尤其是君子從政,個人修養一定要好。但問題是,就一般"君子"來講,如果承認了錯誤,代價是否太大?這就要好好掂量掂量,畢竟像前文講過的裏悝的那個例子還是極個別、極個別的。
再者,中國古代的官僚係統是沒有現代的公僕意識的,當時最普遍的是"父母官"意識,做官的都是民之父母,所以呢,雖然父母應該養育好兒女,可父母犯了錯又怎能嚮兒女們主動低頭承認呢?如此一來,父母的威嚴何在?皇帝在某些時候倒更容易嚮老百姓承認錯誤,比如會發佈罪己詔,這東西用現代語言說就是皇帝自我批評的公開信。
但一般來說,皇帝是永遠不犯錯的。按儒傢一位最著名的投機分子叔孫通的看法,皇帝就算知道自己錯了,也不能嚮別人承認。
咱們看看當漢惠帝劉盈犯了錯的時候,同樣作為一代大儒的叔孫通是怎麽給他出主意的:
漢惠帝年紀不大,經常要去看望老媽(就是劉邦的老婆,那位著名的呂後)。他自己住在未央宮,呂後住在長樂宮,距離雖然不遠,可出一趟門又是戒嚴、又是摩托車開道,實在麻煩。漢惠帝心腸不錯,一想:這麽來來回回的,不但自己麻煩,而且很是擾民,那些小老百姓平日裏朝九晚五,上班不容易,自己頻繁搞戒嚴,人傢還不盡在下邊駡娘!自己本來就是去看望娘親的,可為這出行卻每每惹得無數百姓們痛駡她老人傢,這可不好啊。得想個辦法纔是!
漢惠帝想了個好辦法,蓋了一座立交橋,車隊可以在橋上走。這樣一來,自己再去長樂宮的時候就不必搞交通管製了,自己既方便了,也不會再擾民了,真是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啊!
漢惠帝正為自己的好辦法得意呢,叔孫通說了一句話,嚇得他一頭冷汗。叔孫通說的是:"您這立交橋下邊的路是高皇帝遊衣冠之路,子孫怎能在上邊走呢!"
叔孫通這話嚇不倒現代社會裏的我們,卻嚇得倒當年的漢惠帝劉盈--他這座立交橋修出了大逆不道之罪!
叔孫通說的"高皇帝"就是漢高帝劉邦,是漢惠帝劉盈的老爸,這時已經是個死鬼了。為了紀念他老人傢,皇傢經常要搞儀式,把劉邦生前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從墓園裏捧出來,一直捧到祖廟,這就是叔孫通說的"遊衣冠"。漢惠帝的立交橋正蓋在"遊衣冠"的那條路上--兒子踩在爸爸的頭上,這還了得!
漢惠帝人很實誠,聽叔孫通這麽一說,冷汗這麽一出,馬上認錯說:"我馬上就去把立交橋給拆了去!"--真是好皇帝啊,正如孟子所說的"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要是孟子在旁邊,一定當場挑起大指,好好表揚表揚這位小皇帝。可惜,在旁邊的不是孟子,而是叔孫通。叔孫通雖然也是儒傢,觀念卻和孔孟子大大不同。叔孫通當時連忙攔住漢惠帝,說:"拆不得!"
漢惠帝很奇怪:"你不是提醒過這立交橋蓋錯了麽?怎麽又不讓我拆?"
叔孫通說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話:"人主無過舉。"意思是:皇帝永遠沒錯。
叔孫通接着說:"如果這立交橋還沒建,那麽停工還來得及,可現在都已經蓋好了,老百姓全看見了,如果再給拆了,那不是讓老百姓都知道您犯錯誤了麽!這可不行!"
"那,那怎麽辦呢?"漢惠帝很着急。
叔孫通說:"也好辦,立交橋既然已經蓋好了,那就留着它好了,您把祖廟搬個傢,讓立交橋不從'遊衣冠'的路上跨過去不就行了!嗯,這麽着,您在渭河北岸再蓋一座祖廟,規模比原來的更大,這也算您多盡了一份孝心。當然,這言下之意就是讓老百姓不要以為您另建祖廟是為了遮掩蓋立交橋的失誤。"
--這就是叔孫通的主意,既改正了過錯,又沒失了面子,嗯,實在是高!我們要是好好看看史書,官場上這種高人、這種高招層出不窮,傳統智慧當真博大精深!
到了宋朝,又一位大儒就這個問題發表議論了。這位大儒就是司馬光,他指名道姓地批評叔孫通(當然,叔孫通早就聽不見了),說他明擺着是給皇帝教壞。司馬光和孔孟一樣,非常懷念上古先王,他說:"錯誤是誰都免不了會犯的,可衹有聖賢才能做到知錯就改。上古的聖王擔心自己犯了錯卻不知道,於是設立了'誹謗之木'和'敢諫之鼓',他們哪裏會害怕老百姓看到自己的過錯呢!"
司馬光說的這個'誹謗之木'和'敢諫之鼓'是什麽東西呢?--"敢諫之鼓"可能不大可考了,但"誹謗之木"我們現在卻還能見到。
古時"誹謗"倒不像現在這樣是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而有"議論"、"提意見"、"表示不滿"這類意思。"誹謗之木"也叫"謗木",原本大概是樹一個木樁,然後在木樁上插一塊木板,誰要對政府有什麽不滿就可以把意見寫在這塊木板上。所以,"誹謗之木"的模樣大概像是小型指路牌,作用則像是透明的意見箱。這東西後來與時俱進了:材料變得越來越好--原先是木頭的,後來變成石頭的了;體型變得越來越高--原先是一人來高,後來變成好幾層樓高了;做工變得越來越精緻--原先不過是木樁上插一個木板子,後來變成用高級石料雕竜刻鳳了。有人想起是什麽了嗎?
去過天安門的人都見過這東西,抽過中華香煙的人也都見過這東西,這東西的造型頻頻出現在各種場合,具有一種標志性的意義。--這就是"華表",天安門前樹着的那兩個一對兒的高高的白色石頭柱子,頂端橫着一個小小的雲彩造型的那個,這東西的前身就是司馬光所謂的"誹謗之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1、自序 | 梁惠王章句上 2、"禮儀之邦"其實是別的意思 | 3、河南人惹誰了? | 4、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 5、中國人也篡改過教科書 | 6、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 |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紅旗反紅旗 | 8、聖水、清水和髒水 | 9、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 | 10、別把政府失職說成自然災害 | 11、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妖 | 12、孟大俠天下無敵 | 13、孟子要搞和平演變 | 14、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 15、自由主義在齊國 | 16、詠春拳訣 | 17、孟子的生活作風問題·說實話騙人才是真功夫 | 18、胸有成竹說錯話 | 19、人人成佛,人人成聖 | 20、草民們的瞎激動 | 21、書生好談兵 | 22、賣國、亡國全有理 | 23、親娘、後娘、別人的娘,有奶就是娘 | 24、有奶就是娘,有槍也是娘,有奶有槍更是娘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