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劲风鼓荡着袍服,康有为跨进了勤政殿。
在里边等待得太久的光绪竟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四目相对,电石火光般的交流!
康有为俯身地上,用带有广东口音的官话,底气充沛道:“臣康有为叩见皇上。恭祝吾皇万岁!万万岁1
光绪脸上露出微笑,伸手虚扶一下,“快起来1
显然是早有吩咐,一名太监搬过一个绣墩,放在御案侧旁。
光绪:“你且坐下说话。”
不过是一名六品工部主事,被皇上破例召见,居然又赐坐说话,这对康有为来说,是怎样的殊荣!
康有为抑制着激动,重重叩了一个头,“谢皇上1便于绣墩上坐了。
殿内的太监们都悄没声息地退了出去。
短暂的沉默。
“皇上,眼下四夷交迫,列强都要分割我国,整个国家离灭亡没有几天了1没有任何开场白,康有为一开始就切入了主题。
光绪脸上浮起了红晕说:“这都是那帮顽固守旧的人给造成的1
康有为:“皇上圣明,一眼就洞悉了病源。知道了病源,那么,臣的药方就有了!我们的祸事和失败是守旧者闹的,那么,我们非得把所有的旧法都改变了,都维新了,否则决不能自强。”
光绪毫不犹豫地说:“目下局势实在是非变法不可1
康有为:“这些年来,不是没有变法,但是,少变而不全变,变了一个而不变第二个,连累那个已经变了的也失去了作用。这就好比一间宫殿,材料都坏了,肯定会倾覆,如果只是小小的弥缝补漏,风雨刮来,终要坍塌。必须拆了它,重新建筑……”
光绪:“拆了它,重新建筑?”
“对1多少年了,终于等来了向皇上一吐心声,吁请变法的机会。康有为一字一顿,尽量让自己的广东官话说得更清楚些:“数十年来,所有的大臣都说过变法的事情,但他们所说的,都是仅仅变某一个方面,而没有尝试变及全体。其实,所谓变法,必须从制度法律变起,这才叫变法……”
光绪忽然打断他说:“那天在中南海西花厅,你所说的关于变法的主张,朕都知道了。”
康有为:“五位大臣当然要禀奏皇上。”
光绪脸上浮现出一丝孩子般的笑意:“是朕自己跑去偷听的1
康有为不知怎样才好了,“这,臣,臣那天说话……”
光绪:“你说得很好!将变法的主张论述得非常精辟透彻。只是你那些主张,在我国一定行得通么?”
康有为自信地说:“臣为变法的事情,把各国变法的成败经验都辑考了一遍,选择它们中的可以施行于我国的东西,反复斟酌,坏的不要,好的留下,使他们的经验可以在我国施行。如今那些个章程条理,皆以具备,只要皇上采择,一定行得通的1说着,他激动了,站起来讲着,额头和脖颈上都出了汗。
他身后不知什么时候摆放了一盆清水,盆沿上晾着几条小毛巾,一个小太监侍候在侧。见他讲得出汗,小太监赶快拧了条毛巾递上来。
康有为习惯地接过毛巾,擦一把汗,正要扔回盆里,忽然想起这是在皇帝面前,不觉吓得魂飞魄散,“嗵1地跪倒,“臣一时忘形,大不敬,请皇上恕罪1
光绪笑着扶起他,“不碍事,不碍事!朕知道你这个习惯,这才特意做了安排。你不必拘礼,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就如你在万木草堂给学生讲学一样1
几句话讲得康有为热泪奔涌,重重叩了个头说:“臣蒙圣上如此恩遇,肝脑涂地不能报万一也1
他这才又站起来,继续说道:“西方人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呢,施行变法三十年而强大。以我中国国土之大,人口之多,变法三年,就可自立。此后蒸蒸日上,富强之势,可以凌驾于万国!以皇上您这样的圣明,要图中国的富强,只在反掌之间1
光绪情不自禁道:“你说得太好了1
康有为:“还有一点最为要紧1
光绪:“你说1
康有为:“现今我朝的大臣,都是又老又守旧的,对外国的东西,一点不懂,皇上您要依靠这些人变法,无异于缘木求鱼1
光绪:“你说得对,这些个大臣,都不留心办事1
康有为:“倒不是大臣们不留心办事。只是他们这些人,是依靠资格一步步爬上来的,等身居大位时,精力已经衰竭,又管着好多事情,没功夫读书,要他们不守旧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过去也奉皇帝的旨意,办学堂、办商务,可他们少年时没学过这些东西,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因此,皇上要想变法,只有擢用年轻的小臣,只要有人推荐,就予以召对,查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皇上您亲自提拔他们,给他们爵位,给他们赏赐,破格录用!现在的军机处和总理大臣们,都占着自己的位置下不来怎么办?那么您就让他们担任京卿、御史这两种官职好了,有这批人承担起内外的差事,就什么事情都能办了!那些旧大臣呢?先不动他们,他们爱干什么干什么好了。至于那些一定要守旧的人,请皇上您多下诏书,告诉他们您的旨意是什么!今后,凡是变法的事情,都要特别下诏,让他们不敢驳议1
光绪站起身,脸上现出坚毅的神情,轻轻一拳击在御案上说:“就这样办1
……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